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美国(西方)对建立现存中国知识新体系的渴望
中美双边贸易虽然打通,但仅仅存在的商业关系并没有促使彼此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美国对中国文化认知依然很少。1818年,杰斐逊总统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就谈到了这个问题,并表示特别想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字。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未能如愿。1825年,13岁的美国人亨特(William C. Hunter)来到中国。他先到马六甲的英华书院攻读中文,后从事商业活动,能讲汉语和用中文写作。这是真正懂汉语的第一位美国人。可惜没有留下什么著作。1834年,一位美国商人出于好奇,从广东“买”了一位小脚妇女运至美国,美国人争看“三寸金莲”。这虽是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却反映出美国人对中国文化习俗的无知。直到1838年,美国的哲学会会长杜彭书(Peter S. Du Ponceau)经过努力,才出版了《中国文字之性质及其特征》一书。但他根本不能阅读中文图书,资料皆来源于欧洲人关于中国的报告和谈话,水平可想而知。19世纪上半叶,随着中西交往的日益扩大,西方社会对有关中国各个方面的知识和信息的渴求也愈加强烈起来。在既往300年里,西方国家在以来华天主教传教士的作品为中心,己经初步建立了一个关于中国的知识系统。然而,这一知识系统遭到愈来愈多的质疑乃至否定,重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重新建构关于中国知识体系的需求日益强烈起来。尽管当时的中美两国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商贸关系,但作为两国经贸往来的商人,基本不懂也不想学习对方的语言及文化,在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方面并没有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就在早期美国人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兴趣,开始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并且构建有关中国新的知识体系的这一时期,早期来华的传教士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