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寿的生平与成就
一、初奠基础
徐寿字雪村,江苏无锡开原乡钱桥社岗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出生在一个没有什么政治权势的地主家庭里。五岁丧父,家计比较困难。他曾经参加过一次为取得秀才资格的童生考试,但没有成功。不久,他感到靠八股文作敲门砖来取得功名地位并无实际意义,遂毅然放弃走通过科举做官的道路。他开始涉猎天文、历法、算学各种书籍。徐寿经过勤奋的自学钻研,终于走上了传播科学、运用科学的科学家道路。
道光二十三年(1843),徐寿二十六岁,正是鸦片战争甫经屈辱性的结束。这对身处战火曾经延烧过的地区的知识分子不能不有所触动。徐寿和同乡算学家华蘅芳结伴同到上海探求新知。那时,英国伦敦会传教士在上海开办了墨海书馆印刷所,聘请了著名的算学家李善兰等翻译西方的物理、动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书籍。徐寿和华蘅芳曾向李善兰请教质疑,并在回乡时采购了有关的物理仪器,准备亲自进行各种物理实验。有一次,徐寿曾为华蘅芳年幼的弟弟华世芳表演过一次科学游戏。他叠了一个小纸人,然后用摩擦过的圆玻璃棒指挥小纸人舞动,使华世芳感到十分惊异而狂笑不止。
咸丰五年(1855),上海墨海书馆用雕版刊印了《博物新编》一书的译本。这部书是英国医士合信原著,共有三集。内容涉及范围很广,但知识比较零散。其中第一集就载有近代化学知识,诸如养(氧)气、淡(氮)气和炭(碳)气以及其他一些化学元素,还写有一些化学实验方法。徐寿再次到上海时,就读到了这部书。虽然,他只能从书中学到一些不够系统、完整的化学知识,但已引起了他钻研化学的莫大兴趣。他又像初学物理时那样,亲手仿做了一些仪器,不仅按书本记载做实验,而且还设想了一些课题。徐寿把书本知识和科学实验紧密地结合起来,加深和巩固自己已有的知识,准备了进一步研究的条件。我国从18世纪后期开始对近代化学有所研究。19世纪40年代以来,又将近代化学的知识付之于某些课题的实验与应用,但尚处于一种萌芽状态。而徐寿则是继承了这一传统,开展较系统研究的化学家,为我国近代化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黄鹄号”的诞生
咸丰十一年(1861),曾国藩以“研精器数,博涉多通”的考语推荐和征聘了四十四岁的徐寿和其他几位科学家。次年,徐寿到曾国藩的安庆军营内军械所接受了专办制造事宜的委派。曾国藩保举他为“主簿”,他的中心工作是筹划建造一艘“黄鹄号”轮船。当时参加造船工作的有华蘅芳、吴嘉廉、龚芸棠和徐寿的儿子徐建寅(仲虎)等人。华蘅芳在绘图、测算和配置动力等方面给徐寿以极大的帮助,而徐建寅更有卓著的贡献。据孙景康撰《仲虎徐公家传》论其事说:
时公父方谋造黄鹄轮船,苦无法程,日夜凝思,公累出奇思以佐之。
徐寿的第一部译著《汽机发轫》可能就是为造船需要,或者是在造船工作启示下进行的。这部译著标志着徐寿从事翻译工作的开端。
“黄鹄号”经过徐寿的努力,“鸠工庀材,经年告成”。这是一艘长五十余尺,每小时行速二十余里的木壳轮船,当时虽然被曾国藩认为它“行驶迟缓,不甚得法”,但这终究是徐寿及其助手不假手外国工匠,自己动手造器置机而建成的第一艘全部自造的木质轮船。实现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林则徐、魏源、郑复光、丁守存等爱国者自造轮船的理想,开启了我国近代的造船业。
三、翻译西书
同治五年(1866)十一月初,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即派徐寿到上海襄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当时,徐寿四十九岁,已经掌握了很多科学知识,并且有了一定的成就。清末杨寿枢等在要求褒扬徐寿并为立传的公呈中曾概括其前一阶段的成就说:
时百事草创,该故绅于造枪炮弹药等事多所发明。自制强水、棉花、药汞、爆药,并为化学工业之先导,而塞银钱出海之漏卮。其有功于国计民生甚大。中国军械既赖以利用,不受西人居奇抑勒。
但是,徐寿并不满足,他要进一步追求制造技术方面的科学原理,钻研专门学问。于是他向曾国藩提出了四项建议,即:
一为译书,二为采煤炼铁,三为自造枪炮,四为操练轮船水师。
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一项,即要求翻译西方讲求实学的书籍以探求科学根底。这种不满足于一知半解的皮毛知识,而努力追求学术本原的精神,鼓舞着徐寿把主要精力倾注到翻译和传播西方科学知识的工作中去。同治七年(1868)他在制造局内专门设立了翻译馆,招来西人伟烈亚力、傅兰雅、林乐知和金楷理等,华人华蘅芳、李凤苞、王德均、赵元益以及他的儿子徐建寅等参加,开始进行大量的翻译工作。徐寿依靠西人的口述,克服层层的语言障碍,亲自执笔译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再上学部公呈》中说:“阅数年,书成数百种,泰西声、光、化、电、营阵、军械各种实学,遂以大明,此为欧西文明输入我国之滥觞。”
徐寿因译书功绩,声誉腾播,被曾国藩保荐为“县丞”。当时,许多大吏如李鸿章、丁宝桢、丁日昌等都争相罗致,屡次邀请徐寿去主持他们新办的企事业。而徐寿“以为恐废学业,不愿应聘”,并认为“译书行世较专治一事影响尤大”,毅然辞谢了他们的邀请,而把后半生的全部精力贡献于译书及传播科学知识的事业中,前后达十七年之久。光绪十年八月初六日(1884年9月24日),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爱国的科学家徐寿离开了人世,终年六十七岁。
徐寿在十七年的译书生活中,介绍了大量的西方科学知识,特别是近代化学知识,而被近代维新思想家王韬认为是“皆有裨于实用者也”。根据现在见到的资料,徐寿的译著共有二十余种:
《汽机发轫》九卷四册。此书为造船研究发动机而译。同治十年(1871)刊本。
《化学鉴原》六卷四册。此书为普通化学,讲述化学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元素。同治十一年(1872)刊本。
《化学鉴原续编》二十四卷六册。此书专讲有机化学。光绪元年(1875)刊本。
《化学鉴原补编》七卷六册。此书专讲无机化学,其中一卷为《体积分剂》。光绪八年(1882)刊本。
《化学考质》八卷六册。此书专讲定性分析。光绪九年(1883)刊本。
《化学求数》八卷十四册(一说十五卷)。此书专讲定量分析,其中有《求数使用表》一卷。光绪九年(1883)刊本。
《物体遇热改易记》四卷二册。此书为物理化学的初步知识。光绪二十五年(1899)刊本。
《西艺知新》十卷六册。光绪四年(1878)刊本。
《西艺知新续集》十三卷九册。光绪十年(1884)刊本。
《宝藏兴焉》十六卷十六册(一说十二卷)。光绪十年(1884)刊本。
《营阵发轫》(一名《营阵揭要》)二卷二册。
《测地绘图》十一卷四册。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
《周幂知裁》一卷。
《求矿指南》十卷二册。光绪十年(1884)刊本。
《法律医学》二十六卷十二册。此书于徐寿生前已刻,未印。
《造橡皮法》已译未刊。
《造指南针法》已译未刊。
《试验铁煤法》已译未刊。
《造汽机等手工》未译完。
《燥湿表说》已译未刊。
《质数证明》未译完。
《清史稿》本传推重《西艺知新》及《化学鉴原》二书“尤称善本”。徐维则等在光绪末所编《东西学书录》著录其中八种。
此外,徐寿还参加了《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和《西药大成中西名目表》二书的编写工作。前书是为翻译《化学鉴原》一书需用统一定名而编制的工具书。徐寿制定统一定名是采取用外文第一音节来造新字的办法。他制定的钠、钾、钙、铅、镍、锌等二十种元素译名,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徐寿的这些译著和其他论述比较系统地反映了近代化学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对奠定我国近代化学学科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影响尚及于国外。日本知道徐寿译书情况后,曾派柳原前光等人到上海访问,购取译本,归国仿行,所以日本的化学译名多有与中国名称相同的。
四、传播科学知识
徐寿在承担繁重翻译工作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从事科学知识的传播。大约在同治十二年底或十三年初(1874),徐寿发起并联合中外同好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召集初学者讲习西学、西艺。获得了“风气渐开,成就甚众”的成效。徐寿还为1876年所创办的《格致汇编》写了序言。并在该刊发表过《医学论》、《汽机命名说》与《考证律吕说》等科学论文。起到了宣传科学的作用。格致书院是一个传播科学知识,进行科学教育的学术团体。它虽然还算不上是正规学校,但却是开办新式学堂的先声,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应有一席之地。科学知识的传播对19世纪末期维新思潮的高涨不能不说有着某些联系。而徐寿则为这一思潮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
徐寿不仅熟知化学、物理和机器等科学技术知识,而且还深通医学,能临床施治。同治元年(1862)闰八月间,著名诗人吴大廷患肠秘病。经徐寿精心治疗,病情逐渐缓解而痊愈。后来,吴大廷就特著此事于自著年谱。可见这是吴大廷认为一生中不能遗忘的大事,也反映了对徐寿医学造诣的钦佩。徐寿的译著中有《法律医学》一书也可证徐寿还是一位法医学者。
徐寿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竭力反对封建迷信。他主张婚丧葬不需选择黄道吉日,不滥祭鬼神,治丧不用僧道和吹鼓手,安葬不请风水先生。他在日常生活中,对“所有五行生克之说,理气浮浅之言,绝口不道”。他自奉俭约。时以余钱购买科学仪器,进行科学实验,“以实事实证,引进后学”。
徐寿既是一位博涉多通的通才,又是一位学有专长的专家。他不仅贡献毕生精力于科学研究与译述,还满怀热情地从事科学教育与宣传,甚至引导与影响他的儿子也投身于这项草创的事业中。所谓“子建寅,华封,皆世其学”,即指此而言。徐寿有三子:长子大吕,未流传事迹。次子建寅,字仲虎(1845—1901),曾以道员的身份参加过上海、金陵、山东、直隶各制造局的技术工作和译书工作,又到驻德使馆担任过二等参赞。后来专心致力于译著工作,有《器象显真》二册、《器象显真图》一册、《兵学》八册、《欧游杂录》二册、《德国合盟本末》一册、《德国议院章程》一册和《轮船布政》二册七种译著传世。徐建寅还与美国林乐知、宝山瞿昂来、英国傅兰雅广泛搜集资料,共同增补《海国图志》,成《续集》二十五卷。因此,后人论徐建寅成就时,曾把他与其父徐寿及华蘅芳并称为“三君著述几至等身矣”。
徐寿的一生是科学家的一生,徐寿的一家是科学家的世家。徐寿父子对传播科学知识和建立我国近代化学学科基础等方面的确做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我们不仅要纪念他筚路蓝缕的开拓之功,也应学习他发展民族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李慈铭和他的游记
晚清同光时期,绍兴出现了一位学问广博,而以诗词著称于时的名人,他名李慈铭,字爱伯,一作㤅伯,号莼客。道光十年(1830)生,光绪二十年(1894)卒,年六十五岁。李慈铭科场蹭蹬,仕途不畅,因此以狂傲骂座来掩饰他的失意。他生平好写日记,从二十余岁开始一直写了三十六年(1853—1889),名曰《越缦堂日记》,据说有六十余册,加上已佚的晚年日记八册,竟达七十余册,数量不可谓不大。内容所记为经历见闻及读书心得,但一如他的为人,后人读他的日记,总感到有做作之处,似是有意给人看的。鲁迅曾批评李慈铭日记中有涂改和让人看和抄的痕迹,认为:“我觉得看不见李慈铭的心,却时时看到一些做作,仿佛受到欺骗。”但是他的读书心得部分,由于李慈铭的学术底蕴较深,仕途又不甚得意,于是寄情读书,所以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民国时有由云龙者,从《越缦堂日记》中,辑出其读书心得部分,题作《越缦堂读书记》,虽经排印,但未发行。20世纪60年代初,中华书局又据由氏辑本,与日记校订、增补,成近百万字的《越缦堂读书记》,分装二册,于1963年问世,为学术界提供了一部有一定学术水平可供参考的著作。于是人多以李慈铭与《越缦堂读书记》相联系,而忽略他的其他方面成就,特别是他的一本游记著述《萝庵游赏小志》。
《萝庵游赏小志》为李慈铭抒写山川景物之作,文笔优美,清新细腻,每一小段皆可当游记美文读。其行踪所至,又每以干支纪年而有月日,类似日记体例,颇有益于了解撰者部分生平。是书所写上起道光二十年(1840)十二岁时,下迄咸丰九年(1859)。游踪所至,大抵不出绍兴、萧山及杭州周围。凡柯山、鉴湖、兰亭、舟山、灵隐、西湖、平湖、江寺等胜迹,皆有所记。如道光二十四年记游兰亭云:“山水秀发,朗然玉映,有王谢子弟清华蕴藉之观,乃知右军所取者,其风流相似也。其时亭馆已圮,竹圃亦就荒。惟林木翛翛,拂风映水,犹觉晋人吐属去今不远耳。”咸丰四年三月二十七日游柯山,记其景物是“一路山色浓蔚,林采晶碧,夕阳晃晃,金翠万层,是吾乡山水极着色画也”。撰者刻画山水,文字整齐,颇具意味。虽非长篇,但小品自有韵致,绍郡风流,尽在笔下。撰者于写景中,间记社会情态,如记道光二十一年绍兴庆祝道光帝六十寿辰之盛况云:
辛丑八月,宣宗六旬万寿,越中张灯特盛……极力绘日月之光,报功德之盛。城中江桥笔飞坊至东昌坊大街,十里廛肆鳞栉,各处灯样,以工相尚。鸾回鹤耸,云实日华。又尽出奇器宝物,青鼎绿彝,玉屏珠帘,以及古书古画、珍禽异兽、瑰草奇花之属,无不护以栏楣,夹道列观。入夜则星火渐繁,笙歌迭起,而各寺庙中,复结采台舞榭,标云叠霞,敷金散赩,绛天百仞,繁曜缀空。游人多饰香车宝马,一片光明锦绣中。钗钿咽衢,褂襦寻巷,所谓路曜便娟,肆列窈窕者……盖吾越繁盛,极于此矣!至九月,英夷陷宁波,犯余姚,粤人仓皇四遁,久而始定……
强敌压境,犹奢靡侈华如此。宜乎其兵备废弛,粤海败绩,浙东告急。道光帝于清代诸帝中,尚有节俭之称,而莼客此记,亦当破其虚谀矣!
是书成书于同治元年,为忆往之作。其书首有自序云:
同治壬戌(元年),客居京师,涕泪幽忧中,间取昔来游赏之事,一一志之。冀假虚沤,以沫枯鱼,设寓食以起饿隶,后有览者,不其悲乎!呜乎!自幼而壮,游之事可尽也。一石一水,一树一卉,随所记忆,略诠次之,名以萝庵。
自序又云,其所以名书为“萝庵”者,以其极赏柯山萝庵左近之景物,以为此“可以名平生之赏”,而“在予之游赏,惟萝庵为可名也”。故此小志中亦以记萝庵风景为特详。绍兴今为文化名城,遍地人文风流。李慈铭其人其书,亦可为绍兴文化增一碎玉,实应为当地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