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2016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论“工匠精神”的青年传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 郭婷婷

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工匠精神”的传承在现代社会正面临着发展的困境,而这个问题落实对象最终在于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16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成为一个令人振奋的新鲜词汇,引起了较大的轰动。但其实“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在长达2000年的农业社会里,“工匠精神”已成为一种民族品格,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提出“工匠精神”引发的浪潮,一方面是现代社会“工匠精神”遗失湮没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传统文化在自然传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间的对于中华文化之精华的遗弃隐隐哀痛。

一、“工匠精神”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既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的形式之内,经过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成为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传统文化在传统社会里扮演着社会规则的角色,有着与生俱来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力量。随着现代化进程如火如荼的发展,在这个科学引领、“驱神去圣”的时代里,传统文化在社会中运行规则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工匠精神”作为传统社会生产生活运转的重要轴承部件,在现代化的浪潮冲击中失去了原有的力量。伴随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以及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弊端的日益彰显,在全球经济的放缓的间隙,对于制造业发展困境反思,让我们开始重新思考“工匠精神”存在的意义。政府工作会议对“工匠精神”的重提,是对现代社会中缺失的伦理规范、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的一次警醒。“工匠精神”是传统中萃取出来,成为了物质泛滥,精神缺失的一剂良方。“工匠精神”在新的时代里的重生,也意味着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的新的拓展。

二、“工匠精神”传承的本质

知识的传承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对于文化的传承起着引导、选择和促进的作用。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里,教育对文化本质的认识,教育对优秀文化的选择往往会成为影响青年学生的关键因素。下文就以“工匠精神”的传承为例,从物象传承还是艺术传承、技术传承还是精神传承、传承的对象是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分析传承的本质。

(一)物象传承与艺术的传承

博物馆里陈列的先人的艺术作品,都是古代的匠人们凝结起来的智慧,是历史定格了技与艺的完美结合体。柳宗悦在他的《工艺之道》中将这样的传统工艺之美定义为“他力之美”,并认为“自然的材料、自然的工艺、质朴的心境、是产生美的本质性的动力”。新的时代对于“工匠精神”的传承不仅在于美的传承,更在于表象之下的美的本质的把握。传统器物美的本质在于尊重自然,遵从内心。“物”的传承在时间的纵向轴线上是静态的,是时间指标相对静止的位移运动,于物本身而言,只有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物不变。艺术的传承,是对于美的分寸与气质的把握,贯穿时空与地域的美的气质是变化的,可以跨越空间,所以才会有“中国的器物博大,朝鲜的器物静寂,日本的器物秀润”。可以跨越空间,所以才会有唐之雍容、宋之俊秀、明之洗练。物象的传承是不变的形的延续,能引起共鸣却也会成为发展无形的禁锢。艺术的传承是民族气质与精神的传承,是伴随社会变化,具有活力与生命的传承。工匠精神的传承内容是活的,有生命的,“工匠精神”就会有源源不断延续活力的力量,“工匠精神”也才会有在现在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二)技术的传承与精神的传承

在中国,工匠精神起源于农业社会里质朴的社会生产劳作活动、工艺制造活动,匠人在制造器物时以细致入微,精益求精带给古人、今人以若干无形的感动。匠人们的技艺是反复锤炼后的对于技艺与材料在充分感知基础上的游刃有余。现代社会,先进的机器取代了双手,各种复合的材质取代了自然材料,双手与器物的直接感知减弱,双手对自然的感知模糊化,自然与人与器物的相通、相知的灵性自然也就减弱。在这样一个速度为王的时代,低效率的传统生产方式毫无疑问的处于劣势。现代社会以信息、技术、科技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时代,传统技艺的坚持与坚守,同时也有着对于传统的固执。但无论无何,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所直接带来的制造工具的进步、理论知识的进步对于单纯的生产制造而言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它们意味着产品更多的生产方式和更多可能的产品。科学技术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变化。工匠精神作为从事产品制造的人力量,有着不懈的坚持和极致的专注,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唯一可以随着人的意志不变的。工匠精神的传承是对不变的传统的坚持,是对产品精益求精,不断更加完美的人的意志力的坚持与传承。

(三)传承的对象区别

传统文化根植于民生百态,在民间的团体生活中繁衍、生存。传统文化不在于少数人的把玩欣赏,更重要的是将其精髓在更大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里得以传扬。无论是个人还是少数人,都无法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职责,他们都不及团体有生命力。个人的生命长度和活动范围是有限的,甚至是短暂的,所能产生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相对而言,团体就具有跨越时间的概念,如民族。团体所具有的无限生命力也就赋予了文化传承载体的无限生命力。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将传统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大传统”指的是上层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多半是经由思想家或者宗教家反省深思所产生的经验文化,与此对应的“小传统”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者俗民所代表的生活文化。无论是“大传统”里的文化还是“小传统”里的精神,都有集体的概念。个人不论是平民还是精英,不论多么特立独行,都是于集体文化中所生产出来的一个部分,源于集体也最终归于集体。因此,传承对象始终是由无数的看似不同的个体组成的集体。

三、传承体系变迁与建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有的文化的学习,包括文化传承,教育几乎与文化体内所有部分都发生直接联系,任何一种文化特质和文化模式,如果不借助于教育的传递和深化,都将影响它的存在,或缩短它的在历史上的维度。无疑,“工匠精神”的历史维度在市场经济择选下成为了被忽视的对象。历史已成为无法改变的过去,“工匠精神”的传承以及传承中的现代化建构的职责只在青年群体身上,他们与时代并肩而行,代表着现代也代表着未来。

(一)传统的“血缘”与“类血缘”关系的传承体系

传统文化的传承模式多为“血缘”与“类血缘”关系的传承。传统社会中“血缘”关系的传承也就是父子相传,“类血缘”关系的传承就是师徒相承,师徒关系中,师傅视徒弟为自己的孩子,徒弟视师傅为父亲一样的长辈,双方都有着以传统为准绳的相对应的关系与义务。师傅以传统为后盾,传递手艺的同时,也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传递给了弟子,师傅对于徒弟的教育伴随着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传承。显性知识呈现为操作过程,步骤与衡量标准,隐性知识更多的呈现在长时间的教学与生活的相处过程中,徒弟对于一些无法用语言来传达的知识的感悟与理解。“工匠精神”是匠人技能与知识的内化表现,是隐性知识的道德升华,化作在实践过程中日积月累的一种风俗与习惯。现代教育模式下,传统的技艺与知识传承模式基本退出了教育史的舞台。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再是由师傅个人所建构,而是由校园里的教师团体、学生团体以及学校的传统所共同构成的教育环境,有着不断变化和若干不确定的因素。由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班风、学风;由父母、长辈、孩子组成的家风等构成了更大范围、更加丰富的教育环境,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代代相承的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精神的创建与传承。

(二)素质教育模式下传统文化传承的断层

近代以来,我国引进了西方的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取代了以师徒传承为核心的文化传承模式。标准化的、普及式的教育模式下,越来越多的人在接受现代的、科学的、先进的知识文化。“工匠精神”在现代教育、在科技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间传承的分量变得越来越轻。学校教育被分为阶段性教育,在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因阶段的不同会接受不同的老师的教导。老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引导者,就应用知识而言,在校的科目学习更多的只是专业环节上的凤毛麟角,传统文化类的课程也只是浅尝辄止,深入的可能性极小。“工匠精神”是文化环境的熏陶下积久成俗而形成的匠人们的教养与行为准则、行为规范。耳濡目染的“工匠精神”少了,浓度和纯度降低了,传统自然青年的传承也会出现问题。也许这个世界已经不再需要传统的匠人。可是就匠人每天重复的工作性而言,大多数在同一个岗位,每天重复着做类似的工作的人,其实都在扮演着现代社会中的匠人的角色。只是此匠人已非彼匠人。“匠人精神”的缺失下,无论是现在的我们,还是终有一天从校园走出来的青年,也都只是在机械世界里游刃有余的操作工人。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但也同时强调个性化的发展。阶段性的教育模式下,教师更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专长与爱好,增强坚持学习不被其他诱惑所干扰的毅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素质教育模式下,知识已经不是最为重要的内容,更为关键的是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传承。而这也是“工匠精神”现代化过程中所需要容纳的一个部分。

(三)现代教育对于“工匠精神”传承的上下求索

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为我国面向未来的建设提供大量的优秀人才,比较起传统的教育模式,现代教育给予了我们更先进、更快捷的方式接收大量的显性的、可操作性的知识。但也有些知识,常常无法用语言或者文字传达,它们需要肌肉、肢体和心灵感应等加以揣摩的“意会知识”相对而言减少。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意会知识”的传递的获取常常是由师傅以示范和启发的方式作为引导。“工匠精神”作为“意会知识”的一种,它的体悟往往需要在与师傅长期的生活与相处的过程中习得。校园里老师和学生间相对短暂的相处,“内隐知识”在这样的传递过程中,缺少了时间的打磨。往往“意会知识”的韧度与牢固程度,远远不及传统教育模式下来的坚固。“工匠精神”所具有的“隐性价值”和“显性价值”在现代教育模式中的更好的传递需要现代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更好的契合。针对现代教育下出现的文化传承的阶段性、非地域性特征、非专业化、浅显化的特征,学校可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风土人情,将当地民间匠人的教育活动纳入本校教程,并作为学校长期特色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互动机会,适当增加学生与老师的校外活动机会,进而让老师与学生能够有更多方面的沟通了解。学校教育适当的增加实践课程,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的不同将课程分为不同的难度等级,给予学生在某一方面专业能力的不断深入的平台与空间。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也需不断地增加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吸收。从青年教育出发,培养青年对于地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是“工匠精神”传承需要迈出去的第一步。

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各种民族文化要素的传承,包括语言传承、行为传承、器物传承和心理传承。其中最稳定、最持久、最为核心的传承是心理传承,心理传承往往表现为民族意识深层次的积累,是构成民族认同感的核心。“工匠精神”作为重要的心理传承,是可以通过时间的轨道传递给未来的礼物。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工匠精神”的传承也是优秀的民族品质的传承和发展。传统社会里,如欲化民成俗,必由学。在新的时代,如欲将“工匠精神”化作民风、民俗,必经之路依然是教学。“工匠精神”作为传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若要在青年群体中寻找到重生的力量,就需要“工匠精神”在现代的语境之下,以“传统”的身份进入现代校园,化“传统”为“今俗”,种下“工匠精神”基因的种子,以“现代”身份走出校园。让它们自然的随着年轻的孩子们在未来社会的各个角落绽放,去影响更多的人,使“工匠精神”成为今天的现代文化的一个部分,将来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