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一
谈论人格的养成离不开传统文化,儒、道两家所谓的“修身”,即有关人格的养成。“修身”一词在《周易》《礼记·大学》《礼记·中庸》《庄子》《荀子》等先秦典籍中都有出现。“修身”包含磨砺和培养人格之意,目的在于正人心,培养人的生命品质,塑造完全之人格,其实质是一种人格养成教育。
社会学家认为文化传统有大传统和小传统之分,但无论是大传统还是小传统,都充满了人文情怀。大传统是指经典的传承,通过学习经典,明白道理,改变自我。《庄子·齐物论》中说“恢恑憰怪,道通为一”,人、物是千差万别的,都有其殊异性,但是主体之间都可以互为主体,可以相互汇通,用瞿鹊子和长梧子的对话来讲就是“相尊相蕴”。我们在保持个性的同时,还要学会相互尊重、相互蕴含。每个主体都有他的理由、他的主张和意见,都有他的可取之处。《庄子·齐物论》讲:“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提示了群己关系的重要性。作为一个社会人,既要尊重个性,又要相互涵容,要能“合群”。
小传统旨在透过教育、礼俗了解尊尊亲亲的伦常传统。这种充满人文情怀的文化记忆,渗透到每一个家庭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影响着每个人人格的形成。儒、道两家不约而同地重视“孝”的观念。《老子》说“孝慈”,《论语》讲“孝悌”,并以“敬”提示孝的内涵。《庄子·天运》更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最高的孝是不让父母为子女牵挂、担忧。除此之外,艺术的情趣也关系着人格的养成。儒家常言的礼、乐、射、御、书、数,笼统地讲都是艺。艺是一个具体的操作行为,“游于艺”的情境是为了修养我们的身心。一个人的审美趣味,是他内心情感的反映,我们甚至可以由此观察他的品性。艺术旨在陶冶人的心性,不应仅仅沦为技艺或是玩物。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艺术承载了修养身心、完善人格的根本任务。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深入细致的学理研究,也需要大众化的普及,从而在人们心中积聚力量。中国千百年来的学问不单是书斋里的学问,更是经世致用的学问。司马迁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探讨的是人与天、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通古今之变”则旨在了解人类发展的历程,并于其间发现、把握规律性问题,然后“推天道以明人事”,从而了解怎样做人,人与人之间如何和谐相处,社会秩序如何才能安定等一系列问题。
我与赵薇多次谈到道家、儒家培养、化育人格和心性的话题。2015年的厦门筼筜书院会议,传统文化与人格养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门探讨。她的《正心—传统文化与人格养成》一书,正是一本通俗化、大众化的人格养成读物。书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了传统文化中正心修身的学问。
这本《正心—传统文化与人格养成》,以正心为主线,且贯穿始终,谈到八德是人格养成的八大支柱,以教正心是塑造人格的途径,四个步骤是人格养成的方法,三层境界是人格养成的目标。书稿以这五部分构成,每个主题之下汇集了历代圣贤的教导,穿插着耐人寻味的小故事,更显通俗易懂、易于理解。我认为,这种写作方法为推广、普及传统文化找到了一种有效的方式。对此书本人特予推许,是为序。
陈鼓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