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风情泥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序》二:《发于情性 出乎自然》

吕立新

认识吴德寅,是从他的泥塑开始的。也许是天性使然,也许是祖祖辈辈受惠于“京味文化”的陶冶,吴德寅的老北京风情泥塑创造了最能牵动人情愫的语境。《磨剪子磨刀》、《修竹帘》、《卖酸梅汤打冰盏儿的》、《溜鸟》、《野茶馆》等等,欣赏吴德寅的这些泥塑作品,仿佛一下子就让人置身到了老北京的门楼、胡同和四合院里。养鸟的、剃头的、拉洋车的,还有沿街叫卖的,这些老北京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仿佛都幻化成了现实中的场景,把吴德寅这位从没读过美术学院,却数十载钟情于泥塑创作的艺术家推到了众人面前。

吴德寅是地道的老北京,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在他的身上,有着浓得化不开的北京情结:喝大碗茶、吃烤鸭、听京剧、逛故宫,一口京腔京韵,还有茶余饭后,大槐树底下,讲不完的京城旧事。如今,在一片高楼的掩映下,当这种典型的老北京生活已经成为历史的时候,吴德寅用泥塑记录了印象中的北京:青砖灰瓦、长袍马褂、前门楼子、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幽深曲折的小胡同、石门墩……这些只能在记忆中找寻的场景,被吴德寅用泥巴生动地再现了出来。

泥塑是一种古老常见的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产生于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从那以后,中国泥塑艺术就没有间断过,到了汉代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艺术品种。在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宋元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是流传不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泥塑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德寅的泥塑创作,始终把目光聚焦在老北京普通百姓的市井百态之中,他塑造的各色人物都在同一主题下获得了生命与尊严。他们诙谐、幽默、智慧、乐天、达观,又时时显现出温和、亲切。就是在这些鲜活的人物身上,生动地展现出了“京味文化”的醇厚与绵长。吴德寅的泥塑创作“发于情性,出乎自然”,人物处理及相互关系都极其自然平实。相比于学院教育“从手到心”的过程,吴德寅的泥塑创作则是相由心生,从心到手。他不刻意求工,只追求形象的生动自然,强调的是外部表象与内部本质的谐调统一。他极力要在平淡与朴实中,透示出生活的本色和人性的本色,体现出生活的原汁原味与京味文化的弥久留香。

与表现神灵、福祉的泥塑不同,吴德寅的创作是从平民的角度出发,在众多的生活场景中提取素材。他不追求人为的起伏跌宕,而是体察、感悟“小人物”们的喜、怒、哀、乐,去发现“性相近、习相远”的规律,在广度中展示众生相的复杂和丰富。我们说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对生活关注的,是对整个文化历史重视的,是对本色固守的……我们在吴德寅的北京风情泥塑人物中,读到的正是这些。《磨刀》中辛苦而又快乐的青年,《烤白薯》中善良慈祥的老人,《卖冰糖葫芦》中自信的中年人,《打麻将》中知足长乐的街坊们,等等,这些人不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没有运筹帷幄的才干,但在他们自得其乐天真平实的心态中,折射出的却是生活的真谛与生命价值的意义。

学理工科出身的吴德寅没有接受过专业美术院校教育,他在表现技法上,也纯粹是个人化的。他没有刻意去塑造人物和典型形象,而是减去条条框框的束缚,随着情感的波流,一切尽在有条有理之中,把一种闲适、散淡、自然、平实的风气展现出来。他把自己的情感揉进了一团又一团的泥巴中,赋予了泥巴灵魂,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学院派的表现手法,让人们看到了更接近生活和人性本身的作品。

翻开这本画集,我们看到吴德寅用自己多年的积累,勾画出的一幅老北京的市井风俗图画,这犹如一幅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图”,透着几分古朴、几分温馨和几分怀旧。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的“小人物”,我们仿佛又听到了那走街串巷,五花八门的吆喝声:“卖!……大小…金鱼……喽!”;“冰……糖葫芦儿……刚蘸得的葫芦儿哎……”;“磨剪子唻!……戗菜刀!……”

以此序表达我对《吴德寅老北京风情泥塑作品集》付梓出版的真诚祝贺。

(注:吕立新:著名学者,CCTV百家讲坛《水墨齐白石》、《徐悲鸿》主讲人,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