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矛盾怎么看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论断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论断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
◇◇筑牢党和人民奋斗的生命线
◇◇依靠发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同时又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集中反映出我国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是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既要看到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变”,又要看到“不变”,辩证把握“变”与“不变”的实质和要求,着力解决好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促进社会的平衡、充分发展。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存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过,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10]在社会的各种矛盾中,起着领导、决定作用,规定、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就是主要矛盾,而其他的矛盾则居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即次要矛盾。反映到实际工作中,主要矛盾就是指中心工作、主要环节和工作重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抓主要矛盾的解决带动其他工作,历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各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各项事务纷繁复杂,各种矛盾纵横交织。我们只有集中力量找出主要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重点。
事物是运动的,矛盾是发展的,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就有一个曲折的变化过程。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不久“左”的错误思想不断发展,到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确定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强调要“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二大、十三大确认了这一提法,并把它载入党章总纲,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个提法一直沿用,比如十八大报告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强调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是基于这一认知,我们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并制定了解决温饱与实现小康的战略规划。时至今日,我国已经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之相应,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的需求侧和生产的供给侧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开始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的判断,正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
首先,“落后的社会生产”已不再是中国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现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GDP已经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城镇化不断进展,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7.3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我国科技不断进步,装备生产日益完善,现在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第一服务业大国、第一贸易大国。现在中国经济的问题是产能过剩,而不再是短缺。这样的国情,“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现实了。
其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中国的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以前那种文化娱乐生活贫乏的现象没有了,数百个电视频道、海量的网络信息、休闲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的温饱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已经不是问题,一般性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已经得到满足,正在转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是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还要看到,今天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不平衡,主要指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比如,居民收入不平衡,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赶不上发展水平;地区之间同样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特大城市的收入较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收入较低。不充分,指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目前是蛋糕已经做大,但是蛋糕还没有分好,摆在党面前的重大课题不仅是继续做蛋糕,而且要把如何更加公平分配蛋糕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
因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党的十九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基于中国国情的科学的理性的判断。这样的判断,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论断
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没有变”,党的十九大提出“一个变与两个没有变”,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所具有的新特征。这里的“变”与“没有变”,是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论断,集中体现了党中央牢牢把握国情特征、妥善应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大局观,展现出我们党始终带有强烈责任担当,又始终保持头脑冷静、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关系全局,具体体现在十个方面:由不发达状态逐步转变为中等发达状态;全体人民发展能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下降,最终消除贫困人口;从贫困到温饱,从小康水平到小康社会,再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传统农业国转变到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化;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占主导;区域发展差距由扩大到逐步缩小;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落后,逐步转变为世界教育大国与科技创新之国;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差距开始转向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更高的基础。
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今天中国发生天翻地覆、举世瞩目的变化,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社会服务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文化生产能力、生态生产能力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13亿多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是要进一步摆脱不发达因素,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我国是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因为,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名第九十位左右;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人类发展指数在18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九十位;我国劳动生产率仍与美国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生态基础薄弱等基本国情,发展的硬约束条件没有变;我们也正在面临一些新的重大挑战,如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能源供给约束等。这也意味着我国不仅要加快追赶发达国家,而且还要超越发达国家现代化模式,在更高、更新、更绿的起点上创新现代化道路。
总之,“一个变与两个没有变”是中国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转变的国情基础。正是因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中国将转向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促进实现全面现代化;正因为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发展才可以为世界提供巨大机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将实现持续提升;也正因为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必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南北公平发展、平衡发展,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道路。只有世界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了,中国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只有世界发展中国家繁荣了,中国才能得到更大的繁荣;只有世界发展中国家富裕了,中国才能得到更大的富裕。[11]
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论断的重大意义
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确定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党的十九大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判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有过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重点论,及蕴含于其中的矛盾发展不平衡性思想,列宁在此基础上提出帝国主义矛盾发展不平衡理论。毛泽东首先完整提出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概念,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主要矛盾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思中,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发展。当今中国,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成为执政党必须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抓住了新时代中国基本国情的主要特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论断,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野,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制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提供了基本依据,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是党确立发展理念、制定发展战略的关键。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判断,有助于党和国家更加全面分析和把握多方面、多样化、个性化、多变性、多层次的人民需要,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各项需求,与时俱进地研究分析人民群众需要的时代特点和演变发展规律,制定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对“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判断,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问题,要求我们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据此作出重大创新发展。
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大势的重大决策,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实践表明,能否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以此来确定工作重心和根本任务,事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重大理论判断往往是开启发展新阶段的思想基础,是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首先就体现为正确认识当下的社会主要矛盾。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幅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正是因为我们党正确分析我国基本国情,才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12]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同时又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既要看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一个“变”,又要把握“两个没有变”,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国情。具体说来,一方面要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要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只有正确把握这两个方面,才能更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首先,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着眼于中国实践的重大理论创新。我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经由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如何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没有现成的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创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还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根本任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解决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的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等重大问题,与“左”和右的错误倾向划清了界限。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也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其次,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当今中国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60多年。经过60余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深化改革,我国在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人民生活和国际地位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骄人成就,我国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特点。然而,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角度进行深入思考,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他还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就劳动生产率而言,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就科技创新能力而言,尽管我国近年来在军工、航天和计算机等领域成就斐然,但总体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强,许多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就人民生活水平而言,我国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有显著提高并初步达到了小康标准,但还有3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尚未脱贫。撇开其他方面不论,仅从经济状况来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从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划分为若干个时期,每个时期各有一定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在经济方面的突出表现就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国民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发展进入关键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随着经济社会急剧转型,各种矛盾集中凸显。既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等方面爬坡过坎,又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更高水平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物质文化需要;既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又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和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又要合理调节居民收入差距、推进共享发展;既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又要大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等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更加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
概括而言,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只有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才能在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3]
五、筑牢党和人民奋斗的生命线
党的十九大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的正确结论。正确认识和把握党在新时代的基本路线,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题中之义。
一要深刻领会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的真谛。“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14]当我们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时,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申邓小平这番重要论述的语重心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筑牢党和人民奋斗的生命线。
二要深刻领会党的基本路线是顺应人类发展大潮流的中国方案。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经济发展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决定因素,是硬道理。同时,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纵观世界历史,许多国家由于政治方向失误导致经济停滞、社会倒退的教训说明:把握政治方向、选择道路的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精彩书写了让世界惊叹的中国故事。这条正确道路的政治基石,就是毫不动摇地遵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遵循经济建设是决定人类发展根本的基本原理,顺应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潮流。
三要深刻领会党的基本路线是把握世界变化大格局的立国经验。自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加速向多极化方向演变。在这个重大调整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之所以卓有成效,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我们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当今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科学把握基本国情,坚守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定准发展时代坐标,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基石和法宝。我们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为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矢志奋斗。
四要深刻领会党的基本路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从1840年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不甘屈辱的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奋起抗争。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复兴之路的逆境中应运而生,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并逐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个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这一正确路线指引下,中国在几十年“历史瞬间”走过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道路,成为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合乎中国国情,顺应人民意愿,是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遵循。
五要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的科学内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当前,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踏上新的长征路。要打赢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在新的使命任务、风险挑战中开创新辉煌,必须时刻紧扣时代脉搏,适应发展要求,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动摇。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充实了党的基本路线的科学内容,强调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必须深刻把握。
六要深刻领会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怎样推进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是为了实现人民幸福。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又要把增进人民福祉、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七要深刻领会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是关于我们国家的根本制度、领导力量、国家性质和指导思想的本质规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党是领导人民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怎样保持国家性质、以什么指导思想引领发展,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全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矢志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国家和人民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八要深刻领会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取得了显著成就。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15]
九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把握党的基本路线,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是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依据的,而它的着眼点则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统一进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要真正坚持好、贯彻好党的基本路线,就必须立足于这一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其内在要求。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结构体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社会基本矛盾所体现的,正是这一整体联系的内在机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按照各自的功能定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各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最终形成社会整体发展的统一进程。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必须遵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将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从整体上加以推进。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党的基本路线,内在地包含着社会发展的这一整体性要求,体现了协调推进社会各领域发展的客观逻辑。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党的基本路线突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因为生产力在社会结构体系中处于根本地位,以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显得尤为迫切。不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其他领域的建设就没有根基,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同时也应看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绝不是“单打一”,只要抓好经济建设就可以了;而是要围绕这一中心,协调推进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抓经济建设是发展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调整好生产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只有协调推进社会结构体系各个层次、各个领域共同发展,才能为生产力发展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因此,党的基本路线在突出“一个中心”的同时,还强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其着眼点就是要解决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破除那种已被实践证明不成功的旧体制,代之以更加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体制,将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推进到新水平。“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是紧密联系的,“两个基本点”围绕和服务于“一个中心”,而“一个中心”规定和支撑着“两个基本点”,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推动着当代中国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要将人的发展和解放作为整个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对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也要从这一价值目标出发去理解。我们搞经济建设也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各领域的发展也好,最终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他们的根本利益更好地得到实现。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当然要重视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但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又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还必须协调推进社会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进步和发展,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方位地得到实现。
此外,我们还必须深刻认识到,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前我国最大国情,但初级阶段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牢牢把握这一最大国情的同时,还应充分了解其不断变化的特点,及时研究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我国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6]
六、依靠发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社会发展起着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是党和国家确立自身主要任务的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为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出现的一系列困难矛盾和风险挑战,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要调整发展思路,坚决摒弃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彻底改变传统的依赖物质投入、拼资源环境、靠外延扩张的发展方式,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从以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转变,下大气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使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创新转变,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同时,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只是物质方面的需要,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党和国家顺应人民需要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着眼于改善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推动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要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的,我们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正确把握中国社会中的“变”与“不变”,坚持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坚持党在新时代的基本路线,紧扣社会主要矛盾,注重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实现平衡、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