序
李学欣博士从上海寄来专著手稿,请我阅读并作序。我不敢应承,只好先读为快。读后觉得收获不小,就谈谈感受吧。
李学欣最初学习典籍英译,后来从事医学英语教学,现在研究美国文化,跨度很大,成绩也很大,实力可嘉。从《欧洲模因与美国南方文化本土性的构建研究》章节架构来看,涉猎范围广泛,材料搜集细致,足以见证她为此项研究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也见证了她近年来在美国文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称她为有前途的中青年学者应不为过。
本书从文化传播、接受和影响研究的视角对欧洲的一些传统文化基因在美国南方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效应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作者选取了美国南方殖民地时期至南北战争这一历史时期,着重分析了该时期欧洲的重农主义、基督教新教伦理与骑士文化在美国南方主流文化中的移植和演化的种种情状,为美国南方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足资参考的总体社会文化语境。展读全书,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是一部立意新颖、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证系统、充满创意、阐释有力、极富学理和理论价值的文化研究专著。
本书有三个特色值得特别关注和肯定。
第一个特色是切入点新。该书提出了一个全新命题:美国南方文化本土性构建深受域外影响。作者通过自己的思考构建了对美国南方文化本土性问题进行研究的新范式。本书超越传统的对美国南方本土文化进行研究的范式,不再单纯地从南部自身出发来探讨其本土文化特色及其生成和发展轨迹,注重对异域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对美国南方文化的奠基或影响进行考查。此前,很少有人这样立意。本书作者研究前人相关成果并进行创新,敏锐地觉察到欧洲文化对美国南方文化本土性构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跳出“内源性”研究,转向外源探查,追本溯源,既揭示了欧洲元素对美国南方文化本土性建构与生成的重要影响,又诠释了南方本土文化独特性的内在根由,并从更广泛意义上洞见到本土文化的相对性、开放性与整合性等特点。这一切入点有利于正确认知和评价南方文化本土性生成、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丰富了研究内容,为地域文化或本土文化的多维度研究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基于异域文化影响这一视点,作者对与此有关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关于南方本土文化的性质问题,作者指出:“美国南方本土文化并非完全是一种土生土长、自我创造的文化,以英国为主体的欧洲文化为美国南方文化本土性的构建奠定了思想和价值基石。”“南方本土文化是从欧洲异域移植而来并在美国南方土地上经仿制、挪用或重构后的欧洲文化衍化物,也是由欧洲模因与南方本土环境融通杂糅后建构而生的一种交互文化的复合体。”关于南方文化本土性构建过程,作者指出:“作为美国南方本土文化复制、承传的文化遗传因子,欧洲模因在美国南方的跨文化传播经历了一个选择、复制和变异的过程,是异域文化与本土环境间进行的选择与适应的文化互动与整合。”这些观点充分表现出作者勇于探索的精神。该书能够不依附旧说,提出具有一定开拓性的研究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深刻思考去做出独特的判断,足见作者较为独到的学术眼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洞察力以及较好的把握学术命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
第二个特色是所用理论新颖。模因理论并不新颖,但应用于本书的确新颖。本书借鉴模因理论诠释美国南方文化本土性的建构,颇具新意。学界对模因理论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其复杂、多元理论观点及思想方法的阐释。本书作者扩大其应用领域,将其具体运用于解析特定跨文化现象研究,从模因论视域阐释欧洲文化因子构筑美国南方文化本土性的动态轨迹,丰富了模因理论,拓宽了研究领域,更加合理地解释了文化现象产生的内因与外因。这是一种尝试性研究,且也完全适用。作者没有简单套用该理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而是力图活化其灵魂,将该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思想作为探求、分析问题的工具,令人信服地揭示了模因理论之于本研究的适切性和阐释力,为欧洲文化在美国南方的传播和美国南方文化本土性构建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阐释,也为全书获取可靠的研究结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个特色是材料翔实,分析有条有理,论证过程严谨。作者广泛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对这些时间上跨越200余年,空间上涵括古希腊、古罗马、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等国家,内容上涉及经济、宗教、历史、社会等广泛领域的史料进行了艰苦细致、条理分明的梳理、分析和研究。这不仅保证了论证过程的严密周详,使所作论断具体入微、确凿可信,而且拓宽了读者的视野,也为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资料和便利,从中可见作者踏实认真的科研态度以及较强的综合归纳资料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使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界所倡导的务实求索科研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总之,《欧洲模因与美国南方文化本土性的构建研究》是一部研究视角独特、论点鲜明、富有一定创新意义的学术专著。全书视野开阔、论述严谨、挖掘细致,无论是对美国南方历史、文学、文化研究,还是对广义的民族、地域或本土文化研究而言都具有广泛的学术参考价值。
当然,该书也存在一些缺憾。正如作者所言,该领域的研究范围包容深广,作为南方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学、绘画、音乐等诸多领域没有得到专题关注;不同欧洲国家(如西班牙、法国等)对美国南方不同区域的不同影响也未能给予充分阐释和探究;对拥有大量非裔黑人的南方而言,非洲元素不知是否与欧洲元素存在融合。但我相信,随着作者的深化研究,这些方面有望得到充实完善,也衷心希望作者在未来的科研之路上大胆突破创新,佳作频出。
在本书出版之际,谈些感受,谨以此为序并贺。
李正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