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神童故事(中华经典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黄琬解说日食

琬(wǎn)是东汉末年的名臣,他曾与司徒王允共同策划,除掉了大恶贼董卓,因此威名大振。

黄琬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在祖父黄琼的抚育下长大,小小年纪不仅聪慧异常,而且能言善辩,是远近闻名的神童。

建和元年(147),黄琬的祖父升迁至河北、山东交界的魏郡担任太守,黄琬也跟随祖父前往该地。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黄琬生活得非常快乐。

这一年正月里,因气象有变,天空突然发生了日食。魏郡所辖的十几个县正好位于日食带上,所有的老百姓都亲眼看到了日食发生的过程。他们以为日食就是天狗(一种传说中的动物)想把太阳吃掉,所以敲锣打鼓,希望把天狗赶跑。

黄琬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看到日食,他觉得很兴奋。

按照当时的规定,只要地方上有奇异的事情发生,地方官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汇报给朝廷。作为魏郡太守的黄琼自然不敢怠慢,他带着黄琬,坐上马车,日夜兼程赶赴京城。

在朝堂之上,黄琼将此事汇报给皇帝,并表示此事并未给当地带来灾害,日食过后,老百姓依旧安居乐业。

皇帝非常满意,夸赞了黄琼几句,就让他离开了。

黄琼正准备重返魏郡,突然宫中有人前来传旨,说太后想要了解日食的真相,即刻召黄琼进宫,并嘱咐道:听说黄家小孙子聪明伶俐,特许带进宫中,面见太后。

一听说祖父要带自己进皇宫,黄琬乐不可支,连忙问道:“爷爷,皇宫大不大?是不是很漂亮?皇上很威严吗?太后长什么样子?”

黄琼来不及回答孙子的一连串问题,他命人给黄琬穿戴整齐,同时向他嘱咐了一些宫中的礼节,便匆匆忙忙前往皇宫。

进入皇宫后,只见太后端坐殿中,显得慈祥而和蔼,旁边簇拥着许多宫女,个个美若天仙。

黄琼祖孙俩连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

太后命人将黄琼搀扶起来,并指着黄琬问道:“这就是你的孙子黄琬吗?今年几岁了?”

“回太后,微臣的孙子今年七岁了。”黄琼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太后满意地点点头,问道:“哦!黄琬,你在魏郡看到日食了吗?”

黄琬用清脆的声音答道:“托太后洪福,我看到了。”

太后转向黄琼问道:“日食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这个问题让黄琼非常困窘,他一时间不知道用什么准确、形象的语句来解说日食的样子,只好红着脸支吾道:“这……这……日食嘛……”

看到祖父为难的样子,黄琬灵机一动,他用手肘碰了碰祖父的身体,并悄悄地凑过去说道:“爷爷,您就说日食像每月月初时上弦的月牙。”

日食景象

黄琼一听,大为惊喜,连忙朗声将孙子的说法报告太后。

太后听罢笑道:“哦,原来如此,看来是天狗的嘴巴太小,吞不下整个太阳啊!”说完,又好奇地问道:“刚才你的小孙子跟你说什么悄悄话呢?可不许瞒我啊。”

黄琼担心太后责罚,连忙伏地请罪,并如实回答道:“他是在教我怎么回答太后您的问题呢。”

太后笑道:“果然是个聪明的孩子,名不虚传,我早就看出来了。”说完,便重重奖赏了黄琬。

【博闻馆】

古代的日食记录

日食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如果三者恰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就会发生日食现象。

我国古代关于日食的记录非常丰富。公元前1217年五月二十六日,河南安阳发生了一次日食,人们仰望天空,发现之前光芒四射的太阳,突然产生了缺口,光色也暗淡下来,但不久之后又开始复原。这就是人类历史上关于日食的最早记录,它被刻在一片甲骨上。

此外,一些古代典籍如《尚书》《诗经》《春秋》和历代史书中,都有关于日食的记载。

汉代的古墓中还曾经出土过一块记载日食的石头,上面画着“日月合璧”的图画,即太阳与月亮重叠在一起,这是当时的日食记载。那时候的人们不仅简单地记载日食发生的时间,而且对日食发生时太阳的位置、开始时刻和全部日食的时间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记录。

从春秋时期到清代,我国一共记载了一千六百多条日食记录。这些记录对于现代天文学研究而言,仍有很大的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