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章 卢梭的社会哲学及其对法国革命、国家理论的影响

社会契约说在法国的发展

社会契约说已越来越不受十八世纪英国社会学家的欢迎,而这样一种观点却取得了突破:国家(抑或所谓政治社会)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组织。这个社会组织是当社会形成了财富不均和权力差异并需要有个政治总领导的时候,便从先行的前国家的建立在家庭和血亲联盟基础上的社会形式中脱颖而出;但是在法国,社会共同生活导源于原始“社会契约”的论调还常常大行其道,虽则受到了孟德斯鸠的反对。只有在一点上还可以看出这一学说的发展:法国越是资产阶级化,也就是说商业资产阶级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越是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种传统的契约论便越是剥下了博丹有关专制忠君观点的灵光。社会契约论也同样资产阶级化了,把约翰·洛克看成是伟大的预言家,并将其有关市民政府的基本观点运用于法国;由于法国情况不同于英国,所以在联系法国情况时就对洛克的基本观点有某种偏离。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法国的政治情况是不同的。英国革命尽管也暂时地波及到下层人民群众,但主要是富裕的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在此之前英国封建主义几乎在英国各地都遭到了破产)反对王权及其拥护者的专制要求的斗争;而十八世纪后半叶在法国兴起的批判的革命潮流不仅席卷了整个“第三等级”,而且还包括受过教育的半无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小手工业者,还包括部分农民和工人。1789年革命爆发之后,第三等级的成员很快便使当时商业城市的商业资产阶级的真正代表、自由的斐扬派和吉伦特派靠边站,并在国民代表大会中建立起群众统治来。如果说英国革命首先是英国富有的资产阶级为了推行其特殊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所进行的夺取国家权力的斗争的话,那么法国革命则是中间阶级和下层人民为改善生活条件而反对封建主义的余孽和“旧制度”指法国1789年前的王朝。——作者这种障碍所进行的斗争。

与英法革命运动的不同性质相适应的是下列情况:首先,法国的政治学说较之洛克的理论有着更为民主的特点;第二,法国的社会学家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抽象的哲学论争,因为他们将更大范围的社会问题纳入他们的研究领域。他们虽则从洛克的前提出发,可他们往往得出更为激进的结论;又因为无论是英国的还是法国的政治生活都无法为其假设和臆说找到例证,所以他们又追溯到古代的范例,罗马共和国和希腊城邦共和国的机构组织。

其中后来对法国革命和在革命中出现的国家法观影响最大、成就最为卓越的乃是让·雅克·卢梭有名的《社会契约论》(176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