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方前移的《国际视域下皖江区域经济(1877~1937)》即将出版。这部著作是前移在南京大学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的论文。2011年,前移答辩通过后,我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域社会发展与社会冲突比较研究:以江南淮北为中心”亦已完成,此项目随即被南京大学出版社申报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我计划把前移的论文与同届博士生刘振华关于近代南阳盆地社会生态变迁的论文一同出版,但对学术极为严谨、对自身要求极为严格的前移拒绝了我的出版设想,认为论文尚须进一步修改。不久,前移以之成功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又经数年的补充修改,这部书稿终于完成。真可谓十年磨一剑,辛苦不寻常。
前移的性格沉静诚稳,在学术研究方面属于能坐冷板凳之人。这部著作丰富的资料、扎实的论述,很能体现作者的学术功力。
近代以来,皖江经济带一直是安徽的核心区域,也是长江中下游经济带的重要构成部分,芜湖曾长期充当南京的上游门户。一个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总有一种难以挣脱的情结,总有探究其前世今生的使命感。这一点在前移身上尤为明显。前移对故土有着深沉的爱恋,骨子里总想倾一个学人所有的知识,为皖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因此,这个选题具有强烈的服务当代经济发展的意识。
近二十年来,我个人致力于区域史研究。我指导的研究生多多少少受到我的一点影响,有不少人把区域史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我在研究淮北时,被人批评介入过多,没有以一个客观冷静的旁观者身份来叙述淮北的历史。令我欣慰的是,前移这部著作显然更加客观理性。
可以说,这部著作是近代皖江社会经济史的综合性研究。皖江区域经济的核心是芜湖,而近代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分水岭无疑是通商口岸经济体系的形成。作者把1877年芜湖海关设立之日作为研究时段的起点,认为从此时起,皖江区域开始由一个地理系统发展成为一个区域经济的概念,逐渐形成以芜湖为中心的口岸—腹地区域经济圈。这一看法抓住了皖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在近代中国,农业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农业始终处于低水平的发展状态。作者认为,在皖江区域经济系统中,传统农业经济仍然是基础。但是,土地关系的不合理,以及资本、技术的限制,约束了农业持续增长。太平天国后,军功地主、一般地主,依靠权力圈占和廉价购买土地,造成土地高度集中,农家经济处于耕地—人口两种资源相互约束的“低水平平衡”状态,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会出现剧烈的波动。
随着芜湖通商口岸的设立,皖江区域逐渐发展为一个区域性的经济系统,同时通过埠际、国际贸易,皖江区域也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享受了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益处。
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起源地之一,皖江地区近代工矿业有了长足发展,官办、官督商办、商办企业早就出现。1895年《马关条约》之后,芜湖、安庆等地面粉、香烟、火柴、棉纱等工厂也相继设立。
但近代皖江经济存在着明显的波动。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围江成洲,虽然增加了耕地面积,刺激了经济增长,但付出了水土流失的代价。更为重要的是,南京国民政府迟迟没有实行孙中山设计的宪政体制,而是加强中央集权,对民营企业监管严格,造成公权力对私人产权的侵害,使许多工矿企业举步维艰。
劳动力市场的不成熟和不平等,进一步加剧了皖江区域经济的波动。城市就业在相当程度上依赖血缘、地缘关系,对各种帮会的依附是劳动力获得就业的基本途径。芜湖市场交易组织过多,极大地增加了交易成本,加剧了市场割裂。近代中国混乱的货币体系又实实在在地阻碍了皖江的金融流动。
从这部著作中,我们看到了近代政府在皖江地区出现了功能性失位,对盘剥之事介入过多,对职能性的服务却多放任不管。这样的研究结论,非常客观公允。并且,通过解剖皖江一个地区,我们可以管窥整个近代中国的普遍性问题。
本人作为前移的博士生导师,多次通读论文初稿。前移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项前后均把书稿发给我,征求我的意见。由于本人学力所限,对前移未能给予良好的指导。书中若有错误,本人与有责焉,竭诚欢迎尊敬的读者批评指正,以帮助前移,同时也帮助我本人不断进步。
2018年2月于南京大学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