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访学马普(上)
2007年3月29日,就在我即将启程前往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之际,碰巧参加了德国使馆组织的一次学术活动,会上获赠一本中文版的《德国概况》,其中在介绍德国的科研机构时提到:“顶级科研在数百所科研机构展开……全世界只有很少的机构能够提供这样的条件。在这些机构里工作着最能干的德国科研人员,产生最具独创性的论述。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马克斯—普朗克协会。无论是金星寻水、人类基因工程,还是有关人类行为的研究,该协会所属的研究所总是冲锋在前,开拓科学处女地……对于许多科学家来说,出任某个马普研究所的所长,是他们职业生涯的顶峰。”
举世闻名的马克斯—普朗克协会,简称马普协会(又译“马普学会”),是德国一个主要由政府资助的自治的科学组织。它的前身是1911年成立的威廉皇家学会,1948年,学会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马克斯·普朗克的名字命名。其总部设在慕尼黑,各研究所则分布在全德各地(还有几个研究所设在国外)。如果从1911年算起,马普学会迄今已有至少3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自1954年以来,德国三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一半来自马普学会。200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又是出自马普学会的弗里茨—哈伯研究所(该所前所长)。单此,就可成为马普学会成功的例证。
马普学会在法律形式上,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组织。它的主要任务是支持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支持开辟新的具有跨学科特点的研究,特别是那些在大学不具备充分条件完成的课题。在这些课题范围内,马普学会力求集中人力、物力和资金,以取得出色的前沿性成果。
学会的科研经费来自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拨款、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以及私人捐助。2003年度,马普学会的财政预算是12.4亿欧元(相当于124亿元人民币)。虽然其大部分经费是由政府提供的,但业务上的顾问却由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担任,同时还有舆论界人士参与监察小组的工作。学会一直努力在不考虑国籍的情况下发现适合的科研人才,不仅其工作岗位向全世界招聘,而且有供各国学者学生申请的奖学金,这被认为是它赢得世界声誉的一个重要手段。
学术委员会是学会的最高学术机构,它分为三个学部:化学、物理和技术学部,生物和医学学部,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部,各学部负责讨论所属研究所的共同事务,对学会的中心决策机构——评议会的科学政策提出建议,如研究所、实验室的设置和撤销以及新的学术委员的任命等。学会目前共拥有雇员12000多人,其中有3500多名科学家。此外,还有约8000名博士生、博士后、客座科学家在各个研究所里从事研究工作。
在80多个研究所中,法律类的有6个,它们分别是位于汉堡的外国与国际私法研究所,海德堡的外国与国际公法研究所,弗莱堡的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法兰克福的欧洲法律史研究所,慕尼黑的外国与国际专利-著作权-竞争法研究所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每个研究所都有一个一流的专业图书馆,其丰富的藏书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学者。为了保持其知识仓库的领头地位,每年各研究所都要花费一大笔经费来购买国内外的图书。
研究所的行政人员实行坐班制,但研究人员拥有高度的自由,他们不仅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有自主权,而且对于上下班没有硬性规定,不过从我的观察看,绝大多数研究人员都是“工作狂”,常常到了深夜,许多办公室里还亮着灯。
在德国,大学学位授予权只能由高校行使,因此,各研究所都与所在地的著名大学合作办学,共同招收博士生。我曾问过马普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的所长,像这样合作办学,会不会影响马普的发展?他的回答是不会,因为各个著名大学都乐意把加强与马普研究所的联系作为其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一流生源的招牌,而马普也不想把自己的主要精力从尖端研究转移到教学上来。
从20世纪70年代起,马普学会开始与中国科学院开展合作,每年接受2—4名中国科学家到马普的研究所进修1—2年。后来,它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开展合作。如今,它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已遍及大江南北,真正体现出科学无国界的精神。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将与读者分享自己在马普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的亲身经历,或许能增添几分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