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接春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本不是传统节日,但湖口地区对此却十分重视,有“新春大似年”的说法,意思是立春比春节还重要。一般的节日都是一天,立春却细化到多少小时几分钟上。人们会早早地查好皇历,在立春到来的那一分钟前做好“接春”的准备。
在家乡人们的心目中,春就是一尊神,一尊给人间、给自己带来吉祥的福神。谁能最先把他请到家里,谁就能确保一年四季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谁就能阖家幸福、身体健康。而春又是四季之首,象征着生命、青春和活力,更是人们所渴求的。“接春”这种风俗就是由此而来。
其实,古人早就称春天之神为“青帝”,乃神话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苍帝、木帝,为春之神及百花之神。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有诗云:“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抒发的就是成为青帝、改朝换代的宏伟抱负。同时期另一位诗人韦庄在《立春》诗中也有“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的句子。这样一位让生命、让大地蓬勃旺盛的福神当然要接,要毕恭毕敬地接,不亚于皇帝到来时的接驾。然而对乡民而言,天高皇帝远,还真的没怎么把他放在心上,而对这尊永远在心中占有重要位置的青帝,却是倍感敬畏,也倍感亲切。这也可看出先民们敬畏自然,进而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由来已久,且已深入后人之心。
接春时爆竹不可少,而且要放最长的,不过,现在很多人接春放的是一百多元一盒的烟花,响在半空中,声传十里之外。不光农村如此,县城也一样。每年立春时,接春的爆竹、烟花响彻云霄,连续上个钟头,不亚于除夕的热闹。
除了放鞭炮,人们还会事先准备好松柏和樟树的枝叶,接春时插在门窗上方的砖缝里。松柏和樟树的叶子都是青色的,樟叶还有香味,意味着春天已经先行一步到了自己家里。有的人会在红纸上写上“迎春接福”四个大字,贴在大门上,使这一天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人们还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些供品如一杯茶和青菜、大蒜、苹果、雪片糕等各色物品放置各自家门口,待立春时辰来临时,便点燃三炷香,烧一叠纸钱,放一道爆竹,有些老人还会向天地跪拜,虔诚地迎接春的到来。
由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交节的具体时间每年不一样,有时在白天,有时在夜晚,但不论在什么时间大家都不会错过。即使是在深夜,也会守着不睡,准时起来迎接。放鞭炮,插树枝,一点也不马虎。有的年份全年都没有立春节气,这一年就好像缺少了什么似的,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寡妇年”。这种年份结婚办喜事就不大吉利,兆头不好。于是很多人家娶媳妇、嫁女儿都赶在先一年年底立春之前进行。当然,这没有科学根据,无非是一种风俗习惯造成的心理作用而已,但从另一角度可以说明人们对立春节气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