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真菌病及其他传染病
一、曲霉菌病
禽曲霉菌病是发生在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的一种真菌性疾病。以呼吸困难以及肺和气囊形成小结节为主要特征。本病主要发生于雏禽,发病率高,发病后多呈急性经过,造成大批雏禽死亡,给养禽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病原】引起鸭、鹅发生曲霉菌病的病原主要为黄曲霉、烟曲霉和黑曲霉。烟曲霉和黄曲霉没有有性阶段,病原特征也不一致。烟曲霉的繁殖菌丝呈圆柱状,色泽由绿色、暗绿色至熏烟色(图2-182)。菌丝分化后形成的分生孢子梗向上逐渐膨大,顶端形成烧瓶状顶囊,于囊下产生孢子柄,孢子柄外壁光滑,常为绿色,不分支。本菌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迅速,初为白色绒毛状,之后变为深绿色或绿色,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最终为接近黑色绒状。本菌产生的毒素对家禽、兔、犬等有毒害作用。黄曲霉的分生孢子梗的壁厚,无色,多从基质中生出,梗粗糙,顶囊早期稍长,晚期呈烧瓶状或近似球形。在所有顶囊上着生小梗。本菌的孢子头呈典型的放射状。该菌对营养要求不严格,在6~47℃均可生长。在多种培养基上均可生长,菌落为扁平状,偶见放射状,初期为略带黄色,然后变为黄绿色,久之颜色变暗。该菌能够产生黄曲霉毒素,该毒素具有强烈的肝脏毒性。黑曲霉分生孢子头呈球状,褐黑色。菌落蔓延迅速,初为白色,后变成鲜黄色直至黑色厚绒状。分生孢子头呈褐黑色放射状,分生孢子梗长短不一。顶囊球形,双层小梗。分生孢子褐色球形。
图2-182 烟曲霉菌落培养特点(刁有祥 摄)
曲霉菌孢子抵抗力很强,煮沸后5分钟才能杀死,一般消毒剂需要1~3小时才能杀死孢子。一般的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不敏感。制霉菌素、两性霉素、碘化钾、硫酸铜等对本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流行病学】曲霉菌和其产生的孢子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鸭、鹅和鸡及其他禽类均易感,以雏禽最为易感。雏鸭、鹅通过接触发霉的垫料、饲料、用具或一些农作物秸秆等经呼吸道或消化道而感染(图2-183),也可经皮肤伤口感染。雏禽感染后多呈群发性和急性经过,成年鸭、鹅仅为散发。出壳后的雏鸭、鹅进入被曲霉菌污染的育雏室,48小时后即开始出现发病死亡,4~12日龄是发病高峰期,之后逐渐降低,至1月龄基本停止死亡。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是本病暴发的主要诱因。育雏室日夜温差较大、通风不良、饲养密度过大、阴暗潮湿等因素,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此外,在孵化室中孵化器污染严重时,霉菌可透过蛋壳而使胚胎感染,刚孵化的雏禽很快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而迅速死亡。目前推广使用的生物发酵床养殖,若发酵床霉变(图2-184),则极易发生曲霉菌感染。
图2-183 枯萎的麦秸霉变致鹅发生曲霉菌病(刁有祥 摄)
图2-184 霉变的发酵床(刁有祥 摄)
【症状】自然发病的潜伏期为2~7天。急性病例患禽可见精神萎靡、不愿走动,多卧伏,食欲废绝,羽毛松乱无光泽,呼吸急促,常见张口呼吸,鼻腔常流出浆液性分泌物,腹泻,迅速消瘦,对外界刺激反应冷漠,通常在出现症状后2~5天内死亡。慢性病例病程较长,患禽呼吸困难,伸颈呼吸,食欲减退甚至废绝,饮欲增加,迅速消瘦,体温升高,后期表现为腹泻。常离群独处,闭眼昏睡,精神萎靡,羽毛松乱(图2-185、图2-186)。部分雏鸭、鹅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摇头、共济失调、头颈无规则扭转以及腿翅麻痹等。病原侵害眼时,结膜充血、肿眼、眼睑肿胀,严重者失明。病程约为1周左右,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高达50%甚至以上。成年鸭、鹅发生本病时多呈慢性经过,死亡率较低。产蛋鸭、鹅感染主要表现出产蛋下降甚至停产,病程可长达数周。
图2-185 发病鹅精神沉郁(刁有祥 摄)
图2-186 发病鸭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刁有祥 摄)
【病理变化】肺部病变最为常见,肺、气囊和胸腔浆膜上有针尖至粟粒大小的结节(图2-187),多呈中间凹陷的圆盘状,灰白色、黄白色或淡黄色,切面可见干酪样内容物。肺脏可见多个结节而使肺组织实变(图2-188、图2-189),弹性消失。此外,鼻、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有浅灰色渗出物。肝脏淤血和脂肪变性。严重的在鼻腔、喉、气管、胸腔腹膜可见灰绿色或浅黄色霉菌斑(图2-190)。脑炎型病例在脑的表面有界限清楚的黄白色坏死(图2-191)。
图2-187 鹅肺脏表面大小不一的霉菌结节(一)(刁有祥 摄)
图2-188 鹅肺脏表面大小不一的霉菌结节(二)(刁有祥 摄)
图2-189 鸭肺脏表面大小不一的霉菌结节(刁有祥 摄)
图2-190 鹅腹腔中的霉菌结节及气囊中成团的霉菌(刁有祥 摄)
图2-191 鸭脑部黄白色坏死(刁有祥 摄)
【诊断】根据流行特点结合该病特征性病变肺和气囊等部位出现黄白色结节等可做出初步诊断,但进一步确诊还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1)实验室诊断 无菌挑取霉菌结节置于沙氏培养基或马铃薯培养基上,37℃培养24小时,挑取菌落置于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轻碾后观察,继续培养至5天左右,可见较为平坦的直径20~30毫米的菌落,有霉味。也可以将结节用25%的氢氧化钠浸泡后,盖上盖玻片观察。
(2)鉴别诊断 该病易与结核病和伪结核病混淆。结核病多发于老龄水禽,其结节多分布于各脏器,霉菌结节多分布于呼吸器官。伪结核病除了产生结节以外,还能造成心、肺、肝、脾、肾脏等出血变化。
【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 选用干净的谷壳、秸秆等作垫料。垫料要经常翻晒,阴雨天气时注意更换垫料,以防霉菌的滋生。饲料要存放在干燥仓库,避免无序堆放造成局部湿度过大而发霉。育雏室应注意通风换气和卫生消毒,保持室内干燥、整洁。育雏期间要保持合理的密度,做好防寒保温,避免昼夜温差过大。
(2)饲料中添加防霉剂 包括多种有机酸,如丙酸、醋酸、山梨酸、苯甲酸等。在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在梅雨季节要特别注意垫料和饲料的霉变情况,一旦发现,立即处理。
【治疗】制霉菌素等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制霉菌素喷雾或拌料,雏禽按照5000~8000单位,成年禽只按照2万~4万单位/千克体重使用,每天两次,连用3~5天。也可用0.5%的硫酸铜溶液饮水,连用2~3天。5~10克碘化钾溶于1升水中,饮水,连用3~4天。此外,一些中草药对于防治曲霉菌病也有较好的疗效。鱼腥草、水灯芯、金银花、薄荷叶、枇杷叶、车前草、桑叶各100克,明矾30克,甘草60克,100~200羽雏禽煎水服用,每天两次,连用3天。鱼腥草100克,蒲公英、筋骨草、桔梗、山海螺各30克,煎水喂服50羽雏禽,每天一次,连用7天。
二、念珠菌病
念珠菌病是指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真菌病,鹅念珠菌病又称为鹅口疮或霉菌性口炎。主要特征是上消化道如口腔、咽、食道等黏膜上有乳白色的伪膜或溃疡。本菌多侵害雏禽,该病鸭、鹅均可发生。
【病原】白色念珠菌为一种酵母样真菌,兼性厌氧,革兰染色为阳性,但内部着色不均匀。在病变组织、渗出物和普通培养基上产生芽孢和假菌丝,不形成有性孢子。本菌在吐温-80玉米琼脂培养基上可产生分支的菌丝体、厚膜孢子和芽生孢子。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48小时,形成白色、奶油状、凸起的菌落(图2-192)。幼龄培养物由卵圆形出芽的酵母细胞组成(图2-193),老龄培养物显示菌丝有横隔,偶见球状的肿胀细胞,细胞膜增厚。本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产气,不发酵乳糖。明胶穿刺出现短绒毛状或树枝状旁支,但不液化培养基。
图2-192 念珠菌菌落特点(刁有祥 摄)
图2-193 念珠菌染色特点(窦砚国、刁有祥 摄)
【流行病学】白色念珠菌是念珠菌属中的致病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同时常寄生于健康畜禽和人的口腔、上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当机体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饲料配比不当、消化道正常菌群失调、维生素缺乏、免疫抑制剂以及其他应激因素,导致机体内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容易引起发病。本病多由于饮水或饲料被白色念珠菌污染被水禽误食,消化道黏膜有损伤而造成病原的侵入。鹅群之间不直接传播。但本病可通过蛋壳传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本病主要见于6周龄以内的雏鹅和其他雏禽,人也可以感染。成年鹅发生该病,主要是长期使用抗生素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而继发感染。
【症状】该病无特征性的症状,患禽生长发育不良,精神萎靡,羽毛粗乱。食欲减退,消化机能障碍。雏禽病例多表现出呼吸困难,气喘。一旦全身感染,食欲废绝后约2天死亡。
【病理变化】剖检可见病变多位于上消化道,如口腔和食道等,黏膜增厚,表面形成灰白色、隆起的溃疡病灶,形似散落的凝固牛乳,黏膜表面常见伪膜性斑块和易刮落的坏死物质,剥离后黏膜面光滑(图2-194)。口腔黏膜表面常形成黄色、干酪样的典型“鹅口疮”。偶见腺胃黏膜肿胀、出血,表面覆有黏液性或坏死性渗出物,肌胃角质层糜烂。组织学变化表现为食道复层上皮出现明显的破坏,深达生发层,并常出现分隔的溃疡或固膜样至固膜性伪膜。上皮细胞碎屑内可见许多酵母样菌体,而在角质层下部则可发现假菌丝,但很少穿过生发层。
图2-194 鸭念珠菌病,食道黏膜表面附着黄白色渗出物(刁有祥 摄)
【诊断】根据患禽上消化道黏膜的伪膜和溃疡病灶,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变组织器官的渗出物做抹片检查,观察酵母样丝菌和菌体,也可以通过霉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将酵母样菌落接种于含0.5%~1%吐温-80的玉米淀粉琼脂培养基,25℃培养24~72小时,镜检时应观察到厚膜孢子。还可将新分离的菌苔1∶10稀释后于耳静脉按照1毫升/只接种家兔,0.1毫升/只尾静脉接种小鼠,设定对照组,观察动物存活情况。接种动物一般在4~6天后死亡,剖检动物产道明显鼓气,腹腔内有较多酵母味道渗出物,肾脏、肝脏肿胀、坏死并有多处针尖大小肿大。从病灶采样镜检可见假菌丝和孢子。
该病易与鸭瘟混淆,在口腔和食道黏膜上有坏死性伪膜和溃疡病灶。但鸭瘟在泄殖腔黏膜上可见出血和坏死,肝脏有不规则的大小不一的坏死点和出血点。念珠菌病常发生于雏禽,而鸭瘟可发生于雏禽和成年禽。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本病的发生和环境卫生有密切关系,因此要确保禽舍通风良好,环境干燥,控制合理的饲养密度。也要注意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以防止消化道菌群失调而造成二次感染。育雏期间应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加强消毒,可用2%的福尔马林或1%的氢氧化钠进行消毒,有时需用碘制剂处理种蛋防止垂直传播。此外,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制霉菌素或饮水中添加硫酸铜。
【治疗】一旦发生该病,可采用以下方案进行治疗:每千克饲料中添加0.22克制霉菌素拌料使用,连用5~7天;按照1克克霉唑用于100羽雏禽拌料,连用5~7天;1∶2000硫酸铜饮水,连用5天。对于病情严重病例,可轻轻撕去口腔伪膜,涂碘甘油。
三、传染性窦炎
传染性窦炎又称为水禽支原体病或水禽慢呼吸道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以慢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广泛发生于各地的水禽养殖地区。
【病原】目前国内已鉴定多种支原体,其中对鸭致病的主要为鸭支原体、滑液支原体和败血支原体,对鹅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为滑液支原体和败血支原体,均属霉形体属。支原体对营养要求较高,且生长缓慢,2~6天才长出用低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小菌落。支原体对多种理化因素敏感,45℃下15~30分钟或55℃下5~15分钟即被杀死,对新霉素、磺胺类药物、结晶紫和亚硝酸盐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其他消毒剂如石炭酸、来苏儿等敏感。革兰染色弱阴性,姬姆萨染色着色较好。支原体为需氧或兼性厌氧,在液体培养基中可分解葡萄糖产酸而使培养基变黄。在马鲜血琼脂培养基上能够引起溶血,可以在7日龄鸡胚卵黄囊中增殖,部分鸡胚在接种后5~7天死亡,可见胚体发育不良,全身水肿,关节肿大,尿囊膜、卵黄囊出血等。
【流行病学】本病可发生于各日龄的鸭、鹅,但以2~4周龄的雏禽最为易感,成年鸭、鹅较少发病。患禽和隐性感染水禽是重要的传染源,禽舍和运动场不良的卫生条件也是该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诱因。病原可通过空气、飞沫和尘埃颗粒等途径水平传播,也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该病在生产中发生和流行的普遍性。禽群一旦发生该病,极易在禽舍循环发病。发病率可高达80%以上,但死亡率不高,主要为慢性经过。本病在新发禽舍传播较快,而在疫区呈慢性经过。疾病的严重程度与饲养管理、环境卫生、营养、其他疫病的继发或并发感染有密切关系。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寒冷季节由于保温和通风等因素控制不当而造成该病的流行严重。
【症状】本病一般多呈慢性经过,患禽多表现出轻微症状。一侧或两侧眶下窦肿胀,引起眼睑肿胀(图2-195)。发病初期手触柔软,有波动感,窦内充满浆液性渗出物,部分患禽还表现出结膜炎。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形成浆液性、黏液性和脓样渗出物,病程后期形成干酪样物质,肿胀部位变硬,渗出物减少。患禽鼻腔内也有分泌物,导致呼吸不畅,患禽常努力甩头,有些患禽眼内也充满分泌物,甚至造成失明。患禽多能耐过,但精神萎靡,生长缓慢,商品代生产性能下降。蛋(种)鸭、鹅感染后多造成产蛋下降和孵化率降低,弱雏较多,常继发大肠杆菌,出现食欲减退和腹泻等症状。
图2-195 鸭眶下窦肿胀(刁有祥 摄)
【病理变化】剖检可见鼻腔、气管、支气管内有混浊的黏稠状或卡他性渗出物,个别病例症状较轻不易观察。发生气囊炎可导致气囊壁增厚、混浊,严重者表面覆有黄白色大小不一的干酪样渗出物(图2-196)。眶下窦黏膜充血增厚。自然病例多为混合感染,可见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增厚,窦腔内充满黏液性和干酪样渗出物,严重时在气囊和胸腔隔膜上覆有干酪样物质。若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肝周炎等。
图2-196 鸭气囊表面有黄白色大小不一的干酪样渗出物(刁有祥 摄)
【诊断】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结合实验室诊断。血清凝集反应: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血清,然后取一滴抗原与一滴血清混匀后,1~2分钟内观察是否出现凝集。此外,还可以采用琼脂扩散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清分型鉴定。本病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但眶下窦肿胀是该病的特征性病变,可进行鉴别诊断。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禽舍的通风和良好的卫生条件,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拥挤,保证合理的营养配比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此外,对健康禽群尤其是种禽应进行疫苗接种预防该病的发生。在育雏期间采取全进全出,空舍后彻底消毒,可以减少该病的发生。严禁从疫区或患病种禽场引种。定期对种禽进行支原体检测,阳性个体一旦发现,应立即淘汰。此外,还可以用一些抗生素在育雏期进行药物预防。
【治疗】对于发病禽群可选择泰乐菌素、环丙沙星、强力霉素等进行治疗,为防止耐药性产生,最好选择2~3种药物联合或交替使用,连用4~5天。
四、衣原体感染
衣原体感染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可在多种禽类中发生和流行,以鹦鹉感染率最高,因此又称为鹦鹉热或鸟疫。本病可以传染给人,能够引起沙眼和性病,人感染衣原体多与接触家禽和鸟类有关。本病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在公共卫生上也有重要意义。
【病原】鹦鹉热衣原体,形态呈球形,不能运动。具有严格的寄生性,必须在活的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鹦鹉热衣原体可在6~8日龄的鸡胚卵黄囊中生长繁殖,小鼠腹腔和脑内接种也能增殖。可用于衣原体培养用的传代细胞有HeLa细胞、L细胞和小鼠成纤维细胞等。由于衣原体缺乏主动侵入宿主细胞的能力,在培养时可加入二乙基葡聚糖促进衣原体侵入细胞,以提高细胞对衣原体的敏感性。衣原体可产生内毒素,注射小鼠体内能迅速使动物死亡,这种毒性可被特异性抗体中和。衣原体对环境抵抗力不强,56~60℃仅能存活5~10分钟,在室温条件下很快失去传染性。在4℃条件下可保存24小时,–50℃能保存一年之久。在干燥的粪便中可保持数月之久。一般消毒剂如0.5%的石炭酸溶液、0.1%甲醛及75%酒精可在30分钟内使其失活。
【流行病学】多种禽类如鸭、鹅、鸡、鸽等均可以感染该病,雏禽最为易感。本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患禽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干燥后随风散落,易感家禽吸入含有病原的尘土等发病。此外,该病原还可通过皮肤伤口等侵害易感动物。家禽感染后多呈隐性经过。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冬和春季发病较多。饲养管理不善、营养不良、天气骤变、禽舍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都能增加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病可通过呼吸道、处理病死禽或接触污染的羽毛和粪便以及啄伤等感染人,因此,在处理疑似本病的家禽时应注意自身防护。
【症状】由于衣原体的毒力不同,不同禽类易感性不同,感染动物的症状和病理变化亦有所差异。患病鸭、鹅步态不稳,震颤,食欲减退至废绝,腹泻,排绿色水样稀便。眼和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眼睛周围羽毛上有结痂样干燥凝块。随着病程的发展,患禽明显消瘦,肌肉萎缩,最后发生惊厥呈痉挛状死亡。
【病理变化】流泪和鼻腔黏液的患禽,剖检可见气囊增厚,结膜炎、鼻炎、眶下窦炎并偶见全眼球炎和眼球萎缩等变化。胸肌萎缩和全身性的多发性浆膜炎,常见胸腔、腹腔和心包中有浆液性或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脏、脾脏肿大,肝被膜炎,偶见散发灰色或黄色坏死灶。
【诊断】本病的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仅能做出初步的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必要时结合动物回归试验和血清学试验。
将病料研磨后用链霉素处理,接种于鸡胚卵黄囊内或小鼠腹腔,卵黄囊涂片染色镜检可看见衣原体,死亡或扑杀的小鼠肝脏有坏死灶,腹腔内积有大量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脾脏肿大,肝组织涂片染色镜检观察。
【预防】目前尚未有商品化疫苗。药物预防仍然是控制衣原体病的主要手段。同时应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对禽舍和运动场进行日常清洁和消毒。对引进的种禽或雏禽要严格检疫,以防止外来病原的污染。保证合理的饲养密度,增强鸭、鹅的抵抗力。
【治疗】该病原对多种抗生素如青霉素、金霉素和多黏菌素等具有敏感性。其中以强力霉素、土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最好,可按照每千克饲料添加0.2~0.4克拌料,连用1~3周对大群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