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政务信息资源管理配套机制的重点问题
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管理还需要建立一系列配套机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激励相容的机制设计。政务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数据资源,具有关联性的重要属性,其价值的充分发挥依赖于多种相关数据的相互关联,同时不同数据出自不同部门或不同主体之手。政务信息资源有连续性,需要不断维护、更新,需要数据提供部门发挥积极性、主动性;需要设计激励相容的管理机制,让不同主体、不同部门愿意且能够提供完整的政务信息数据,以最终相互协调,发挥政务信息资源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其二,公共利益与数据产权的平衡机制。政务信息资源不同于私人部门所生产的数据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必须考虑其公共价值的发挥。另外,为激励多元主体参与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过程,并削弱“搭便车者”投机行为的不利影响,对参与者在利用政务信息数据过程中新增数据的排他性产权保护必不可少。但这限制了政务信息资源作为公共数据的“公共”属性。因此,需要平衡公共利益和数据产权之间的冲突,通过恰当的机制设计,既激励个体参与,又保全公共价值。
其三,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的平衡机制,关键是数据的分类管理。政务信息资源是政府在履行职能过程中采集、生产或转换的信息,必然牵涉诸多个体的隐私信息,也牵涉诸多公共信息的开放,可能包括涉及公共安全的关键信息。在政务信息开放过程中,需要平衡隐私保护、信息安全与数据开放之间的矛盾。为解决此问题,数据的分类化管理成为必然的选择。需要对标准进行分类,并权衡不同标准的优劣。
其四,数据增值收益的分配机制。可以预计,不久之后,基于政务信息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各种实践,将产生可观的数据资产增值,这种增值的初始来源是公民的参与和合作。在数据分层、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角色与作用将更加明晰。在分配市场化收益之后,可能累积形成数据资产的公共收益。需要建立社会化共享机制,合理管理这部分公共收益。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所有信息都已数据化,所有数据都已电子化。信息数据已经不再只是作为一种资源存在,其同样承载着公民基本权利的内涵。公民隐私、经济平等、公共安全以不同形式存在于数据当中。从这个角度讲,在政务信息资源开放的制度设计进程中,包括数据隐私、平等获取、信息安全在内的其他价值追求应同等重要地纳入制度建设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