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民族地区发展调查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被调查地区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强调公平、正义、共享,是社会的安全网和兜底线,可以免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不仅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调解收入分配、实现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而且有利于促进民族平等,保障各民族权益,增进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团结。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过程。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例,1997年,我国建立起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09年下半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开始启动。2010年,国务院决定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向老少边穷地区重点倾斜。2011年,开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截至2012年9月底,我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部开展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我国基本实现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肖扬:《老有所养:“新农保”制度实现全覆盖》, 《金融时报》2012年11月14日。以医疗保险制度为例,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城镇职工医保制度。2003年,我国开始试点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到2007年覆盖我国全部农村地区,参合率超过90%。200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开始启动。截至2013年底,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3.22%,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为71.77%,工伤保险的覆盖率为52.08%,失业保险的覆盖率为42.93%,生育保险的覆盖率为42.87%;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达到76.58%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的数据为2012年年底的数据。;新农合的参合率达到98.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计算得出。

在国家加速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得到较快发展。但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基础薄弱、立法滞后、覆盖面窄、城乡失衡、体系结构性倾向突出等若干问题,因此要建立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特点和实际情况的社会保障制度。李俊清:《试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才让加、王平:《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根据调查数据,本部分试图围绕被调查民族地区城乡受访者社会保险制度的参保情况及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观满意度展开分析。

1.城乡受访者社会保险参保情况良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基本全覆盖

(1)城镇受访者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显著高于养老保险,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偏低。城镇受访者社会保险的参保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3.7%)、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9.8%)、城镇职工养老保险(36.2%)、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8.4%)、失业保险(11.3%)、工伤保险(9.0%)、生育保险(6.9%)。分民族来看,水族受访者、土族受访者、达斡尔族受访者的参保率整体偏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最高的民族是藏族(71.8%)、裕固族(71.2%),水族仅为12.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最高的是佤族受访者(71.9%),水族受访者仅为11.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最高的是为维吾尔族受访者(61.8%)。分调查区域(省份)来看,西北被调查地区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险参保率好于西南被调查地区,但参保率在省际间差异显著。甘肃被调查地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68.5%)、城镇职工医疗保险(63.5%)、工伤保险(30.5%)、失业保险(39.1%)生育保险(28.4%)的参保率显著高于其他省份,说明社会保险参保率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差异较大,这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相对合理、人均受教育水平较高有很大关系。分受教育程度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城镇受访职工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参保率越高,相反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比例越低。其缘由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更有机会进入正规就业部门就业,成为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参保者(见表2-60)。

表2-60 城镇受访者的城镇社会保险情况

(2)新农合的参保率高于新农保的参保率,新农保存在扩面空间。被调查地区受访者农村新农合的参保率达到95.6%,这和《201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相接近(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8.7%)。分民族来看,藏族受访者、景颇族受访者新农保的参保率都在90%以上,而水族受访者只有17.4%;维吾尔族受访者新农合的参保率最低,仅为89.6%。分区域(省份)来看,西南地区新农合的参保率好于西北地区;甘肃农村居民社会保险的参合率最高,新疆被调查地区农村受访者社会保险的参保率在被调查的六省区中最低。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参保率的重要因素。本文的数据并不支持已有的研究结论:受教育程度与农村社会保险参保率存在正相关关系。本文的数据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受访者,参加农村社会保险的比例越低。大学文化水平的居民,其新农保、新农合的参保率仅为51.2%、89.3%。其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见表2-61)。

表2-61 农村居民参加农村社会保险情况

(3)总体来说,被调查民族地区城乡受访者社会保险参保情况良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但是被调查民族地区社会保险的参保率和全国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被调查民族地区内部也存在社会保险参保率的不均衡状况。缩小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民族地区社会保险参保率的差距,中央必须加大财政投入。

2.被调查地区城乡受访者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满意度高,但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水平的满意度低于制度覆盖范围的满意度,养老保险制度的满意度低于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满意率,是反映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绩效的主要指标。城乡受访者对社会保障制度满意率不仅取决于受访者是否能够参加社会保障制度,还取决于受访者是否从中得到了实惠或者多大的实惠。在此简化为两个指标进行分析,即覆盖范围的满意率和制度水平的满意率。

(1)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的满意度:城乡受访者对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的满意度高,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但存在地区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

城镇受访者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城镇低保制度覆盖范围的满意率在90.0%以上,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满意率相对较低。将城镇受访者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满意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93.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91.6%)、城镇居民养老保险(91.7%)、城镇低保制度(90.3%)、工伤保险(84.9%)、生育保险(84.9%)、失业保险(83.6%)。因分民族后的样本量限制,故在此不做分析。分被调查地区(省份)来看,西北被调查地区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率总体高于西南被调查地区,但差异不显著;内蒙古被调查地区的城镇受访者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满意率偏低,云南被调查地区城镇受访者对城镇低保制度覆盖范围的满意率都没有超过80%。受教育程度影响城镇受访者对城镇低保制度的评价。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受访者对城镇低保制度覆盖范围的满意率越低(见表2-62)。

表2-62 城镇受访者对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满意度

农村受访者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的满意率都在91.7%以上,但对农村五保制度覆盖范围的满意率不高。将农村受访者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满意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95.1%)、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91.8%)、农村低保制度(91.7%)、乡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86.9%)、农村五保制度(77.1%)。截至2013年底,全国有农村五保供养537.2万人,比上年下降1.5%。农村五保供养人数偏少可能是农村受访者对其覆盖范围满意度偏低的重要原因。分民族来看,达斡尔族受访者对新农保、新农合覆盖范围的满意率偏低,分别为85.9%、77.6%,纳西族受访者对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的满意率仅为60.0%。分被调查区域(省份)来看,西南被调查地区农村受访者对农村低保制度、乡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农村五保制度覆盖范围的满意率显著低于西北被调查地区。在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的满意率上,新疆被调查地区的农村受访者的满意率最高,内蒙古被调查地区农村受访者的满意率最低。受教育程度对新农合覆盖范围的满意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新农保和低保制度覆盖范围的满意率存在显著影响。大学程度的农村受访者对新农保、低保制度覆盖范围的满意率分别为86.6%、80.0%,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是对提高新农保、低保待遇的强烈动机和愿望(见表2-63)。

表2-63 农村受访者对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满意度

续表

(2)社会保障制度水平的满意率:城乡受访者对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水平的满意率高,但存在制度差异、地区差异。

城镇受访者对城镇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水平的满意率都在80%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率最高。将城镇受访者对社会保险保障水平的满意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90.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89.1%)、城镇居民养老保险(88.5%)、城镇低保制度(85.8%)、生育保险(85.1%)、工伤保险(82.9%)、失业保险(80.6%)。因为分民族后的样本量限制在此不做分析。分被调查区域(省份)来看,西北、西南被调查地区城镇受访者对城镇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水平的满意率不存在显著差异;新疆被调查地区城镇受访者对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水平的满意率相对较高,青海、内蒙古被调查地区城镇受访者对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水平的满意率相对较低,突出表现为内蒙古被调查地区城镇受访者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的满意率仅为72.2%。青海被调查地区城镇受访者对城镇低保制度保障水平的满意率仅为57.1%。由此可见,城乡受访者对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水平的满意率存在地区差异(见表2-64)。

表2-64 城镇受访者对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水平满意度

续表

农村受访者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低保制度保障水平的满意率都在90.2%以上,但对农村五保制度保障水平的满意率不高。将农村受访者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的满意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94.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90.6%)、农村低保制度(90.2%)、乡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85.2%)、农村五保制度(77.6%)。分民族来看,达斡尔族受访者对新农保、新农合覆盖范围的满意率偏低,分别为85.5%、66.7%,纳西族受访者对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的满意率仅为63.3%。分被调查区域(省份)来看,西南被调查地区农村受访者对农村五保制度、农村低保制度、乡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制度保障水平的满意率显著低于西北被调查地区;贵州、内蒙古被调查地区农村受访者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水平的满意率整体偏低。分受教育程度来看,大学文化程度的农村受访者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的满意率最低(见表2-65)。

表2-65 农村受访者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水平满意度

(3)综合比较城乡受访者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满意率,可以发现,城乡受访者对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的满意率高于其对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水平的满意率,城乡受访者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率高于其对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水平的满意率,城镇受访者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率高于其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险的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