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全球消费者的恐慌,当前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迫切需要市场能够提供信息透明、有安全保障的高质量食品。目前,食品可追溯体系已被公认为是能够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科学识别食品安全风险责任并对问题食品实施有效召回的主要工具之一,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建立了食品可追溯体系,这在加强食品安全、控制食源性疾病和保障消费者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尤其对肉、菜等大众化食品逐步建立起食品可追溯体系。2015年和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为食品可追溯的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事实上,商务部、财政部等2010年起至今分五批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58个城市作为猪肉等肉类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然而,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可追溯猪肉市场体系建设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与普通食品相比,生产具有安全信息的可追溯食品必然增加生产成本,成本的高低取决于所包含的可追溯信息是否完整,并最终体现在可追溯食品的市场价格上。虽然可追溯食品有助于消费者识别食品安全风险,但由于受到个体特征、消费偏好、风险感知差异的影响,消费者对具有不同层次可追溯信息组合的可追溯食品的偏好并不相同。向消费者提供部分可追溯信息,虽然成本较低但可能不能覆盖消费者所关注的全部风险节点;若向消费者提供完整的可追溯信息,虽然可追溯性强但额外成本高,可能超出多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如何基于客观现实,在市场上形成具有不同可追溯信息组合的可追溯食品体系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成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实施相应政策的基点。
作者在大量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信息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重点从支付意愿和消费偏好两个方面,深入研究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信息属性的支付意愿和偏好,进而基于个体消费偏好估计不同类型猪肉的市场份额,并据此研究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扩大可追溯食品有效供给范围的公共政策,以推动中国可追溯食品的市场普及。
值得鼓励与肯定的是,作者坚持研究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运用国际上较为前沿的研究方法,立足国情,研究我国可追溯食品市场体系的发展问题。如引入额外猪肉品质检测属性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属性作为可追溯猪肉事前质量保证功能的信息属性,并依据猪肉全程可追溯系统中基本流程与关键节点分析,以监控猪肉生产过程与流向且通过追溯来识别风险和实施召回为基本功能,并以有效实现可靠且连续的信息流控制、多向反馈和确保具备可追溯性为基本特征,引入供应链追溯属性以及供应链+内部追溯属性作为可追溯猪肉事后追溯功能的信息属性。此外,还引入国际先进的菜单选择实验方法研究在多信息属性自主选择情境中消费者偏好动态传递的理性和非理性特征,修正了陈述性消费偏好的测度偏差,得出了“猪肉品质检测属性与供应链+内部追溯属性分别是消费者最偏好的事前质量保证与事后追溯属性,当市场无法实现个性化定制时,在预算约束条件下,由猪肉品质检测属性与供应链+内部追溯属性构成的信息组合可成为市场上首选的可追溯猪肉产品信息”等研究结论,对完善我国可追溯猪肉市场体系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诚然,正如作者所言,由于受到研究工具、研究资料以及研究能力的限制,目前本书研究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尤其是由于受到人力、物力的限制,仅以江苏省无锡市为实验地点以及仅以猪肉为例,可能导致研究范围相对有限,影响样本的覆盖性与代表性。尽管如此,这部专著在国内可追溯食品市场研究方面还是做出了富有创新性的努力和尝试。
愿作者继续努力,在可追溯食品的消费者认知、偏好和消费行为研究领域不断探索、砥砺前行,取得更好的成绩!
胡武阳
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