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分化
根据上述前提,我们以是志在提升自己的阶层还是只想维持现状,是重视职业还是重视个人的兴趣(女子则是重视职业还是志在做一名专职家庭主妇),作为两个坐标轴来分析男性与女性分别是如何分化的,当然只不过是假说性质的。
上世纪80年代前期,女性的生活方式以成为一名家庭主妇最为典型,俨然是多数派。但随着1986年《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实施后,从事和男性一样的工作并且获得较高薪水的女性多了起来。另一方面,以自由打工者或派遣雇员的形式从事各种工作的女性也有所增加,不愿结婚的女性也开始增多。女性的生活方式着实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女性日渐分化了。
让我们尝试着用图示来描述女性分化的现状(见图2-1)。
图2-1 女性的分化
资料出处:Culture Studies研究所绘制
以下关于男女消费者的描述未必全都是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划分的,只是笔者基于自己多年的市场研究经验以及调查访问而归纳出来的,其中部分则在某种程度上,有第三章以后所介绍的调查数据可资佐证。
(1)专职家庭主妇型
在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以前,真正能够成为专职家庭主妇的,只限于一小部分出生于富贵之家的女性。但自经济高速增长期之后一直到80年代,由于只要与普通的工薪阶层男性结婚,便可以保证具有一定程度的生活水平并且有望不断提升,因而渴望成为专职家庭主妇的女性人数大增,几乎涉及分布于各阶层的全部女性。
事实上,在《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实施以前,从高中或是大专毕业后进入企业,以“办公室里一朵鲜花”的形象给男性同事做些事务性辅助工作,然后遇到一个对自己一见钟情的男性,称心如意地结婚、退职,这便是许多女性梦寐以求的理想人生。但是《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实施以后,女性读完四年制大学,毕业后进入企业与男性从事同样工作的生活方式受到鼓励,而专职家庭主妇的生活方式则因完全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女性失去了其独立性,故而在一段时期内饱受微词,甚至被少数人蔑为“傻瓜”。
午后在青山大街上悠闲散步的有钱人家的主妇
政府取消了被认为是鼓励女性甘当专职家庭主妇的配偶补贴,税收调节部门内甚至还出现了“专职家庭主妇是缺少生活热情的寄生虫”这样的论调,因而近年来专职家庭主妇的名声不太好。尽管如此,对于女性来说,进入富裕家庭当个专职家庭主妇至今依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何况经济久久摆脱不了不景气的窘境,收入增加越来越困难,在这样的现实境况中,人们对未来的富庶安逸的生活越来越不抱奢望。因此,专职家庭主妇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正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女性的自身价值,是确保生活稳定的一种最具有战略性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名古屋富家媛”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原因便在于此。她们都是典型的中产阶级或其他富庶家庭的子女,毕业于著名好大学或大专院校,凭借家庭的关系进入大型企业就业,也有的则在家帮助母亲从事家务,白天同母亲一起优雅地上街购物或研究食谱。她们的父母亲和她们本人一样,将能够维持当前的等级阶层和目前的生活水准,甚至有可能向上更提升一步的婚姻视作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消费方面,无论是汽车、住房还是时装、家居布置等,在所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高级志向,唯高档是取。为了提高修养,维持当前的等级阶层,她们还在资格考试、英语学习等方面开销甚巨。
当个家庭主妇也难如愿
然而,能够令女性真正成为专职家庭主妇,换句话说,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可以让女性毫无顾虑轻松辞去工作,并且今后仍有潜力使收入不断增加的高收入男性越来越少了。正如庆应大学樋口美雄教授所指出的,由于男性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并逐渐固定化(参见樋口美雄编《日本的收入差别与社会阶层》),因而越来越多的男性希望女性结婚后仍然外出工作。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进行的“第十二次出生动向基本调查”也显示,希望妻子结婚后在家当个专职家庭主妇的男性1987年为38%,而2002年却下降至18%。
因此,志在当一个专职家庭主妇的女性,其人生理想得以实现的可能性比之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低。但尽管如此,即使不考虑亿万富翁,大多数女性还是希望至少男性的年收入要在700万日元以上(见表2-1),可是符合条件的男性毕竟只是少数,人人志在必得,于是便勃发了争夺理想男性的战争。
表2-1 女性(18—37岁)对结婚对象年收入的要求(n=600)
(注:回答者中包含已婚者)资料出处:由Culture Studies研究所、读卖广告社共同实施的“第二次女性阶层化调查”
要想在这样的争夺战中胜出,女性必须容姿出众,或者是性格可人,或者是家境良好,又或者是聪明过人。如果不幸以上各方面皆不如人意的话,就只好委屈一下自己,嫁个年收入较低的男性为妻;倘若不甘心,便不得不选择独身生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像个“干物女”似的过着寂寞而无聊的日子。
现场采访:“聪明有前途的东大生可以考虑结婚”
被访者资料:21岁,某著名私立大学4年级,现与父母亲同住于埼玉县,父亲是地方公务员,母亲是兼职家庭主妇,年收入
约200万日元(打工收入+父母给的零用)
我在女性杂志社打工,写些化妆品方面的报道。收入每月15万,父母每月给我大约3万生活费(眼下因为忙于毕业就职,杂志社工作暂时休止一段时间)。毕业后希望进杂志社工作,即使大出版社进不去,中型出版社也行,因为我从中学生的时候起就梦想进出版社当一名编辑,从事杂志出版方面的工作。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对于社会中流行的东西、公众关注的话题很敏感,打工挣到的钱几乎全都用在了时装上面。至于外出吃饭,我经常去那些可以使用HOT PEPPER杂志上的折价券的饮食店。
我喜欢名牌,价格贵的东西到底是品质好,使用再长时间也不会觉得厌。我喜欢“爱马仕”的包。中学一年级的时候用的“路易·威登”钱包是我用的第一个名牌,是当时还在读书的哥哥到国外去旅游买回来送给我作礼物的。母亲倒不是特别喜欢用名牌,父亲则是完全没这个兴趣,不过他却喜欢开“Celsior”高级轿车。我祖父死的时候,父亲得了一笔遗产,就买了“Celsior”,还把家里的房子也改建了。
说到食品一类,我觉得还是“虎屋”等老铺子的东西比较靠谱,特别是糕点之类绝对是老铺子的东西好。前几天,哥哥结婚送彩礼的时候,女方家回的礼也全都是老铺子的物品,给人感觉到底是体面人家啊。
我的服饰是什么风格?跟年龄大的人会面时是淑女型的,跟朋友去海边玩的时候可以算是“太妹型”吧,不过我讨厌那种不修边幅的打扮。
我性格比较好强,不甘心落后于别人。初中、高中读的是私立女子学校,那是因为我的第一志愿落空才去读的,太遗憾了。我当时的第一志愿是东京女学馆,因为那里的校服太可爱了。
在初中和高中一直是成绩优良,本来可以免试直升大学的,不过我希望进比周围人更好的学校,所以还是参加升学考试,考进了这所名校,尽管很辛苦,但是使我彻底明白了努力和不服输的重要性。我不想自己免试直升大学后,将来看到别人读了更好的学校而羡慕和后悔。
结婚当然想啦。对对方的要求是希望年收入1500万以上,越多越好,医生或是律师都可以,年龄大我十岁左右也没关系。等有了孩子,我想当个专职家庭主妇。只怪我小时候,妈妈出去兼职工作,经常不在家,我一个人太寂寞了,所以才有这种想法。推一辆很大的婴儿车,把孩子放在车里,午后到“六本木山”一带去散散步。(笑)
还有,我可以替那些上班的女性照顾孩子,多参加一些这类的社区志愿活动,因为我非常喜欢小孩。
自己的孩子打算从小学开始就让她读私立学校,然后我会穿得漂漂亮亮的去参加公开授课。还想作为一个富裕的家庭主妇上上电视节目。(笑)
不过如果是男孩的话,也许就不能让他从小学就读私立学校。我现在读的大学里有一个男生是从小学一路直升上来的,他说他想当一名美容师,一面读大学一面还在另外读专科学校。我绝不会允许我的孩子这样!到底是为什么来读大学的?要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一开始就去读专科学校好了。
不过,我现在的男朋友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他想当一名演员,听说他父亲也是一个不太出名的演员。我觉得他这样子不行。朋友们也劝我早点跟他分手算了,但是我们的性格很相配。
所以,我现在的不安就是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能不能嫁个好男人。去跟医生之类的人相过亲,但是全都性格合不来,自我中心、虚荣心太强、缺少共同语言。还有律师,感觉他们好像只有下半身欲望。当然,他们当中相对而言稍微好一些的,可以跟他们从朋友做起,慢慢了解。
即使不是医生或者律师也没关系,在外资企业或是贸易商社就职的也行。再有,我喜欢东京大学的学生,如果是东京大学毕业的,收入低一点也没关系,只要人聪明、成熟、有前途,可以考虑结婚。
(2)“富婆型”
1986年《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实施以后,高学历、就职志向强烈的女性,主要是那些四年制大学毕业的女性,开始进入企业成为职业女性,从事与男性相同的工作,并获取与男性同等的薪水。这些女性如今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她们当中有的人年收入超过1000万日元,这部分女性被称为“富婆”。
追溯“Millionaise富婆”一词的起源蛮有意思的。它原是出版《你想成为百万富婆吗?》(Six Figure Women)一书的Discover出版社自创的词汇。Six Figure即六位数,也就是年收入10万美元级的意思,折算成日元,约相当于年收入1000万日元级,或者说月薪100万日元以上,能赚得如此高薪的女性才配得上“富婆”的称呼。虽然现实生活中富婆型的女性不少年收入只有500万左右,但是她们身上依然可以令人体味到那种豪富的感觉。
“富婆型”女性的特征是高学历、高职历、高收入,一般从事的都是医生、律师、税务师、会计师、咨询师等被人尊称为“先生”“士族”的职业(参照三浦展著《“自然派女性”的时代》)。
根据财团法人“社会经济生产性本部”的调查,新进入企业的女性员工中,雄心勃勃有志挑战科长以上直至社长(总经理)职位的女性占21%(见图2-2)。
图2-2 新进入企业的女性的升职志向
资料出处:财团法人“社会经济生产性本部”
“富婆型”女性的性格大多上进心极强,意志坚忍不拔,自我开发意识也较强。她们当中有许多是从小随父母长期居住在国外后归国的,或者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及其他海外生活体验,许多人出身于东京都市中心西南部(目黑区、世田谷区、杉并区以及横滨市的青叶区一带)的富裕家庭,现在仍居住在这些高档社区,父母亲从事医生、律师等“先生”“士族”类职业的也很多。
她们中未婚、靠自己的财力购买市中心高级公寓的女性不在少数(据推算,在首都圈内购买公寓的未婚女性至少有1万人),当然也有不少已经结婚,夫妇两人同时拥有自己的工作,并且育有子女。
“富婆型”女性的丈夫一般也都是高收入人群。这是因为高收入的女性在她们的人生中,在与大学同学、公司同事、客户等的接触过程中,遇到高收入的男性或具有高收入潜力的男性的机会要比普通女性多得多。
也有少数人原本是期望成为一名专职家庭主妇的,但由于某种偶然的机缘,而成为“富婆型”女性。对这类女性的现场访问显示出,她们其实是非常好强的,为了不断提高自己而不遗余力。一旦成为家庭主妇,她们也会在子女教育上倾注大量心血。
在消费方面,“富婆型”女性追求名牌、追求美食、追求时尚,其中有许多人每年花费在服饰上的费用超过100万日元。银座、青山等传统的时尚街区自不必说了,四谷荒木町、人形町、门前仲町一带极有个性的餐厅也经常可以看到她们出没其间。当感觉工作疲惫的时候,她们便会去海外旅行,平时则经常光顾美容院、美甲院、美体按摩院等。
日本桥一带美女激增之谜
虽然有画蛇添足之嫌,但下面这句话是我近期常问的一个问题,以此来唤起听者的注意。“你知道现在东京美女最多的地方是哪里吗?或许出乎你的意料,既不是银座,也不是青山,甚至不是涩谷,而是日本桥和二子玉川一带。”
自然,银座和青山地区向来是美丽的少妇及富家小姐聚集之地,但稍稍远离市中心的二子玉川拥有高岛屋购物中心,近年改装之后重新开张以来,其顾客层次之高远远超出市中心的许多百货商店。
而日本桥一带近年增多的倒不是年轻的美少妇或富家小姐,那是什么人呢?原来她们大多是在日本桥一带金融机构里工作的金领丽人、“富婆型”女性。那些女性理财师、股市操盘手、证券经纪人等,身穿“古弛”或“普拉达”的黑色西服,精神抖擞地走在日本桥街上的风景,让人立刻联想到好莱坞电影中的世界,其实在日本的金融街——日本桥一带也时常会映入眼帘的。
精神抖擞地走在市中心街头的时尚女性
这些美女并没有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也没有头发散乱地拼命工作,她们毕竟有钱,因而懂得将头发和肌肤保养得非常整洁漂亮。如后面的访问记中所写,她们工作起来可能会不顾一切地工作到很晚,而将孩子寄放在托儿所,但是每周仍然会学习烹饪,还坚持不断地上美容院以及英语教室。真是活力十足!二十多年前,桐岛洋子曾写过一本书叫《聪明的女人会烹饪》,借用一下她的话,现在的情形则是“聪明的女人会烹饪会化妆会英语”!
她们的消费广涉购宅、旅行、家具·装修、证券投资及不动产投资等。假如在外资企业就职的话,休假也较多,夏季休假有时长达一个月,因而身心两方面都很优裕。为了不断提高自己,她们花费在学习方面的费用较多,很多人拥有留学经验或希望今后去海外留学,这是为了取得国际律师或国际会计师的资格,在海外购买有独立产权的度假公寓的女性也层出不绝。
与此相比,涩谷一带从阶层的角度来讲则是最下流阶层的年轻人聚集的地方,现代社会的中心城区几乎都是如此。
现场访问:想跟丈夫一起去夏威夷打高尔夫
被访问者资料:35岁,著名私立大学毕业,在大型企业调查本部工作,父亲是大型贸易商社职员,年收入1000万日元,储蓄2000万日元
现在与丈夫和孩子三人生活在大田区租来的公寓里。每月房租25万,丈夫的年收入大约1200万—1300万日元,房租加生活费每月花销40万由丈夫出。我自己每个月储蓄40万日元,至今总共储蓄大约2000万日元,另外还有父亲给我的股票大概价值2000万日元。丈夫每个月储蓄不储蓄我不清楚。我开的车子是“宝马525”,下次换的话我想换辆“雷克萨斯”也不错。我们现在还没有自己买房子的打算,因为我丈夫不太想买。
我特别喜欢购物。结婚之前每年大概要花200万日元用来买衣服,一般都在日本桥等地方的百货商店里买,或者是到海外旅行时集中买它个几十万日元的东西。还有就是花销在旅行和美食上,每星期一次跟女友去吃一顿8000日元左右的西餐,晚上有时候会有男性朋友请客。旅行是每年两次,夏威夷或欧洲,去夏威夷是为了打高尔夫球,去欧洲则主要是购物。现在有了孩子需要照看,不大有时间购物了,不过每年还是会买衣服买掉100万左右,但是优衣库之类的东西我绝对不买!等孩子再大些,我就可以在高级餐厅花上两个小时好好吃一顿,还可以全家人一起去夏威夷,把孩子寄放在酒店里,和丈夫痛痛快快打高尔夫球。
我还喜欢烹饪,以前曾经学过怀石料理,现在正在学习中国料理。从今年起,我每星期去做一次美容美体,还坚持上外语学校学英语。
孩子是我现在的生存价值。我觉得女人结婚、生孩子是一种幸福,因为会在精神上产生一种安定感。
孩子是个男孩,我想让他成为一个适合穿白衬衫配灰裤子的孩子。他现在入托在托儿所,等他上中学了,我希望他上私立学校,或者到国外去留学也可以。我对农业、食品等比较感兴趣,将来有机会想参加一些NPO活动,听说夏威夷有为期三个星期的农业体验暑期班,我想让我孩子也参加这类活动,这样大人们玩起来也安心。
现在请了个家庭教师教孩子学钢琴,因为我小时候父母亲也让我学过钢琴,所以我想我的孩子也应该学学钢琴之类的。不能让孩子成天只知道看电视或是看碟片,要养成他读书的兴趣,不能排斥活字印刷的知识,应该成为一个热爱读书、文静大方的孩子。
以前我是做销售工作的,但是公司里没有一个女性前辈让我觉得她就是我十年以后的榜样。现在做的是市场调查工作,这方面倒是有榜样可以让我去学习。我想通过现在的工作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以后有机会再重返销售的岗位。
(3)“自然派女性型”
有些女性在四年制大学学习掌握了经济学知识后,并没有进入企业成为一名职业女性,而是希望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更加自由自在地工作和生活。
近年来日益增多的“自然派女性”
这类女性从学历方面来看,多为专科学历,而从所从事的职业来考察,则大多数是像美容师、宠物训练师、糕点师等需要专门资格的职业,或者是像设计师、音乐制作人等艺术创作性的职业。这类女性因为她们的服饰特征,姑且称之为“自然派女性”(参见三浦展著《“自然派女性”的时代》),当然从其职业志向和人生目标来看,用更加通俗易懂的“一技之长派”来概括,或者从时装业界的角度称之为“街头时装女”应该也很贴切。
虽说是一技之长派,其实她们并没有很强烈的上进心和阶层上升志向,只是追求适合自己、能展现自己性格的工作,对于未来的人生,也没有很明晰的勾画和期盼。她们虽然期望着结婚生子,但并不想成为一个专业的家庭主妇,她们的服饰多是在郊外地铁车站大楼的商店或旧衣店里购买的,对于音乐、插画、动漫等亚文化现象非常热衷。
不过,这类一技之长派的女性比之大型企业中的白领,一般来说收入要低,而且在现实生活当中,在她们成为一名出色的专业人士之前,往往遭受过许多挫折,不少人不得不以打零工谋生。
读了拙著《失去工作就是迷失自我》之后,某家专门面向美容院行业的杂志前来采访笔者。据这家杂志编辑部的人员介绍,如今美容院不断有新店开张,因此美容学校学生的就业率非常高,但是因为很多人不安心在小型美容院工作,或者即使进了大型连锁美容院也往往很快就会辞职,所以美容院方面不得不接连不断地招聘新员工,也正因为这样,才使得美容学校的学生就业率居高不下。
自然派女性最终的目标是拥有一个自己的店铺或一间工作室,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活跃在各自的领域,倘若这一目标无从实现的话,那么从三十来岁开始,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与“富婆型”女性以及专职家庭主妇型的女性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会越拉越大。
现场访问:钱够我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被访问者资料:23岁,自由职业者(园艺)
——每年大约花费多少在购买衣服上?
——嗯……花费不算少,不过大概10万日元不到点吧。
——假设满分100分,你觉得跟一般的人比较起来,你的生活水平大约是多少分?
——一般的人?生活水平?你指哪方面?
——既有经济方面,也包含知识啦,生活质量或生活内容啦,还有修养、文化水准等,总之全部包括在内。
——哦,怎么讲呢?跟一般的人比较对吧?嗯……大概50分吧。
——理由呢?
——因为我从事的是园艺,虽然住在东京都内,也算跟大自然天天有接触。
——分数打得不高是因为什么负面的理由呢?
——负面的理由,大概是来自体力劳动吧。属于自己的时间比较少,还有因为是体力劳动,所以精神也很容易感觉疲劳。
——有没有觉得通过工作使自己的心情变得更加爽朗了?
——现在是快节奏社会,即使自己想多花些时间去做,但是不抓紧时间赶快做又不行,自己想做的事情却做不到,这点让人感觉很烦躁。
——是因为喜欢才决定从事园艺工作的吗?
——是的。
——对生活的满意度?
——大概30分吧。
——为什么只打30分?请告诉我正反两方面的理由。
——我来东京才刚刚一年半左右,融入到这个大都市当中,感觉自己真的学习和掌握了许多技艺。虽然很辛苦,但我对自己今天所取得的成绩还是感到很满意。
——负面的理由呢?
——其实我早就应该回老家去的。回到家里,就有一种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感觉。以前我是在滑雪场工作的,在那里有一个朋友,后来她来东京了,跟我说房间还有空余,要不要我跟她一起住?结果,我本打算来东京玩玩的,却不想一待就是一年半。
——是不是就像到东京来留学或者游学的感觉?
——对对,就有点那种感觉。
——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
——将来的事情……现在还不清楚。也许会从事农业吧,我对农业有点兴趣。
——结婚后也想一直工作下去吗?
——是啊,无论什么时候都希望心里有一个目标。虽然有些事情自己很喜欢,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还有其他应该做、不得不做的事情那就必须做好它,比如像对待家人啦朋友啦对自己很重要的人,我是非常认真的,绝不能含糊。当然也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至于金钱嘛,只要能够我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我想也就足够了。
(4)“太妹型”
“太妹”这一称呼也是根据这个群体某些比较突出的外在特征而起的名字,不过本书所指的“太妹”不仅仅指其外观举止和服饰等,这一类型的女性在价值观、人生观上也有其独有的特征。
假如在涩谷109大厦前的街头,找一个这样的女性采访一下,你立刻就会发现,她们的内心其实同其花里胡哨的外观有着很大的不同,她们大多数人内心的家庭志向非常强烈。从外表判断,她们似乎与“想当一个专职家庭主妇”的类型截然无缘,但是她们中的许多人却渴望着二十二三岁便嫁作人妻,然后生两三个孩子,组成一个完美的幸福家庭。
在这些人群中,事实上有的女性确实年方二十二三岁就已经结婚甚至已经有了孩子,而且这些人大多是“奉子成婚”,丈夫多经济基础较差,夫妇之间究竟是否感情牢固且不去说,总之,大多数情形是夫妇双方都无固定工作,家庭收入也较低。
这类女性的学历以高中毕业、高中退学或者专科学校毕业的为多,但也有不少人是在专科学校学业难以继续,却又不想马上就业,即使就业也不久便辞职了,故而这类女性的职业大多数都不固定。从职业种类来说,最多的是服务行业,例如营业员、保育员、社区福祉关系的工作等,也有不少人沦落至娱乐场所工作。她们的父母亲多为蓝领阶层。“太妹型”的女性虽然向往早婚、专职家庭主妇、育儿,但是她们对于未来的人生却极少规划,也缺乏对未来的预见和判断能力。
“太妹型”的女性大多居住在大都市圈的郊外或中小城市的郊外,消费则无论是日常用品还是高档品牌商品,统统在大型超市、各种折扣商店购买,外出吃饭多光顾那些价格低廉、建于郊外干线公路旁的连锁家庭餐馆,如“萨莉亚”“GUSTO”等。
“太妹”大多年纪轻轻便已结婚生子
“太妹型”的女性虽然向往当一个专职家庭主妇,但从其出身阶层考虑,她们与一流大学、一流企业中的男性接触机会很少,平时能够接触到的多数都是阶层较低的蓝领男性。假使遇见一个即便是建筑工人也好,快递员也好,或是拉面店的小老板也好,只要是安安分分、勤奋工作的男性,好歹也有可能过上比较安定、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惜她们最终大多是同低收入的男性结婚,结果婚后自己也不得不外出兼职打零工,但近年来计时零工的工资越来越低,因此夫妇两人的合计收入依然难以提高。
现场访问:孩子的教育之类不大考虑
被访问者资料:19岁,保育专科学校1年级学生
——假设满分为100分,你觉得自己目前的生活水平跟一般的人比较起来大约是多少分?
——差不多是30分吧,因为我早上老是爬不起来,太懒惰了。
——那你对目前的生活的满意度是多少?
——40分左右,因为父亲对我过于严厉,我想早点离开家。
——对结婚有什么打算?
——我想等专科学校一毕业马上就结婚,不过现在还没有男朋友。我想当一个专职家庭主妇,因为婚后出去工作的话,容易跟老公在生活上发生摩擦。希望生两个小孩,最好在22岁、23岁的时候就生。
——你的兴趣是什么?
——书法、做糕点。
——食品一般在什么地方买?
——在便利商店里买,就在我打工的“罗森”,打工结束后顺便买一些。
——平时在什么地方买衣服之类?
——大宫的车站商场。
——品牌商品呢?
——在“丸井”大宫店里买。
——外出吃饭一般是在什么地方?
——大多是在宫原或日进的“萨莉亚”吃饭,日进的“萨莉亚”就在“SATY百货店”前面。还有就是大宫的“First-kitchen”快餐店。
——关于今后的人生规划,还有职业升造等,你是怎么想的?
——要是能取得保育员的资格就好了。
——你希望你的孩子应该受多少教育?
——至少要读到高中,再往后就看他自己的愿望了,随他的便。说实在的,关于孩子的教育之类的事情我还顾不上考虑。
(5)普通的职业女性型
上述四种类型的女性,相对而言特征比较突出,比较容易说明。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女性却不属于以上四种类型中的任何一类,只是普普通通的工薪阶级一员。
具体来讲,她们虽向往当一个专职家庭主妇,但是却在争夺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优秀男性的战争中败下阵来(或者早早地便偃旗息鼓,退出了争夺的战场),至今未婚,只得埋头于工作,但是却不像“富婆型”的女性那样能够从工作中发现人生的极大乐趣,在工作方面她们既缺少意欲也缺欠能力。而且与“太妹”相比,她们的学历和知识却富余很多,却缺乏艺术家的审美气质以及自我表现欲望,因而也不可能从事自由自在的美容师之类的工作。
由于她们对需要一技之长的职业以及亚文化类的职业或多或少有所关心,因此为了创造更多自由的时间,她们有的会选择做派遣社员,读《练习与学习》,上插花教室学习插花,上香熏教室学习香熏疗法,或者上福音书教室学习宗教,通过这些来发现自我,或找到心灵慰藉,或稍稍地张扬一下自己。但是她们却不会将这些技艺作为谋生的职业,等到某一天忽然意识到,重新回到现实生活当中来,于是又急急地去考会计资格啦簿记资格啦,等等,而当取得这些资格之后,却发现结婚离她们似乎愈加遥远了。
这样的女性实在不在少数,事实上这类女性才是最多数派。这里,我们姑且将这类女性统称为“普通的职业女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