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伪结核病
兔伪结核病是由伪结核耶尔森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消耗性疾病,可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扁桃体炎和败血症。肠道、肝脏、脾脏、肾脏、淋巴结等器官呈现粟粒状干酪样坏死性结节,与分枝杆菌形成的结节相似,故称为伪结核。本病也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人兽共患病。
【病原】伪结核耶尔森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多形态的杆菌,大小为0.8~6.0μm,没有荚膜,有鞭毛,不形成芽胞。用病变脏器触片,美蓝染色多呈明显的两极着染(图1-12-1)。在普通琼脂、鲜血琼脂上均能生长,在培养基上为细小干燥、边缘不整齐,灰黄色的菌落(图1-12-2)易与副伤寒杆菌鉴别,肉汤培养基内形成轻微的混浊,表面有一层黏性薄膜。本菌体有6个血清型,菌体有4个抗原型,该第Ⅰ型和第Ⅱ型常见。
图1-12-1 伪结核耶尔森氏杆菌的美蓝染色
图1-12-2 伪结核耶尔森氏杆菌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细小干燥、边缘不整齐,灰黄色的菌落
【流行特点】伪结核耶尔森氏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家兔、小鼠、野兔和灰鼠等啮齿动物是自然储存宿主和传染源,故家兔很易自然感染发病。本病多呈散发,偶尔为地方性流行,冬、春季节多发。家兔主要通过接触带菌动物和鸟类,或食入带菌食物而发病,也可通过皮肤、呼吸道和交配传染。营养不良、应激和寄生虫病等使兔抵抗力降低时,易诱发本病。
【临诊症状】本病为慢性消耗性疾病,临诊症状常不明显。病兔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腹泻,进行性消瘦,被毛粗乱,最后极度衰弱而死,多数病兔有化脓性结膜炎(图1-12-3),腹部触诊可感到有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和肿大坚硬的蚓突。少数病例呈急性败血性经过,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很快死亡。
图1-12-3 伪结核病兔的化脓性结膜炎
【病理变化】主要病变在盲肠蚓突和回盲部的圆小囊。严重时盲肠蚓突肿大、肥厚、变硬似小香肠,圆小囊肿大变硬,浆膜下有许多灰白色干酪样粟粒大的结节,单个存在或连成片状(图1-12-4)。此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灰白色的坏死灶。肝脏、脾脏、肺脏有无数灰白色干酪样小结节(图1-12-5)。死于败血症的病例,肝脏、脾脏、肾严重瘀血肿胀,肠壁血管极度扩张,肺和气管黏膜出血,肌肉呈暗红色。组织上,伪结核病结节主要由中心部的干酪样坏死和外围部的上皮样细胞组成。
图1-12-4 盲肠蚓突和圆小囊病变
图1-12-5 脾脏中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结节
【诊断】本病多为散发性,以长期缓慢消瘦和衰弱为主,腹部触诊时可触到肿大的淋巴结。死后在肠道和各器官发现干酪样小结节和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根据以上典型的流行特点、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可采取病料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伪结核耶尔森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多形态的小杆菌。必要时可用凝集反应与绵羊红细胞间接凝集试验进行确诊。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兔结核病、兔球虫病和兔沙门氏菌病相区别。
(1)兔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有抗酸性染色的特征;伪结核耶尔森氏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用抗酸性染色不着色。在病灶上,结核病的结节坚硬,很少发生于蚓突和圆小囊的病变,以肺脏的病灶为主,发展缓慢;而伪结核病的结节的发生、发展快,病早期即行干酪化,结节呈白色,较大结节软化呈乳脂状团块,被结缔组织包膜所包围。
(2)兔球虫病 由兔球虫引起,主要表现为腹泻,以断乳兔多见,病程短而死亡率高。病变主要在肝脏和肠部,表现为肠黏膜增厚、充血,小肠内充满气体和黏液,或在肠黏膜有数量不等的圆形、粟粒大的结节。胆管壁增厚,结缔组织增生而引起肝细胞萎缩。而盲肠蚓突、圆小囊、脾脏、肾脏、淋巴结不肿大,无结节病灶。
(3)兔沙门氏菌病 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在盲肠和结肠黏膜及肝脏表面上有灰白色、粟粒大的病灶,而在蚓突、圆小囊浆膜下无结节病灶加以区别。
【防控】
(1)预防 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灭鼠,防止饲料、饮水及用具污染,同时注意做好人身防护;引进种兔要隔离检疫,严禁带入病原,平时对兔群可用血清凝集试验和红细胞凝集试验进行检疫,淘汰阳性兔,培育健康兔群;屠宰时如发现患本病的兔,要立即销毁尸体,绝对不得食用,以防止人感染此病,同时对环境做彻底消毒;用伪结核耶尔森氏杆菌多价灭活疫苗进行预防注射,每只兔颈部皮下或肌内注射1mL,免疫期达6个月,每年注射2次,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2)治疗 由于本病活体难以确诊,又无特效药物治疗,同时,本病亦可引起人的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和败血症,所以对患病兔一般不作治疗,而即予淘汰。如有必要治疗时,用抗生素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本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和甲砜霉素敏感,可选用治疗。
① 链霉素。肌内注射,每次每千克体重20mg,每日2次,连用3~5天。
② 卡那霉素。肌内注射,每次每千克体重10~20mg,每日2次,连用3~5天。
③ 四环素片。内服,每千克体重30~50mg,每日2次,连用3~5天。
④ 甲砜霉素。口服或肌内注射,每千克体重40mg,每日2次,连用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