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双层绕组的下线方法及绕组展开分解图
4.2.1 三相4极36槽节距为1~8的双层叠绕单路连接绕组下线、接线方法
(1)绕组展开图 双层绕组全部操作可扫二维码学习。图4-46(a)、(b)分别是三相4极36槽节距为1~8的双层叠绕单路连接绕组端部示意图和绕组展开图,1代表A相绕组,2代表B相绕组,3代表C相绕组。图4-46(a)中所示的电动机就是按图4-46(b)所示,将三相绕组的36把线镶嵌在36个槽中的。
图4-46 绕组端部及展开图
(2)绕组分解展开图 为了使图看起来简便清楚,有利于下线,将图4-46(b)中的绕组展开图分解成图4-47所示的绕组展开分解图。从绕组展开分解图可以看出,每相绕组由4个极相组组成,每个极相组由3把线组成,每把线的节距都是1~8,极相组与极相组是按“头接头”和“尾接尾”的方式连接的,A相和C相绕组电流方向相同,A、C相和B相绕组电流方向相反,D1、D4分别是A相绕组的头、尾;D2、D5分别是B相绕组的头、尾;D3、D6分别是C相绕组的头和尾,可以看出与图4-46所示很相似。电动机极数都是4极,每相绕组有4个极相组,区别在于单层绕组每槽只下一把线的边,双层绕组每槽内下有两把线的边,单层绕组每个极相组由一把线和两把线组成,一把线的节距是1~8,两把线的节距是1~9,双层绕组每个极相组由3把线组成,节距全都是1~8,线把数比单层绕组多一倍。
图4-47 绕组展开分解图
(3)线把的绕制 绕制双层绕组的线把时,按原电动机的线径、并绕根数、匝数,绕出一个极相组断开线头后再绕另一个极相组,该电动机每个极相组有三把线,因此要使用有3个模芯4个模板的绕线模。使用万用绕线模一次绕出两个极相组时,每根线头要留得长短合适,三把线绕好后,每个线把两边要用绑带绑好拆下(注意线把与线把的连接线应留在每个极相组头尾端)。将开始绕出的三把线标上A1,按图4-48所示将A1从左向右每把线用代号标明,第一把线标明A1-1,第二把线标明A1-2,第三把线标明A1-3。用同样的方法绕出A2、A3、A4、B1、B2、B3、B4和C1、C2、C3、C4。12个极相组共36把线,在下线熟练后就不必标明极相组代号了。
图4-48 将A1-1摆在铁芯中
(4)下线前的准备工作 按原电动机槽绝缘纸的规格尺寸依次裁制36条槽绝缘纸和36条层间绝缘纸。再按槽绝缘纸的尺寸裁几条做引槽纸用,按原电动机相间绝缘纸的尺寸裁制24块相间绝缘纸,折成形状,放在定子旁准备下线时用,将制作槽楔的材料和下线工具摆放在定子旁边的工作台上,准备下线。
(5)下线的顺序 该电动机双层绕组是按图4-46(b)所示,把三相绕组排布在定子铁芯内的。双层绕组比单层绕组下线简便,下线时一个极相组挨着一个极相组,不用翻把(下线时不用管极相组的电流方向)、不用掏把,不空槽,具体下线顺序是:A1—B1—C1—A2—B2—C2—A3—B3—C3—A4—B4—C4。每个极相组由三把线组成,详细下线顺序为:A1-1—A1-2—A1-3—B1-1—B1-2—B1-3—C1-1—C1-2—C1-3—A2-1—A2-2—A2-3—B2-1—B2-2—B2-3—C2-1—C2-2—C3-3—A3-1—A3-2—A3-3—B3-1—B3-2—B3-3—C3-1—C3-2—C3-3—A4-1—A4-2—A4-3—B4-1—B4-2—B4-3—C4-1—C4-2—C4-3。按绕组展开分解上端标的下线步骤数字顺序进行下线,将12个极相组36把线的72个边,分72步一步步地把每把线的边下到所对应的36个定子槽中(每个槽中下两把线的边)。
(6)第1槽的确定 根据“出线口中心线设计在两个远头中间槽上”的要求,设计第一槽。如图4-46(a)所示,三相绕组的6根线头分别从28槽、34槽、1槽、4槽、7槽、13槽中引出,最远的两根线头是28槽和13槽,这两个远头中间槽是2槽,于是将出口中心线定在2槽上。从2槽顺时针数过1槽就是该定子铁芯的第1槽,将第1槽用笔作好记号,按图4-46(a)所示反时针标好1~36槽的槽号。
(7)下线的方法 第1步:从第1槽反时针方向数到第8槽,将第8槽定子铁芯位置转到下面(离工作台最近),把槽绝缘纸和引槽纸安插在第8槽中,把图4-47摆放在定子旁的工作台上,对着图上线把上端的下线顺序数字,拿起A1(三把线不管怎么摆放也是一把线在左边,一把线在中间,一把线在右边,下线时不按电流方向,先下左边一把线,再下中间一把线,最后下右边那把线,整个绕组所有的极相组都是一个方向下线,只是在接线时才按着图上所示的电流方向接线),下线前应检查A1的实际方向与图4-47(a)所示的A1方向相同。把A1-1摆在定子内的1、8槽位上,D1在线把的左边,A1-1与A1-2的连接线在A1-1右边,解开A1-1右边绑带,将其按下在8槽中,如图4-49所示。然后用两手拇指将A1-1右边两端往下按实,把层间绝缘纸按折好,插进槽中,截面如图4-49所示,层间绝缘纸伸出定子铁芯两端应一样长,要用层间绝缘纸正好包住线把的下层边,8槽要敞着槽口(待第9步把C1-2左边下到8槽中才能安插槽楔封口),A1-1左边空着不下(留在第66步下,这是为了使整个绕组下完线后编出的花纹一样,才等最后下线的)。在A1-1左边与铁芯之间垫上绝缘纸,以防把导线磨坏。A1-1下完后,检查D1在A1-1左边,A1-1与A1-2的连接线下在8槽,层间绝缘纸插入8槽,包住下半边的导线,则A1-1右边下线正确。检查无误后再准备下A1-2。
图4-49 A1-1右边下在8槽中,左边空着
第2步:拿起A1-2,将右边下在9槽中,把层间绝缘纸安插入9槽中,包住导线,敞着槽口,不安插槽楔,A1-2左边空着不下,如图4-50所示。A1-2右边下完后,检查A1-1与A1-2为同一个方向,8槽引出线与A1-2左边相连接,层间绝缘纸已安插在9槽中包住导线,则A1-2下线正确。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出现图4-51所示A1-1与A1-2连接线产生了一个大线兜的情况,则证明A1-2下反了。在实际工作中,下反了线的A1-2会产生方向相反的磁场,从而使电动机功率下降,电动机发生轻微震动,绕组发热严重,电动机不能使用。在下线时工艺差些不影响电动机性能,但一把线下反了,该电动机就不能使用了,所以在下线时一定要认真,每下完一把线都要检查与图是否相符。发现如图4-52所示现象时,应将A1-2拆出来按图4-51所示将A1-2右边重新下入9槽中,注意在下面下线中每下完一把线,要检查线把的方向是否正确(组成一个极相组的三把线方向应相同),发现差错应及时更改,在以后下线过程中不再一一重复。
图4-50 A1-2右边下在9槽,左边不下
图4-51 A1-2下反了
第3步:将A1-3的右边下在10槽中,垫上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A1-3左边不下,如图4-52所示,A1下完后检查,在极相组A1左边一个头、右边一个头,则A1下线正确(其实在以后的下线中不管下哪个极相组都与A1一样,每个极相组左国一个头,右边一个头)。
图4-52 A1-3右边下在10槽中
第4步:照着图4-47(b),拿起命名为B1的极相组(其实是随便拿起一个极相组),将B1-1摆放成与A1-1一样的方向,将B1-1右边下在11槽中,敞着槽口,B1-1左边不下,如图4-47所示,B1-1下完后检查,B1头在B1-1左边,B1-1与B1-2连接线下在11槽中,层间绝缘纸插垫在11槽中,则B1-1下线正确;在检查中如发现如图4-54所示的现象,即B1-1的头下在11槽中,B1-1与B1-2的连接线在B1-1的左边,则证明B1-1下反了,应拆出来按图4-53所示,将线把B1-1重新下好。
图4-53 B1-1右边下在11槽中
图4-54 B1-1下反了
第5步:将B1-2右边下在第12槽中,插垫层间绝缘纸,不封槽口,左边空着不下,如图4-55所示。
图4-55 B1-2右边下在12槽中
第6步:将B1-3右边下在第13槽中,插垫层间绝缘纸,不封槽口,左边空着不下,如图4-56所示;B1下完后检查,B1-1、B1-2、B1-3这三把线的方向一样,B1头在B1-1左边,D2从13槽中下层边(绕组外面)引出,每个都插垫上层间绝缘纸,证明B1下线正确,否则下线错误,应找出差错处并改正。
图4-56 B1-2右边下在13槽中
第7步:照着图4-47(c)所示拿起C1,把C1-1右边下在第14槽中,插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C1-1左边放着不下,如图4-57所示。
图4-57 C1-1右边下在14槽中
第8步:将C1-2右边下在第15槽中,插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如图4-58所示。
图4-58 C1-2右边下在15槽中
第9步:准备将C1-2左边下到第8槽,在下线之前要检查8槽内的层间绝缘纸是否有变动,只有垫好层间绝缘纸,才能下上层边,在以后下线时每次下槽中的上层边都检查层间绝缘纸是否垫好,要包好下层边,不再重复。检查无误后,将C1-2左边下在第8槽中,推剪掉高出定子铁芯的槽绝缘纸。用压脚压平槽内绝缘纸,把槽楔安插入8槽中,如图4-59所示。从图中所示C1-2可以看出,每把线左边在槽中为上层边,右边为下层边。
图4-59 C1-2左边下在8槽中,安插入槽楔
第10步:将C1-3右边下在第16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如图4-60所示。
图4-60 C1-3右、左边分别下在16、9槽
第11步:将C1-3左边下在第9槽中,把槽楔安插入第9槽中,如图4-60所示。C1下完后检查实际的极相组是否与图上的C1相符,D3在C1-1的左边,C1尾从16槽的下层边中引出,则证明C1下线正确,如检查出有差错则立即更改。检查无误后准备下A2,从图4-60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开始下线时空过第7把线的左边不下,从第8把线的左边开始下到槽中;还看出A1、B1、C1的方向是一样的,每个极相组的两个头在极相组的两边,整个绕组下完线。其实极相组都是一样的方向,只是接线时再按图上所示电流方向接。
第12步:拿起A2,把A2-2、A2-3放一旁,将A2-1右边下在第17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如图4-61所示。
图4-61 A2下入所对应槽中,在A2与C1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
第13步:将A2-1左边下在第10槽中,插入槽楔,如图4-61所示,从A2的线头可以看出,是从绕组的里面引出,在以后的下线中都是一样,每个极相组的头在绕组的里面,每个极相组的尾在绕组外面。
第14步:将A2-2右边下在第18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如图4-61所示。
第15步:将A2-2左边下在第11槽中,把槽楔插入11槽中,如图4-61所示。
第16步:将A2-3右边下在第19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如图4-61所示。
第17步:将A2-3左边下在第12槽中,安插槽楔;A2下完后,检查A2头从10槽的上层边(绕组里面)引出,A2尾从10槽绕组外面引出,如果这两个头不从这两个槽中引出,则证明某把线下错了,要检查哪把线下错,并拆出重下,直到下对为止;检查无误后,在A2与C1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使A2与C1两端部导线分离开,如图4-61所示。
第18步:拿起B2,将B2-1右边下在第20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如图4-62所示。
图4-62 B2下入所对应槽中,在B2与A1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
第19步:将B2-1左边下在第13槽中,把槽楔安插入槽中,如图4-62所示。
第20步:将B2-2右边下在第21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21步:将B2-2左边下在第14槽中,安插槽楔。
第22步:将B2-3右边下在第22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23步:将B2-3左边下在第15槽中,把槽楔安插入槽中;B2下完后,检查B2头从13槽上层边(绕组里面)引出,B2尾从22槽绕组外面引出,证明B2下线正确,否则下线错误,应予改正;检查无误后,在B2与A2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如图4-62所示。
第24步:将C2-1右边下在第23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25步:将C2-1左边下在第16槽中,把槽楔安插入16槽中。
第26步:将C2-2右边下在第24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27步:将C2-2左边下在第17槽中,把槽楔安插入17槽中。
第28步:将C2-3右边下在第25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29步:将C2-3左边下在第18槽中,把槽楔安插入槽中,C2下完后检查C2头从16槽上层边(绕组里面)引出,C2尾从25槽绕组外面引出,证明C2下线正确;检查无误后在C2与B2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
第30步:将A3-1右边下在第26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31步:将A3-1左边下在第19槽中,把槽楔安插入槽中。
第32步:将A3-2右边下在第27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33步:将A3-2左边下在第20槽中,把槽楔安插入槽中。
第34步:将A3-3右边下在第28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35步:将A3-3左边下在第21槽中,把槽楔安插入槽中;A3下完后,检查A3头从19槽上层边(绕组里面)引出,A3尾从28槽中引出,证明A3下线正确;在A3与C2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
第36步:将B3-1右边下在第29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37步:将B3-1左边下在22槽中,安插槽楔。
第38步:将B3-2右边下在30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39步:将B3-2左边下在23槽中,安插入槽楔。
第40步:将B3-3右边下在31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41步:将B3-3左边下在24槽中,安插入槽楔;B3下完后,检查B3头从22槽上层边(绕组里面)引出,B3尾从31槽绕组外面引出,证明B3下线正确;在B3与A3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
第42步:将C3-1右边下在32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43步:将C3-2左边下在25槽中,安插入槽楔。
第44步:将C3-2右边下在32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45步:将C3-2左边下在26槽中,安插入槽楔。
第46步:将C3-2右边下在34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47步:将C3-3左边下在27槽中,安插入槽楔;C3下完后检查,C3头从25槽上层边(绕组里面)引出,C3尾从34槽绕组外面引出,证明C3下线正确;检查无误后在C3与B3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
第48步:将A4-1右边下在35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49步:将A4-1左边下在28槽中,安插入楔。
第50步:将A4-2右边下在36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51步:将A4-2左边下在29槽中,安插入槽楔。
第52步:将A1、B1、C1左边空着的线把边撬起来,将A43右边下在第1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53步:将A4-3左边下在30槽中,安插入槽楔;A4下完后检查,D4从28槽上层边(绕组里面)引出,A4尾从l槽绕组外面引出,证明A4下线正确;在A4与C3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
第54步:将B4-1右边下在第2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槽口敞着。
第55步:将B4-1左边下在31槽中,安插入槽楔。
第56步:将B4-2右边下在第3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57步:将B4-2左边下在第32槽中,安插入槽楔。
第58步:将B4-3,右边下在第4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59步:将B4-3左边下在33槽中,安插入槽楔;B4下完后检查,B4头从31槽上层边(绕组里面)引出,D5从4槽绕组外面引出,证明B4下线正确;在B4与A4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
第60步:将C4-1右边下在第5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槽口敞着。
第61步:将C4-1左边下在34槽中;安插入槽楔。
第62步:将C4-2右边下在第6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槽口敞着。
第63步:将C4-2左边下在35槽中,安插入槽楔。
第64步:将C4-2右边下在第7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65步:将C4-3左边下在36槽中,安插入槽楔;C4下完后检查,D6从34槽上层边(绕组里面)引出,C4尾从7槽绕组外面引出,则C4下线正确;在C4与B4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
第66步:将A1-1左边下在第1槽中,安插入槽楔。
第67步:将A1-2左边下在第2槽中,安插入槽楔。
第68步:将A1-3左边下在第3槽中,安插入槽楔;A1下完后检查,D1应从1槽上层边(绕组里面)引出;检查无误后,在A1与C4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A相绕组下线结束。
第69步:将B1-1左边下在第4槽中,安插入槽楔。
第70步:将B1-2左边下在第5槽中,安插入槽楔。
第71步:将B1-3左边下在第6槽中,安插入槽楔;B1下完后检查,B1头从4槽上层边(绕组里面)引出,则B1下线正确,在B1与A1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B相绕组下线结束。
第72步:将C1-1左边下在第7槽中,安插入槽楔。C1下完后检查,C3应从7槽上层边(绕组里面)引出;检查无误后,在C1与B1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C相绕组下线结束。
(8)接线 首先检查组成每个极相组的三把线方向是否一致;双层叠绕电动机的绕组有规律性。极相组是按“A1、B1、C1、A2、B2、C2、A3、B3、C3、A4、B4、C4”的顺序排列的,每个极相组的头(极相组左边的引出线)都在绕组里面(上层边),极相组的尾(右边的引出线)都在绕组外面(下层边),掌握规律后,便于检查。如查出某个极相组下线错了,则应把下错的线把拆出重下,如果牵涉到多把线,也可把线把的连接线剪断再重新接线。除细致检查每一个极相组是否与图相符外,还要检查每一个极相组与外壳绝缘是否良好,全部符合技术要求后就应开始接线,接线时要按A、B、C相的顺序接线。
① 接A相绕组 将D1(第1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焊接在多股软线上,套上套管,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1的接线螺钉上。把A1尾(10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A2尾(19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相连接(尾接尾);A2头(10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与A3头(19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相连接;A3尾(28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A4尾(第1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相连接(尾接尾)。将D4(28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焊接在多股软线上,套上套管,引出接在标有D4的接线螺钉上。A相绕组接好后,要仔细检查一遍,检查无明显错误后,用万用表测量A相绕组与外壳的绝缘电阻,检查4个极相组是否接线正确。方法是:把表笔一端接D1,一端接D4,表针向0Ω的方向摆动时,则A相绕组接线正确;表针不动证明接错了,应重新连接,直到接对为止。然后一支表笔接外壳,另一支表笔与D4或D1相连接,如果表针不动,则证明A相绕组与外壳绝缘良好;如果表针向0Ω方向摆动,则证明A相绕组与外壳短路,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槽口处槽绝缘纸破裂的时候。查找出故障发生处后,在故障处垫上绝缘纸或换新槽绝缘纸,直到彻底排除故障为止。
② 接B相绕组 照着图4-47(b),将D2(13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焊接在多股软线上,套上套管,引出接在接线板标有D2的接线螺钉上。把B1头(4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B2头(13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相连接(头接头);把B2尾(22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B3尾(31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相连接;把B3头(22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与B4头(31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相连接。将D5(4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焊接在多股软线上,套上套管,引出接在标有D4的接线螺钉上,测量B相绕组与外壳绝缘电阻,可参考测量A相绕组的测量方法。
③ 接C相绕组 照着图4-47(c),将D3(7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焊接在多股软线上,套上套管,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3的接线螺钉上。把C1尾(16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与C2尾(25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焊接在一起;把C2头(16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与C3头(25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焊接在一起;把C3尾(34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与C4尾(7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相连接。将D6(34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焊接在多股软线上,套上套管,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6的接线螺钉上。测量C相绕组与外壳绝缘电阻,可参考测量A相绕组的测量方法。
三相绕组接好后,按原电动机接线方式△形或Y形连接起来。
(9)注意事项
① 双层绕组用于大、中型电动机中,在拆电动机绕组之前,应彻底弄懂电动机型号、功率及绕组各项参数,要记在记录卡上。记录清楚不要盲目乱拆,如果电动机没有铭牌,节距是1~8,并联路数是1路,则可测一下电动机定子铁芯的内径、长度、外径,再拆一把线,数数匝数和测一测导线直径。再查对该电动机型号、功率,在拆定子绕组之前一定要留下详细原始记录数据,以便下次修复同型号电动机时作为参考。
② 双层绕组比单层绕组下线简便,下线时不用掏把,一个极相组挨着一个极相组地下线。初学时可在36槽定子铁芯上用细铁丝绕出12个极相组,共36把线,也可把包装用的细绳染成三色,绕出线把。将A1、A2、A3、A4染成黑色;把B1、B2、B3、B4染成红色;把C1、C2、C3、C4染成绿色。按图4-47所示线把上端下线顺序数字,按着以上所述下线方法一步一步地下线,最后达到不照绕组展开分解图能熟练地下线、熟练接线为止。
③ 要掌握双层绕组每个极相组引出线头的规律,使每个极相组的头都在槽内上层边(绕组里面),每个极相组的尾都在槽内下层边(绕组外面)。极相组与极相组的连接为“头接头”时,是绕组里面的头与绕组里面的头相连接;极相组与极相组的连接为“尾接尾”时,是绕组外面的头与绕组外面的头相连接。
④ 能熟练接线,这种下线方法的接线有单路连接、双路并联,四路并联三种连接方法,所以必须熟练掌握单路连接方法,最后达到不照图就能熟练接线,这种电动机在一个槽内从绕组里面和外面引出两根线头,必须注意区别清楚每个极相组的头尾,接线时不要接错。
⑤ 电动机修复后试车有困难,可以到用户处用原设备试车,但试车不能带负载,要先空转,试车正常后再加负载,试车要做到心中有数,只要修复的电动机绕组下线与图相符,导线直径、匝数、并联根数不错,接法按原电动机进行接线,绝缘良好,则通电就可正常运转。
4.2.2 三相4极36槽节距为1~8的双层叠绕2路并联绕组展开分解图及接线方法
双路并联绕组与单路连接绕组的下线方法一样,只是在接线时不同,在下线时参照单路连接绕组的下线方法。下面只介绍接线方法:
双路并联是每相绕组前两个极相组串联后与后两个串联的极相组相并联,使电流流进流出每相绕组有两条通路。双路并联后,流进流出每个极相组的电流方向与单路连接时流进流出每个极相组的电流方向一样。双路并联绕组展开情况如图4-63所示。
图4-63 4极36槽节距为1~8的双层叠绕2路并联绕组展开分解图
接A相绕组:照图4-63(a)所示,A1尾(绕组外面10槽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A2尾(绕组外面19槽的引出线)相连接;A3尾(绕组外面28槽引出线)套上套管与A4尾(绕组外面1槽的引出线)相连接。A1、A2和A3、A4分别串接后,再测试串接的极相组及绝缘是否符合要求和接线是否正确。方法是将一支万用表笔与A1头(绕组里面1槽引出线)相连接,一支表笔与A2头(绕组里面10槽的引出线)相连,若表针不动,则证明接错了,要重新接线;若表针向电阻小的一端摆动,则证明A1与A2串接对了。然后再用一支表笔与外壳相接;若表针向电阻小的方向摆动,则证明这两个极相组某处有与外壳短路的地方,应排除故障;若表针不动,则证明绝缘良好。将表笔一端换接A3头(绕组里面19槽的引出线),另一支表笔换接A4头(绕组里面28槽引出线),若表针摆向电阻小的方向,则证明接对了;若表针不动,则证明接错了,要重接。再将一支表笔换接电动机外壳,若表针不动,则证明绝缘良好;若表针向电阻小的方向移动,则证明与外壳短路,应检修排除故障。
把A1头(1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A3头(19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分别套上套管,接在多股软线上;将这股引线标明为D1,将D1从出线口引出接在接线板标有D1的螺钉上。把A2头(10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和A4头(28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分别套上套管,接在多股软线上;将这股引线标明为D4,将其从出线口引出,接在接线板标有D4的接线螺钉上。
其次照图4-63(b)所示接B相绕组。把B1头(4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B2头(13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相连接,用万用表的一支表笔测B1尾(13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一支表笔测B2尾(22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若表针不动,则证明接错了,应重接;若表针向电阻小的方向摆动,则证明接对了。然后将一支表笔接B1尾,一支表笔接定子铁芯,若表针向0Ω方向摆动,则证明B1与B2某处有与外壳短路故障,应排除后再测量,若表针不动,则证明绝缘良好。把B3头(22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B4头(31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相连接,用万用表一支表笔测B3尾(31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一只表笔测B4尾(4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若表针不动,则证明接错了,应重新接线;若表针向电阻小的一方摆动,则证明接对了。将一支表笔与外壳相连接,若表针向电阻小的方向摆动,则证明有短路处,应排除故障后再测量;若表针不动,则绝缘良好。
把B1尾(13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和B3尾(31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接在多股软线上;将这股引线标明为D2,把D2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2的接线螺钉上。把D2尾(22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和B4尾(4槽绕组外面的引线)套上套管,接在多股软线上;将这股引线标明为D5,把D5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5的接线螺钉上。
最后照着图4-63(c)所示接C相绕组。把C1尾(16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C2尾(25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后相连接。将一支表笔接C2头(16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一支表笔接C1头(7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若表针不动则证明接错,应重接;若表针向电阻小的一端摆动,则证明接线正确。再把一只表笔与电动机外壳相接,若表针向电阻小的一端摆动,则证明这两个极相组某处与外壳短路,应检修排除故障;若表针不动,则证明绝缘良好。
把C1头(7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和C3头(25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相并联,接在多股软线上;将这股引线标明为D3,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3的接线螺钉上。把C3尾(34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C4尾(7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相接,将万用表的一支表笔接D3,一支表笔接C4头(34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若表针不动,则证明这两个极相组接错了,应重接后再测量;若表针向电阻小的一端摆动,则证明接对了。再把一支表笔与外壳相接,若表针向电阻小的方向摆动,则证明这两个极相组有一处短路,应排除故障后再测量,若表针不动,则证明绝缘良好。
把C2头(16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把C4头(34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接在多股软线上,把多股电线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明D6的接线螺钉上。
4.2.3 三相4极36槽节距为1~8的双层叠绕4路并联绕组展开分解图及接线方法
图4-64为三相4极36槽节距为1~8的双层叠绕4路并联电动机绕组展开分解图。4路并联电动机的下线方法与单路连接的下线方法一样,接线时按着图4-64所示绕组展开分解情况,一相一相连接,要保证4路并联后流过每个极相组的电流方向与单路连接时流过每个极相组的电流方向一致。从图4-64中可以看出,是将每相的4个极相组并联起来,再把每相绕组的两个引出线接在接线板上所对应的接线螺钉上的。下面介绍4路接线方法:以J073-4型电动机为例,将该电动机绕组的每把线用1.35mm导线双根并绕,也就是每个极相组头尾分别是2根线头。
图4-64 三相4极36槽节距为1~8的双层叠绕4路并联绕组展开分解图
首先接A相绕组。把A1头(1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穿到绕组外面与A4尾(1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并在一起,套上套管,接在多股电线A处,如图4-65所示。再把A3头(19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穿到绕组外面与A2尾(19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并在一起,套上套管,接在多股电线B处。连接线要用原电动机的连接线,原线截面积要符合标准,长短要合适并在线头上焊有接线环。接线时把线头拧实,并用锡焊好,用原型号绝缘材料包好接头。将这根接头标明为D1。
图4-65 A相绕组的接线方法
D1接好后用万用表的一支表笔接D1,一支表笔分别接触10槽和28槽的8根引出线。测每一根引出线头时,若表针向电阻小的一端摆动,则证明接线正确;若发现测量某一线头时表针不动,则证明该极相组接错或断线,应检修排除故障。测试证明D1与10槽和28槽每根导线都接通后,将一支万用表笔与D1相接,另一支表笔与电动机外壳相接,若表针不动,则证明A相绕组所有线把绝缘良好;若表针向电阻小的一端摆动,则证明A相绕组有与地短路的线把。然后将一支表笔与电动机外壳相接,一支表笔与D1相连接,若绕组与外壳在短路状态,则表针会偏向0Ω方向,这时就应慢慢撬动A相绕组的每把线;若发现撬动某把线时表针向电阻大的一端摆动,则证明是该把线造成了与外壳短路,在检修排除故障后就可以把D1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1的接线螺钉上,如图4-65所示。
经检查测试A相绕组每个极相组都接线正确,无断路、短路后,把A2头(10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穿到绕组外面与A1尾(10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并在一起,套上套管,接在多股电线C处,如图4-65所示。把A4头(28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穿到绕组外面与A3尾(28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并在一起,套上套管,接在多股电线D处;将这根软线标明为D4,引出接在接线板标有D4的接线螺钉上,如图4-65所示。
按图4-64(b)所示接B相绕组,把B2头(13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穿到绕组外面与同槽B1尾并在一起,套上套管,接在标有D2的多股电线一端;把B4头(31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穿到绕组外面与同槽B3尾并在一起,套上套管,接在标有D2的多股电线上。用万用表测D2与4槽、22槽引出线之间的电阻,测D2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发现故障应立即排除,检查无错误后把D2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2的接线螺钉上。
把B3头(22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穿到绕组外面与同槽的B2尾并在一起,套上套管,接在标有D5的多股电线上;把B1头(4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穿到绕组外面与本槽的B4尾并在一起,套上套管接在标有D5的多股电线上。把D5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明D5的接线螺钉上。
按图4-65所示接C相绕组。把C1头(7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穿到绕组外面与同槽的C4尾并在一起,套上套管,接在标有D3的多股电线上;把C3头(25槽绕组里面引出线)穿到绕组外面与同槽的C2尾并在一起,套上套管,接在D3多股软线上,测D3与16槽、34槽每根引出线的电阻,测量D3与电动机外壳的绝缘电阻,发现故障应立即排除。证明接线正确、绝缘良好后,把D3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3的接线螺钉上。
把C2头(16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穿到绕组外面与C1尾并在一起,套上套管,接在标有D6的多股软线上;把C4头(34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穿到绕组的外面与同槽的C3尾并在一起,套上套管,接在D6上,把D6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6的接线螺钉上。
4.2.4 三相4极36槽节距为1~9的双层叠绕单路连接绕组下线、接线方法
图4-66为三相4极36槽节距为1~9的双层叠绕单路连接绕组展开分解图。该绕组与节距为1~8的双层叠绕单路连接绕组相比只是节距多1槽,其线把绕制、第1槽确定、下线前准备工作及下线操作图,均可参照上节所述双层叠绕方法进行。本节下线时按照图4-66所示线把上端下线顺序数字进行。
图4-66 绕组展开分解图
第1步:将A1-1右边下在第9槽中,垫层间绝缘纸,在A1-1左边与铁芯之间垫上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2步:将A1-2右边下在第10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3步:将A1-3右边下在11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A1尾从11槽中引出。
第4步:将B1-1右边下在12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左边空着不下。
第5步:将B1-2右边下在13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左边空着不下。
第6步:将B1-3右边下在14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左边空着不下,D2从14槽中引出。
第7步:将C1-1右边下在15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左边空着不下。
第8步:将C1-2右边下在16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左边空着不下。
第9步:将C1-3右边下在17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10步:将C1-3左边下在10槽中,用槽楔将9槽口封好,如图4-105所示,C1尾从17槽中引出,C1下完。
第11步:将A2-1右边下在18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12步:将A2-1左边下在10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13步:将A2-2右边下在19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14步:将A2-2左边下在11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15步:将A2-3右边下在20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16步:将A2-3左边下在12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检查A2头从绕组里面的10槽中引出,A2尾从20槽绕组外面引出,则A2下线正确;检查无误后在A2与C1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如图4-61所示。
第17步:将B2-1右边下在21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18步:将B2-1左边下在13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19步:将B2-2右边下在22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20步:将B2-2左边下在14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21步:将B2-3右边下在23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22步:将B2-3左边下在15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检查B2头从13槽绕组里面引出,B2尾从23槽绕组外面引出;检查无误后,在B2与A2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的绝缘纸。
第23步:将C2-1右边下在24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24步:将C2-1左边下在16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25步:将C2-2右边下在25槽中,垫下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26步:将C2-2左边下在17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27步:将C2-3右边下在26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28步:将C2-3左边下在18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29步:检查C2头从16槽绕组里面引出,C2尾从26槽绕组外面引出,则C2下线正确;检查无误后,在C2与B2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
第30步:将A3-1左边下在19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31步:将A3-2右边下在28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32步:将A3-2左边下在20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33步:将A3-3右边下在29槽中,垫好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34步:将A3-3左边下在21槽中,用槽楔封好;检查A3头从129槽绕组里面引出,A3尾从29槽绕组外面引出,则A3下线正确;检查无误后,在A3与C2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
第35步:将B3-1右边下在30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36步:将B3-1左边下在22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37步:将B3-2右边下在31槽中,垫好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38步:将B3-2左边下在23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39步:将B3-3右边下在32槽中,垫好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40步:将B3-3左边下在24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检查B3头从22槽绕组里面引出,B3尾从32槽绕组外面引出,则B3下线正确;检查无误后,在B3与A3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
第41步:将C3-1右边下在33槽中,垫好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42步:将C3-1左边下在25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43步:将C3-2右边下在34槽中,垫好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44步:将C3-2左边下在26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45步:将C3-3右边下在35槽中,垫好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46步:将C3-3左边下在27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检查C3头从25槽绕组里面引出,C3尾从35槽绕组外面引出,则C3下线正确;检查无误后,在C3与B3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
第47步:将C4-1右边下在36槽中,垫好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48步:将A4-1左边下在28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49步:将A1、B1、C1左边线把撬起来,将A4-2右边下在第1槽中,垫上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50步:将A4-2左边下在29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51步:将A4-3右边下在2槽中,垫好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52步:将A4-3左边下在30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检查D4从28槽绕组里面引出,A4尾从2槽绕组外面引出,则A4下线正确;检查无误后,在A4与C3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
第53步:将B4-1右边下在第3槽中,垫好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54步:将B4-1左边下在31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55步:将B4-2右边下在4槽中,垫好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56步:将B4-2左边下在32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中。
第57步:将B4-3右边下在5槽中,垫好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58步:将B4-3左边下在33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检查B4头从31槽绕组里面引出,D5,从5槽绕组外面引出,则B4下线正确;检查无误后,在B4与A4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
第59步:将C4-1右边下在第6槽中,垫好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中。
第60步:将C4-1左边下在34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中。
第61步:将C4-2右边下在第7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中。
第62步:将C4-2边下在35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中。
第63步:将C4-3右边下在第8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64步:将C4-3左边下在36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检查D6从34槽绕组里面引出,C4尾从8槽绕组外面引出;则C4下线正确;检查无误后,在C4与B4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
第65步:将A1-1左边下在第1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66步:将A1-2左边下在第2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67步:将A1-3左边下在第3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检查D1从1槽绕组里面引出;检查无误后,在A1与C4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A相绕组下线结束。
第68步:将B1-1左边下在第4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69步:将B1-2左边下在第5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70步:将B1-3左边下在第6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检查B1头从4槽绕组里面引出;检查无误后在A1与B1两端之间垫上相同绝缘纸,B相绕组下线结束。
第71步:将C1-1左边下在第7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
第72步:将C1-3左边下在第8槽中,用槽楔封好槽口;检查D3从7槽绕组里面引出;检查无误后,在C1与B1两端之间垫上相同绝缘纸,C相绕组下线结束。
接线方法如下:
首先按图4-66(a)所示接A相绕组:把D1(1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穿到绕组外面,套上套管接在多股引线上,把这根多股引线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明D1的接线螺钉上;把A1尾(11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A2尾(20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相接;把A2头(10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A3头(19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相连接;把A3尾(29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A4尾(2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相连接。
把D4(28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穿到绕组外面套上套管,接在多股软线上,用万用表的一支表笔接D1,一支表笔接D4,若表针不动,则证明接错了,应马上检修;若表针向电阻小的一方摆动,则证明A相绕组接对了。然后将一支表笔接电动机外壳,一支表笔接D1或D4,若表针向电阻小的方向摆动,则证明A相绕组与外壳有短路的地方,应检修排除故障;若表针不动,则证明绝缘良好。然后把D4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4字样的接线螺钉上。
按图4-66(b)所示接B相绕组:把D2(14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接在多股软线上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2的接线螺钉上;把B1头(4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B2头(13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相连接;把B2尾(23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B4尾(32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相连接;把D5(5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接在多股电线上,测量D2与D5之间的电阻,测量D2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在检查证实B相绕组接线正确、绝缘良好后把D5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5的接线螺钉上。
最后按图4-66(c)所示接C相绕组:把D3(7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接在多股电线上,将这根接线标明D3,把D3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3的接线螺钉上;把C1尾(17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C2尾(26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相连接;把C2头(16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穿到绕组外面套上套管,与C3头(25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相连接;把C4尾(35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C4尾(8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相连接;把D6(34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接在多股电线上,测D3与D6之间的电阻,测D3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确认绝缘良好、接线正确后,把D6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6字样的接线螺钉上。
4.2.5 三相4极36槽节距为1~9的双层叠绕2路并联绕组展开分解图及接线方法
下线方法参照前节。
接线方法如下:接线时按图4-67所示把每相绕组前后两个极相组分别串联起来,再并联成双路,双路并联后流过每个极相组的电流方向与单路连接时流过每个极相组的电流方向应一致。
图4-67 双路并联绕组展开分解图
首先按图4-67(a)所示接A相绕组。把A1尾(11绕组外面的引出线)穿到绕组里面与A2尾(20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相连接;A3尾(29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A4尾(2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相连接,把A1头(1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接在标有D1的多股引线上;把A3头(19槽绕组里面引出线)套上套管,也接在标有D1的多股电线上,然后引出接在接线板标有D1的接线螺钉上。测D1与10槽、28槽引出线之间的电阻,测D1与电动机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证实接线正确、绝缘良好后,把A2头(10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和A4头(28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分别套上套管接在多股电线上,再把这根引线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4的接线螺钉上。
其次按图4-67(b)所示接B相绕组。B1头(4槽引出线)与B2头(13槽引出线)套上套管相连接,B3头(22槽引出线)套上套管与B4头(31槽引出线)相连接。把B1尾(14槽引出线)套上套管接在多股软线上,B3尾(32槽引出线)套上套管也接在这根软线上,然后把这根多股软线引出接在接线板标有D2的接线螺钉上。把B4尾(23槽引出线)套上套管接在标有D5的软线上,把B4尾(5槽引出线)接在D5上引出,测D2与电动机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检查B相绕组接线是否与图中所示情况相符。证实正确后,把D5-1端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5的接线螺钉上。
最后按图4-67(c)所示接C相绕组。C1尾(17槽引出线)套上套管与C2尾(26槽引出线)相连接;C3尾(35槽引出线)穿到绕组里面套上套管与C4尾(8槽引出线)相连接;C1头(7槽引出线)套上套管接在标明D3的多股软线上;C3头(25槽引出线)套上套管也接在D3上;把D3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明D3的接线螺钉上。用万用表测试D3与C2头(16槽引出线)、C4头(34槽引出线)之间的电阻,测试D3与电机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检查证实C相绕组与图中所示情况相符且绝缘良好后,将C4头(16槽引出线)穿到绕组外面套上套管,接在标有D6的多股软线上;将C4头(34槽引出线)套上套管也接在D6软线上;把D6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6的接线螺钉上。
4.2.6 三相2极36槽节距为1~13的双层叠绕单路连接绕组下线方法及接线方法
(1)绕组展开图 图4-68为三相2极36槽节距为1~13的双层叠绕组单路连接绕组展开图。
图4-68 三相2极36槽节距为1~13的双层叠绕组展开图
(2)绕组展开分解图 为了使图看起来简便清楚,有利于下线接线,将图4-68所示的绕组展开图,分解成图4-69所示的绕组分解展开图。从图4-69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每相绕组由两个极相组组成,极相组与极相组采用“头接头”或“尾接尾”的方式连接,每个极相组由6把线组成,每把线的节距均为1~13。D1、D4分别是A相绕组的头、尾,分别从14槽和19槽中引出;D2、D5分别是B相绕组的头、尾,分别从24槽和6槽中引出;D3、D6分别是C相绕组的头、尾,分别从13槽和31槽中引出。下线时参照绕组上端标出的下线顺序数字进行下线。
(3)线把的绕制 该电动机绕组共有6个极相组,每个极相组有6把线,按原电动机线把中一匝最短的尺寸调整好万用绕线模,按原电动机线径、并绕根数、匝数依次绕出6把线来,这6把线组成一个极相组。然后将其断开并分别把每把线的两边绑好,从万用绕组模上拆下来,按绕线的顺序从左向右将第一把线标为A1-1,第二把线标为A1-2,一直标到A1-6。按着这种方法再分别绕出A2、B1、B2、C1、C2,并标上代号(熟练后不用标)准备下线。
(4)下线前的准备工作 按原电动机绝缘材料的尺寸,裁制36条槽绝缘纸、12块相间绝缘纸、36条层间绝缘纸。再裁制几块引槽纸,将制作槽楔的材料和下线工具放在工作台上,准备下线。
(5)下线的顺序 下线的顺序是按着“A1—B1—C1—A2—B2—C2”,一个极相组挨一个极相组地下线。
(6)下线方法 将图4-69摆在定子旁的工作台上,每下一个极相组都要与图对照,看所下极相组及方向是否与图所示情况相符,每下一把线的边都要与图对照,看所下槽位及步骤是否与图上标的相符。定好第1槽的槽位。
图4-69 绕组展开分解图
第1步:将A1-1右边下在13槽中,把层间绝缘纸从一端插进槽中,包住A1-1右边的下层边;敞着槽口,A1-1左边空着不下,在A1-1左边与铁芯之间垫上绝缘纸,防止铁芯磨破导线的绝缘层。
第2步:将A1-2右边下在14槽中,插垫层间绝缘纸。检查下线的方向是否与A1-1一样,若方向下反了,则应拆出重下。
第3步:将A1-3右边下在15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A1-3左边空着不下。
第4步:将A1-4右边下在16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A1-4左边空着不下。
第5步:将A1-5右边下在17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A1-5左边空着不下。
第6步:将A1-6右边下在18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A1-6左边空着不下;检查A1每把线的方向是否与展开分解图所示的A1相符,A1尾是否从18槽中引出,D1是否在A1-1左边,每把线之间的连接线长短是否合适(没有大线兜),若是则证明下线正确,否则A1下错,应找出错处更正。
第7步:开始下B1;拿起B1-1、B1-2、B1-3、B1-4、B1-5、B1-6放在定子旁边,将B1-1右边下在19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B1-1左边空着不下。
第8步:将B1-2右边下在20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B1-2左边空着不下。
第9步:将B1-3右边下在21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B1-3左边空着不下。
第10步:将B1-4右边下在22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B1-4左边空着不下。
第11步:将B1-5右边下在23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B1-2左边空着不下。
第12步:将B1-6右边下在24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B1-6左边空着不下。
第13步:开始下C1,将C1-1右边下在25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14步:将C1-1左边下在13槽中,剪掉高出槽口的绝缘纸,用划线板把绝缘纸折到包住线把的上层边,用压脚压实(这种操作方法在以后下线步骤中不再重复说明),把槽楔插入13中,如图4-70所示。
图4-70 将C1下在所对应的槽中,在C1与B1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
第15步:将C1-2右边下在26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16步:将C1-2左边下在14槽中,把槽楔插入14槽中。
第17步:将C1-3右边下在27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18步:将C1-3左边下在15槽中,把槽楔插入15槽中。
第19步:将C1-4右边下在28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20步:将C1-4左边下在16槽中,把槽楔插入16槽中。
第21步:将C1-5右边下在29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22步:将C1-5左边下在17槽中。把槽楔插入17槽中。
第23步:将C1-6右边下在30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24步:将C1-6左边下在18槽中,把槽楔插入18槽中;检查C1每把线的方向是否与展开图相符,C1尾是否从30槽引出,D3是否从13槽上层边中引出;检查无误后,把相间绝缘纸垫在C1与B1两端之间,如图4-70所示。
第25步:照图4-69(a)所示准备下A2;将A2-1右边下在31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26步:将A2-1左边下在19槽中,把槽楔插入19槽中。
第27步:将A2-2右边下在32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28步:将A2-2左边下在20槽中,把槽楔插入20槽中。
第29步:将A2-3右边下在33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30步:将A2-3左边下在21槽中,把槽楔插入21槽中。
第31步:将A2-4右边下在34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32步:将A2-4左边下在22槽中,把槽楔插入22槽中。
第33步:将A2-5右边下在35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34步:将A2-5左边下在23槽中,将槽楔插入23槽中。
第35步:将A2-6右边下在36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36步:将A2-6左边下在24槽中,将槽楔插入24槽中;A2下完后,检查A2每把线的方向是否与展开图相符,D4是否从19槽绕组里面引出,A2尾是否从36槽引出,若是则A2下线正确;把相间绝缘纸垫在C1与A2两端之间。
第37步:照图4-69(b)所示将B2-1右边下在1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38步:将B2-1左边下在25槽中,把槽楔插入25槽中。
第39步:将B2-2右边下在2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40步:将B2-2左边下在26槽中,把槽楔插入26槽中。
第41步:将B2-3右边下在3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42步:将B2-3左边下在27槽中,把槽楔插入27槽中。
第43步:将B2-4右边下在4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44步:将B2-4左边下在28槽中,把槽楔插入28槽中。
第45步:将B2-5右边下在5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46步:将B2-6左边下在29槽中,把槽楔插入29槽中。
第47步:将B2-6右边下在6槽中,垫好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48步:将B2-6左边下在30槽中,把槽楔插入30槽中;B2下完后,检查B2每把线的方向是否与展开图相符,D5是否从6槽中引出,B2头是否从25槽绕组里面(上层边)引出,若是则B1下线正确;把相间绝缘纸垫在A2与B2两端之间。
第49步:将C2-1有边下在7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50步:将C2-1左边下在31槽中,把槽楔插入31槽中。
第51步:将C2-2右边下在8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52步:将C2-2寸左边下在32槽中;把槽楔插入32槽中。
第53步:将C2-3右边下在9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54步:将C2-3左边下在33槽中,把槽楔插入槽中。
第55步:将C2-4右边下在10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56步:将C2-4左边下在34槽中,把槽楔插入34槽中。
第57步:将C2-5右边下在11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58步:将C2-5左边下在35槽中,把槽楔安插在35槽中。
第59步:将C2-6右边下在12槽中,垫层间绝缘纸,敞着槽口。
第60步:将C2-6左边下在36槽中,把槽楔插在36槽中;C2下完后,检查C2每把线的方向是否与展开图相符,引线是否从31槽绕组里面引出,C2尾是否从12槽引出,若是则C2下线正确;把相间绝缘纸垫在C2与B2两端之间,C相绕组下线结束。
第61步:将A1-1左边下在1槽中,把槽楔插入1槽中。
第62步:将A1-2左边下在2槽中,把槽楔插入2槽中。
第63步:将A1-3左边下在3槽中,把槽楔插入3槽中。
第64步:将A1-4左边下在4槽中,把槽楔插入4槽中。
第65步:将A1-5左边下在5槽中,把槽楔插入5槽中。
第66步:将A1-6左边下在6槽中,把槽楔插入6槽中;A1下完后,检查D1是否从1槽的绕组里面引出,A1尾是否从18槽绕组外面引出,若是则A1下线正确;在A1与C2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A相绕组下线结束。
第67步:照图4-69(b)所示将B1-1左边下在7槽中,把槽楔安插7槽中。
第68步:将B1-2左边下在8槽中,把槽楔插入8槽中。
第69步:将B1-3左边下在9槽中,把槽楔插入9槽中。
第70步:将B1-4左边下在10槽中,把槽楔插入10槽中。
第71步:将B1-5左边下在11槽中,把槽楔插入11槽中。
第72步:将B1-6左边下在12槽中,把槽楔插入12槽中;B1下完后,检查B1头是否从7槽绕组里面引出,D2是否从24槽绕组外面引出,若是则B1下线正确;在B1与A1两端之间垫上相间绝缘纸,B相绕组下线结束。
(7)接线 首先检查每把线是否与图4-69所示相符,要一把线一把线地检查,检查组成每个极相组的每把线方向是否一致,如果有一把线的方向与图上所示相反,则电动机就不能正常工作,如等烤干漆后试车试出有故障,再检查就困难了,所以在接线前进行检查时要认真仔细,确认三相绕组下线正确后才可以接线。
先把每相绕组的两个极相组按图4-69所示连接起来,再把每相绕组的两根头接在多股软线上,引出线接在接线板上所对应的接线螺钉上,注意在拆电动机时不要把多股软线毁掉,接线时要用原引线,原引线截面积要符合标准,长度要合适,引线上还要有标号免得出差错。
照图4-69(a)所示接A相绕组。把A1尾(18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A2尾(36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相连接。把D1(1槽引出线)套上套管接在多股软线上,把这根软线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1的接线螺钉上。把D4(19槽引出线)穿到绕组外面,套上套管,接在多股软线上,然后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4的接线螺钉上。
按图4-69(b)所示接B相绕组。把B1头(7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B2头(25槽绕线里面的引出线)接在一起,把接头用套管套好。把D2(24槽引出线)套上套管,接在多股软线上,然后引出接在接线板标有D2的接线螺钉上。把D5(6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接在多股软线上,然后引出接在接线板标有D5的接线螺钉上。
按图4-69(c)所示接C相绕组。把C1尾(30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C2尾(12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相连接。把D5(13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接在多股软线上,然后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3的接线螺钉上。把D6(31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接在多股软线上,然后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6的接线螺钉上。把三相绕组接好后分别测量D1与D4、D2与D5、D1与D6之间的电阻值,若电阻值很小,则D1、D2、D3与外壳的绝缘电阻符合要求。至此三相绕组接线完毕,将所有接头用绑带按原电动机样式绑在绕组端部,最后按电动机的△形或Y形接法连接起来。
4.2.7 三相2极36槽节距为1~13的双层叠绕2路并联绕线展开分解图及接线方法
双路并联绕组与单路连接绕组的下线方法一样,区别只是在于接线。
照图4-71(a)所示首先接A相绕组。把A1头(1面引出线)穿到绕组外面,套上套管;把A2尾(36槽绕组外面引出线)套上套管与A1头并在一起,一同接在标有D1的多股软线上;把多股软线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1的接线螺钉上。用万用表一支黑表笔接D1,一支红表笔分别接18槽和19槽的引出线,若表针不动,则证明线把下错或导线有断路,应检修排除故障;若表针向0Ω方向摆动,则证明接线正确,再用这支红表笔测定子外壳,若表针向0Ω方向摆动,则证明有短路地方,应检修排除故障;若表针不动,则证明A相绕组绝缘良好。把A1尾(18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A2头(19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并在一起,接在多股软线上,再把多股软线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4的接线螺钉上。
图4-71 绕组展开分解图
其次照图4-71(b)所示接B相绕组。把B2头(25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把B1尾(24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B2头并在一起,接在标明D2的多股软线上,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2的接线螺钉上。用万用表一支表笔接D2,一支表笔分别接6槽和7槽引出线,若表针不动,则证明线下错或有断路,应检修排除故障;若表针向0Ω方向摆动,则证明有短路地方,经检修后再测量,若表针不动,则证明B相绕组绝缘良好。把B1头(7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B2尾(6槽绕线外面的引出线)并在一起,接在标明D5的多股软线上,再把D5一端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明D5的接线螺钉上。
最后照图4-71(c)所示接C相绕组。把C1头(13槽绕组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C2尾(12槽绕组外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并在一起,接在标有D3的多股软线上,再把D3引出接在接线板上标有D3的接线螺钉上。用万用表一支表笔接D3,另一支表笔分别接30槽和31槽的引出线,若表针不动,则证明线把下错或导线有断头,应检修排除故障;若表针向0Ω方向摆动,则证明接线正确。再用这支表笔接定子外壳,若表针向0Ω方向摆动,则证明有短路地方;若经检查后表针不动,则证明C相绕组绝缘良好。再把C2头(31槽绕线里面的引出线)套上套管与C1尾(30槽绕线组外面的引出线)并在一起,接在标有D6的多股软线上,把D6引出线接在接线板上标明D6的接线螺钉上,将所有的接头和引出线用绑带按原电动机样式转圈捆绑在绕组端部,再把原来连接用的铜片按原电动机接法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