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路径:双层博弈视角下的气候传播与治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

第一节 气候变化研究综述

一 气候变化的确定性

气候变化研究以时间为界,分为古气候学研究和现代气候变化研究。古气候学与古地质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大气物理等密切相关,主要研究地质时期气候的形成。现代气候变化研究始于19世纪末,指有较系统的气象仪器观测资料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区别于古气候的主要特征是人为因素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气候变化研究超越了自然科学层面,与政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关系等社会科学相结合,进而提升到全球气候治理的层面。

现代关于“气候变化”有两个主要的定义。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气候变化定义为气候状态随时间发生的任何变化,除了气候变化的自然变率,还强调人类活动的影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强调除自然变率之外,由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带来的气候变化,认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消耗大量化石燃料、排放过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

现代气候变化研究以温室效应的发现为关键节点。法国人傅里叶被公认为是第一个发现温室效应原理的科学家,他在论文《地球及其表层空间温度概述》中指出,大气层将地球辐射的热量重新反射回地面是地球能够保持热量的主要原因。1895年,瑞典科学家斯文特·阿列纽斯研究出第一个用来计算二氧化碳对地球温度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首次提出温室效应的概念。1961年,美国科学家基林提出了“基林曲线”,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长提供了长时间尺度的数据支持,做出了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奠基性工作。在随后的20年时间里,全球变暖的迹象及对此的分析越来越多。在1979年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与会的世界各国代表对气候变化的事实和可能的影响达成基本共识,气候变化的全球应对由此展开,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启动。1988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世界气象组织的推动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式成立。

IPCC对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和世界气象组织会员国开放。IPCC的使命是在全球范围内收集整理现有的关于气候变化科学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迄今为止,IPCC共发布五次评估报告。每次报告都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1990年,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发布。根据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四家研究机构公布的近15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序列,全球平均气温在“暖—冷—暖”的波动中呈现上升趋势。第一次评估报告引用了这一发现,证实气候变化正在发生。这次评估直接推动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这是国际社会联手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一个全球公约,也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本框架。国际气候机制的建立由此进入正轨。

1995年,IPCC发布第二次评估报告。这次报告明确了人类活动是导致温室气体增长的主要原因。以这份报告为科学依据,1997年12月,人类历史上第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协议《京都议定书》诞生。

2001年,IPCC发布第三次评估报告。这份报告为国际减排行动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标准,并将气候变化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联系起来,为促进《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成功签署并生效做出了贡献。

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发布。报告从不同角度就气候变化的事实、原因、影响等进行了综合评估,直接推动了2007年底《巴厘路线图》的制定,“双轨制”谈判正式开启。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于2014年正式发布,有800多名科学家参与,是参与编写人数最多的,也是有史以来最全面的一次评估报告。报告确认,世界各地都在发生气候变化,气候系统变暖毋庸置疑。以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为主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至少已上升到过去80万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相比之前的评估报告,这次报告进一步肯定,温室气体排放及其他人为驱动因子“极有可能”直接造成20世纪中期以来观测到的气候变化。报告还指出,气候变暖幅度的提高会增加严重的、普遍的和不可逆转的影响的可能性,包括对独特和受到威胁的系统产生严重和广泛的影响、大量物种灭绝、对全球和区域的粮食安全带来巨大风险,以及高温、高湿威胁人类的正常活动(包括一些地区一年内部分时间的粮食种植或户外工作)等。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三个工作组报告将于2021年编写完成。综合报告将于2022年按照一定的程序编辑完成,及时提供给UNFCCC做全球盘点,届时各国将审查其在实现全球变暖远低于2℃的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情况,同时努力将其限制在1.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