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文化中行:“一带一路”国别文化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文化国情

1 民族

老挝有49个民族,分属老泰语族系、孟-高棉语族系、苗-瑶语族系、汉-藏语族系。

老挝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9.7%,人数最多的有50余万人,最少的不到1000人。普泰族居首,人口50余万人;佧木族次之,人口约45万人;蒙族(苗)居第三,人口约25万人;叻族居第四,人口约12万人。

2 宗教

老挝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主要有小乘佛教、原始宗教、天主教、基督教和婆罗门教。其中,小乘佛教是老挝的国教。老挝历届政府都很重视宗教,并将其作为宣传、教育和团结国民的重要工具。

香通寺是琅勃拉邦最宏伟的一座寺院,于1560年建造。

琅勃拉邦的香通寺

扩展阅读:老挝的主要宗教

小乘佛教

老挝是一个佛教王国,老族、普泰族、泰丹族、泰登族、泰考族、泰诺族、叻族、潘族、水族、赛族、蔑族、嘎达族和泰兰族等大多信奉小乘佛教,信奉者占这些民族总人数的80%以上。据老挝政府统计,老挝有佛寺近2000座,僧侣2万多名。在老族人居住的地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一些大的村寨甚至有2~3座,每座佛寺中至少有僧侣3~5名,多则几十名,大的佛寺僧侣可超过百名。


原始宗教

老挝的老佤、老努、老听、老法等山地民族(即老挝现政府划分的老听族系民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少数居民信奉原始宗教。所谓原始宗教,就是信仰鬼神,图腾崇拜。鬼神分为家神“秕亨”、山神“秕巴”和村神“秕班”。


基督教

老挝信奉基督教者分为天主教徒和新教教徒两种,前者多是泰族,后者以蒙族居多。法国和美国统治老挝期间,都千方百计利用宗教为其统治服务,积极传播天主教和新教,但收效甚微,很多人对天主教和新教加以抵制。据老挝宗教部门1975年8月统计,从1893年老挝沦为法国殖民地到1975年美国人撤出老挝,天主教在老挝共建有53座教堂,有修士11名、修女127名、神父31名和教徒53075名。


婆罗门教

公元13世纪以前,老挝地区大部分在吉蔑人的势力范围之内,使用起源于印度梵文的文字,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老挝同柬埔寨一样,深受婆罗门教的影响。在公元8世纪或9世纪,婆罗门教已传入老挝,直到14世纪初,婆罗门教才衰落下去,被小乘佛教取代。虽然现在老挝人已不信奉婆罗门教,但在社会生活及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人们仍可以看到婆罗门教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烙印。例如,迎接朋友时双手合十并微微鞠躬;在举行新年、婚礼祝福仪式时,典礼也是婆罗门教式的,甚至典礼中的首领也被称为婆罗门。老挝的各种传统节日和宗教仪式,很多是源于婆罗门教,过去老挝宫廷每年举行的典礼甚至历届政府的宣誓仪式,都沿袭了婆罗门教的仪式。

3 风俗与禁忌

老挝各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民族众多、民俗各异,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这是老挝的一大特色。

(1)民族服饰

老挝各民族服装差异较大。老族和其他老龙族系民族,男子大多上身穿无领大襟或对襟的短褂,由白布、灰布、黑布或其他颜色的布做成,长在腰下臀上,袖口较窄。下身大多穿黑色、褐色或其他颜色的长管裤,裤裆较肥大。也有的穿黑色、褐色或其他颜色的筒裙。妇女大多上身穿白色、粉红色、黄色或其他色彩鲜艳的紧身内衣,外套白色或粉红色无领大襟或对襟短衫,袖口和腰部较窄,一般没有扣子,用布带扎结。下身穿粉红色、褐色或用各种花布制作的长筒裙。脚上大多穿拖鞋,有不少人赤脚。较富裕家庭的妇女腰系银腰带。

蒙莱(花苗)、蒙考(白)、瑶族和其他老松族系民族大多穿黑色、青蓝色和其他深色衣裤。其中,蒙莱和蒙考等民族男子大多上身穿圆领开襟窄袖黑衣或青衣,袖口常常用三道黑布镶衬,下身穿同样颜色的长管裤,裤裆肥大。妇女上身穿绣花或镶银的黑色或白色上衣,常常绣花、挑花、编织和镶衬等多种形式并用;下着皱褶花裙,大多以五彩丝线镶绣。部分妇女还佩戴银手镯、银耳环,胸前佩戴大银项圈或银锁。瑶族男子多数穿黑色或青蓝色对襟长袖衣,下着大裆管裤;妇女一般上穿青蓝色或黑色长衣,衣长过膝,以红色和白色布料镶边,下着黑色管裤。布料不少是自织自染的。

老佤、老努和其他老听族系民族以黑色衣裤为主。男女色调差异不大。男性一般穿红边黑衣,袖短而宽大。下着黑色大摆裆布裤。妇女一般着对襟黑色衣服,用银纽扣,下着管裤。

(2)饮食文化

老挝各个民族的饮食也有较大差异,老族和其他老龙族系民族主食以糯米为主,少量食粳米。肉食有猪肉、牛肉、鸡肉、鸭肉及鱼、虾、螃蟹、青蛙、螺蛳、黄鳝等。制作较有特色,肉类和鱼类多用烘烤,还有的用辣椒、葱、姜、食盐和香菜等作料与肉一起剁碎,用开水调匀做成酸肉“剁生”或者将其炒干做成“剁干”。蔬菜以小白菜、小苦菜和莲花白居多,野香菜、竹笋、青苔也受到这些民族的喜爱。饮料有米酒、咖啡、椰子汁、茶水、啤酒等。就餐时一般都不用筷子和其他餐具,习惯用左手将饭攥成小团送入口中,右手夹菜。

老佤和其他老听族系民族主食有大米、玉米、荞子和小米等。肉食除家养的猪、羊、牛、鸡外,还有蛇、鱼等。制作方法包括烧、烤、煮、炒等。蔬菜以小白菜、小苔菜、酸竹笋、灰竹笋和其他野菜居多。酸竹笋是用鲜竹笋埋在铺好树叶的地坑里,5~10日后取出晒干即成。灰竹笋是将鲜竹笋切片放入陶罐内,加入澄清的草木灰水,浸泡2~3日取出即可食用。他们还喜欢制作酸粑菜,方法是将苦菜、瓜尖和豆苞等与酸竹笋丝一起煮,加上辣椒和盐。饮料主要是白酒和生水,少数人家有山茶水和坛酒。坛酒的制作方法是将稻谷放入坛子内加入药酒和生水,5天后用空心小竹插入坛内吸食。

蒙族和其他老松族等民族主食大米、玉米和荞子。肉食以牛肉、猪肉和鸡肉为主,其他猎物次之。蔬菜以瓜果、苦菜和野菜为主,较为单一。

(3)居住和礼仪

老挝人民居住条件相差很大,各民族居住方式也有较大差别。城市中钢混、砖混和竹木结构住房均有,乡村以竹木和竹草结构的高脚楼居多。在乡村,老族及其他老龙族系各民族的住房大多是竹木结构的高脚楼,老佤及其他老听族系各民族和蒙族及其他老松族系各民族的居所大多为竹草结构小高脚楼或单层小屋。

老挝各民族礼仪较为繁杂,人们早晚相见一般都要招呼“沙摆里”(您好),并双手合十做合十礼。相别时一般都招呼“沙摆或拉摆”(再见)并双手合十。进入寺院必须脱鞋,参观佛寺一般要捐赠钱物(多少不限)。寺院和寺塔内不能大声喧哗或打闹,进入居民房舍一般要脱鞋。

(4)婚姻

老挝各民族的婚姻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较大差异。老族及其他老龙族系各民族多实行一夫一妻制,且表亲不能婚配。男子婚前必须先经过剃度为僧或已有职业。老佤和其他老听族系各民族的婚姻观念与老族不同。老佤族和佧族认为娶妻是增加劳动力的好办法,因此不像老族那样实行一夫一妻制,而是一夫多妻,有些佧族人为了种更多的田,便娶上几个妻子干活。佧族娶妻虽然容易,但离婚现象并不多见。蒙(苗)族和其他老松族系民族的婚姻观念又有别于上述两大族系。

(5)葬礼

老挝各民族的丧葬方式差异较大。老族主要实行火葬。由于老族人大多是佛教徒,认为人死是脱离苦海,所以对有人去世并不感到十分悲哀,往往将葬礼举行得比婚礼还要隆重。老佤族人死后大多实行土葬。人死后装尸入棺,葬在事先选好的地方,死者的遗物随葬在坟墓里面。蒙族包括蒙莱、蒙高、蒙考和蒙丹等族大多实行土葬,不用棺,也不垒坟,多用布或草席裹尸坑埋。但因支系不同,习俗也不完全一样。老挝瑶族也实行土葬,用木棺。

4 重要节日

老挝的节日主要有两大类:政治节日和民间节日。老挝的民间节日大多和宗教信仰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扩展阅读:老挝的节日


塔銮节

佛历十二月,公历11月。塔銮是老挝佛教徒和民众顶礼膜拜的中心,塔銮节也被视为全民族的盛大节日。塔銮节时间为半个月左右。节日期间,全国各地的僧侣和佛教徒络绎不绝地前往塔銮朝拜,民众也纷纷携带各种食物、香烛、鲜花等向僧侣布施。另外,还有文艺、体育等表演活动,整个塔銮广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塔銮节期间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即延续3~7日的国际博览会。

老挝万象的塔銮节

泼水节

佛历五月,公历4月13~15日。泼水节又称“宋干节”或“五月节”,是佛历新年,相当于中国农历的春节,是老挝民间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全国放假3天,在农村则要延续一周。节日前3天,家家用水洗刷房屋,打扫卫生,意在辞旧迎新。

老挝万象泼水节时的洗佛活动

稻魂节

佛历二月,公历1月。因在佛历二月举行,人们又称此节为“二月节”,具体日期定在稻谷收割、打晒后到入库前的某一天。此节主要是庆祝丰收并向鬼神和祖先表示感谢,同时也祈求来年能有更好的收成。


涅槃节

佛历三月十五日。传说,佛历三月十五日是佛祖涅槃日,也是佛祖训谕1250名门徒继续传播佛教的日子。各种活动要延续3个昼夜,最后一天晚上要举行秉烛游寺仪式。


维散顿佛节

佛历四月。这是老挝一个较大的宗教节日。节前,僧侣和教徒们一起打扫佛寺、佛塔等,在佛寺四周插上佛旗,在佛寺空场的四角放置4锅圣水。节日下午,听到集合的钟鼓声后,教徒们便携带礼品前往佛寺共度节日。


高升节

佛历六月十五日。高升节又叫火箭节、火炮节、火龙节、银盘龙大会、醉酒节、疯狂节、六月节等,来源于婆罗门教的火神祭拜礼。


万佛节

佛历七月。万佛节又叫祭祖节或送瘟节,来源于婆罗门教,后演变成佛教节日。届时各村寨要搭起竹棚,分别在村寨的8个方向竖立一根竹桩,并准备好线团、净水、金沙等。节日早上教徒们向佛寺献斋,下午带着物品前往竹棚听经,并用扫帚蘸着圣水洒在村寨里和竹桩上。之后,教徒们把受过佛法点化的物品带回家中,将白线系在子孙的手腕上,把金沙撒在庭院四周,把净水洒在牲畜身上,以保佑全家人和牲畜除病消灾。


迎水节和送水节

分别为佛历八月、十一月,公历7月、10月。据说,从迎水节到送水节之间,要举行5次祭奠活动。最后两次往往合在一起举行,那时雨季也即将过去,所以规模最大也最隆重。两个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有点灯笼、放灯、赛鼓、放灯船、赛龙舟等,其中后两项最为热闹。


先人节

佛历九月,公历8月。先人节又叫祭鬼节或九月节。节日前两天,教徒们便开始准备各种食物,多少则视家庭富裕程度而定。过节时,食物共分4份,一份送往阴间给先人,一份供奉僧侣,一份馈赠亲朋,一份留作自己家庭使用。送给先人的那一份,多用几层芭蕉叶包裹,里面有甜、咸食品,还有槟榔、香烟、现金等。


水灯节

佛历十一月,公历10月。水灯节是庆祝丰收的盛典。届时,家家户户制作小竹船,上插蜡烛,到了夜晚,燃放爆竹之后,点燃蜡烛,将小竹船放入河中。刹那间河面上灯火万点,忽远忽近,随波漂荡,蔚为壮观。沿河两岸,男女青年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政治节日

老挝的政治节日有以下几个。

10月12日,独立节。

12月2日,国庆节。

3月22日,建党节。

1月20日,建军节。


特别提示

★老挝在取水方面有独特的风俗。村旁河水上段是取饮用水的地方,不能洗澡或洗衣物;中段是男人洗澡的地方;下段是妇女洗澡的地方。取水时,只要水源处有公共用具如竹筒之类,就不能使用自己的器具直接舀水。室内的用水也有区分,一般来说,小竹筒或葫芦里的水多作饮用,不能用来洗东西。

★在老挝,人们认为头是最神圣的部位,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触摸,尤其要注意不能摸小孩的头顶。

★不能用脚对着人,也不能用脚开门或移动东西。

★老挝人也行握手礼,但妇女仍多行合十礼而不行握手礼。

★进入老族人的房屋要脱鞋,外人不得进入内室。在室内,不能随便吐痰和在火塘边烘烤鞋袜,不能在供神处坐卧或放置物品。

★当人们谈话时,不能从其中间穿过,女性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