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信息不足时如何做出高明决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万维钢

我在“得到”《精英日课》(第2季)中用了四期的篇幅,给大家介绍了一本美国刚刚出版的新书,叫《对赌:信息不足时如何做出高明决策》,作者是安妮·杜克。非常高兴这本书由中信出版社引进出版。

杜克的学术专业是认知心理学,但她有一个更显眼的身份——职业扑克高手。她有20年的职业扑克比赛经验,在大赛中拿过好几个冠军,赢得的奖金超过400万美元。但这不是一本教你怎么打扑克的书。近年来,杜克从职业扑克圈淡出,转型给CEO(首席执行官)之类的大人物做演讲和培训,她教的是科学决策,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早在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创立博弈论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博弈就是扑克。一般人没有多少做决策的机会,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按照既定的路线走,不会时不时停下来想一想下一步应该怎么办。而正因为决策的次数少,人们不会对“决策”这件事做特别的训练,决策水平就较低,那么一旦遇到不熟悉的局面或者信息不充分的情况时就会不知所措。

“得克萨斯扑克”的规则很简单,就是五张牌比大小,它本质上是个决策游戏。下多大的注、亮哪些牌、要不要来个虚张声势、是否假装自己的牌很弱、跟还是不跟,你的每个决策都是钱。一场得克萨斯扑克通常要大家坐下来玩几个小时,平均每个小时要玩30把,也就是说一把平均只有两分钟——而你在这两分钟之内,有可能要做出20个决策。

根据规则,你每次决策最多只有70秒的思考时间。我们专栏以前讲过奇普·希思和丹·希思的《决断力》这本书,说的也是科学决策,但杜克更强调决策所面对的不确定性。人的大脑非常不善于处理不确定的信息。职业扑克选手要提高水平,就必须战胜头脑中各种认知偏误。

严肃对待决策的信念

我读这本书的感受是,这种决策能力是人的一个修炼。决策高手和普通人有气质和境界上的差异。贝叶斯定理也曾说过,科学决策的第一步是把你对事物的判断给“概率化”。你不能说“你觉得要下雨了”,你得说“你认为下雨的可能性是65%”才行。

这个道理非常简单,但是你很可能做不到。当一般人说自己“相信”什么事情的时候,他通常不会考虑概率。他要么全信,要么全不信,而且非常容易全信。这个道理是,当人脑接收一个新信息的时候,总是先假设它是真的。这也是为什么谣言那么容易传播。如果你连审视一下真假的动力都没有,就更不用说决策了。

怎么克服这个心理呢?杜克说这就是博弈的好处。拿真金白银跟人打赌,就是“风险共担”(skin in the game),你自然会好好地审视一番。从这个意义上讲,博弈者是值得尊敬的。博弈,首先是严肃对待你的信念。

不以成败论高低

科学决策的下一个境界是把决策水平和运气分开。假设摆在你面前有两个选项:选A,成功率是65%;选B,成功率只有35%。科学的决策是坚决选A。如果你选了A之后却发现结果是B正确,你能说当初不该选A吗?扑克选手能做的是选赢钱概率大的选项。至于结果没成功,那只是运气问题。头脑清醒的人必须能区分决策和运气。

人们总是事后诸葛亮,认为如果结果不好,当初肯定可以有更好的决策——可是如果你经常打扑克,你就知道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扑克选手把这种情况叫作“结果导向”(resulting)。扑克要打很多把,你在乎的是一个能够以大概率赢钱的科学决策系统,而不是某一把的输赢。这就好像开赌场一样,你想要的是长期积累下来赢钱。如果因为这把输了就随意改动决策系统,这就是“结果导向”,就等于没系统。普通人关注结果,高手关注系统,这是科学决策的基本功。

杜克曾经担任过业余选手比赛的评论员。有一次她告诉现场观众,当前这个局面,A选手赢的概率是76%,B选手赢的概率是24%。结果最后B选手赢了。当时就有个观众说你预测错了。杜克回答说这不是预测错了,她已经说了B选手有24%的可能性会赢,现在B选手赢了,也不过就是概率为24%的事件发生了而已。

你必须能区分什么叫运气不好,什么叫决策错误。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要注重决策水平的高低和决策过程的合理性,而不是最后的结果。很多人爱说自己“不在乎输赢”。大部分情况下这都是在说大话,他们根本不知道“不在乎输赢”是什么意思,他们可能只是想说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强而已。

学会复盘

杜克的哥哥是比杜克更厉害的一位职业扑克高手,杜克最初就是跟哥哥学的扑克。而杜克最佩服的一位职业高手叫菲尔·艾维(Phil Ivey),他被认为是现役扑克玩家中的世界第一,赢过超过干万美元奖金,但更厉害的是他的气质。艾维,已经达到了宠辱不惊的境界,他会在每次比赛之后找人跟自己复盘。有次艾维比赛正好赶上杜克的哥哥担任解说,那天晚上他赢了50万美元。艾维的庆祝方式就是拉上杜克的哥哥到一个餐馆,边吃饭边复盘。

艾维赢了,但是他把自己当天所有可能的错误都摆出来,听取杜克哥哥的意见。杜克在书中没有讲扑克打法的技术细节,但是她打了一个比方,在承认有运气的前提下,你的复盘应该是这样的:你要假设各种替代可能性。比方说你在大冬天开车,路过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因为路上有冰,你的车失控了,导致一起交通事故。这件事当然有运气成分,但是如果你想从中吸取教训,乃至于提高驾驶水平,你应该这么复盘:你事先是否想到了路上可能有冰?明知是这样的天气,你是不是开得太快了?发现车开始打滑的时候,你的操控是否有问题:你方向盘是不是打错了,你是不是不应该猛踩刹车?小路容易结冰,大路应该已经都撒上盐了,你为什么当初不选择走大路?你家里有辆更适合冬天路况的车,你为什么不开那辆车?

这些可能性有的有用,有的没用,但是你一定要考虑得非常全面,并非常严肃地面对所有这些可能性,然后你会从中总结一两条经验教训。这些教训也不一定是对的,你这个总结本身也是赌——但既然是赌,那就要严肃对待。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叫《对赌》——不赌,你这个思维就不够严肃认真。提高技艺的具体操作原则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从经验中获得有效反馈,跟我们常说的“刻意练习”是一样的道理。可是会这么做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克服自利性偏差

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麦考恩(Robert MacCoun)有个有意思的观察:他发现在所有的交通事故记录中,75%的司机都指责是別人犯了错。如果事故至少涉及到两辆车,那么91%的司机都认为是对方犯错。而哪怕事故中只有一辆车,也有37%的司机能找到别人身上的原因。出了事儿都怪别人,这是人之常情。心理学家对此有个专门的名词,叫“自利性偏差”。有自利性偏差的人认为:如果我做这件事没做好,那肯定是因为不可控的、别人的或者意外的缘故;如果我做这件事成功了,那肯定是因为我水平高。

这种态度会使人自我感党良好,但是不可能提高你的決策水平。人是不会从自己的失败中吸取教训的,因为他总能找到理由把失败归咎于别人。当然别人的失败有可能是你的成功之母,因为观察别人的失败,从中总结一个教训,完全不会伤害自己的自尊。不过这个方法对自利性偏差严重的患者来说也不容易,自利性偏差还包括,认为别人的成功都是因为运气,别人的失败则都是因为他这个人的水平本来就不行。

杜克说,自利性偏差是职业扑克选手最大的魔障。扑克是一种零和游戏,你赢就是我输,所以人们对自己和别人的输赢都有非常强烈的感觉。如果输赢涉及到很大的利益,你的感情可能会强烈到让你根本无法客观面对现实。可是如果不涉及大的利益,你就不会真的严肃对待输赢的教训。

人生就像一场场牌局,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在“变”和“不确定”成为常态的当下,我们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如何做出正确的重大决策,需要一定的智慧。愿每个人都在人生长期博弈中,出好每一张牌,成为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