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史研究(第38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清代安徽城市发展与不发展及原因分析

何一民 胡中华

内容提要:清前中期,安徽因为建省,其所属城市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安庆及部分府级城市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近代以来,皖江沿岸的芜湖等城市也有所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安徽城市发展明显滞后,且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全国性大城市,与长江下游地区其他省份比较,安徽城市处于“不发展”的状态。导致安徽城市整体发展不充分的原因较多,主要与战争导致人口大幅度减少,城市和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有直接的关系。另外,经济长期低迷,区域内部城市之间相互隔离、缺乏互动,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清代 安徽 城市发展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经历明末清初的战乱之后,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励精图治,到乾隆年间,“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水平已超过明朝的鼎盛时期,从而推动了城市的更生和城市化进程”。何一民:《中国城市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第387页。清代南方城市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长江沿岸城市发展甚速,长江城市的发展超过了黄河城市,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清代既达农业时代城市发展之顶峰,又使得中国城市开始步入了新的转型时期,即过渡到工业时代城市。”何一民:《清代城市研究的意义、现状与趋势》,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安徽省是清代建立的省级行政区域,安徽城市在清前中期较明代有较大发展,但是在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安徽城市整体上处于“不发展”状态,部分城市甚至明显衰落。

一 城市的发展与“不发展”

(一)清代前中期安徽城市的发展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地区,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居于中国南、北和东、西部之间交汇区域,东连苏、浙,沿长江而下与上海连接,并通向大海;西南通江西,北向直达豫、鲁。在地貌条件上,地区差异明显,自北而南依次为淮北平原、江淮山地丘陵、沿江平原和皖南山地丘陵,山地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2/3。在气候上,由于地跨江淮两大流域,气候呈明显的过渡性,淮河以北寒冷干燥,长江以南温暖湿润,雨量、气温均由北向南递增,宜于农、林、牧、渔业的发展,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给安徽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清代安徽建省后,城市出现一定程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省会城市安庆优先发展

清代安庆的发展与安徽建省有着直接的关系。康熙六年(1667),清廷将江南省分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安徽建省后,以安庆为省会,由此推动安庆的发展。清廷之所以选择安庆作为省会有着多重考虑,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安庆的战略地位。安庆位于皖河汇入长江入口处,居长江北岸,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有“万里长江此封喉”之称。其城市建于南宋,明代为金陵的“西大门”。安庆,“滨江重地也。上控洞庭、彭蠡,下扼石城、京口。分疆则锁钥南北,坐镇则复吸东西,中流天堑,万里长城”。康熙《安庆府志》卷27,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安庆成为省会后,在政治中心优先发展规律的作用下,其政治和军事功能强化,经济资源和人口聚集能力加强,城市出现较快的发展。清初,安庆成为长江地区抵抗清军的一个重要据点,城市遭到战争的较大破坏,城楼和大部分基础设施毁于兵燹。清顺康年间重建,但人口恢复较慢。然而安庆成为省会后,在较短的时间内,人口就迅速膨胀,特别是随着省级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云集,安庆城内“聚集大量的政府官员、士绅、军队,以及为之服务的人员,人口大量增加,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范习中:《近代安徽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乾隆年间,安庆的城市建成区较小,仅“5.06平方里”,然而人口却达到22万人,城市人口大量流出城市建成区,在城墙之外形成若干街区。安庆比同期的武昌、长沙、成都等长江沿江省会城市的规模都要大,更是远大于黄河流域的西安、太原等省会城市。清嘉庆年间,安庆城市人口更增至27万人左右,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第691~701、828~829页。在全国大城市中居于前列。

2.府级城市的发展

除了省会城市安庆有较大发展外,安徽设省也促进了省内府级城市的发展,推动了省域城市行政体系的初步形成。安徽建省后,全省下设8个府(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安庆、庐州、凤阳、颍州), 5个直隶州(广德、滁州、和州、泗州、六安), 51个县,穆彰阿、潘锡恩等纂修嘉庆《大清一统志》卷108《形势》,胡序威编著《华东地区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59,第1~3页。初步形成了以省会安庆为中心、12个府级城市为次中心的城市体系。在安徽设省以前,安徽的府级城市多居于江南省的边缘地位,发展一直较缓慢。安徽设省后,各府级城市的政治地位提高,在不同程度上得到较快发展,见表1。

表1 清代中期安徽府级城市城周统计

资料来源:穆彰阿、潘锡恩等纂修嘉庆《大清一统志》卷109~134,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从对表1中安徽13个府级城市城垣周长的统计来看,庐州府城的规模最大,周长约为26里,六安、阜阳等城市府城的规模最小,周长仅为5里,安徽13个府级城市城墙总周长为118里,平均周长为9.08里,其中周长在9~11里的城市有6个,占府级城市总数的46.2%。需要说明的是,清代安徽府级城市中城周最长的城市不是省会安庆,而是合肥,主要原因在于合肥建城历史悠久,东汉末年建城,为扬州治所,明清一直为庐州府治所,地处淮北平原,便于城市扩大规模。安徽府级城市的规模与同期各省府级城市的规模基本相等,“嘉庆年间,各省府级城市平均周长为9.06里”。何一民:《清代城市规模的静态与动态考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以上统计表明,清中期安徽府级城市的规模与全国府级城市平均水平大致相当,这表明安徽府级城市在清前中期有较大发展。虽然这些城市的发展原因较多,但无疑与城市行政地位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3.传统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

清代,安庆作为省会成为省域政治中心,而庐州府城合肥作为省域经济中心则也有较大发展。明清时期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明代以后成为江淮地区的贸易中心。“清代,合肥城内商贾云集,外籍商人占很大比重,他们在合肥组织的会馆比较多,主要有江西会馆、金陵会馆、两湖会馆、泾县会馆、旌德会馆、山陕会馆、福建会馆、徽州会馆等八个。”吴介五:《合肥的外籍同乡会会馆》,合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合肥文史资料》第1辑,安徽省出版总社,1984,第182~183页。“谷米之出入,竹木之栖泊,舟船径抵县桥,或至郡邑署后,百货骈集,千樯鳞次,两岸悉列货肆,商贾喧阗。”左辅纂修《合肥县志》卷3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繁盛的商业促进了合肥城市的发展。乾隆年间人口约为14万人,嘉庆年间达到17万人,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第691~701、828~829页。在府级城市中属于比较大的城市。合肥在清代的发展为其后来成为省会奠定了经济基础。

4.新兴城市的崛起

晚清以后,随着安徽对外开放,芜湖因开埠通商成为安徽城市发展最快的城市。芜湖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长江来西南而趋东北,县治凭东北以控西南……《舆地志》谓‘吴头楚尾’”。朱肇基修乾隆《太平府志》卷2《地理志·形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芜湖被西方列强视为向江淮地区渗透的突破口,英国通过《烟台条约》强迫清政府于光绪二年(1876)将芜湖开埠通商,芜湖由此成为安徽唯一的通商口岸。近代外力的楔入成为芜湖城市发展最大的动力,开埠前芜湖的建成区规模不大,不过是一个传统市镇,虽然商业较为繁荣,但“市面尚不及湾沚”。余谊密等修、鲍实等纂《芜湖县志》卷35,民国8年石印本。开埠后,芜湖通过青弋江、水阳江等水路交通,贸易圈涵盖安徽省境内的大部分地区、江苏省境内的江宁府、镇江府和河南省的一部分地区,成为皖南山区、巢湖流域和长江沿岸的物资集散中心。张亮:《皖江流域城市结构、功能及早期转型研究——以清代安庆、芜湖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7,第23~24页。开埠之后,外国洋行蜂拥而至,大肆推销鸦片、洋纱、洋布、煤油等舶来品,低廉收购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翁飞:《安徽近代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第222页。刚开埠时,芜湖商号只有121家,进出口贸易额仅有158万海关两,到1899年已达2028万海关两。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商业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第211页。20余年间,贸易额增长近13倍。1901年,芜湖的商号增加到722家。章征科:《从旧埠到新城:20世纪芜湖城市发展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第18页。据1934年发表的一项统计资料,当时芜湖的商号已有1633家,龚光明、曹觉生:《安徽各大市镇之工商现状》, 《安徽建设月刊》第26期,1931年。也增长了13倍多。芜湖因商而兴,“市廛鳞次,百物翔集,又采布帛襁至而辐辏”。余谊密修《民国芜湖县志》卷5,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清末民初,芜湖成为中国四大米市之一,内需的扩大,更进一步促进了芜湖的发展。20世纪初,芜湖已发展为“城中外市廛鳞次,百物翔集”,“市声若潮,至夕不得休”的繁荣商业城市,余谊密等修、鲍实等纂《芜湖县志》卷8。到1933年,城市人口达到15万人。沈汝生:《中国都市之分布》, 《地理学报》第4卷第1期,1937年。

(二)城市的“不发展”与衰落

清代安徽城市虽然有部分城市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从整体上看,相比长江下游其他省区仍然处于不发展状态,绝大多数县级城市发展十分缓慢,而府级城市在清后期更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落。太平天国战争成为安徽城市整体走向衰落的转折点。清末民初,持续的战乱和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安徽城乡社会经济陷入停滞状态,城市发展明显滞后。根据沈汝生先生的研究,民国时期安徽城市人口在10万~20万人的只有芜湖、安庆、蚌埠3座城市,其中芜湖人口不过15万人;亳州、阜阳、合肥、六安、宣城等5座城市的人口均在5万~10万人。同一时期,中国人口规模在20万人以上的城市已有29座之多,100万人和50万人以上规模的城市各有5座,而安徽没有一座城市人口在20万人以上。沈汝生:《中国都市之分布》, 《地理学报》第4卷第1期,1937年。合肥虽然于1853~1861年成为临时省会,1945年再次成为省会,但城市人口规模一直不大,1953年合肥城市人口仅18.4万人。胡序威编著《华东地区经济地理》,第71页。安庆在晚清以后地位一直下降,城市人口急剧减少,1953年降至10.5万人,“完全没有一个老省会城市所具的规模”。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第811页。芜湖作为近代以后新崛起的城市,一度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战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也相对较慢,1933年芜湖城市人口只有15万人。沈汝生:《中国都市之分布》, 《地理学报》第4卷第1期,1937年。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安徽城市整体处于不发展或衰落状态。与之相比,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在太平天国战争后城市人口快速增长,清末已超过100万人,20世纪30年代则达到400余万人。

二 安徽城市整体“不发展”原因简析

导致晚清以后安徽城市整体“不发展”的原因较多,其中战争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政治、经济和区域分布等因素。

1.长期持续的战乱使安徽人口大量减少,城市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城市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是不言自明的,而人口则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清代前中期,安徽人口在和平条件下有较大增长,太平天国战争以前安徽全省人口总数为3730多万。然而太平天国战争爆发以后,安徽长时期处于战乱状态,人口大量减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安徽是太平天国战争持续时间最久、战斗最为激烈、受到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安徽又成为捻军的发源地和主要战场。战争动乱对安徽城市的影响是巨大的、全方位的,除了城市建筑物、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外,对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文化肌理的破坏更是影响深远,人口的大量减少所产生的影响远大于物质破坏所产生的影响。曾国藩在给清廷的奏折中称:“自池州以下,两岸难民,皆避局江心洲渚之上……壮者被掳相携,草根掘尽,则食其所亲之肉,风雨悲啼,死亡枕藉……徽、池、宁国等属,黄茅白骨,或竟日不逢一人。”李翰章编纂、李鸿章校勘《沿途察看军情贼片》, 《足本曾文正公全集·奏稿》第18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连续不断的战争,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安徽人口锐减,成为19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口减少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曹树基先生对安徽近代人口的研究,1880年安徽人口比1851年净减少1599.4万人,30年间安徽全省人口净下降42%,其中部分府的人口净下降80%。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数十年间,安徽人口一直呈逐年减少趋势,清末民初才开始逐渐增长,但直到1953年也未达到太平天国战前的人口水平。其中只有1府1州(颍州府、和州)人口出现持续的小幅增长,而这两个地区恰恰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比较小的区域。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第211页。人是城市的主体,区域人口的大幅度减少,必然会对城市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太平天国战争以后,安徽城市之所以整体发展缓慢,处于“不发展”或衰落状态,与人口大幅度减少有关。

2.经济整体发展落后,进一步制约了安徽城市的整体发展

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动力,没有雄厚的经济作为支撑,城市发展也就失去动力。太平天国战争以后,安徽城乡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安徽城乡经济落后除了战争的影响外,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也对安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西方列强迫清政府开埠通商以后,以上海为主的中外贸易兴起,从而改变了清代前中期的南北贸易格局,地处南北交汇之区的安徽失去了地理优势。晚清以后,除芜湖等少数位于皖江沿岸的城市外,其他地区的城市大多处于发展的边缘地带,在海洋城市兴起的新格局下,安徽虽然位居长江下游,但未被纳入海洋经济的范围,因而被排除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发展之外,非但未能分享到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反而使安徽自然经济解体,城市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在与长三角城市竞争中处于极不利的地位。芜湖是近代以后安徽新崛起的城市,但是芜湖的发展过度依赖于中外进出口贸易和国内大米市场交易,中外转口贸易虽然促进了城市发展,但是西方国家大量廉价商品的倾销对安徽城乡经济影响十分巨大,极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在不平等条件下,民族工业企业难以与外国资本进行竞争,发展十分艰难,而国内米市的变化、芜湖米市的衰落,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因而经过开埠通商的发展高潮之后,芜湖很快就归于沉寂,“芜湖米市的兴衰就是安徽近代商业逐步衰落的写照”。程必定主编《安徽近代经济史》,黄山书社,1989,第33页。

安徽虽然居于长江下游,但与外部的联系较为薄弱,普通人思想保守,守旧势力极其顽固,封建的土地占有关系根深蒂固,农民遭受的剥削也十分残酷,近代淮系军阀的崛起,更加剧了安徽社会的分化,城乡经济日渐萧条。农村衰落尤其突出,特别是粮食的生产与收成逐年下降,“夏季和秋季收成不到六成的县占全省总县数的比例,1840年分别为10%和21.6%,以后逐年增加,到20世纪初,分别增加到90%和83%”。程必定主编《安徽近代经济史》,第32页。安徽是长江下游的重要产粮区,清前中期是著名的粮食出口大省,但是到清后期,全省粮食竟然无法自给,可见农村经济凋敝之严重。在城市经济方面,虽然现代工业率先起步,但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近代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下。“1895~1910年,安徽新办的16个企业总投资160.4元,平均约10万元,而江苏同期新办的63个企业总投资为1260万元,平均约为20万元。”程必定主编《安徽近代经济史》,第33页。凋敝的农业和萧条的工业,制约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城市人口也普遍减少,安徽各级城市普遍缺乏发展动力。

3.特殊的区域地理条件,导致安徽缺乏引领全省发展的中心城市

世界和中国城市化的经验表明,一个区域的城市发展水平受到该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深刻影响,近代安徽就缺乏这样的中心城市,这与安徽省的区域分布有关。从宏观区位来看,安徽“上控全楚,下蔽金陵,扼中州之咽喉,依两浙为唇齿,洪流沃野,甲于东南”。穆彰阿、潘锡恩等纂修嘉庆《大清一统志》卷108《形势》。但这种重要的区位却难以形成核心区域。秦汉以后,安徽没有出现过全国性政治中心城市或工商业大都会。清朝设立安徽省后,以安庆为省会,但安庆以政治、军事功能为主,在发展经济方面有很大的不足。特别是太平天国对安徽城市的破坏,导致安庆的中心功能减弱。安庆在安徽省内的地理位置偏西,难以有效控驭全省。安徽建省之初,安徽布政使司很长时间寄居江宁,安徽学政设在太平府,在此种情况下,安庆对全省的影响力相对有限,反对安庆为省会的声音一直存在。咸丰三年(1853),安庆为太平军占领,安徽的省会之争又重新开始,这对安庆为清军收复之后的重建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晚清以后,安徽的安庆、芜湖、合肥、蚌埠4个城市一直处于争夺省会的暗战中,而没有一座城市能够脱颖而出,由于相互之间形成制约,争夺资源,城市的整体发展受到阻碍。除了战争的破坏外,安庆发展受到制约还与交通有着直接的关系,安庆之兴在于交通,而不发展也在于交通。安庆位于长江之滨,有长江之利,与外部的联系较为便利,但是“安庆腹地多山区丘陵,陆路交通不便,虽有长江之利,但附近支流不多,只有皖河一条,且皖河流域流经山地丘陵,河水较浅、流程较短,航运不甚方便”。朱庆葆:《传统城市的近代命运:清末民初安庆城市近代化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1,第3页。由于安庆的内部交通不便利,它与省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受到很大制约。正如民初日本的一份调查报告所示,“安庆商业萧条,对外贸易殊形不振,虽已与英国缔约作开港之预备,然卒未实行,商业不振实为主因。与芜湖相比,商业基础比较薄弱,发展又极为缓慢”。翁飞:《安徽近代史》,第223页。在省域政治中心地位受到挑战后,经济发展又受困于交通等多种因素的情况下,安庆的不发展和衰落则是必然,安庆的省会地位最终被合肥取代也是不可避免的。安庆的衰落使安徽城市发展失去重要的引擎。

安徽的城市分布受到江河分布影响,安徽境内有三条重要的江河,从北向南依次是淮河、长江、新安江,安徽城市由北向南分别形成三大区域城市体系:淮河流域城市体系、皖江城市体系、皖南城市体系。范习中:《清代安徽城市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12,第45~46页。正因为如此,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条件下,安徽的三大城市体系之间缺乏横向联系,以江河为主轴的发展成为必然选择。“从省城安庆去皖北地区,翻山越岭,路途遥远,非半月无以为达。最便捷的道路反而是由安庆登舟,顺江而下直达镇江,然后经大运河、洪泽湖进入淮河后再到沿线各地以及皖北的其他地区,这一路线虽然绕了一个大弯,却反而比直线的陆路要方便。”章建:《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 2013,第42页。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安庆和皖南山区的交流之中,一省之内,交流竟如此困难,这也导致各区域的城镇和农村纷纷成为华北、长江中下游城市的腹地。因而在现代公路和铁路网没有形成之前,安徽难以产生区域性大都市,也就缺乏中心城市来带动区域整体发展。

三 结语

清代以来长江沿江城市出现较大发展,安徽虽地处长江下游,皖江流经安徽八百里,但安徽城市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同处长江流域的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省,甚至有学者认为,安徽“除了芜湖的兴起是清代末年安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其他则乏善可陈”。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第811页。其实,从纵向而言清代安徽城市也有较大发展,清代前中期,安徽部分城市甚至出现较大的发展,并在一定区域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然而在太平天国运动以后的百余年间,由于战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安徽城市整体上处于不发展或衰落状态。因此,对于清代民国安徽城市的研究,还需要从多方面展开,进一步深化。

作者:何一民,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

胡中华,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