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终究走了自己的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被欺骗”的前半生

1

能增加挫败感的,不只有美国大选中精英阶层按原来秉持的理念去理解世界,却迎来了一位从未想过可以赢得总统的特朗普,还有我们按照旧秩序过完了前半生,才慢慢清点出,用了多少教条换了教训。

和一位业界颇受尊敬的职业经理人聊天,她讲起近30年前被长辈“欺骗”的往事,至今仍耿耿于怀。那年高三,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列入保送名单。校长在协调各方资源,进退两难时,特别“循循善诱”地向她推荐了一所西部大学。在那个学生唯校长和长辈马首是瞻的年代,一个江南女子就这样被送往一所西部名校。据她说,从没有任何一届的毕业生像他们那一届那样,有那么多人前往那座西部城市上学。而过完四年后,他们又头也不回地跑回来读硕士。

说完她当然会笑啊,人们都笑了。人们大概想的是,如今的地位和财富已经给了她足够的底气,就如首富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倒出灰暗的过去一样。但不知为什么,那包裹在笑里的叹息,还是精准地戳中了我。如果是一个普通人呢?一条不偏不倚的“弯路”,估计就改写了一生。

而当我想到我不短不长的前半生也是浸在大大小小的人间“谎话”中时,眼前色泽诱人的牛排,也被西餐厅鹅黄色的灯光硬生生照出了忧伤。

我妈老是拿那个说滥了的故事来论证“看你小时候多乖”。大概三四岁的时候我瞄上了家里的冰箱。我妈怕我乱动,就顺口说了一句:“别去动啊,要爆炸的!”我牢牢记住了冰箱打开就会爆炸的“真理”,一直对这个令我好奇的庞然大物敬而远之。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我妈在厨房忙不过来,扭头对我说:“快去冰箱拿棒冰给小朋友吃啊!”我兴冲冲去拿,完全忘记了冰箱会爆炸的事情。打开冰箱门的刹那,我突然回过神来:怎么没有爆炸啊?

就如电影里熟悉的套路一样,上一秒是目瞪口呆的演员,下一秒是留白消音的屏幕。我早忘了我妈当年是如何自圆其说的,但就在啪地打开冰箱门,“价值观”被颠覆的瞬间,有一股寒意把周身团团围住。

行走在魑魅魍魉的世间,年龄的增长无法抵抗,见世面的程度受制于出身,还要警惕各种偏见和布道。不管是“包藏祸心”还是“无心之举”,都可以不动声色地对你进行生杀掠夺。对于书写人生剧本,每个人都是新手。屡次落入陷阱,和只能用来缅怀的青春一样,都是命中注定的。

而更难以回避的“骗局”,是意识形态的空前更迭。前半生还在沿用上一辈根深蒂固的世界观,在被设定好的康庄大道上前行,让你误以为人生很难有横生枝节的岔路。后来走着走着才发现,新秩序不断被建立,童话不断被质疑,康庄大道越来越窄,渐渐化作无数岔路里最不起眼的一条。

所以我一直认为,社会的残酷,并不在于它的“五毒俱全”,而在于你根本不知道,它有没有毒。

2

前半生最显而易见的“欺骗”,来自幸福与成功。从前所有人都告诉你,幸福有固定的模板,成功有清晰的定义,不管是纸上得来的,还是耳濡目染的。后来发现根本不是。热衷于在朋友圈晒举案齐眉场面的其实婚姻漏洞百出,被媒体追捧的金光闪闪的人物却被抑郁困扰,而约定俗成的“幸福”女人,大部分没有机会实现她们梦寐以求的理想。每一种生活都有苦乐,没有谁真正拥有无懈可击的生活,也没有谁真正值得你去羡慕。

于是慢慢了解,以自己的喜好来定义幸福和成功,是最坦然也最不会后悔的活法。记得有个故事说,美国有位巨富之子,后来成了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主持人。他说在名人堆里长大再当记者,一大好处是看破人生。那些从小就经常见到的传奇般的富豪,有时过得比老百姓的生活悲惨多了。但大部分人哪有那么幸运,不能早早地看透真相。当所见的世面还撑不起一个铿锵有力的价值观时,精神上的从众就成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但从众也是一场幻象。从众一方面是无底线地迷信权威。追着前辈分享经验的,一直被长辈视为“伶俐”的小孩,到后来发现,能复制的才叫经验,而成功往往不可复制。另一方面是无条件地追随大众。小时候我特别要强,什么都要学,什么都不能落后。那时在文理分班的时候我还在想,成绩好的都学理科了,我文科再好也不应免俗,绝不能“自甘堕落”。当年无数孩子羡慕韩寒啊,但几乎没有人,有勇气效仿。

后来发现,做自己最擅长且热爱的事才是聪明的活法。一辈子有一个特长,在一个领域做好已经不容易。从被主流价值观牵着鼻子走到决定不慌张地慢慢走自己的路,居然隔了一整个青春。

从主流价值观引申出来的另一种“被欺骗”,是对是非黑白有着近乎天然的深信,对喜乐平安的日子有着急功近利的向往,而对艰难的日子避之唯恐不及。听一位长辈聊起生平,他说现在回忆起来,自己的每一次崛起,无一例外都是在一场灾难以后。蜕变成一个崭新的自己的全部动力,都来自当时的致命一击,以及后来的不甘心。

有一个说法是,快乐是悲剧的开端,被伤害才是回忆里的温暖。我想这句话并不是暖胃的鸡汤,而是扎实的可以果腹的鸡肉,只有细细嚼过的人才能体会,人生变幻莫测,从来都没有笃定的好坏。

还有一种再熟悉不过的“老人言”是,只要学习好就可以如何如何了,比如“上了北大清华就万事大吉了”。在人生的时间轴上,学校生涯怕是前半生最大篇幅的“谎话聚集地”。当年的“学习好”和现在的“有钱”一样,几乎都可以令人站上人生的制高点,回避一切其他的缺憾,得到被承诺的美好未来。我曾看过一个故事,说一个当年没考上清华大学的人,后来碰到清华人总会觉得自卑,因为当时清华大学的分数是他超常发挥也考不到的。但事实上,他的事业远比许多清华大学的学生成功。

后来我开始明白,人生是一个太漫长的过程,需要持续发酵。再辉煌的学业也只是一个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变成路人的高考状元,其实并不比差等生逆袭成创业家的案例少。

对年纪的误解也是少年时代的一场骗局。十几岁的时候认为30岁大概是一个可以功成名就然后退休的年纪,仿佛自己就是被时代钦定的幸运儿,从20岁到30岁的10年间注定会谱写出美轮美奂的篇章。我在19岁末的时候在大洋彼岸洋洋洒洒地写下《跨越20岁》,却在跨越30岁的时候认为年龄不过是一个可以被忘记的数字。而现实是,大城市中30岁的年轻人,很多还处于为了一套体面的公寓而焦虑的时期,功成名就已然成了上层建筑。

后来才体会到,决定每一阶段该做的事的,不是年龄,而是际遇和心态。因为人生无论在哪个阶段,都可以雄心壮志地声称“刚刚开始”。

只有到后来才知道,大部分主观认定的东西,都是偏见。

3

只有时间沙里淘金。

当年我们不屑理解的东西,我们因为自己的孱弱、他人的偏见和时代的变迁生出许多误会,却因为跌了跟头,走了弯路,目睹了太多反面的案例,反而发出持久夺目的光辉。而当年我们深以为然的东西,那些闪耀的权威却都一一崩坏了。最后,拿上面这些悟出的道理,和这些年分量十足的弯路以及渐长的年龄做交换。前半生像是一桩无头公案,不能沉冤昭雪,只能摸索退路。

可说来也奇怪,一个人的通识教育,往往是从“被欺骗”和“意识到被欺骗”开始的。这也是为什么过得顺风顺水的人很容易对人生的认识流于表面。他们对人生的体验,是肉身外披的桑蚕丝衬衣,美是美的,但清透单薄到好像什么都没穿。

所以我很容易就原谅了前半生的种种“不容易”。因为比起得到一个会让旁人叫好的勋章,如今的我更注重体验过程是不是丰沛;比起盲目地追随主旋律,现在的我更在乎有没有好好呵护内心的自己;比起去预防费力还控制不了的局面,我更在乎如何圆场,如何摸索退路。

摸索退路的方法也各自迥异。最近出现的很多励志文的主角都已人到中年,他们选择了不再自圆其说地寻求当下生活状态的合理性,而是重新开始,砥砺前行。他们用走出舒适圈的方式,证明胸膛还有热血,宝刀还未生锈。少年们啧啧赞叹他们东山再起的魄力,但只有过来人能接住他们甩出的一把把辛酸泪,看着他们对着被定义、被局限的前半生做最后的抵抗。

另一种方式,是在拥有自主权的情况下,对深藏心底的不甘全然妥协。彻彻底底撇开那些缠绕心扉的细枝末节,说服自己人生就是一次将错就错的旅行,随遇而安反而是福报。比起余生要重新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他们更愿意复制粘贴一遍前半生。他们的人生退路看起来安全,毫不费力,但远远谈不上尽兴。

而过得最艰难的人,其实是喜欢怀疑的人,是在不甘心与认命之间反复纠结,却没勇气逃出来的人。他们偶尔翻开被欺骗的前半生,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合上。回忆自己走过的路,为了抵达那个熠熠生辉的制高点,他们练武屠龙,从生物链的底层亦步亦趋,最后在世人拥戴的眼神里抵达终点,同样花费了大力气。对于余下的后半生,他们选择了沉浸在半夜时不时涌上来的伤春悲秋里,然后在第二天白天完美地控制好面部肌肉。

可我终究害怕,那个混沌的、被渐渐卷进人生漩涡却放任自流的自己。早晨穿越隧道的时候我在想,人生总是需要经历这么长的黑洞,和所有的车一样并肩前行,没有选择的过程。但一旦冲出隧道,便有了海阔天空的豁达和各奔前程的可能。人生给了你足够长的时间试错,也一定会腾出空来递上选择权。总有一天,我们会从前半生的“乙方”,变成后半生的“甲方”,从在隧道里排队小心翼翼前行的“交通工具”,变成都市盘根错节的高架上各色雀跃疾驰的车。

记得有一场TED演讲说,所谓一生的聪明,就是找到你非做不可的事。

假如没有办法早点明白,那么尽可能地在冲出隧道的瞬间,在再也没有轰隆隆的嘈杂的时刻,既有闲情放慢速度让风轻轻走过脸庞,也有勇气掉头逃离走了半天却走错了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