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已过去多年,但世界经济仍在缓慢的复苏之路上艰难前行。在世界经济走势前景不明之际,全球经济重振成为世界性的焦点问题。当前,全球经济再平衡不断推进,新产业革命初露端倪,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在反思其发展模式后,纷纷抛出新的发展战略。如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场演说中指出,美国经济要从过去维系在金融信贷之上的高消费模式,转向出口推动和制造业推动的成长模式。此后,美国政府又提出出口倍增计划、制造业促进法案等一系列相关政策。美国的这一系列行动及政策被称为再工业化。与此同时,西欧各国也纷纷出台了再工业化计划和政策。2008年9月8日,英国政府公布一项新的振兴国家制造业的战略计划。2010年9月,法国政府在“新产业政策”中明确将工业置于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提出了法国必须进行再工业化,并计划到2015年把法国的工业生产量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5%。2010年,西班牙也制定了再工业化援助政策,预计至2015年将制造业占GDP比重由12%提高至18%。特别是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德国工业4.0战略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构建智能生产网络,推动德国的工业生产制造进一步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升级。此次一些欧美国家所掀起的再工业化,远非过去意义上的恢复和振兴传统的制造业,而是在一次工业化基础上的二次工业化。其本质上是通过产业升级,使工业重新拥有强大竞争力,并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成果引领和改造其他产业,尤其是新能源、信息、生物、医疗、环保、海洋和空间等新兴产业。正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发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尤其需要警惕的是,自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竭力推出“产业回迁”和减税方案,一旦税改方案通过,将加速全球产业竞争格局,调整我国产业升级将面临更严重的“纵向挤压”。中国经济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特别是21世纪头十年的超高速增长(年均增速达10.48%)后,从2011年起经济增速一路下滑(2011年为9.3%,2012年为7.7%,2013年为7.7%,2014年为7.4%,2015年为6.9%,2016年为6.7%),现在进入了(新常态)中高速增长的档位,未来20年到30年,中国如能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就能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意义非同一般。产业经济学有这样一个理论,经济的发展来自经济的转型与产业升级。金融是产业升级的“中枢”,商业银行融资创新为产业提供多元化的优质服务,把实体经济成本降下来才能加快产业升级。我们期待通过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改革来推动产业升级,驱动经济增长,实现中国经济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