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崩塌:公元前1177年的地中海世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幕
武器与人类
公元前15世纪

约公元前1477年,在毗邻地中海、位于下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的珀鲁—内弗(Peru-nefer)城里,法老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发布命令,要求修建一座带有精美壁画的宏伟殿堂。为了绘制这些壁画,他们从克里特岛雇来了米诺斯的(Minoan)艺术家,克里特岛路途遥远,要向西横跨大绿海(Great Green,埃及人对地中海的称呼)方可到达。他们的作品——比如人们跳过公牛的奇景——在埃及史无前例,他们采用的是湿壁画画法,将颜料绘制在尚未干燥的石膏上,这样色彩可与墙壁融为一体。这种画技,这种构图,都是他们从爱琴海中的克里特岛上学到的。这种绘制方法画成的独特画像流行一时,不仅在埃及,而且在地中海沿岸从迦南北部到南部埃及三角洲地区的诸多地区,包括现今巴勒斯坦地区的卡布里(Kabri)、土耳其的阿拉拉赫(Alalakh)、叙利亚的盖塔(Qatna)以及埃及的代巴(Dab’a)都很盛行。Cline 1995b, with references; see, most recently, Cline, Yasur-Landau, and Gos- hen 2011, also with references.

三角洲地区城市珀鲁—内弗现已被确认为现代城市泰勒艾德—代巴(Tell ed-Dab’a)。自1966年以来,奥地利考古学家曼弗雷德·比耶塔克(Manfred Bietak)及其团队一直在此进行发掘。此城过去曾被称为阿瓦利斯(Avaris),是喜克索人的首都所在地,他们约在公元前1720至前1550年统治过埃及大部疆域,是埃及人愤恨的入侵者。公元前1550年前后,图特摩斯的先祖埃及法老卡摩斯(Kamose)夺下阿瓦利斯,阿瓦利斯摇身一变,成了埃及重镇珀鲁—内弗。

经过四十余年对这个埋于数米黄沙瓦砾之下、富庶一时的城市的发掘,比耶塔克让往日的喜克索首都、埃及重镇再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那些在埃及第十八王朝初期(约公元前1450年)由米诺斯人绘制,或由他们指导下的当地人绘制的精美壁画,也经比耶塔克之手得以复原。See, e.g., Bietak 1996, 2005; now also Bietak, Marinatos, and Palyvou 2007.这些壁画很好地说明,在喜克索人被赶出埃及之后,地中海和爱琴海地区日趋“国际化”。

重返喜克索时代

喜克索人首次入侵埃及是在公元前1720年前后,图特摩斯三世时代之前约240年。他们统治埃及长达近200年之久,到公元前1550年左右才被逐出埃及。喜克索人占领埃及之时,埃及已是古代近东地区的老牌强国之一。吉萨(Giza)金字塔已经矗立在此近千年,这几座金字塔是古王国时期(Old Kingdom period)的第四王朝时修建的。很久之后,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希腊化时期(Hellenistic period)末期的埃及祭司兼作家曼涅托(Manetho)称喜克索人为“牧羊人的国王”——这其实是埃及短语“hekau khasut”的误译,它的意思应该是“外邦首领”。他们的确来自外邦,因为喜克索人是从迦南地区(今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和约旦)迁移到埃及的闪族人。早在公元前19世纪,埃及就有这些闪族人出现的迹象了,例如贝尼哈桑(Beni Hasan)的埃及陵墓壁画上就有“亚细亚人”(Asiatic)形象的商人带着他们的商品进入该国的场景。See, most recently, Kamrin 2013.

喜克索人的入侵让埃及中王国时期(Middle Kingdom period,约公元前2134—前1720年)戛然而止。他们的成功很可能得益于先进的武器技术和先发制人的能力,他们拥有的复合弓的射程要比当时的传统弓远得多。他们还拥有当时的埃及人未曾见过的马拉战车。

征服埃及之后,喜克索人主要以其首都——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阿瓦利斯——为中心进行统治。其统治期从公元前1720—前1550年,长达近200年,这段时期即所谓的“第二中间期”(Second Intermediate period,第十五至十七王朝时期)。Oren 1997.这段时期是在公元前3000—前1200年间为数不多的埃及被外邦统治的时期之一。

可追溯到这一时期晚期(约公元前1550年)的故事和铭文都记录过一些埃及人和喜克索人之间爆发的战斗。值得一提的是一则名为《阿波皮与塞格嫩拉的争执》(The Quarrel of Apophis and Seknenre)的故事记录了两大统治者之间的不和。在这个很可能是杜撰的故事中,喜克索国王阿波皮抱怨说,埃及国王塞格嫩拉养在池塘里的河马发出的噪声让他晚上睡不着觉,塞格嫩拉当时正在埃及的其他地方进行统治。他的怨言纯属无稽之谈,因为两大王庭之间相隔数百英里之远,一个位于上埃及,另一个位于下埃及,河马嘶吼的声音再大,喜克索国王也根本不可能听到。Wente 2003a: 69–71.考古学家们在复原塞格嫩拉的木乃伊的时候,发现其头骨上有着道道伤痕——那是由战斧砍出来的。显而易见,他在战斗中死于暴力。他死在与喜克索的战斗中吗?我们无法确定,但阿波皮和塞格嫩拉开战是可能的,发生战事的原因是不是河马就不得而知了。

图3 贝尼哈桑陵中的“亚细亚人”(图片出自Newberry 1893,pls.xxx/xxxi;埃及考察协会提供)

埃及第十七王朝末代法老卡摩斯也曾留给我们一段铭文。当时,卡摩斯正在其故乡、位于上埃及的底比斯进行统治。在铭文中,他详细讲述了对喜克索人(他称其为“亚细亚人”)的战争中取得最终胜利的一战,这条铭文写于约公元前1550年。

我扬帆全力向北行进,誓将亚细亚人驱逐出去……在我面前,勇武大军有如滚滚烈焰……弓箭手登上桅楼,准备将其阵地毁灭……我在船上过夜,心情舒畅,破晓时分,我军雄鹰般向其扑去。早餐时间来到之时,我已经将其推翻,破其城墙,杀其臣民,令其妻子来到岸边。我军猛如雄狮,扑向猎物……财产、牛羊、脂肪、蜂蜜……分其财物,满心欢喜。

卡摩斯还告诉了我们阿瓦利斯城的下场:

至于两河交汇的阿瓦利斯,我使其成为一片荒无人烟的废墟;我毁其城镇,焚其家园,令其永远成为赤红的瓦砾堆,一切皆因其在埃及土地上造成破坏:他们曾盲从亚细亚人的召唤,(他们)曾抛弃了其主人埃及!Translation following Pritchard 1969: 554–55; Habachi 1972: 37, 49; Redford,D. B. 1992: 120; Redford, D. B. 1997: 14.

这一战,埃及人将喜克索人逐出他们的土地,后者逃回了吕田努[Retenu,今日犹太地和叙利亚的古代名字之一,埃及人还称这一带为帕—卡—纳—纳(Pa-ka-na-na)或迦南]。此时,埃及人在卡摩斯之弟雅赫摩斯(Ahmose I)统领下,建立了第十八王朝,开始了我们现在所称的埃及新王国时期。

这一时期,阿瓦利斯和埃及其他地区得以重建,阿瓦利斯也被重新命名。约60年后,到了大约公元前1500年,哈特谢普苏特(Hatshepsut)和图特摩斯三世在位的时候,这座当时名为珀鲁—内弗的城市繁华再现,那里的宫殿里装饰着带有人跳公牛等场景的米诺斯风格壁画,与埃及境内的画风相比,这些壁画中的场景显然与爱琴海克里特岛上的风格更吻合。有考古学家曾推测,某位埃及统治者或许曾与某位米诺斯公主有过王室联姻。E.g., Bietak 1996: 80.诚然,第十八、十九王朝晚期确有几位埃及法老曾与外国公主联姻,目的主要是与异邦强化外交、增进协作关系,但是正如下文所述,我们没有必要用政治联姻来解释埃及的这些米诺斯风格的壁画,要想证明地中海东部、埃及和爱琴海地区之间的联系,我们还有其他独立证据。

闪回: 美索不达米亚与米诺斯人

包括考古文物以及文字和图像证据在内的大量数据表明,生活在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人在与新王国时代埃及法老接触之前就已经与古代近东的多个地区有了交流。例如,我们知道,早在近4000年前的公元前18世纪,米诺斯人的产品就已跨越爱琴海和地中海东部来到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有关米诺斯人古代贸易的文献出自古代城市马里(Mari)遗址,马里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今日的叙利亚境内。20世纪30年代,法国考古学家在那里挖掘出两万多件刻有文字的泥板,堪称无价之宝。他们被当地人叫到遗址所在地,这些当地人无意中发现的东西,起初还以为是个无头男子,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座石像。那里出土了很多石像,其中有座石像上刻有铭文称石像主人为这座古代城市的国王。Heimpel 2003: 3–4.泥板上所刻的文字是用古阿卡德语(Akkadian)写成的,它们出自王室成员的来往信件档案以及一些马里国王的日常琐事记录,其中包括一位在公元前1750年前后在位、名叫兹姆里—利姆(Zimri-Lim)的马里国王的记录。这些泥板上记录了有关宫中政令及王国治理的种种事宜,还有当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方说,有块泥板上记录了兹姆里—利姆在夏日饮料中所用的冰块,他的夏日饮料有葡萄酒、啤酒,还有用石榴汁或甘草味道的茴香籽调味的发酵大麦饮料。我们从泥板中知道,他曾下令在幼发拉底河畔建造了一座冰窖,专门用来储藏冬天从雪山上收集而来的冰块,以备在炎炎夏日里使用。他声称之前没有哪位国王修建过这样的冰窖,这或许是真的,但冰镇饮料在这个地区并非新鲜事,有位国王还提醒他的儿子,让仆人在把冰块放入饮料之前将它清洗干净:“命他们把冰取来!让他们把上面的树枝、兽粪和尘土统统洗掉。”Dalley 1984: 89–93, esp. 91–92.

档案中还包括了与地中海和近东其他地区的贸易和交流记录,特别提到了他们收到的不同寻常的物品。我们也从这些泥板中了解到,马里统治者与其他城市和王国的统治者之间时常互换礼物,各国国王也有从外邦得到医生、工匠、织工、乐师和歌手等职业服务的需求。For such requests, at Mari and elsewhere, see Cline 1995a: 150; previously zaccag- nini 1983: 250–54; Liverani 1990: 227–29. For contacts specifically between the Minoans and Mesopotamia, see Heltzer 1989 and now also Sørensen 2009; previously also Cline 1994: 24–30 on the larger question of contacts between the Aegean and Mesopotamia.

马里泥板上记录的异域特产中有一把镶嵌着名贵天青石的黄金短刀和其他用黄金制作的武器,还有“用迦斐托人风格制作”的衣物和纺织品。See items listed in Cline 1994: 126–28 (D.3–12).迦斐托[Caphtor,或称卡普塔鲁(Kaptaru)]是美索不达米亚人和迦南人对克里特岛的叫法,后来埃及人称之为克弗悌乌(Keftiu)。这些物品来自克里特岛,因为产地工匠的高超工艺和昂贵的原材料而具有很高的内在价值,又因为远道而来而产生了今日所谓的“距离价值”。

有块泥板上还记录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事件,马里国王兹姆里—利姆将一双来自克里特岛的米诺斯鞋子作为礼物送给了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Hammurabi)。此事在泥板上只有寥寥数语:“迦斐托样式皮鞋一双,差巴赫迪—利姆(Bahdi-Lim,一位官员)送往巴比伦王汉谟拉比的王宫,却被退还。”Translation following Durard 1983: 454–55; see also Cline 1994: 127 (D.7).退还鞋子的原因只字未提,或许只是不合脚而已。“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句被希伯来《圣经》发扬光大的名言源自《汉谟拉比法典》,但法典中并未提到退还鞋子之类物品应有什么惩罚措施。

不论合不合脚,汉谟拉比拒收皮鞋这件事让人感到有些蹊跷,因为算上克里特和美索不达米亚,也就是现今的希腊和叙利亚或伊拉克之间的距离,这双鞋子在当时汉谟拉比的国度该是件稀罕物。这段旅程不容小觑,物品运输很可能要经不同客商之手分段进行。另外,同等级别的国王之间的礼尚往来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的古代近东地区相当普遍。See discussions in Cline 1994, 1995a, 1999a, 2007a, and 2010, with further references.在这种情况下,礼物会通过某位国王的使节直接送达,交接地点类似今日的大使馆。

米诺斯人的发现与概况

从前文中我们明确知道,至少从公元前1800年的青铜时代中晚期开始,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人就与古代近东的数个地区有了接触。马里信件中甚至还提到,早在公元前18世纪初就有米诺斯人生活在叙利亚北部的乌加里特,那里或许还有一位米诺斯翻译(或一位为米诺斯人提供翻译服务的人),此处的米诺斯人收到了马里向西运来的锡。See Cline 1994: 126 (D.2), with previous references; also Heltzer 1989.但是,他们从公元前15世纪起,也就是在哈特谢普苏特及后来的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期间似乎与埃及有着某种特殊关系,正因如此,我们的故事才从这个时期讲起。

值得一提的是,“米诺斯文明”一词在20世纪初才被创造出来,命名者乃英国考古学家亚瑟·埃文斯爵士(Sir Arthur Evans)。尽管我们知道埃及人、迦南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分别如何称呼米诺斯人,但我们并不知道米诺斯人如何自称。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来自何方,只能推测他们最可能来自安纳托利亚罢了。

我们知道的是,从约公元前3000年起直至约公元前1200年,他们在克里特岛建立了文明。这期间,大约在公元前1700年左右,克里特岛为强烈地震所毁,位于克诺索斯及岛上其他地方的宫殿需要重建。然而,米诺斯文明迅速恢复,作为一支独立文明繁荣起来,直至约公元前2000年被从希腊本土入侵的迈锡尼人取代,之后迈锡尼人继续在岛上进行统治,直至约公元前1200年才土崩瓦解。

亚瑟·埃文斯爵士在雅典市场上发现有“乳石”(milk stone)出售,随后他追根溯源,开始了对克里特岛的挖掘。“乳石”是生过孩子或临盆的希腊妇女所戴的配饰。这些石头上刻着埃文斯之前从未见过的符号,他认为这些符号是文字。于是,他顺藤摸瓜,找到了位于克诺索斯[凯夫拉山(Kephala Hill)]的遗址,这里离克里特岛现代大都市伊拉克利翁(Heraklion)很近,特洛伊发掘者海因里希·谢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早前想将其买下进行挖掘,但没有成功。但埃文斯却将这里买了下来并于1900年3月破土挖掘。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他一心扑在考古发掘上,几乎倾尽所有财产,最终将考古发现结成多卷著作出版,并将巨著命名为《克诺索斯的米诺斯宫殿》(The Palace of Minos at Knossos)。Evans 1921–35.

在其忠实助手苏格兰人邓肯·麦肯齐(Duncan Mackenzie)的协助下Momigliano 2009.,埃文斯不久就发现了似乎是王宫的遗址。他立刻将新发现的文明命名为“米诺斯文明”,这个名字取自希腊传说中统治克里特岛的古代国王米诺斯(Minos)和关在王宫中迷宫般地下结构中的半人半牛怪物弥诺陶洛斯(Minotaur)的故事。埃文斯发现了大量的泥板和其他物品,上面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被命名为线形文字A(尚未破译)和线形文字B(希腊文字的早期形式,或许是由迈锡尼人带到克里特岛上来的)。但是,这些人的真实称呼他从未找到,如前所述,尽管一个多世纪以来克诺索斯和克里特岛上的其他众多地点一直在进行着考古挖掘,他们的真实称呼至今仍是个谜。Numerous books have been published on the Minoans and/or various aspects of their society; see, for example, Castleden 1993 and Fitton 2002; also most recently, the specific articles found in Cline (ed.) 2010.

埃文斯在克诺索斯发现了许多来自埃及和近东地区的物品,包括一个刻有象形文字的雪花石膏制成的盖子,上面写着“仁慈的神,塞威塞拉恩拉(Seweserenre),拉(Re)神之子,希安。”On the Khyan lid, see Cline 1994: 210 (no. 680) with additional references.希安是最著名的喜克索国王之一,公元前16世纪初在位。他在位时期的物品在古代近东地区都有发现,但是这个盖子如何流落到克里特岛仍是个谜。

盖子发现多年之后,又传来了令人倍感好奇的消息,在克里特岛卡特萨姆巴(katsamba)的一处古墓中发现了一个雪花石膏花瓶,这里是一处与克诺索斯有关的北部沿岸港口城市。花瓶上刻着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的名字:“仁慈的神,曼—赫珀—拉(Men-kheper-Re),拉神之子,图特摩斯完美的化身。”爱琴海地区发现带有其名字的物品十分罕见,这是其中之一。On the Thutmose III vase, see Cline 1994: 217 (no. 742) with additional references.

5世纪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称,米诺斯人拥有一支海军,是当时的海上霸主,“据我们所知,传统说来,米诺斯人是第一批组建海军的人。他们成为今日被称为‘希腊海’的海域主人”。[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早期学者将此称作“米诺斯制海权”(Minoan Thalassocracy,thalassocracy来自希腊语表示“权力”的“kratia”和表示“海”的“thalassos”)。尽管对于米诺斯人的海上霸权如今不乏质疑之声,但埃及文献中确有“克弗悌乌船只”(Keftiu-boats)的记载——克弗悌乌(Keftiu)是当时埃及人对克里特岛的称呼。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船是来自克里特岛、驶往克里特岛的,还是以米诺斯的风格制造的。Cline 1999a: 129–30, with earlier references.

接替埃文斯继续在这里挖掘的约翰·德维特·斯特林费洛·彭德尔伯里(John Devitt Stringfellow Pendlebury)对埃及与克里特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极感兴趣。他不仅在克诺索斯进行挖掘,还在埃及的阿马尔奈[Amarna,阿肯那顿(Akhenaten)的都城,下文我们会谈到]进行挖掘。彭德尔伯里甚至还就此话题出版了一部名为《埃及史》(Aegyptiaca)的专著,他在此书中对在克诺索斯及岛上其他地点收集的所有埃及舶来品进行了编目。1941年,他不幸遭入侵克里特岛的德国伞兵枪击身亡。Pendlebury 1930. On Pendlebury himself, see now Grundon 2007. Pendlebury’s original book has now been replaced by a recent study in two volumes; see Phillips 2008.

埃文斯和彭德尔伯里相继在克诺索斯发现了更多的进口物品,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米诺斯人似乎一直在从事商品的进出口。经过不懈努力,米诺斯人与埃及以及埃及之外的许多地区都建立了商业网络。譬如,克里特岛上不同地方发现了青铜时代中晚期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圆筒印章(cylinder seal)和来自迦南的储物罐,而米诺斯陶器和其他成品物件或提到它们的记录,也已在埃及、巴勒斯坦地区、约旦、塞浦路斯直至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广大区域被发现。

回到埃及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上文提到的物品只是经地中海来往物品的一小部分,由于许多青铜时代晚期的商品都容易损坏,遗留至今可以辨别出来的并不多。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粮食、葡萄酒、香料、香水、木制品和纺织品等物品早已消失了。一些原材料,如象牙、天青石、玛瑙、光玉髓等宝石以及金、铜和锡等金属,也已在当地被制成武器和首饰。因此,贸易路线上和国际交流中许多有代表意义的物品早已在茫茫历史中损毁、解体,以至于无迹可寻。然而,容易损毁的贸易商品的记录可在幸存至今的书面文字或壁画中找到。如果经过正确破译,壁画、铭文和文学作品也可以成为了解民族间关系和减少无谓争议的指南。因此,新王国时期法老(哈特谢普苏特至阿孟霍特普三世)的带有壁画的埃及陵墓是帮助我们了解公元前15和前14世纪外交、通商以及交通网络情况的宝贵财富。As previously noted in Cline and Cline 1991.

有爱琴海各民族人物确切形象的壁画的陵墓,最早是在公元前15世纪哈特谢普苏特在位期间修建的。这些陵墓中我们常会看到米诺斯人的形象,他们往往与其货物一起出现,铭文中也往往明确指出他们来自克里特岛。例如,塞奈穆特(Senenmut,他是哈特谢普苏特的设计师、顾问,或许还是情人)墓中就绘有爱琴海某国的使馆,还有六位男子带着典型爱琴海风格的金属瓶的形象。Panagiotopoulos 2006: 379, 392–93.

在图特摩斯三世(约公元前1450年)手下奉职的维齐尔(Vizier)“维齐尔”是对埃及古王国、中王国及新王国时期法老手下最高层官员的称呼。——译者注莱克米尔(Rekhmire)的陵墓中有一幅画,画中男子都穿着典型爱琴海样式的短裙,随身带着鲜明爱琴海风格的物品。这些形象旁边的残留部分写道:“克弗悌乌及‘海中诸岛’上的酋长为和平而来,在统治上下埃及的国王陛下威严之下屈尊低首。”Translation following Strange 1980: 45–46. See also Wachsmann 1987: 35–37,94; Cline 1994: 109–10 (A.12)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nd references; Rehak 1998;Panagiotopoulos 2006: 382–83.很显然,图中描绘的是前往埃及的一个代表团,这个时期埃及古墓中所描绘的类似情景还有数个。

莱克米尔墓中不仅描绘了爱琴海诸民族,在这幅图的上下方还绘有来自邦特(Punt)、努比亚和叙利亚的使者,每个使者旁边还有铭文描述。尽管图中情景尚未得到证实,但它描绘的很可能是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期的一些大事,来自爱琴海的使者或商人只是聚集在此处或者被传召过去的多国人士的一部分。倘若属实,这最有可能描绘的是塞德节(Sed)的节庆情景,塞德节在法老在位30年纪念日首次庆祝,之后庆祝时间的间隔长短不一。我们知道,图特摩斯三世举行过至少三次塞德节活动,这并不奇怪,因为他在位的时间长达54年。Troy 2006: 146–50.

在哈特谢普苏特和(或)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期间一共约有14座墓葬(皆属于高级官员和顾问)壁画描绘了外国使团造访埃及,这些外国人包括爱琴海诸族、努比亚人和迦南人,他们都携带着外国产品。Panagiotopoulos 2006: 379–80.在可确切追溯至图特摩斯三世的9座墓葬中,我们常能看到外国人展示外交礼品、上缴年度贡品的描绘,还可看到使者奉图特摩斯三世的旨意,为获得雪松木而前往黎巴嫩的使节图。Panagiotopoulos 2006: 380–87.

在这一时期的一系列其他媒介,如神庙铭文和莎草纸记录中,我们还常常见到“克弗悌乌”“克弗悌乌人”(keftiu-men)和“克弗悌乌船只”的字样。这其中最有趣的当属图特摩斯三世在位第30年(约公元前1450年)记录于一张莎草纸上的文字,其中有几处有关“克弗悌乌船舰”(Keftiu-ships)的记录,这段记录的背景是埃及海军的进口辎重:“交给工匠[此人的名字]包覆用的木材,用来制造克弗悌乌船舰”,“今日交给工匠提蒂(Tity),用于制造他所委托的另一艘克弗悌乌船舰”以及“交给工匠伊纳(Ina)用于制造另一艘克弗悌乌船舰”。Translation following Strange 1980: 97–98. See also Wachsmann 1987: 120–21;Cline 1994: 110 (A.13).可追溯至图特摩斯三世在位第34年、记录在凯尔奈克阿蒙神庙(Temple of Amun)墙壁上的一段铭文中也同样提到了克弗悌乌船舰。Strange 1980: 74; Wachsmann 1987: 119–21; Cline 1994: 110 (A.14).

尽管现在我们尚不清楚这些船舰是发自克弗悌乌(即米诺斯船舰),还是有能力前往克弗悌乌(即埃及船舰),但我们可以明确知晓的是,米诺斯人的克里特岛与图特摩斯三世在位的埃及新王国之间有着交流,而且很有可能有直接交流。不论在今天还是3400年之前,此处的盛行风向都可以相对轻松地将帆船从克里特岛南部沿岸带到埃及北部沿岸的马特鲁港(Marsa Matruh),再从那里抵达尼罗河三角洲。因为风向和洋流的原因,驾乘帆船归航并不容易,但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还是可能的。航船还可逆时针行进,从埃及到迦南和塞浦路斯,从那里再到安纳托利亚和罗得岛(Rhodes),然后再到克里特岛、基克拉泽斯群岛(Cycladic islands)和希腊本土,最后再回到克里特岛,南行抵达埃及。

图4 带有爱琴海诸民族壁画的莱克米尔墓(图片出自Davies 1943,pl.xx;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提供)

从首位阿蒙神的先知蒙克赫佩雷森内布(Menkheperreseneb)之墓的壁画和铭文来看,Panagiotopoulos 2006: 380–83.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埃及人了解米诺斯王室,对他们的了解程度不亚于其他外国王室。在墓中墙壁上,我们能看到“克弗悌乌王子”(来自克里特岛)与赫梯王子(来自安纳托利亚)、图尼普(Tunip,可能位于叙利亚)王子和卡叠什(Qadesh,位于叙利亚)王子在一起的壁画。用来称呼这些人物的称号“wr”(意思是“王子”或者“酋长”)是一致的。I first pointed this out in a confer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s of the Archae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 see Cline 1995a: 146. See also Cline 1994: 110– 11 (A.16); Panagiotopoulos 2006: 381–82.壁画上的形象似乎表明,这些王室成员有时会造访埃及,或许在某个非常特殊的场合来访。他们究竟是同时到来的(或许和莱克米尔墓中描绘的是同一个事件,但描绘的视角不同),还是在不同场合到来的?我们无法确定。如果这些青铜时代晚期的主要人物像今天在英国皇室婚礼或八国集团峰会上的政要般共聚一堂,参加某个在埃及举行的重大事件,那倒是蛮有意思的。

代表王子或酋长的“wr”一词还被图特摩斯三世用在了别处——他在其年鉴第42年的起始处,提到了“塔纳亚(Tanaja)王子”,“塔纳亚”是埃及人对希腊本土的称呼。在此,他列出了来自爱琴海的物品,包括一件以克弗悌乌工艺制作的银器和四只带有银把手的碗。有意思的是,他将这些物品称作“inw”,这个词一般都被译作“贡品”,但在这里更有可能是“礼物”的意思。Panagiotopoulos 2006: 372–73, 394; but see protestations by Liverani 2001:176–82. See previously Cline 1995a: 146–47; Cline 1994: 110 (A.15).进行“正规”贸易或许会被视作有失国王尊严,而互换同等(或相近)的“礼物”则完全可以接受。我们将在下一章以公元前14世纪期间打着互换礼物的幌子进行的国际贸易为背景,对此进一步探讨。

哈特谢普苏特与图特摩斯三世

哈特谢普苏特在图特摩斯三世之前统治着埃及,她治下的埃及不仅与爱琴海诸国有着交流,而且与古代近东的其他地区也互有交往。埃及第十八王朝凭借外交手段而非战争打开了国际交往的大门,最终誉满全球,哈特谢普苏特功不可没。她是法老图特摩斯一世与雅赫摩斯王后之女,拥有正宗王室血统——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她的父亲是通过娶了王室成员才成为王族一员的。

哈特谢普苏特通过包办婚姻嫁给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图特摩斯二世,好帮助这位尚不够王室资格的年轻人承继大统,因为他的母亲并非王后,仅是一位侧妃,迎娶哈特谢普苏特增强了其执政的合法性。他们结合之后只生了一个女儿,没有子嗣,这对埃及王朝来说不啻为一场灾难。但是,图特摩斯二世与一位后宫妃子生了一个儿子,他荣升图特摩斯三世,注定要承继其父的王位。不幸的是,图特摩斯二世猝然离世,其子尚幼,无法独立统治国家。因此,哈特谢普苏特摄政,暂时统治埃及。但当图特摩斯三世可以即位之时,她却拒绝交权。她的统治时期长达二十余年,图特摩斯三世只好在幕后默默等待,或许过得很不自在。Clayton 1994: 101–2; Allen 2005: 261; Dorman 2005a: 87–88; Keller 2005: 96–98.

在这二十多年间,哈特谢普苏特戴上了传统上法老佩戴的假胡须,身着传统官服,还穿上了用来掩饰乳房和其他女性特征的带有铠甲的男式服装,这可以在她的位于戴尔·埃尔—巴哈里(Deir el-Bahari)停灵庙中的雕像上看到。她还改了自己的名字,用了一个阳性而非阴性的后缀,摇身一变,成了“哈特谢普苏(Hatshepsu)陛下”。Tyldesley 1998: 1; Dorman 2005a: 88. See also http://www.drhawass.com/blog/press-release-identifying-hatshepsuts-mummy (last accessed December 29, 2010).换句话说,她的统治并非摄政而已,而是以一个男子、一个男性法老的身份君临埃及。她也因此被今人视作可与娜芙提提(Nefertiti)和克利奥帕特拉(Cleopatra)比肩的古代埃及三女杰之一。很显然,图特摩斯二世去世之后,哈特谢普苏特没有再婚,但或许她与其设计师兼总管塞奈穆特私通,在塞奈穆特主持修建的位于戴尔·埃尔—巴哈里的哈特谢普苏特停灵庙中有他的一幅石刻像,或许是偷偷刻上去的。Clayton 1994: 105; Dorman 2005b: 107–9.

这位富有魅力的统治者曾以和平方式派遣贸易使团远赴他国,她的使团到腓尼基(Phoenicia,今黎巴嫩)寻过木材,也曾到西奈半岛寻过黄铜和绿松石Tyldesley 1998: 144.,但她最著名的使团当属其在位第9年上遣往邦特的那一支,这次征程的记录就刻在了戴尔·埃尔—巴哈里的墙壁之上。邦特的确切位置至今不明,学界仍有争议。多数专家认为它在苏丹(Sudan)、厄立特里亚(Eritrea)或埃塞俄比亚(Ethiopia)的某处,但还有一些认为它在其他地方,比如红海沿岸,包括今日的也门(Yemen)。Clayton 1994: 106–7; Tyldesley 1998: 145–53; Liverani 2001: 166–69; Keller 2005: 96–98; Roth 2005: 149; Panagiotopoulos 2006: 379–80.

哈特谢普苏特的远征使团并非埃及遣往邦特的第一支使团,也非最后一支。之前的中王国时期曾有几支,之后的公元前14世纪中叶阿孟霍特普三世(Amenhotep III)也曾派出过一个使团。然而,只有哈特谢普苏特的记录中有过对邦特王后的描绘——所配铭文中称之为“埃提”(Eti)。对这位异邦王后的描绘引起不少评论,因为她身材矮小、脊柱弯曲、脂肪肥厚、臀部硕大,今人往往认为这位王后患有“臀脂过多症”(症状是大腹便便,大腿和臀部突出)。图中还有遥远国度的棕榈树、异域动物等细节描绘,对往来于埃及和邦特之间的埃及船只的描绘也细致入微,桅杆和索具一应俱全。

图特摩斯三世在位的第33年,也就是公元前1450年之后的某个时候,他也派遣了自己的贸易使团前往邦特。这一事件正式记录在其年鉴之中,年鉴中还记录了第38年时他向同一地区派遣的另一个使团。Panagiotopoulos 2006: 373.我们能够确知的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与外国往来贸易的实例并不多,邦特之行及其派往黎巴嫩寻求雪松木的使团即是这少数例子中的几个,我们还推测,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的贵族墓中描述的许多所谓“贡品”(inw)其实就是贸易货物。

在与图特摩斯三世有着明确的贸易往来的边远地区中,有个埃及人称为“伊赛”(Isy)的地方,图特摩斯三世在记录中称,他曾在三个不同场合收到过来自此地的“贡品”,此地很可能是位于安纳托利亚(今土耳其)西北部地区的城邦联盟阿苏瓦(Assuwa,暂译),也可能是阿拉西亚,即青铜时代的塞浦路斯岛。图特摩斯的书记官在不同铭文中至少四次提过“伊赛”一词,此词与“克弗悌乌”一词一起出现在“诗歌石碑/胜利之歌”(Poetic Stele/Hymn of Victory)中:“我为您击垮西方敌国而来,克弗悌乌与伊赛必生敬畏之心,我令其视陛下为初生牛犊,意志坚定,犄角尖利,令人敬而远之。”Translation following Strange 1980: 16–20, no. 1; see Cline 1997a: 193.在其有关第9次战役(在位第34年,即公元前1445年)的年鉴中称。“伊赛酋长”带来的“贡品”中包括纯黄铜、铅块、天青石、象牙和木材等原材料。同样,从其第13次战役(在位第38年,即公元前1441年)的记录中,我们可知“伊赛王子”带来的“贡品”中有黄铜和马匹,而从其第15次战役(在位第40年,即公元前1439年)的描述中我们可知,“伊赛酋长”带来的“贡品”包括40块铜砖、一块铅砖和两只象牙。这些物品多数是青铜时代近东地区高级别礼物交换中的上品。Cline 1997a: 194–96, with previous references.

公元前1479年埃及与迦南的美吉多之战

近年来,哈特谢普苏特的木乃伊可能已经辨别出来,她的木乃伊位于编号为KV 60(KV是英语Kings Valley的简称,即帝王谷)的墓中,而非编号为KV 20的她自己的陵墓中,她的墓地位于帝王谷的其他地方。这片山谷本是留作埃及男性国王墓地所用,她是埋葬在此的为数很少的女性之一。假如那具木乃伊的确是哈特谢普苏特本人,那么在她垂暮之年一定患有肥胖症和癌症,牙齿也有问题。Ryan 2010: 277, see also 5–28, 260–81 for general discussions of Ryan’s reexca- vation of tomb KV 60. See also news reports, such as http://www.guardians.net/hawass/hatshepsut/search_for_hatshepsut.htm and http://www.drhawass.com/blog/press-release-identifying-hatshepsuts-mummy (both last accessed December 29, 2010).她在约公元前1480年去世之时,图特摩斯三世(不少人怀疑哈特谢普苏特的死与他有关)急不可耐地登基即位,匆匆出征,打响了独自治国后的第一场战斗。他还试图将哈特谢普苏特的名字从历史中抹去,下令将其纪念建筑统统毁掉,将带有其名字的铭文全部凿除。

图特摩斯三世发动第一次战争时(在其后的大约20年间,他一共挑起过17次战争),他就设法将自己的名字载入史册,如字面意义所言,他将公元前1479年的征程路线和细节以及征服情况,从随军日志中转抄下来,铭刻在位于埃及凯尔奈克的阿蒙神庙的墙壁上,以供后人瞻仰。这次战争中,他与起兵反抗的迦南首领在美吉多的战斗(也就是后来更为人知晓的《圣经》中的“末日之战”)是迄今为止第一场连细节都被记录下来以供后人学习借鉴的战斗。

铭文中称,图特摩斯三世率军从埃及出发一路向北,行军十日,远达北部的叶亨(Yehem)一地。他在叶亨驻下军来,举行了一次军事会议,商议如何有效打击美吉多这座壁垒森严的城市及其周围迦南统治者的临时营地——在此之前,迦南统治者们因图特摩斯三世登基为王而起兵反抗。叶亨至美吉多有三条路可走:北路位于约克尼穆(Yokneam)附近的伊茨雷埃勒(Jezreel Valley)中,南路在他纳(Ta’anach)附近并入伊茨雷埃勒,而中路的尽头就是美吉多。On Thutmose III’s campaign and capture of Megiddo, see Cline 2000: chap. 1, with further references; also, for a very brief account, Allen 2005: 261–62.

据记载,他手下众将建议他们从北路或南路进军,因为这两条道路更加宽阔,不易遭到伏击。图特摩斯答道,此计会正中迦南人下怀,他们决不会认为他会蠢到去走那条狭窄而容易遭受伏击的中路。恰恰因为如此,他偏要从中路行军,打迦南人一个措手不及,结果不出图特摩斯所料。埃及大军穿过中路隘口[不同历史时期名称不同,或称阿拉谷(Wadi Ara),或称依朗干河(Nahal Iron),或称木斯木斯关(Musmus Pass)]共花了近12个小时,但他们毫发无伤地抵达美吉多时,发现无论这里还是周围的临时营帐居然都无人把守。正如图特摩斯三世所料,迦南人的队伍不是去了北路的约克尼穆,就是去了南路的他纳。图特摩斯三世所犯的唯一错误在于容许他手下兵将停下脚步,先去抢掠敌人的营地,然后才真正开始攻城。这个闪失让美吉多为数不多的守城者(多为妇孺老幼)有了将城门关闭的喘息之机。于是围城之战又进行了七个多月,埃及人才将美吉多城攻陷。

将近3400年之后,在1918年9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将军埃德蒙·艾伦比(Edmund Allenby)复制了图特摩斯三世的策略,同样取得了大捷。在美吉多战役中,他俘获了数百德国和土耳其士兵,自己却除了几匹战马之外,未损一兵一卒。后来,艾伦比承认自己曾经读过詹姆斯·布雷斯特德翻译的图特摩斯三世文献,这使他决定让历史重现。据说乔治·桑塔亚纳(George Santayana)他是西班牙裔美国哲学家兼作家。——译者注曾说:“虽说那些不研究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但艾伦比却证明,研究了历史也会 ‘重蹈覆辙’,只是‘重蹈’的是那些成功事例罢了。”Cline 2000: 28.

埃及和米坦尼

图特摩斯三世还发动过对叙利亚北部地区的战争,战争对象是公元前1500年就在这一地区存在的米坦尼王国,当时他的前辈图特摩斯一世就曾起兵征讨过这里。Darnell and Manassa 2007: 139–42; Podany 2010: 131–34.米坦尼王国不断壮大,逐渐兼并周边地区,如哈尼加尔巴特(Hanigalbat)的胡里王国(Hurrian kingdom)。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的笔下或口中对这个王国的称呼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埃及人称之为“纳哈林”(Naharin)或者“纳哈林纳”(Naharina),赫梯人称之为“胡里人(Hurri)的土地”,亚述人称之为“哈尼加尔巴特”,而米坦尼国王自称为“米坦尼”王国。米坦尼王国首都瓦舒戛尼(Washukanni)一直未曾被发现。尽管目前考古记录和古代文献中有些令人苦思冥想的线索,瓦舒戛尼却是为数不多让考古学家困惑的古代近东首都之一。有人认为它可能位于叙利亚境内幼发拉底河以东的泰勒埃法克喀里耶(Tell al-Fakhariyeh)土丘,那里有过考古挖掘,但这种说法从未被证实。Podany 2010: 134.

从各种文献可知,米坦尼王国约90%的人口是当地的胡里人,统治他们的是其余10%的米坦尼领主,他们可能有印欧血统。这个小群体显然来自别处,他们征服了当地的胡里人,建立起米坦尼王国,米坦尼领主中,有被称为“马瑞阿努”(Maryannu,意即“战车勇士”)的军事精英阶层,这些人都是驾驭战车和训练战马的高手。在位于安纳托利亚的赫梯首都哈图沙发现的一则文献中,人们发现了米坦尼驯马大师基库里(Kikkuli)撰写于公元前1350年的一部论著,内容是如何在214天内将野马驯成良马。这部论著洋洋洒洒写满了四块泥板,但开篇却简洁明了:“来自米坦尼土地上的驯马师基库里如是(说)。”The classic and authoritative translation was published in German by Kammen- huber in 1961. For a modern example of a horse-trainer attempting to use Kikkuli’s methods, see now Nyland 2009.

图特摩斯三世在位的第33年(约公元前1446年),他发动了第8次战争,与其祖父一样,他水陆并进,向米坦尼王国发起了袭击。据称,尽管他逆流而上,风向也不利,他的军队还是乘船沿幼发拉底河向上游挺进。发动这次战争或许是因为他怀疑米坦尼在其统治的第一年参与了迦南人的叛乱,而打击报复。Redford, D. B. 2006: 333–34; Darnell and Manassa 2007: 141; Amanda Podany,personal communication, May 23, 2013.击败米坦尼军队之后,他下令在幼发拉底河东岸的卡开密什北部竖起一座带有铭文的石碑,以纪念他的胜利。

但是,米坦尼并没有就此灭亡。在15或20年后,米坦尼国王萨乌什塔塔(Saushtatar)再次开始大肆扩张自己的王国。他袭击了亚述人的首都亚述城(Assur),抢走了一扇用珍贵的金银制成的大门,用来点缀瓦舒戛尼的王宫,此事后来被记录在位于哈图沙的赫梯档案馆的一则文献中,他或许与赫梯人也曾有过战事。Bryce 2005: 140.然而,不出一个世纪,到了公元前14世纪中叶法老阿孟霍特普三世在位的时候,埃及与米坦尼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亲善,阿孟霍特普本人甚至迎娶过两位米坦尼公主。

纵观米坦尼、亚述与埃及之间的关系,这时的世界已然成为一个民族之间互有关联的世界,尽管这种关联有时是通过战争建立起来的。

安纳托利亚的阿苏瓦反叛

令人称奇的是,图特摩斯三世与包括埃及北部和西部在内的遥远地区都有接触,或许与那里有着活跃的商业交流。与阿苏瓦(假设它就是埃及人所说的伊赛)之间交流的发起者可能是阿苏瓦,而非埃及。大约在公元前1430年,阿苏瓦发动了一次反对安纳托利亚中部赫梯人的叛乱,我们需要考虑到这么一种可能,那就是在反叛发生之前的十年间,阿苏瓦正在积极寻求与其他强国的外交接触。I have suggested this previously in Cline 1997a: 196. Further, for my previous dis- cussions of this material concerning the Assuwa Rebellion and Ahhiyawa, including similar details and wording in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and further below, see Cline 2013: 54–68; also Cline 1996, with previous references, and Cline 1997a. See also Bryce 2005: 124–27, with previous references, and the relevant sections in Beckman, Bryce, and Cline 2011.

先前只有少数学者感兴趣的阿苏瓦反叛在1991年却成了大热门,那年有个推土机司机在赫梯首都哈图沙(现安卡拉以东两小时车程的地方)古代遗址旁的道路上施工时,铲斗碰到了路肩上一个金属模样的东西。他从驾驶室座位上跳下来,把手伸进松动的泥土,拖出来一个又长又细还沉甸甸的绿色物体。此物看上去摸起来像把古剑,经当地博物馆的常驻考古学家清洗之后,证实这的确是把古剑。

然而,这并不是一把典型的赫梯剑,而是一种之前从未在该地区发现过的剑。此外,剑刃上还刻有铭文。一开始,人们认为将铭文识别出来要比找到剑的来历更容易,因此铭文先被翻译了出来。铭文是用阿卡德语的楔形文字写成的,这是古代近东青铜时代的一种外交语言,铭文如下所示:i-nu-ma mDu-ut-ha-li-ya LUGAL. GAL KUR URUA-as-su-wa u-hal-liq GIRHI. A an-nu-tim a-na DIskur be-li-su u-se-li。[大王杜萨利亚(Duthaliya)击垮阿苏瓦国,特此将这些宝剑献与其主暴雨之神。]Translation and transliteration following Unal, Ertekin, and Ediz 1991: 51;Ertekin and Ediz 1993: 721; Cline 1996: 137–38; Cline 1997a: 189–90.

这则铭文指的就是所谓的阿苏瓦反叛,大约公元前1430年,赫梯国王图特哈里一世/二世(称之为“一世/二世”是因为我们无法确定他到底是叫这个名字的第一任还是第二任国王)将其平定。这次反叛此前已被研究赫梯帝国的学者熟知,因为20世纪早些时候在哈图沙进行挖掘的德国考古学家发现过许多有关文献,这些文献均以楔形文字的形式写在泥板上。但是,这把剑是与反叛有关的第一件武器,因此也是与之相关的第一件文物。从铭文中我们可以知道,还有更多类似的宝剑有待发现。但是,在我们继续探讨之前有必要在赫梯人身上花些时间,找到阿苏瓦的位置,验证一下这次反叛的真实性。我们还要考虑一下为何这是早期“国际主义”行为的证据,为何这或许是特洛伊战争发生的时间比荷马记述的时间早200年,而且战争发生的原因也与荷马的说法有出入。

题外篇:赫梯人的发现与概述

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尽管赫梯人在安纳托利亚中部有过一个庞大的帝国,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的大多数时间里称雄一时,但它一直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至少在地理上方位不明,直到大约二百年前才重见天日。On the Hittites, and the material presented in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see es- pecially the overviews by Bryce 2002, 2005, 2012; Collins 2007.

赫梯人为圣经学者所知,是因为希伯来《圣经》中对其有记载,《圣经》中提到,他们是公元前第二个千年末生活在迦南、名字以“-ite”为后缀的诸民族之一[这些民族包括Hittites(赫梯人)、Hivites(希未人)、Amorites(亚摩利人)、耶布斯人(Jebusites)等等],他们曾与希伯来人或以色列人有过交往,但最终被他们征服。例如,《圣经》中称,亚伯拉罕从赫梯人以弗仑(Ephron)手中为妻子撒拉(Sarah)买了块墓地(《圣经·创世记》23:3—20),大卫王之妻拔示巴(Bathsheba)的第一任丈夫是赫梯人以下《圣经》原文汉译出自和合本,“赫人”即赫梯人。——译者注乌利亚(Uriah,出自《圣经·撒母耳记下》11:2—27),所罗门王所娶众女子中有一位即是“赫人女子”(《圣经·列王纪上》11:1)。然而,在《圣经》记载的土地上寻找赫梯人的早期努力并未取得成功,尽管《圣经》中耶和华通过燃烧的荆棘向摩西呼叫的言辞已指出了赫梯人的具体地理位置:“我下来是要救他们[以色列人]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圣经·出埃及记》3:7)

与此同时,19世纪初的探险家们发现了一支先前不为人知的青铜时代文明的遗迹,以土耳其中部高原地区的发现最为典型,瑞士绅士约翰·路德维希·布尔克哈特(Johann Ludwig Burckhardt)就是这些探险家中的一员,为了方便探险,他习惯穿当地的中东装束[还以“易卜拉欣酋长”(Sheik Ibrahim)自称]。终于,零散的线索联系了起来。1879年在伦敦的一次会议上,德高望重的亚述学者A. H. 塞斯(A. H. Sayce)宣布,赫梯人的土地并不位于迦南,而是位于安纳托利亚。也就是说,位于土耳其,而非巴勒斯坦地区、黎巴嫩、叙利亚或约旦。他的理论被广为接受,今人依然接受赫梯人在安纳托利亚的说法,但是,这样一来人们不禁会想,《圣经》为何会犯下如此大错。See now the discussion on Hittites and the Bible in Bryce 2012: 64–75.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相当合乎逻辑。正如当年的大英帝国从英格兰一隅扩张出去一样,赫梯帝国也在土耳其向西扩张,并向南扩张直到今天叙利亚境内。如同在大英帝国的某些前殖民地上人们还在玩板球、喝下午茶一样,赫梯帝国消失许久之后,叙利亚北部的某些帝国故土上的赫梯文化、语言和宗教残余还在影响着当地人,正因如此,我们现在称之为新赫梯人(Neo-Hittites),他们在公元前第一个千年之初兴盛起来。专家称《圣经》是在公元前9世纪至前7世纪之间成文的,这时早期赫梯人早已不复存在,但他们的接班人新赫梯人已在迦南北部牢牢地扎下了根。他们无疑会与以色列人以及黎凡特(Levant,泛指地中海东部岛屿及邻近国家)的其他民族有着相互交流,这确保了他们在《圣经》中的一席之地,也无意中让日后找寻早期赫梯人的探险家们迷失了方向。See now Bryce 2012: 47–49 and passim on the Neo-Hittites and their world.

此外,随着考古学家在赫梯遗址挖掘的进行,大量泥板得以发现并被破译出来,他们明确得知,赫梯人并非这些人的自称。实际上,他们的自称有点接近“涅西特”(Neshites或Neshians),源自城市名涅莎[Nesha,即今土耳其卡帕多西亚地区的灰山卡内什(Kultepe Kanesh),此处的挖掘工作也已展开]。这座城市作为一个当地印欧王朝的中心兴盛了大约200年,公元前1650年左右,一位名为哈图西里一世(Hattusili,意思是“来自哈图沙的男子”)的国王在东部以外的地方建都,新址的名字就叫哈图沙。现在我们依然称他们为赫梯人,只是因为其真名在被破译出来之前,“赫梯”一名在学术作品中已根深蒂固,难以更改了。See now Bryce 2012: 13–14; previously Bryce 2005.

新都哈图沙的位置是经过了千挑万选的。那里地利城坚,只有一条狭窄的河谷通往山上的城池,易守难攻,建城500年后仅仅陷落过两次——两次攻陷哈图沙城的可能都是临近民族卡什卡人(Kashka)。胡戈·温克勒(Hugo Winckler)、库尔特·比特尔(Kurt Bittel)、彼得·内韦(Peter Neve)和于尔根·泽赫(Jürgen Seeher)等德国考古学家于1906年起开始对此地进行挖掘,出土了数以千计的泥板。这些泥板中不但有显然是出自官方档案的信件和文档,还有诗歌、故事、历史记录、宗教仪式等各类书面文件。这些文件不仅让我们将赫梯统治者的历史和赫梯与其他民族和王国的交流情况关联起来,而且还让我们知晓了普通人的历史和交流情况,包括他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关系、信仰体系和法律规范。有关法律,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咬掉某自由民的鼻子者,须偿还40舍克勒(shekel)舍克勒是古代以色列及中东的重量单位。——译者注银子。”Hittite Law no. 13; translation following Hoffner 2007: 219.(不禁让人去想,这种事情难道经常发生不成?)

这些文字还告诉我们,赫梯国王穆尔西里一世(即上文提到过的哈图西里一世的继承人,也是他的孙子)曾率军远征美索不达米亚,行程超过1600千米,于公元前1595年袭击了巴比伦,放火将这个历史长达两千余年、因“立法者”汉谟拉比而流芳史册的王朝化为了焦土。之后,他却没有据巴比伦为己有,而是率赫梯军队打道回府,成功制造了一场历史上最长距离的“飞车劫案”。他的行动造成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先前不为人知的民族加喜特人捡了便宜,占领了巴比伦城,然后在此统治了长达几个世纪之久。

尽管赫梯历史中人称古王国时期的前一半因穆尔西里(Mursili)国王的赫赫功勋而知名,但我们在此给予更多关注的是它的后一半。这段时期被称为“赫梯帝国”,帝国在青铜时代晚期繁盛起来,迈向了更为辉煌的时期,这段时期从公元前15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2世纪的前几十年。其间最著名的国王当属苏庇路里乌玛一世(Suppiluliuma I,我们将在下一章谈到),他征服了大量领土,在贸易上与埃及新王国的法老们平起平坐,让赫梯人在古代近东地区取得了显赫地位。一位新近守寡的埃及王后甚至请求苏庇路里乌玛送一个儿子给她作丈夫,并与她共同统治埃及。尽管这位王后是谁至今尚未明确,她去世的丈夫又是谁也无法确定,但有些知识渊博的学者认为王后是安赫塞纳蒙(Ankhsenamen),而去世的埃及国王则是图坦卡蒙,此事我们将会在下文谈到。

阿苏瓦反叛和阿黑亚瓦人溯源

现在让我们回到约公元前1430年,当时赫梯人与他们的国王图特哈里一世/二世正忙着对付反叛的各国联盟,这些国家统称为“阿苏瓦”,位于土耳其西北、达达尼尔海峡内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加利波利(Gallipoli)战役就是在此打响的。赫梯泥板上给出了奋起反抗赫梯人的所有22个盟国的名字。对我们来说,这些名字多数已经失去了意义,具体位置也无从考证,但是盟国名单上最后两个名字“维鲁西亚”(Wilusiya)和“塔鲁伊撒”(Taruisa)却非同寻常,它们很可能指的是特洛伊及其周边地区。As mentioned above, for my previous discussions of this material, including the details in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and further below, see now Cline 2013: 54–68; also Cline 1996, with previous references, Cline 1997a, and the relevant sections in Beck- man, Bryce, and Cline 2011.

反叛显然是乘图特哈里一世/二世结束安纳托利亚西部军事行动而撤军之机爆发的。听到消息后,赫梯军队立即掉头向西北部的阿苏瓦进发,试图平息叛乱。赫梯文献告诉我们,图特哈里亲自率军击溃了阿苏瓦联军。据记载,一万名阿苏瓦士兵,六百组战马及其驭手,连同“被征服的人口、牛、羊(及)土地上的物产”被当作战俘和战利品带回了哈图沙。Full transliteration and translation in Carruba 1977: 158–61; see also Cline 1996: 141 for additional discussion and relevant references.战俘中还包括阿苏瓦国王和他的儿子库库里(Kukkuli)以及几位其他王室成员及其家眷。之后,图特哈里任命库库里为阿苏瓦国王,重立阿苏瓦为赫梯王国的附庸国。但库库里很快又起兵反叛,不料再次成为赫梯人手下败将。库库里被处死,阿苏瓦联盟被摧垮,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阿苏瓦的遗产首先在于它的名字在现代的“亚细亚”(Asia)一名中还留有印记,但或许它还与特洛伊战争的故事有关,因为据学者考证,“维鲁西亚”和“塔鲁伊撒”与青铜时代特洛伊城的名字[也称“伊利昂”(Ilios)]及特洛伊周边地区的名字“特洛阿德”(Troad)非常相似。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谈一谈上文提到的那把在哈图沙发现的带有图特哈里一世/二世铭文的剑了。如上文所述,这把剑并非当地所造,而是公元前15世纪主要用于希腊本土的一种剑。确切地说,这是一把迈锡尼剑(或是迈锡尼剑的高仿品)。这把剑为何用在了阿苏瓦反叛之中?挥舞它的是阿苏瓦士兵,是迈锡尼雇佣军,还是其他人物?这个问题仍是个不解之谜。

除了叙述篇幅最长的那块泥板之外,提到阿苏瓦与反叛(或单独提到,或两者兼有)的赫梯泥板还有五块。其中有一块印证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开篇一语简单明了:“……于是说道:‘大王图特哈里:在我击垮阿苏瓦返回哈图沙之时……’”Translation following Houwink ten Cate 1970: 62 (cf. also 72 n. 99, 81); see also Cline 1996: 143 for additional relevant references.最有意思的当属一块书信残片,残缺之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但尚能辨别出有两处提到了阿苏瓦国王,一处提到图特哈里,指出了一次军事行动,还提到了阿黑亚瓦人的土地、阿黑亚瓦国王以及属于阿黑亚瓦人国王的群岛。这封书信残缺不全,因此在同一文本中同时提及阿苏瓦和阿黑亚瓦并做太多解读容易让人误解,但它似乎说明当时阿苏瓦和阿黑亚瓦之间或许存在着某种联系。See Cline 1996: 145–46; Cline 1997a: 192.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这封书信——最早在德国出版时编号为KUB XXVI 91——是赫梯国王寄送给阿黑亚瓦国王的,但近来有人认为,此信其实是阿黑亚瓦国王寄送给赫梯国王的,从这方面讲,这封书信可能是迄今发现的由阿黑亚瓦国王寄送并从阿黑亚瓦发出的唯一信件。See references given in Cline 2010: 177–79.但是,阿黑亚瓦究竟位于哪个地区,国王又是谁呢?我们在哪里寻找阿黑亚瓦?在上个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这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学术界,但是多数学者现在都赞成这样一种说法,阿黑亚瓦就是希腊本土和迈锡尼,首都可能就是指迈锡尼城(Mycenae)。这种说法的理据来自哈图沙赫梯档案中的约25块泥板,这些泥板在不同情境中都提到了阿黑亚瓦,涉及时间近300年(从公元前15世纪到前13世纪末),经过详尽分析,阿黑亚瓦指的就是希腊本土和迈锡尼人。See references given in Cline 1994, 1996, and 1997a for the arguments regarding the proper location of Ahhiyawa; see now also Beckman, Bryce, and Cline 2011, as well as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presented in Kelder 2010 and Kelder 2012.在继续讲故事之前,我们还得说点题外话,这次我们要谈谈迈锡尼人。

迈锡尼文明的发现及概述

迈锡尼文明首次博得万众瞩目是在近150年前的18世纪中叶至末叶,故事的主角是有“迈锡尼考古之父”之名的海因里希·谢里曼。现代考古学家对此人爱恨交加,之所以恨他,部分原因在于他的挖掘方法原始粗暴,部分原因在于他和他的考古报告的可信度有多高根本搞不清楚。19世纪70年代初,谢里曼在安纳托利亚西北部的希萨利克(Hisarlik)进行挖掘,当时他认定那里就是特洛伊,既然他已经找到了特洛伊战争中的特洛伊一方(这个我们将会讨论到),那他理应就该找到迈锡尼一方。

在希腊本土发现迈锡尼无疑要比之前在安纳托利亚发现特洛伊要容易得多,因为迈锡尼古遗址有一部分[包括著名的狮子门(Lion Gate)]一直矗立在地上,在数世纪之前就已被发现,有些部分还得以重建。19世纪70年代中期谢里曼开始挖掘的时候,附近迈锡尼(Mykenai)村的当地人直接就把他带到了遗址上。和之前一样,他并没有挖掘许可证,可这丝毫未能让他罢手。很快他就发掘出大量竖穴墓(shaft grave),里面满是骨架、武器和黄金,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他马上给希腊国王发了一封电报,据报道他称自己“正凝视着阿伽门农(Agamemnon)的脸庞”,这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For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chliemann, with additional bibliography given, see now Rubalcaba and Cline 2011.

当然,谢里曼就是在他是正确的时候也会离奇地犯错,这次搞错了坟墓和遗骸的时间。现在我们知道,这些竖穴墓(迈锡尼有两大墓葬圈)可以追溯到临近迈锡尼城与迈锡尼文明最辉煌时期的发端之时,也就是公元前1650年至前1500年之间,而不是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Achilles)的时代(约公元前1250年)。他的判断或许错位了四个世纪,但至少他没挖错地方。谢里曼并不是勘察这些青铜时代遗址的唯一的考古学家,赫里斯托斯·聪塔斯(Christos Tsountas)和詹姆斯·马纳特(James Manatt)等学者也致力于考古挖掘且比谢里曼更有成就,但谢里曼因其之前有关特洛伊和特洛伊战争的论断而一跃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谈到。See Schliemann 1878; Tsountas and Manatt 1897.

谢里曼在迈锡尼和附近的梯林斯(Tiryns)遗址等地挖掘了几个季度之后,又在1878年和1880年两次重返特洛伊继续进行发掘。他还试图在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进行挖掘,但并未成功。幸运的是,迈锡尼的考古留给了考古领域的专家,其中有两位伟大的考古学家,一位是来自辛辛那提大学的美国人卡尔·布利根(Carl Blegen),另一位是来自剑桥大学的英国人艾伦·韦斯(Alan Wace)。他们最终联起手来,为界定迈锡尼文明及其整个发展历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韦斯主持英国考古队在迈锡尼的发掘工作长达数十年,这项发掘工作始自20世纪20年代,布利根不仅参加了1932年到1938年间在特洛伊的考古发掘,还参加了对希腊南部皮洛斯(Pylos)城的挖掘。1939年在皮洛斯挖掘的第一天,布利根和他的团队就发现了数块黏土板,这是后来陆续发现的用线形文字B记下来的巨型档案的一部分。Blegen and Rawson 1966: 5–6; previously, Blegen and Kourouniotis 1939: 563–6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暂时中止了他们的挖掘工作,但是考古发掘在战争结束之后的1952年就得以恢复了。同年,英国建筑师迈克尔·文特里斯(Michael Ventris)权威证实,线形文字B实际上是希腊语的一种早期版本。

对在皮洛斯、迈锡尼、梯林斯、底比斯以及克诺索斯等古代遗址上发现的线形文字B的破译工作随即开始,一直持续至今,对这种文字的破译为走进迈锡尼人的世界开启了一扇大门。对埃及、赫梯和阿卡德文字的破译让在埃及和近东地区古代遗址上从事研究的考古学者受益,同样,线形文字B所带来的文字证据也为已从考古挖掘中得知的信息锦上添花,使考古学家得以重建青铜时代的希腊世界。简言之,考古遗迹与铭文相结合,让现代学者将古代历史重建起来。

我们现在知道,迈锡尼文明大致起源于公元前17世纪,大约同一时间,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人开始从大地震中复苏。(根据考古术语)这场地震标志着该岛第一宫殿时期(the First Palatial period)向第二宫殿时期的过渡。韦斯和布利根将迈锡尼文明所属的时代命名为“希腊青铜时代(Helladic period)晚期”,将希腊青铜时代晚期I和II追溯到公元前17世纪至前15世纪,又将希腊青铜时代晚期III分成三个阶段:IIIA至前14世纪,IIIB至前13世纪,IIIC至前12世纪。On the most current thinking regarding the Mycenaeans, see, most recently, the articles found in Cline (ed.) 2010.

迈锡尼文明兴起的原因在考古界仍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有个早期观点称,他们曾帮助埃及人将喜克索人逐出埃及,但现在这个观点已经不被人普遍接受了。若说迈锡尼竖穴墓中发现的物品提供了什么证据的话,这证据就是,迈锡尼受到的某些最初的影响来自克里特岛。事实上,埃文斯认为米诺斯人入侵过希腊本土,但后来者韦斯和布利根却认为其实恰恰相反,现在所有的学者都接受了他们的观点。现在我们清楚地知道,当迈锡尼人占领克里特岛的时候,他们也接管了此处前往埃及和近东的国际贸易路线。他们(相对)突然地成了“国际社会”中的一员,而且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他们会继续扮演这个角色,直至青铜时代晚期之末。

显然埃及人将迈锡尼人称为“塔纳亚人”,而赫梯人则称之为“阿黑亚瓦人”,迦南人(假若在叙利亚稍北一点的乌加里特发现的文字可作为解释依据)对他们的称呼则与赫梯人很相似,称之为“黑亚瓦人”(Hiyawa)——或许据此我们可以这样想,这些源于地名的名称只适用于称呼迈锡尼人。如果这些名称指的不是迈锡尼人,那在埃及人和青铜时代晚期近东其他强国的文字记录中的就是些不知其名的民族了,但从这些地方出土的公元前14到前12世纪的大量迈锡尼花瓶和容器来看,这似乎是不可能的。On the Mycenaean goods found in Egypt and elsewhere in the Near East, see Cline 1994 (republished 2009), with further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一场早期的特洛伊战争?

如果“阿黑亚瓦”代表的是希腊本土和迈锡尼两者,如果出土于哈图沙的编号为KUB XXVI 91的书信中说明阿黑亚瓦出于某种原因加入了阿苏瓦对赫梯人的反叛,那么我们会得出什么结论?这封信本身,以及所有涉及阿苏瓦反叛的信件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30年,这比公认的特洛伊战争(通常认为发生在公元前1250年至前1175年之间)早大约200年。上述种种资料,包括在哈图沙发现的刻有阿卡德语铭文的迈锡尼剑,彼此或许没有关联。然而,我们或许也可以把它们解释为,青铜时代爱琴海地区的战士参与了阿苏瓦对赫梯人的反叛。假若如此,我们或许可以推断出,他们这次出兵相助不但被记录在了同一时期的赫梯文献之中,而且以一种更加隐晦的方式记载于后来希腊古风时期和古典时期的文学传统之中——这些记载和特洛伊战争无关,而是在特洛伊战争之前发生在安纳托利亚的种种战斗和袭击,以阿喀琉斯(Achilles)等亚该亚英雄为主角传颂开来。Cline 1996: 149; see now Cline 2013: 54–68.

如今的学者也认识到,就连荷马的《伊利亚特》(Iliad)中也有对早于特洛伊战争(传统认为爆发于公元前1250年)几个世纪的战士和事件的记载,其中包括有关勇士埃阿斯(Ajax)的塔盾(tower shield)的描绘,这种盾牌在公元前13世纪之前就已不再使用了。还有一种很多英雄都用过的剑叫作“镶银”剑(phasganon arguwelon或xiphos arguroelon),这种昂贵的武器早在特洛伊战争发生之前很久就已无人使用了。另外,《伊利亚特》第六卷中详细记述了柏勒洛丰(Bellerophon)的故事,基本上可以确知的是,柏勒洛丰这位希腊英雄的故事发生在特洛伊战争之前。梯林斯国王普洛透斯(Proteus)派柏勒洛丰从希腊本土的梯林斯出发前往安纳托利亚的利西亚。他完成了三大任务,克服了种种突如其来的阻碍,最终在安纳托利亚被赐予了一个王国。See Cline 1997a: 197–98 and Cline 2013: 43–49, with further references.

另外,根据《伊利亚特》记载,早在阿喀琉斯、阿伽门农、海伦和赫克托耳的时代之前——也就是在普里阿摩斯之父拉奥墨冬(Laomedon)的时代——希腊英雄赫拉克勒斯曾攻陷过特洛伊。他只用了六艘船就拿下了特洛伊(《伊利亚特》第五卷第638—642行):

人们说强大的赫拉克勒斯,我的父亲,是另外一种人,他勇敢坚忍,心如雄狮,曾经为了夺取拉奥墨冬的马,带着六艘船和不多的士兵来到这里(即特洛伊),攻下伊利昂城,使街道荒凉无人迹。引文根据罗念生先生的译本译出。——译者注Translation following Fagles 1990: 185.

正如上文讲过的,如要找到这样一个历史事件,将其与前荷马时代征战于安纳托利亚大陆上的亚该亚战士的种种传统联系起来,发生在约公元前1430年的阿苏瓦反叛便浮出水面,这次事件是特洛伊战争之前发生在安纳托利亚西北部的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之一。通过文字证据(如上文提到的赫梯信件第KUB XXVI 91号)也能证明,这是迈锡尼人(阿黑亚瓦人)曾经参与过的为数极少的事件之一。因此,我们可能会感到好奇,想知道这个事件是不是同时代赫梯人记述中安纳托利亚的迈锡尼(阿黑亚瓦)战士或雇佣军征战故事的历史基础,是不是特洛伊战争前在安纳托利亚大陆展开军事行动的亚该亚战士的故事源头。As previously stated in Cline 1997a: 202–3.我们可能还想知道,会不会正是这次阿苏瓦人也许蓄谋已久的反叛,成为他们在公元前15世纪40年代末与前15世纪30年代初向图特摩斯三世发起袭击的序曲。

结语

备受尊重的艺术史学家海伦·坎特(Helene Kantor)曾说道:“随时光流逝,历史留给我们的证据只是曾经存在的一小部分而已。每件舶来的器皿……都是业已消逝的许多其他器皿的代表。”Kantor 1947: 73.事实上,大部分往来货品要么是容易腐烂的物品(因而消逝在历史之中),要么作为原材料很快被加工成了上文提到过的武器和珠宝等其他物品。因此,我们应该明白,青铜时代爱琴海诸国、埃及及近东地区之间贸易来往的规模要比我们当前通过考古发掘而了解到的大得多。

或许我们应该在这种语境下去解读曼弗雷德·比耶塔克在埃及三角洲泰勒艾德—代巴图特摩斯三世宫殿发现的米诺斯风格绘画。它们不一定是某位米诺斯公主突发奇想下令绘成的,它们证明了公元前15世纪地中海世界的确存在国际交流、贸易和影响力,这些影响最远可达到米诺斯人的克里特岛,并反过来影响了埃及。

对于这个世纪,我们可以这样做个小结。当时从爱琴海至美索不达米亚的整个古代地中海世界,在国际关系的发展上呈稳定上升趋势。此时,无论青铜时代爱琴海地区的米诺斯人、迈锡尼人,还是安纳托利亚的赫梯人,他们的地位都已稳定下来。喜克索人已被逐出埃及,埃及人则开始了如今我们所称的第十八王朝和新王国时期。

但是,正如我们即将在下文探讨的,这不过是公元前14世纪国际化与全球化“黄金时代”的开端而已。比方说,图特摩斯三世的多年征战与外交,以及之前哈特谢普苏特的和平商团与军事辉煌,Panagiotopoulos 2006: 406 n. 1 says,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lieve that Hatshep- sut was a pacifist, since there is reliable evidence for at least four, and perhaps even six, military campaigns during her reign, at least one of which she led in person.” See previ- ously Redford, D. B. 1967: 57–62.两者结合起来,将埃及推向了国际霸权与经济繁荣的巅峰,这在埃及可谓前所未有。像这样,埃及一跃成为青铜时代晚期剩余时间里的强权之一,其他强权不但包括赫梯人、亚述人和加喜特人/巴比伦人,还包括米坦尼人、米诺斯人、迈锡尼人和塞浦路斯人等建立的国度,我们将在以下各章谈及包括它们在内的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