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彼得大帝的祖先
彼得的家族自1613年起就一直高踞俄罗斯皇帝的宝座。岁月流逝,俄罗斯经历了使改革振兴和发展技艺更加无法进行的动乱。1597年僭主鲍利斯·戈多努注44派人暗杀了合法继承人季米特里注45(我们称为季米特里乌斯),篡夺了这个帝国。一个年轻的修道士取得了季米特里乌斯这个名字,声称自己是从杀人凶手手中逃脱的人。他在波兰人和一个重要的始终反对僭主戈多努的党派的帮助下,驱逐了篡位者,自己篡夺了俄罗斯帝位注46。他自成为俄罗斯国家主子之日起,就被人辨认出是冒名者,因此大家都对他颇为不满。他也受到谋害。另外三个伪季米特里乌斯注47先后窃据俄罗斯帝位。这一系列欺诈行骗事件意味着这个帝国真是动乱得无以复加。人民的文明开化程度越低,就越容易上当受骗。可以想见,这些欺诈行为把混乱局势和公众的灾难加深到了何种程度。波兰人扶植第一个伪季米特里,开始引发动乱。他们即将在俄罗斯进行统治。瑞典人在芬兰那方面瓜分掠夺物品,也觊觎俄罗斯帝位。俄罗斯国家受到彻底毁灭、万劫不复的威胁。
在国家迭遭不幸、灾难深重的时刻,一个由享有特权的大贵族组成的议会(缙绅会议)选出一个15岁的青年为俄罗斯帝国皇帝。此举看来并非完全可靠的结束动乱的善谋良策。这个青年名叫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是沙皇彼得的祖父,是绰号费拉雷特的罗斯托大主教同一个修女所生的儿子。他因女方世系而与从前的历代沙皇有姻亲关系。
必须了解这一点:这个大主教是一个被僭主鲍利斯过去强迫成为教士的颇有权势的领主。他的妻子希尔默托也同样被迫戴上修女头巾。这是西方拉丁基督教的僭主的古老习俗。希腊正教的僭主的古老习俗则是弄瞎眼睛。僭主季米特里把罗斯托大牧首教区授予费拉雷特,派他为驻波兰大使。这个大使在当时正与俄罗斯人兵戎相见、大动干戈的波兰人那里,形同囚犯,因为当时这些民族根本都不知道国际法为何物。这个大主教在被拘押期间,他的儿子、年轻的罗曼诺夫当选为沙皇。这个沙皇的父亲被用来交换波兰俘虏。年轻的沙皇把他父亲扶立为牧首。实际上,这个老人以他儿子的名义成了君主。
如果对外国人来说这样一个政府显得奇特怪异的话,那么沙皇米哈伊尔·罗曼诺夫的婚姻有过之而无不及。自1490年以来,俄罗斯各邦州的君主就不再选取自己国家的女子为配偶。似乎自从他们取得卡桑和阿斯特拉罕以来,就在各个方面遵循亚洲的习俗惯例,并且主要遵循只同他们的女子臣民结婚这种习俗。
与古代亚洲习俗更相似的是,为了替沙皇娶妻,把各省最美的少女带来宫廷。宫廷的女大总管在自己的住处接待她们,让她们分开住宿,但让她们一起就餐。沙皇或者以假名,或者并不乔装打扮,细细端详审视这些少女。选择还未见分晓,婚期就已决定。规定结婚的那天,一袭婚纱送给被秘密选中的女子。其他求婚女子则发给其他服装。之后她们归返故里。这样的婚姻有过四例。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娶了一个名叫斯特雷施纳的穷贵族的女儿欧多克丝为妻。当沙皇派出的侍从携带礼品告诉这个贵族他的女儿已经荣登御座、贵为帝后时,这位贵族本人正同他的仆人在自己的田地里耕作。这位王妃的名字时至今日对俄罗斯来说仍然尊贵。所有这些都与我们法国的风尚习俗相去甚远,但并不因此而较少令人尊重。
有必要讲述这一点:在罗曼诺夫当选为沙皇之前,一个大党已经选出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的儿子拉迪斯拉斯王子。瑞典邻接波兰的各个省份已经沙皇把这顶王冠呈献给古斯塔夫-阿道夫的一个兄弟。这样一来,俄罗斯就处于与波兰同样的境地。在波兰国内选举君主的权利往往成为内战的根由。但是,俄罗斯人绝不对波兰人亦步亦趋。波兰人同他们选出的国王订有契约。俄罗斯人尽管曾经饱受暴政之苦,仍然无条件地对一个青年归顺服从,唯命是听。
俄罗斯过去从来不是实行选举的王国。但是,由于从前的帝王男裔空缺,由于六个沙皇或帝位觊觎者在最近几次动乱中不幸丧生,因此,正如大家已经见到的那样,必须选出一个君主,而这场选举又引发同波兰和同瑞典的新的战争。这两个国家为所谓的它们对俄罗斯帝位拥有的权利而战。这种不顾一个民族的意愿对其进行统治的权利,从来就不会长期支撑延续下去。波兰人在一直进军到莫斯科,在杀烧掳掠(这就是那个时期的征伐行动)之后,缔结了一项休战14年的协定。按照这项协定,波兰拥有斯摩棱斯克大公国。博里斯特内河就发源于此。瑞典人也止戈息武,罢兵言和。他们仍然拥有因格里,并且让俄罗斯丧失了与波罗的海的一切交通联系。这样一来,俄罗斯帝国就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与欧洲的其他地区分离隔绝。
缔结这项和约以来,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在位期间倒也平安无事。他无为而治,在俄罗斯各邦州既没有发生过任何破坏行政管理的事例,也没有发生过任何改善行政管理的变化。他死后,他的儿子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维奇即位,年16岁,根据继承权进行统治。可以指出,根据君士坦丁堡的某些宗教仪式,历代沙皇都由牧首加冕,只有一点除外:俄罗斯牧首与帝王坐在同一个讲台上,并始终追求一种令掌握最高权力者大为不快的平等。
米哈伊尔的儿子——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维奇
阿列克塞像他的父亲那样结了婚。从领来的少女中选中了在他看来最惹人喜爱的那一个。1647年,他娶了特权贵族米洛斯劳斯基的两个女儿中的一个。接着又于1671年娶了一个名叫纳里斯金的女子。他的宠臣莫罗苏娶了这个特权贵族的另一个女儿,于是就不可能授予这个宠臣比首相更恰当的称号了。
阿列克塞统治期间,俄罗斯帝国被血腥的暴动、内战和外战弄得烽火连天,狼烟四起,国无宁日。塔奈伊斯的哥萨克人中一个名叫斯坦科-拉辛的首领,急欲自立为阿斯特拉罕的国王。他长期制造恐怖,闹得鸡犬不宁。但他最终战败被俘。正如他的同类那样,他的最终下场是被处以极刑。对这类人来说,或者是王位,或者是绞刑架,二者必择其一,别无其他。据说在支持他的徒众中有1.2万人在阿斯特拉罕的通衢大道上被绞死。世界的这一部分是最少受到习俗风尚支配主宰,只受到凶残酷刑支配主宰的部分。从这些可怕的酷刑中诞生出奴役和追求复仇的隐蔽的狂热。
阿列克塞与波兰交战。这场战争对他来说,十分顺利圆满,并以缔结和约告终。该和约确保他拥有斯摩棱斯克、基奥尼亚和乌克兰三地。俄罗斯在朝向瑞典方面,边界始终十分狭窄。
土耳其人当时更加令人生畏。他们向波兰发起猛攻,并威胁邻接鞑靼克里米亚的各个沙皇所属地区。这些地区过去是古陶鲁斯切尔索内斯。1671年土耳其人攻占重要城市卡米尼克以及所有在乌克兰境内隶属波兰的地区。乌克兰的哥萨克人过去从来就不愿意臣服于什么主子,因此他们当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否属于土耳其,属于波兰,还是属于俄罗斯。波兰人的征服者、穆罕默德四世素丹,刚刚把一项进贡的义务强加给波兰人。他以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以征服者的万丈骄焰要求沙皇把他在乌克兰拥有的一切统统撤走,但遭到沙皇同样趾高气扬的拒绝。当时他们还不懂得用彬彬有礼来掩盖骄横之气。素丹在他的信函中只把俄罗斯各邦的君主当成基督教的霍斯波达尔注48,而自称为非常光荣的君主和普天之下的国王。沙皇回答说,他并不是为了屈从于一条伊斯兰狗造就出来的,他的土耳其弓形大刀抵得上大爵爷注49的刀剑。
阿列克塞那时正在策划一项似乎表明有朝一日俄罗斯应该能够支配左右基督教欧洲,对之具有影响力的新图谋。他向罗马教皇和几乎欧洲的所有拥有巨大权势的帝王派遣大使,只有土耳其的盟国法国除外,旨在试图组成对抗土耳其素丹政府的联盟。他的大使在罗马所办成的事只不过亲吻教皇的脚而已,此外只得到一些可有可无、虚空无用的祝愿。基督教君主之间的争端以及产生于同样这些争端的私利,使这些君主始终无法团结一致对抗基督教世界的敌人。
奥斯曼土耳其人这时正威胁要征服波兰,因为波兰拒绝向他们进贡。沙皇阿列克塞从克里米亚方面救助波兰。波兰王家将领约翰·索比埃斯基率军报仇雪恨,在著名的肖克赞战役中把土耳其人杀得片甲不留,一败涂地。这次战役为他开辟了通向波兰王位之路。阿列克塞同他争夺这个王位,向他提出,正如雅热隆人已经把立陶宛合并到波兰那样,把他自己的辽阔的各个邦州同波兰合并起来。然而阿列克塞开价越高,他的建议越遭拒绝。阿列克塞以他管理自己邦国的方式,对成为这个新王国的统治者完全当之无愧。是他第一个颁旨制定了俄罗斯的法典,尽管这部法典尚不完善。是他引进了生产布料和丝绸的工场。虽然说实话,这些工场并没有维持下去,但他立下了创设之功。他让他在历次战争中俘获的立陶宛的、波兰的和鞑靼的家庭迁居到朝向伏尔加和卡玛的荒无人烟地区。所有俘虏从前都是他们天生会落入他们手中的人的奴隶。阿列克塞让他们成了生产者。阿列克塞竭尽全力整顿军队纪律。归根结底,他作为彼得大帝的父亲完全当之无愧。但是,他却来不及使他进行的任何一项事业臻于完善。根据我们的历法,1677年伊始,他撒手人寰,时年46岁。法国的历法总是先于俄罗斯历法11天。
费多尔·阿列克塞维奇
罗曼诺夫·米哈伊尔之子阿列克塞死后,俄罗斯境内沧海横流,乱象迭生。他的第一次婚姻留下两个王子和六个公主。他死后长子费多尔登基,时年15岁。这位王子体弱多病,但却具有一个与他的天生弱质并不相称的优点。他的父亲阿列克塞一年以前就已经让人承认他是继承人。这正同自从于格·加佩注50直至小路易注51的历代法国国王以及颇多其他帝王的情况一样。
阿列克塞的第二个儿子是伊凡或约翰。这个孩子比他哥哥费多尔更遭到大自然的虐待。他几乎又瞎又哑,衰弱不堪,经常抽搐。阿列克塞的第一次婚姻出生的六个女儿中唯一闻名全欧的是索菲娅。这位公主才智出众,出类拔萃,然而,可惜她更以亟欲为害彼得大帝而广为世人所知。
从阿列克塞的第二次婚姻——与特权贵族纳里斯金的女儿的婚姻——出生了彼得和纳塔丽娅公主。彼得生于1672年5月30日(新历为6月10日)。他丧父时还不到4岁半。出生于第二次婚姻的孩子不受人喜爱,但彼得后来有朝一日竟然登上皇位,执政统治。这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罗曼诺夫家族的意愿一直是使俄罗斯国家文明开化。这也是费多尔的志向。此前本书作者在谈到莫斯科的时候,已经指出他鼓励国民修建了好些石头房屋。他扩大了这个首都。若干治安条例的制定也出自他之手。然而,他意欲改造特权贵族,使这些人全都极为不满。此外,他不够明察敏锐,不够主动积极,不够坚决果敢,因而不敢构想出一项总的全局性的变革。同土耳其人的战争,或者说得更确切些,同克里米亚的鞑靼人的战争仍在继续,胜负未决。这使得一位体弱多病的君主无法尝试这项宏伟事业。费多尔同他的先辈一样,娶了一个臣民为妻。这个臣民出生于波兰边境地区。一年后他经受了丧妻之痛,于1682年续弦,娶了他的秘书阿普拉克辛的女儿马尔特·马特奥娜为妻。他几个月后因病去世,身后无嗣。由于历代沙皇结婚时并不重视配偶的出身情况,因此也能(至少当时如此)在选择继承人时并不在意他是否具有长子身份。帝王妻子和继承人的地位大概是唯一的对个人优长的报偿奖励。在这一点上,这个帝国的惯例大大优于其他最文明开化的国家的习惯法。
费多尔在咽气前,看见他那过分失宠于大自然的兄弟伊凡碌碌无为,不能统治帝国,于是提名他的第二个兄弟彼得为统治俄罗斯各邦的继承人。彼得当时年仅10岁,但已胸怀大志。
虽然把女臣民提升到女沙皇的等级这种习惯法有利于妇女,但却有另一种十分严酷的习惯法:当时沙皇的女儿的婚嫁极其罕有,她们大多数在隐修院里度过一生。
索菲娅是沙皇阿列克塞第一次婚姻所生的女儿。这位公主心智既高超又危险。她眼见她的兄弟费多尔已不久于人世,便打定主意绝对不去女修院。她处于她的两个无力统治国家的兄弟——一个庸碌无能,另一个尚在童年——之间,于是构想出自身进踞帝国首脑宝座的图谋。她企图在费多尔皇帝生命的最后时刻重演昔日普尔喀丽娅注52对待其兄弟狄奥多西时那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