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计互嵌:闽宁镇的扶贫攻坚与就业转变
一 社区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位于银川市南端、贺兰山东麓、永宁县西部。闽宁镇南北长22.5公里,东西宽3.5公里,区域面积为63.2平方公里。镇域总土地面积16.9万亩。其中:农用地面积为14.7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7.51%。在农用地中耕地面积12.7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75.68%;园地0.3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25%;林地0.1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01%;牧草地0.2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3%,其他农用地1.30万亩。引水灌溉面积3.7万亩。
全镇下辖福宁、园艺、木兰、武河、玉海、原隆6个村民委员会,8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9109户4.53万人(其中包括0.66万生态移民、0.75万自发移民),拥有劳动力29910人。其中:从事农业劳动人口1.73万人,从事本地二三产业劳动人口0.35万人,外出务工人口0.91万人。村属人口占镇域总人口的80%,全镇回族人口约3.76万人,占镇域总人口的83%,属典型的回族移民聚集乡镇。
闽宁镇是一个纯移民地区,移民主要来源于宁夏南部贫困的西海固地区。因为移民来源的原因,该地一开始就形成了多地域、多民族、多教派杂居的格局。闽宁镇原来是一块荒芜地带,199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西吉、海原两县通过易地搬迁的方式,在此地建设成立吊庄移民区,第一批从西吉县搬迁来8000名移民,主要来自宁夏中南部9个贫困县(区),是全国最主要的回族聚居区。当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36.5毫米,曾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1982年,西海固地区贫困发生率高达74.8%,位居当时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首。
1996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作为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小组组长,落实了党中央东西协作的战略决定,全面开展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1997年福建、宁夏两省区第二次联席会议确定共同投资,在此地成立闽宁村,作为两省区合作的样板工程。建设了闽宁村等18个生态移民示范村和140个闽宁示范村,完善了一大批水利水保、农村电网、道路、广播电视、饮水等基础设施。1999年,闽宁村与玉海经济开发区合并为闽宁经济开发区,照明、道路、学校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移民们开始种植葡萄。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闽宁经济开发区移交永宁县管辖。2001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闽宁镇。201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生态移民,再次从宁夏南部山区大量搬迁困难群众到此。到目前每年仍然有大量生态移民和自发移民移居到该镇。
2014年底全镇地区生产总值9.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96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47亿元,第三产业产值3.47亿元,产业结构比重为40∶25∶35。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9个,家庭农场2个,农家乐4个。6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265.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0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5398元,经营性收入2704元,财产性收入693元,政策性收入207元。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全县排名第六,增幅第一。
农业方面,以葡萄种植和畜牧养殖为主的优势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目前葡萄种植面积10万亩,建成11座酒庄,葡萄酒年产量2.6万吨,引进了福建德龙公司、中粮公司等优质企业在当地进行葡萄酒酿造加工。畜牧业也是当地重要的产业,闽宁镇万亩草畜产业带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全镇肉牛存栏总量达1.6万头,建成标准化羊舍9200平方米。1537户贫困人口肉牛托管项目已兑现了第一、二批的分红资金。落实“散户养殖、整村推进”圈舍改造200户。
工业方面,在“一城两园”框架下,闽宁产业城入园项目5个,银峰铝业、创业谷、金强建材、酱香舍得酒业和人和管业项目正在加紧推进,累计完成投资14.23亿元。占地1750亩的闽宁扶贫产业园入驻5家企业,先后引进福建亚通、南安青川管业等6家企业落地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带动就业3000人。此外,该镇建成了宁夏生态移民培训示范基地和生态移民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开设与区市县联网的闽宁镇劳务市场,搭建了移民培训、就业平台,年均培训1200余人,人均务工纯收入过万元。
该镇贯彻“建园区、种葡萄、养黄牛、抓劳务”的思路,通过打造“四个样板”镇的要求,计划将闽宁镇建设成为全市、全区乃至全国东西合作的扶贫样板。2014年闽宁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0.57亿元,第二产业2.0亿元,第三产业2.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7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亿元,粮食播种面积1312公顷,产量8668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02元,城镇化率达5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不足500元跃升到2014年的9002元,再到2015年全镇家庭人均纯收入10361元。不仅成功进入全国重点乡镇行列,还获得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该镇从昔日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发展到今天的特色小镇,其发展得益于国家东西协作和区内南北互助两大政策。
2014年4月闽宁镇开展了机关干部“千人百村万户大民情大数据”调查活动,样本显示闽宁镇回族家庭占比72.9%,汉族为27.1%。在6个行政村中,回族家庭比例最高的是园艺村(100.0%)、玉海村(94.8%)和木兰村(90.2%),福宁村和武河村的回族比例为69%,原隆村的回族调查样本最低只有33.04%。
分析闽宁镇农业户口家庭收入情况发现,全镇农业户口家庭人均家庭收入8773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73.16%,家庭经营收入占23.04%,财产性收入占0.38%,转移性收入占3.42%。分别来看,非贫困家庭人均家庭收入9430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73.44%,家庭经营收入占22.95%,财产性收入占0.35%,转移性收入占3.26%。贫困家庭人均家庭收入1376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51.51%,家庭经营收入占30.38%,财产性收入占2.46%,转移性收入占15.65%。不难发现,工资性收入已经是当地农业户籍家庭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当地的工资性收入包括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和其他岗位工资收入。其次为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收入,特别是农业收入、牧业收入、交通运输业收入、批零贸易业餐饮业收入、农产品加工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在当地主要包括各项农业补贴收入、离退休金和养老金收入、救济金抚恤金救灾款、无偿扶贫或扶持款等,也是一项稳定的收入来源。总体而言,贫困家庭与非贫困家庭的收入差距主要在于工资性收入,非农就业已经成为闽宁镇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全镇农业家庭经营收入平均已不足家庭总收入的1/5。
闽宁镇所属永宁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县,除汉族外,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壮族、朝鲜族、土族、藏族、侗族、苗族、东乡族、维吾尔族、布依族、土家族、羌族等14个少数民族。全县总人口23.09万人中,少数民族人口4.7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0.7%。回族人口4.6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0.05%。县域内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道教四种宗教,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63个,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53座,佛教寺庙8座,基督教活动点2座,道教没有活动场所。全县在职宗教教职人员59人,其中伊斯兰教教职人员53人,佛教6人。伊斯兰教宗教格局为哲合忍耶、嘎德忍耶、虎夫耶、格底目、伊合瓦尼三大门宦两大教派。
闽宁镇是该县唯一的移民乡镇,至2013年有清真寺28座,教职人员28人,有哲合忍耶、嘎德忍耶、虎夫耶三大门宦和伊合瓦尼、格底目两个教派。2011年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以来,闽宁镇新增移民4328户17800人,其中,回族800户4000余人。宗教场所方面,在原隆村预留了2处清真寺建设点,规划建设宗教场所2处。2014年7月,闽宁镇政府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示范乡镇”,同年9月,闽宁镇政府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集体”。
闽宁清真大寺是闽宁镇最重要的宗教场所之一,位于闽宁镇镇区中心。初建于1999年,翻建于2004年。总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大殿建筑面积988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中国殿堂式与阿拉伯伊斯兰式建筑风格。白色墙面,殿顶绿瓦覆面,两侧各有一间邦克楼,中间有一座圆形穹顶。厢房600平方米,水房300平方米。该寺属哲合忍耶门宦清真寺,周围辐射近4000户、20000名信教群众。平常主麻日进寺礼拜人数在1500人左右,每逢“斋月”和重大宗教活动,参加群众最多时达到4000多人。该寺在清真寺设立“伊玛目”劝解室,由开学阿訇和寺管会主任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调解邻里之间、回族群众之间以及回汉群众之间发生的普通民事纠纷,多年来调处了大量的矛盾纠纷。2011年,闽宁清真大寺被国家宗教事务局授予“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该寺刘德馨阿訇也被国家宗教事务局授予“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个人”。
闽宁镇从无到有,从荒滩到城镇的巨变背后,是中央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系列发展政策结出的果实。从早期的吊庄移民到今日的生态移民、东西协作、精准扶贫,这些政策的实施深刻地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多年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这些政策虽然不属于狭义的民族政策范畴,但是在民族地区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