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2014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回顾与评价
1.中国外贸增速下降
据海关统计,按美元计价,2014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4.30万亿美元,同比(下同)增长3.4%。其中,出口2.34万亿美元,增长6.1%;进口1.96万亿美元,增长0.4%;贸易顺差3824.58亿美元,扩大47.24%。
相比2013年,2014年中国外贸增速明显下降,为近三年来最低。1981~1990年,中国外贸的平均增速是11.7%, 1991~2000年,外贸的平均增速是15.2%。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除2009年由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9%外,2002~2011年进出口总额的增速始终维持在17.8%~37.1%。但是,2012年,中国外贸增速显著下滑,进出口总额仅增长6.2%。2013年,外贸形势有所好转,进出口总额增长7.6%。2014年,中国外贸增速仅为3.4%,为近三年来最低。
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出口和进口增长率均下降,且进口增长率下降幅度更大。2002~2011年的出口增长率均大于17.2%,而2012年和2013年的出口增长率相同,仅是7.9%。2014年,出口增长率仅为6.1%,下降1.8个百分点。进口增长率较上年更是显著下降。除2009年外,2002~2011年的进口增长率均大于17.6%,而2012年的进口增长率仅是4.3%。2013年,进口增长率回升到7.3%。但是,2014年,进口增长率仅为0.4%,下降幅度达6.9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中国外贸年均增长情况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海关统计快讯。
2014年,贸易顺差的扩大幅度远远高于2013年。从近三年数据来看,2012年,外贸增速显著下滑,贸易顺差也显著扩张,增长率达到48.1%。2013年,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但是,增长幅度低于2012年35.3个百分点。2014年,贸易顺差又持续扩大,扩幅达47.24%。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4%。据此计算外贸顺差占GDP的比重(外贸顺差/GDP)和外贸依存度,则2014年中国的外贸顺差/GDP高于2013年,约为3.74%。2014年,外贸依存度较2013年下降约2.92个百分点(见图1)。
图1 中国的外贸顺差/GDP和外贸依存度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中国海关统计快讯。
从月度贸易形势来看,同历年情形类似,2014年各月的外贸增长率呈现较强的波动性(见图2)。整体而言,月度外贸增速呈现“∽”形。上半年,进出口总值2.0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对于出口,1月出口增长最快,增速达10.5%; 2月出口严重下滑,下滑18.1%; 3月继续维持负增长,负增长6.6%; 4月呈现微弱正增长,增长0.8%; 5月和6月出口形势回暖,分别实现7.1%和7.2%的正增长。对于进口,前两个月进口增长较快,分别增长9.8% 和9.7%; 3月和5月分别负增长11.5% 和1.7%; 4月增长0.7%; 6月进口缓慢回升,增长5.3%。从季度数据看,进出口总值第一季度增长-3.7%,第二季度实现1.8%的正增长。下半年,进出口总值约1.8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96%。对于出口,7月出口增长达14.5%,出口继续回暖;8月出口增速回落至9.4%; 9月出口增速达到全年最高值15.3%; 10月和11月出口增速开始回落至11.6%和4.7%; 12月出口增速又有所回升,达6.6%。对于进口,7月和8月分别负增长1.7%和2.4%; 9月和10月分别正增长6.9% 和4.5%; 11月和12月又呈现负增长,分别增长-6.7% 和-6.2%。从季度数据看,进出口总值第三季度增长7.39%,明显高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第四季度增速回落,进出口总值增长3.91%。因此,全年月度外贸增速呈现“∽”型。
图2 2014年中国进出口、出口、进口的月度同比增长率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2.出口市场继续朝多元化迈进
2014年,在与发达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尽管中美双边贸易总额增长6.6%,较2013年增速有所下降(下降了0.9个百分点),中欧双边贸易增幅却非常明显,增长达到9.9%,大幅超过2013年的增速(2.1%)。中日双边贸易也扭转了前两年的下滑趋势,不增不减。与此同时,中国与新兴经济体的双边贸易额继续快速增长。尽管与南非和巴西的贸易总额分别下降7.6%和4.0%,中国与东盟、印度、俄罗斯和非洲的双边贸易总额分别增长7.1%、6.8%、5.6% 和4.3%。中国的出口市场继续朝多元化迈进。
3.民营企业外贸比重持续增加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高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贸总额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事实上,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在外贸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表2列出了2006~2014年不同类型企业外贸所占比重。从中可以看出,2006年以来,民营企业所占比重持续增加,从17.47%增加到36.47%,比重增加了1倍,与此同时,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不断减少。
表2 不同类型企业外贸所占比重单位:%
注:SOE代表国有企业,FAE代表外商投资企业,OE代表其他类型企业,其他类型企业主要是指民营企业。
资料来源:Wind资讯。
4.一般贸易占比提升
2014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4.21万亿元,增长4.2%,增幅低于2013年。加工贸易进出口8.65万亿元,增长2.8%,增幅高于2013年。由于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继续高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所占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所占比重达到53.8%。加工贸易占比保持稳定,为32.7%。
5.资本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并重
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是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2013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速要高于资本密集型产品。2014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速继续高于资本密集型产品。中国机电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8.05万亿元,增长了2.6%,增速明显低于2013年,占总出口的比重是56%,较2013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箱包和玩具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共出口2.98万亿元,增长4%,增速明显低于2013年,占总出口的比重是20.7%,和2013年持平。
6.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速高于东部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地理和政策方面的优势,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依赖于东部地区。近年来,由于中西部地区外贸所占比重较小,基数较小,外贸增速要显著高于东部地区。2013年,东部的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山东和福建等7省市进出口总值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79%。2014年,由于其增速低于中西部地区,这些东部省市外贸比重继续下降。与此同时,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进出口则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4年,宁夏、重庆、贵州、陕西等中西部省市的外贸增速分别达61.9%、41.7%、34.2%、31.7%,明显高于中国外贸整体增速。
7.对2014年中国外贸形势的整体评价
世界贸易低迷背景下,中国外贸增速难有作为,增长质量却稳步提高。2014年,中国外贸增速没有达到7.5%的增长目标,2013年也未实现8%的增长目标,但是二者有所差异。2013年,外贸增速仅低于目标值0.4个百分点,可以说是基本完成目标任务。2014年,外贸增速仅为3.4%,大幅低于目标值(7.5%)。但是,应该看到,2012年以来,中国外贸增速的明显回落和世界整体贸易增速的低迷是一致的。2012年以来,世界贸易增速持续性地低于世界GDP增速,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在这种世界贸易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外贸的增长也明显回落。
与此同时,外贸增长质量的提高则给中国带来更多的福利。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所占比重回落,私营企业进出口比重不断增加。由于大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定位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所占比重相应降低,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不断提高。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率低于一般贸易企业,因此,这种态势有利于中国整体生产率的提高,从而有利于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长明显快于东部,有利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也逼迫东部加快优化外贸结构,寻找外贸持续增长的新动力。主要大宗原材料进口价格下跌则有利于提升中国的贸易条件。
二 2014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成因分析
我们可以分别从出口和进口来分析外贸形势。一般来讲,影响出口的因素可以分为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需求方面的因素包括外部需求、汇率和贸易保护等,供给方面的因素主要是生产成本。影响进口的因素主要是国内需求,还有进口大宗商品的价格。此外,影响进出口的因素还包括贸易成本、政策因素等。下面,我们将分别分析出口和进口。
1.出口增速下降的成因分析
前述已指出,2014年出口增速较2013年下降1.8个百分点,这说明影响出口的因素综合起来对出口造成了负面影响。首先分析外部需求。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和2013年相比有所起色,尤其是欧洲经济开始实现正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4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 2014年的世界经济增速和2013年持平。世界银行的《全球经济展望》和联合国的《世界经济分析与展望》则预测,2014年的经济增速要稍好于2013年。另外,还有两点对中国外贸有利的方面。一是欧洲经济开始告别持续两年的负增长。2012年和2013年,欧元区经济分别负增长0.7%和0.4%,但是,根据联合国《世界经济分析与展望》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展望》等的预测,2014年,欧元区经济将实现0.8%的正增长。在此背景下,2014年,中欧贸易保持了较高的正增长,扭转了2013年下滑的趋势。二是世界贸易额增幅提高。2013年,世界货物和服务贸易额增长3.0%,根据上述机构的预测,2014年世界贸易额将增长3.4%~3.8%。全球贸易增速的提高有利于推动中国外贸朝好的方向发展。
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0.36%,是人民币汇率自2010年重启汇改以来首次出现年度贬值。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上涨幅度达3%,几乎是2012年的3倍。由于升值幅度较大,人民币汇率成为影响中国出口的负面因素。但是,2014年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是对中国出口有利的方面。国际贸易保护方面,2014年,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保护并没有呈现恶化趋势。政策因素也是有利方面,海关推进通关作业无纸化、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试行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单一窗口等监管新模式,2014年前三季度全国进口和出口海关通关时间分别较2013年缩短7.1小时和0.4小时。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作为中长期趋势性的因素,2014年和2013年并无太大变化。
2014年,各项影响出口的因素要么有利于出口,要么没有发生变化,但是,2014年出口增速却低于2013年,关键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主要是由2013年上半年虚假贸易导致的同期基数偏高所致。2013年1~4月,为实现人民币套利交易,通过外贸形式流入、流出的热钱陡增,统计得出的进出口总值大幅增加,也就是虚假贸易,由此导致2013年1~4月外贸增长虚高。虚假贸易导致2013年1~4月进出口总值基数较高,直接导致2014年第一季度外贸呈现负增长。
由于第一季度恰逢春节假期,2月只有28天等,第一季度外贸总额往往明显低于第二、三、四季度。比如,2011年和2012年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外贸总额分别低12.7%和14.0%。但是,2013年第一季度进出口总值仅比第二季度低4.7%。从同比增速来看,2013年1月、3月和4月外贸分别增长27.05%、12.02%和15.55%, 2013年其余月份外贸增长均没有达到两位数。由于主要通过香港市场进行套利交易,虚假贸易主要发生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贸易中。因此,还可以通过内地和香港贸易额的增长看出虚假贸易现象。2013年1月、2月、3月和4月,内地和香港贸易额增长竟然分别高达83.0%、35.7%、88.7%和53.6%,明显高于其他月份的增长。
因此,如果扣除虚假贸易导致基数偏高的因素,由于各项影响出口的因素要么不变,要么是正向影响,2014年出口增速应该至少和2013年持平(7.9%)。
表3梳理了上述各因素对出口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或者是不产生影响。正向影响是指,相比2013年,这些因素在2014年能提升出口的增速;负向影响是指,相比2013年,这些因素在2014年会降低出口的增速。不产生影响是指2014年和2013年的情形类似,这些因素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2014年中国出口增速相比2013年有所下降。
表3 影响出口因素分析
注:“+”表示正向影响,“-”表示负向影响,“∗”表示不产生影响。
2.进口增速下降的原因分析
影响进口的因素主要包括国内需求、加工贸易出口、进口价格、政策因素等。如前所述,预计2014年中国GDP增速为7.3%~7.4%,比2013年下降0.2~0.3个百分点,因此,国内需求会有轻微下降。加工贸易出口增速下滑,不利于中间产品的进口。2014年,进口价格下降3.3%,降幅高于2013年,这会影响进口额的增长。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比如,进口铁矿石量增长13.8%、原油增长9.5%、大豆增长12.7%、钢材增长2.5%、铜增长7.4%,而同期铁矿石进口平均价格下跌23.4%、原油下跌6.1%、煤下跌15.2%、成品油下跌4.6%、大豆下跌6.8%、铜下跌6.1%。上述三个因素都不利于进口增速。此外,2013年进口增速较高推动2013年进口额基数较高或许也是影响进口增速的负面因素。2013年,中国进口增速较2012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政策因素是最重要的推动力。2013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一揽子”稳定进出口的政策措施,并由商务部、海关总署等落实具体细则。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积极扩大商品进口,增加进口贴息资金规模。完善多种贸易方式,促进边境贸易”,这些促进进口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拉动了进口,提升了2013年的进口额基数。
三 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展望
1.对未来五年中国外贸形势的整体研判
要展望2015年的中国外贸形势,首先应该研判未来五年中国的整体外贸形势。我们认为,中国外贸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五年,中国外贸将保持个位数增长。前述已经指出,加入WTO后的10年中,除2009年外,2002~2011年的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始终维持在17.8%~37.1%。但是,未来五年,中国外贸将告别两位数增长。结合近几年的外贸形势,我们做出进一步判断,未来五年,中国外贸增速的上限是GDP增长率,下限则是世界贸易增速,即外贸增速将为4%~8%。
2.展望2015年的中国外贸形势
2015年的世界经济形势要好于2014年,外部需求将有所好转。IMF、世界银行、联合国、OECD等各大组织均看好2015年的世界经济,预计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要显著好于2014年。如IMF预计,2014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3%, 2015年,世界经济增速提升到3.8%。其中,欧洲经济将在2014年实现正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在2015年提高增速。与此同时,世界贸易额也将有大幅提高,2015年的增速较2014年将提升1.3个百分点。
2015年,人民币汇率的不可预测性较强。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再一次扩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浮动区间,将浮动区间从1%扩大到2%,增加了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可能。随着美国经济向好,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资本可能会考虑流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从而促使人民币贬值。但是,又由于2014年中国外贸顺差扩幅过大,顺差额达到历史最高,美国可能会以此施压人民币升值,从而使人民币又有升值压力。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很难预测2015年人民币汇率走势,从而有可能使人民币汇率波动明显,影响企业出口。
上述因素分别是影响中国出口的有利因素和负面因素。国际贸易保护、稳外贸措施、生产成本等都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是“中性”的。综合起来看,2015年中国出口增速可能在7%。
影响进口的因素如国内需求、加工贸易出口、进口价格、政策等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考虑到2014年进口增速过于疲软,预计2015年进口增速不会低于2014年,即增速会超过1%。
中国外贸面临的较大不确定性在于俄罗斯经济陷入衰退、欧洲经济复苏的基础不稳和重现贸易保护漩涡。2014年底,俄罗斯卢布大幅下跌,俄罗斯经济增长前景堪忧,如果俄罗斯经济陷入衰退,则虽然中俄贸易比重并不位于中国贸易伙伴前五名,但是,涟漪效应及由此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会影响中国外贸。各大机构普遍预计2015年欧洲经济将继续正增长,并且高于2014年,但是,欧洲有关国家依然受困财政问题,而且结构调整依然任重道远,这些因素或许会掣肘2015年的欧洲经济。2014年,中国外贸顺差过大也会使国际社会对中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尤其是美国,可能会实施贸易保护措施。上述不确定性均有可能对中国外贸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判断,如果中国外贸面临的不确定性不会发生或者影响较小的话,2015年的中国外贸形势稍好于2014年,估计2015年中国外贸总额将增长6%左右。
四 政策建议
中国外贸告别高增长时代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金融危机引致的外部经济形势不好,内因是力促贸易结构转型。贸易结构转型必然会影响外贸增速。比如,提升一般贸易比重将会降低加工贸易比重,加工贸易出口下降也将同时影响进口增速。2014年,中国外贸形势尤其不好,但是应看到,如果剔除2013年上半年虚假贸易导致基数过高的影响后,实际出口增速应该不低于7.9%,进出口额实际增速也会高于海关统计1个百分点,达到4.4%。因此,应该摒弃以往注重短期效果的贸易政策,未来政策应更加注重长期作用。
1.继续重视进口
2013年,进口增速的提升,才使得该年的进出口总额增速得到提升,2014年进口增速过低导致全年外贸增速大幅降低,应更加重视进口的作用。事实上,中国的进口规模一直与其经济发展规模不相称,进口潜力依然很大。因此,一方面,应继续说服美国放宽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管制,另一方面,在已出台促进进口政策的基础上,更加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地制订相应的进口规划。进口产品的目的大体上有三个:①弥补本国不能生产的不足,满足消费者的最终需求;②为加工出口而进口中间产品;③进口生产需要的技术、设备等,推动本国创新,促进中长期经济发展。未来几年,中国应统筹协调这些进口需要,在提升进口规模的同时提升进口的质量。
2.深化同“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
由于中日政治关系的影响,中日双边贸易受到负面影响,2014年尽管没有继续下滑,但是也没有实现正增长。2015年,中日政治关系很难明显改善,将会继续影响中日经贸关系。因此,中国应寻求提升同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新兴经济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正在谋求出口市场多元化,2015年将继续为此努力。除此之外,由于目前中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未来几年可以着力加强同该战略相关国家的经贸关系,推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并从这些国家进口自身需要的产品。
3.避免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2005年汇改至2013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累计升值40%。如此大幅的升值已经对中国的出口企业造成巨大的出口压力。2014年,人民币汇率开始呈现贬值态势,双向波动局面呈现。2014年,由于进口疲软,中国外贸顺差扩大幅度明显,这给2015年人民币带来较大升值压力。为避免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造成不利影响,应该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态势,防止人民币大幅升值。当然,我们也应关注人民币大幅贬值引起的汇率波动。总之,2015年人民币汇率面临较大不确定性,需要密切关注其走势。
4.帮助中国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长期以来,中国出口企业在国外销售的价格低于国内价格,让国外消费者享受到廉价的“中国制造”。企业宁愿低价出口也不愿高价内销,必然是因为内销有更高的额外成本,比如,存在地方保护、物流成本高、资金难以回收等。为此,应深度整合国内市场,加快国内市场一体化,加快发展物流业,地方政府应严厉打击欠款问题。此外,可出台补贴消费者的政策,鼓励购买外贸企业的内销产品。
5.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外商投资企业往往专注于加工贸易,生产率较低。近两年,私营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占中国外贸的比重开始超过30%。中小企业是私营企业的主力军,但其中的小微企业往往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提高小微企业外贸比重,应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撰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苏庆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