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感引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良性的社交触摸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已被科学实验所证明。若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关爱性的触摸,那么后果将会怎样?


人们经常使用感官体验上更为熟悉的词汇来组织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如用“温暖”来描述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温暖感受。触觉体验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也被科学实验所证明,良性的社交触摸可以抚慰、疏导、构建联盟,建立合作行为,而把温暖、柔和的社交触摸与安全感联系在一起的,是我们从婴儿起就与父母建立的亲密关系。

华沙,1915年。所罗门·阿希(Solomon Asch)脸上洋溢着兴奋。在7岁那年,他获准在一贯的就寝时间留下来,过自己的第一个逾越节。在温暖的烛光下,他看着祖母斟满一杯跟周围环境不太搭的葡萄酒。

“那是谁的杯子呀?”所罗门问道。

“这是给先知以利亚的。”一位叔叔解释说。

“他真的会进来喝这杯酒吗?”

“当然,”叔叔说,“你等一会儿,时间一到,我们就会打开门让他进来。”

一大家子人围坐在桌边,朗诵《哈加达》(Haggadah)里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摩西时代,犹太人从埃及的奴役下求得解放。遵循犹太法典《塔木德》(Talmud)的教诲,人们按照古代世界自由民的方式,吟诵祷文,喝酒,把西芹浸泡在盐水里,享用节日大餐。饭后,按传统规矩,前门被打开,来迎接先知。片刻之后,在逾越节仪式引发的期待和鼓舞之下,所罗门看到酒杯里的液体似乎少了一点点,就像是以利亚在飘出门去拜访其他犹太家庭之前抿了一口似的。

所罗门·阿希在13岁时,和家人一起移民到了纽约市,通过阅读狄更斯的小说,他很快学会了英语。随着年龄的增长,所罗门迷上了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他最终于193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该领域的博士学位(见图1-1)。

图1-1 所罗门·阿希

注:所罗门·阿希,社会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这张照片拍摄于20世纪50年代,阿希在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心理学系任教授。他于1996年过世,享年88岁。

资料来源:Used with permission of the Friends Historical Library at Swarthmore College.

多年后,所罗门说自己之所以会对社会心理学产生兴趣,是因为童年时代那天晚上过逾越节的经历。逾越节圣餐礼上人们的集体信念,是如何让他们相信先知抿了一口酒这种显然不可能的事情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

随着希特勒和纳粹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所罗门在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对两个相关的社会政治问题尤为关注:在明显矛盾的证据面前,社会世界是如何塑造我们的信仰的?我们是如何对他人的性格做出快速判断的?所罗门写道:“我们看到一个人后,内心立即就会对他的性格形成一定的印象。扫上一眼,说上几句话,就足以让我们对一件高度复杂的事情做出判断。我们知道,形成这种印象的速度非常快,过程也非常轻松。日后的进一步观察,或许可以丰富或扭转我们最初的印象,但我们无法阻止这一印象的快速形成,就像我们无法对特定的视觉对象视若无睹,无法对一段旋律充耳不闻一样。”

所罗门想知道,有没有什么潜在的原则能指导性格印象的快速形成。毕竟,我们遇到的每个人都会展现出一整套多元化的性格特点。一个人勇敢、聪明、有良好的幽默感、动作敏捷,但他同样也可以十分严肃、精力充沛、耐心、彬彬有礼。另一个人慢吞吞的,做事深思熟虑且严肃,但被人招惹时脾气也会很暴躁。这类通过感知所得的个性特点是如何结合起来并构成我们对人物的整体印象,进而让我们能够推断、预测人物在种种不同情况下的行为的呢?是每一个特点结合成整体,进而形成了我们的感知,还是一种具体的特点,或少量特点,主宰了我们的整体印象?最重要的是,对像希特勒、丘吉尔、罗斯福这样的公众人物,很少有人能与之直接接触,上述过程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