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则要更多,一方面会涉及经济发展本身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还会涉及开放所带来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相互影响。对于影响因素的分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理论分析为基础,而另一部分则是以实证分析和绩效评估为基础,从绩效评估的指标中寻找影响因素。
(一)开放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从理论的角度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式进行分析,例如倪大兵(2014)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制约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因素,认为思想和人才的落后、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度的不足、企业自身层面的国际竞争力较差等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而徐冬青(2007)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制约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因素,认为土地、能源等资源的紧缺,生产成本的提高,核心技术的缺乏等因素制约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而这些因素反映在企业层面就是国际竞争力的不足,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从而影响开放型经济发展。
(二)开放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从本质上看,作为绩效评估指标的变量,本身就是用来衡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所以一般与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较高。
黄伟新、龚新蜀(2014)认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随着宏观经济背景的不断变化在不断变化着,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所以通过因子分析法分四个阶段研究了影响因素,认为良好的经济信心是影响沿边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而经济信心又来源于宏观背景,因此,宏观背景的影响程度最高;同时,投资拉动政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李裕鸿、汪颖颖(2016)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寻找影响因素,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重要影响因素,而第二产业是重要发展力量,由于回归分析将GDP增长、外贸增长等作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无法全面反映出发展的真实水平,所以固定资产投资这一影响因素具有一定参考性,但也存在疑点。何计文、邓玲(2016)将TOPSIS法改进,对长江经济带的11个省市的开放型经济水平进行排名,认为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开放效益三大因素对开放型经济水平有显著影响,而开放基础和开放潜力的影响则相对较小,这一研究的缺陷在于开放基础和开放潜力的部分效用被转移到其他三方面,从而低估了开放潜力和开放基础的作用。赵淑婷(2015)选取相关指标构建回归模型,分别对外资依存度、外贸依存度和对外开放度三个方面进行回归,认为教育、外资利用率等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有正相关作用,而人均GDP水平、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则具有负相关作用。汪朝阳(2012)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影响因素,采用空间计量理论分析开放型经济,分析开放型经济的空间特征,认为地理上的辐射作用也是影响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一大因素,一个地区周边的开放型经济水平较高,其本身也会被辐射,但这种辐射作用并不一定是好的,所以确定适宜的开放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在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方面,殷阿娜、王厚双(2014)在分析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绩效评估的同时,也分解出了影响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认为环境、资源、技术、贸易结构等都会对开放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还有一些学者分析了区域性的开放型经济的影响因素。胡心宇、陕勇(2014)虽然研究的是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因素,但也可以从中理解开放型经济的影响因素,该文运用相同的因子分析法对湖北省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安徽、湖南、河南等九省份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开放环境、经济结构是影响最大的因素,而经济规模、科技实力、投资因素等都有所影响。李练军(2008)构建了对中部地区的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回归模型,与上述李裕鸿、汪颖颖的研究结果类似,同样认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中部地区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贸易条件、进口贸易同样影响较大,但外商直接投资、人力资本的影响微乎其微,同时,全球经济指数、汇率、国内生产总值等宏观因素对其进口贸易没有直接影响,而对出口贸易则会产生影响。
另外一部分学者在研究中强调了金融开放度对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孔艳杰(2009)对中国银行业的开放程度进行测度,认为银行业体系越完善,其开放程度越高,从而对外资、外贸等都有促进作用,从而影响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曾令美(2013)从银行业的对外开放角度出发,认为金融开放度是影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我国现在的金融开放度低于贸易开放度,但总体来看呈现上升趋势。而张艳秋(2016)则通过对金融开放度的测量发现金融开放度并不完全与开放型经济相关,仅与贸易开放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直接投资开放、证券开放之间没有明显关系。总体来看,金融开放度和开放型经济之间有相关性,但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