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力挽狂澜破秦军
李牧是赵国的大将军,当时匈奴一直骚扰赵国的北方,李牧就一直在外攻打匈奴,直到完全消除北方的忧患。这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可赵王却急切地让李牧赶回朝中,他这才知道,原来在他抗击匈奴的这几年,国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赵奢、蔺相如已去世,乐乘逃走了,廉颇带领军队投奔了魏国。燕国借此机会,集中兵力攻打赵国,而秦国也趁火打劫,赵国形势危急。
李牧非常气愤,他立刻带兵去抗击燕国军队,并取得了胜利。而秦国趁他抵御燕国的机会,派大将樊於期攻打赵国的平阳和武城两个城市,并且杀死了赵国的百姓十万余人。后来,樊於期乘胜追击,率领军队绕过太行山,深入到赵国后方,眼看就要攻进都城邯郸了,赵王急忙封李牧为大将军,让他带领着军队去反击秦军。
李牧带领着边防军队主力和赵王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很快就在宜安城附近遇到了秦军。曾经被秦军打败的将领很担心会再被打败,李牧却沉着冷静地说:“我们被秦军打败,并不是因为战斗力不行,而是没有秦军的士气。大家不要害怕,我们暂时不要和秦军对抗,等到他们士气低落的时候,我们再全力进攻把他们打败。”将士们虽然很崇拜李牧,但是面对着强大的秦军,还是有些担心。尤其是听说秦军的将军樊於期放话出来,说很快就会消灭赵国之后,就更加害怕了。
秦国将军樊於期知道李牧行军打仗很厉害,又看到李牧在宜安城筑垒固守,拒不出战,而己方军队从遥远的秦国到了赵国,将士们长途跋涉,又打了好久的仗,不仅身体上疲惫不堪,心理上也有了负担,所以肯定不能打持久战,于是他率领着主力去攻打肥下城,希望诱使李牧带军来援救,等到李牧带兵离开之后,就让秦军的大部队去把驻守的赵军消灭。
樊於期带着主力部队攻打肥下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李牧耳朵里,他召集将士们开会。一个叫赵葱的将领说:“将军,我们一定要赶紧派兵去肥下救援,如果樊於期占领了肥下,那我们的国家就危险啦!”
李牧在军中多年,对兵法很了解,他知道樊於期这个计谋的真正用意,如果他们立刻去肥下,就会中了樊於期的计谋,国家才真正危险了呢。于是他对部下说:“大家不要着急。这肯定是樊於期给我们下的套。如果秦军一攻打,我们就去营救,就会被他们牵制。这个是兵家大忌,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出兵。”
等到樊於期离开营地前往肥下后,李牧立刻召集赵国将士,对他们说:“现在正是我们打败秦军的好时机。现在他们的将军樊於期走了,军中没有主心骨,肯定没什么斗志,现在我们集中兵力出兵,一定要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于是他带领着赵国的精锐部队,去攻打秦国营地。
樊於期带领着秦军主力去攻打肥下后,秦军营中留守的兵力十分薄弱,再加上连日来赵军采取守势,无论秦军怎么攻打,他们都不出兵迎战,秦军就认为赵军胆小害怕,很快就要国破家亡了,于是在防守方面就有些松懈。李牧带兵前来攻打,他们没有一点儿准备,很快就被赵军打败了,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也被赵军抢走了。
清朝人描绘的李牧画像
李牧判断樊於期接到消息后,为了这些物资一定会回来营救,于是兵分三路,一部分兵力由正面阻击敌人,另外两队兵力从侧面夹击。经过激烈的战斗,赵军最终把秦军打败,樊於期率领着少量士兵冲出重围,畏罪逃至燕国。
李牧作战胜利后,赵王说:“李牧是寡人的白起。”因秦国著名将领白起的封号是武安君,因此赵王也封李牧为武安君。
【博闻馆】
一代名将的可悲下场
白起和李牧一样,是战国末期著名的将领,他从军中最基层的军官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国的大将。他一生打了七十多场仗,没有一场败仗,共歼灭六国军队一百六十五万余人,以至于六国的军队一听说白起的名字就胆战心惊。
白起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后,秦国的丞相范雎害怕他功劳胜过自己,便说服秦昭王和赵国讲和。白起得知这个消息后,对范雎非常有意见,并且称病不去带兵打仗。后来,秦昭王派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战事接二连三失利,秦昭王让范雎去劝白起带兵,白起仍称病不去打仗。秦昭王一怒之下赐给白起一把剑,让他自刎。
白起拿着剑感叹:“我到底犯了什么罪,落到这种地步。”过了一会儿又说:“我把长平之战中赵国四十万的投降士兵都赶到大坑里活埋,的确应该去死。”于是拔剑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