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语言与社会(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导论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多民族国家,而藏族是这个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长期以来,各民族交错杂居,又各有自己相对集中的聚居区,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从语言上看,除了回族通用汉语,满族转用了汉语以外,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记录自己语言的民族文字。

藏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根据西藏昌都卡若文化遗址和林芝古遗址的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藏族人的祖先就开始在青藏高原上活动,他们在创造西藏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西藏的语言文明。

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北界昆仑山、唐古拉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及甘肃毗邻,东隔金沙江同四川相望,东南与云南山水相依,西面是克什米尔地区,南面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接壤。南北最长约1000公里,东西最宽达2000多公里,全区土地总面积为120万平方公里。西藏是我国藏族居住最集中的地区,根据1998年《西藏统计手册》(西藏自治区统计局编印)和2000年《西藏统计年鉴》等资料的主要数据,1997年西藏的总人口为242.74万人,藏族人口为234万人,占总人口的96.4%; 1999年西藏的总人口为247.72万人,藏族人口为238.8万人,占总人口的96.4%。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是藏缅语族中使用面积最大的语言。使用现代藏语的地域除了西藏外,还包括青、甘、川、滇诸省以及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邻近诸国。根据西藏传统和现代语言学家的分类观点——藏语可以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

藏族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公元7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派吞弥·桑布扎等人,参照古印度的文字创造了30个拼音字母,从此藏族有了本民族的文字著作和译著。汉藏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从1956年开始发现西藏的古人类文化到1980年后的考古研究证明,早在1万多年以前,活动于青藏高原的藏族祖先所留下的古文化与华北、华南等地的古文化就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藏文的创制、使用、完善和发展除了促进藏语本身以及藏文化的发展外,还进一步加强了西藏和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联系。自文成公主入藏以后,这种交流日益发展,各种汉文书籍也逐步被翻译成藏文,西藏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也被介绍到了中原地区。

元朝,西藏被正式归入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统一由元朝中央授权西藏地方萨迦领袖管理,同时直接参与各种政治事务。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及金瓶掣签制度,并在西藏驻军。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与中央政府和其他省区的联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从汉藏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看,汉藏文化交流经历了四个大的时期、两个大的高峰:①7世纪以前,是汉藏文化交流的自然时期;②7~13世纪,是汉藏文化交流的初创时期,也是汉藏文化交流的第一个高峰;③14~20世纪50年代是汉藏文化交流的持续发展时期;④20世纪50年代至今是汉藏文化交流的自觉时期,也是汉藏文化交流的第二个高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交流的工具。1951年后,随着西藏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西藏的语言文字以及西藏城乡居民的语言使用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双语现象的出现和发展,对西藏本民族的文化发展以及藏汉文化的交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50年来,西藏语言文字的发展和使用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然而西方一些国家政府利用“西藏问题”等在外交和其他场合对我国施加压力,攻击我们在西藏实行文化灭绝政策,攻击我们在西藏消灭藏族的语言和文字,以上这些因素都使得西藏的语言问题在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问题中具有相当的特殊性,使得西藏和其他藏族地区语言文字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的位置,也因此使得西藏研究中有关语言使用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具有特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