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5 国家贸易效率评价的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效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国际市场竞争力及国际贸易合作潜力的重要指标,是选择国际贸易目标国的重要参考。从长期来看,一个国家只有长久保持贸易效率的提升,不断提高国际交往活力,才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具有国家属性,是其他国家无法替代的。从这个视角来说,国家贸易效率的提升不但能够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选择与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指标。“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健康、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必须要深入研究世界各国贸易效率,尤其是立足于重庆,考察“渝新欧”沿线重点交往国家的贸易效率,积极运用研究成果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提供支持。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渝新欧”沿线重点交往国家的贸易效率评价越来越引起理论界、学术界和各国战略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一 国家贸易效率的概念和内涵
1.效率概念
关于“效率”概念的界定,国内外有不同的标准。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给效率下的定义为:“效率意味着不存在浪费,即当经济活动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生产的情况下,就不增加另一种物品的生产,它的运行便是有效率的。”樊纲在《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一书中给经济效率下的定义则是:“经济效率是指社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所提供的效用满足的程度,因此也可一般地称为资源的利用效率。”本书需要明确的是,“效率”不是生产多少产品的简单物量概念,而是一个效用概念或者社会福利概念,它是需要的满足程度与所用资源(成本)的对比关系。
有关“效率”最常见的定义为:现有生产资源与它们为人类所提供的效用之间的对比关系。当“效率”这一概念被用于解释某个企业时,“有效率”是指该企业利用一定的生产资源使产出最大,或者反过来讲,即在生产一定量产出时实现了成本最小(这也是常讲的“微观效率”)。而当“效率”这一概念被用于解释某一经济体时,“有效率”则是指各种资源在不同生产之间得到合理配置,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人们的各种需求(这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宏观效率”)。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效率”的研究有很多,而且方法也多种多样,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地区经济、企业发展以及银行金融等领域。本书测算的“渝新欧”沿线重点交往国的贸易效率就属于“宏观效率”类别。
2.贸易效率概念和内涵
当前学术界尚未对贸易效率有明确、标准的定义。其中一部分学者直接将贸易效率与交易效率相等同。所谓的交易效率是指:交易主体在开展交易活动时的投入产出关系;而这种交易效率的定义是从交易费用的定义中延伸出来的,即交易费用通过凸显投入而体现交易的投入产出关系,交易效率则是从回报率的视角考察交易关系。本书认为,交易费用是指通过价格机制或交换所有权而产生的成本,对经济发展或增长具有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按照亚当·斯密的定理:分工水平取决于市场扩展,而市场扩展取决于交易费用或交易效率。显然,交易费用或交易效率与市场扩展、分工演进、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逐次影响的程式,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前置条件或内在要求。
综上所述,交易效率是指在现有的制度和技术等条件下,一定的交易要素投入所能够实现的交易量或交易次数的多少。它反映了交易参与方在开展交易活动时的投入产出关系。贸易效率既包括国内市场经济活动的各要素,也包括国际市场经济活动的各要素,显然直接用交易效率来定义贸易效率是不准确的。
本书认为贸易效率应该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国内贸易层面,另一个则是国际贸易层面。所谓国际贸易是在国际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形成的,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其决定因素是当时的社会分工、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形成、货币的流通与商人的出现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必要条件。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时代,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国际贸易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进入了经济国际化时代。”国际贸易对贸易当事国来说,就是对外贸易,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了世界贸易。国际贸易是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是各国进行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国与国之间进行商品、劳务等的交换。狭义的国际贸易指货物的国际流动;广义的国际贸易不仅包括狭义(一般指国际经济)的含义,还包括劳务、技术、信息(知识),甚至资金的国际流动,即国际的货物流、劳务流、信息(知识)流和资金流等,它们共同作为商品参加国际交换互相激荡、彼此渗透,形成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网络。
因此,本书将贸易效率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区域经济体内部及外部交易活动(与商业活动相联系)或业务活动(与行政活动相联系)进行的速度快慢或效率高低,即应该从一个国家的内部及国际的双重视角来进行考察。
二 国家贸易效率构成要素及内在联系
1.国家贸易效率构成要素及内在联系
根据贸易效率的定义可知,考察一个国家的贸易效率水平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对国内贸易效率水平的评价,二是对国际贸易效率水平的评价。因此,本书国家贸易效率考察的主要构成要素就分别是国内贸易效率和国际贸易效率。
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发现,较之国际贸易,对“国内贸易”这一概念当前还没有清晰的界定,大部分相关研究多以“区际贸易”代替“国内贸易”。有关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郝寿义、安虎森(2009)和蔡丛露(2003)则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分析。
郝寿义、安虎森认为国内贸易是一种相似于国际贸易,但是与国际贸易又存在不少差别的一种贸易形式,其差别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两者发生的制度背景不同。较之国际贸易,国内贸易是一种在没有制度背景差异、不存在关税壁垒的情况下进行的贸易。虽然各个地区可能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并制定了各种贸易壁垒,但是其面临的阻力要大大小于国际贸易面临的阻力。二是两者在使用的货币币种以及文化背景上有差别。较之国际贸易,在进行区际贸易时,由于使用共同的货币,因而不存在汇率互换等障碍,而且区际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的差异要比在国际上的差异小得多。再加上像资本、劳动力、资源等这些在国际上极度缺乏流动性的资源要素,在区际内的流动性则大为增强,因此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相比,更加简单而又密切。
蔡丛露(2003)从供给国与后进国的角度来分析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区别与联系。从后进国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国际市场上的后进国来说,本国企业在进入国际贸易的过程中要支付较高的交易费用,并且从产品、技术等方面都与先行国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对于本国的企业来说,开拓国内市场的成本要比开拓囯际市场的成本低得多。二是后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企业面临的是来自先行国的各种竞争,相对先行国来说,国际竞争优势的欠缺使得后进国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可能蒙受损失,而且得不到补偿。而区际贸易一般是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无论胜负与否,都是本国企业,从国家层面来看,无所谓补偿的存在。三是在国际贸易中,出口象征着本国国际市场的扩大和贸易规模的增加,而进口则象征着本国国际市场的缩小;而且一个国家的进口可能就是另一个国家的出口。在区际贸易中,无所谓进口与出口的比较。从供给国的角度来看,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区别,都是企业实现其产品价值的方式,是维持生存和扩大再生产的关键步骤。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经济开放已成为各国的主流选择,生产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为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一国的经济活动不可能没有国外的经济往来,同样也离不开国际贸易或国际金融、劳动力的交流。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已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因此考察一个国家的贸易效率,从国内及国际两个视角入手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2.国内贸易效率构成要素及内在联系
关于国内贸易效率,本书基于当前大部分学者研究经验,选择以交易效率进行定义。国内贸易效率指在现有的制度和技术等条件下,国内一定的交易要素投入所能够实现的交易量或交易次数的多少。它反映了交易参与方在开展交易活动时的投入产出关系。
国内贸易效率构成要素包含了从发现对象、进行谈判、签订合约、履行合约到交易后果等所有环节,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贸易技术,即在技术操作层面影响贸易效率的因素,因贸易技术落后所造成的贸易费用可称为技术型贸易费用;二是贸易制度,即在制度层面影响贸易效率的因素,由贸易制度所形成的贸易费用可称为制度型贸易费用。在真实经济中上述两个方面存在交叉或互动,对两者的划分可以为理解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1)国内贸易效率首先受贸易技术的影响,贸易技术可定义为:与贸易活动直接相关的各种物质性基础设施或社会超前资本。一般来说,贸易技术具备4个条件:一是可交易性。这些技术或设施由交易需求连带出来,或者与交易活动紧密相关。二是基础性。这些技术或设施对经济活动起到基础性作用,缺乏这些技术或设施交易活动就会受阻甚至无法展开。三是供给的两重性。这些技术或设施可以由各国的公共机构或私人提供,而这两种提供方式相互补充、协调完善。四是资本的密集性。这些技术或设施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这4个条件通常是不可分的并具有较高资本产出率特征。
由此出发,可以确定贸易技术主要包括四类:一是围绕物流的贸易技术(如道路和运输设施),在异地贸易中道路和运输设施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经济主体的要素购入和产品售出,决定着贸易的时间损耗和其他成本。二是围绕信息流的贸易技术,通信设施及信息技术可以增加信息沟通渠道,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市场的不确定性,降低信息搜寻和处理成本,促使贸易契约范围扩展,并形成对履约的有效保证机制。三是围绕资金流的贸易技术,转账交割系统可以通过贸易媒介的演化和发展扩展贸易范围,加快贸易速度,提高贸易效率。四是围绕劳动流的贸易技术,教育、健康和流动等因素促进了人力资本的形成,提高了人们识别、学习各种与生产、贸易活动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为贸易活动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甄别机制。
(2)除贸易技术之外,贸易费用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贸易制度。“制度”是一个含义相当宽泛的概念,例如康芒斯(1962)指出,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的规则;奥尔森(1995)认为,制度是指形形色色的法律和组织安排以及经济政策;North(1980)强调,制度是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以及这两者的实施方式。可见,制度通常被理解成与人们具体行为有关的规范体系,据此可以简单地说,贸易制度就是与贸易行为有关的规范体系。
从影响人们行为的角度来讲,贸易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产权制度。主要是指贸易方各自的产权被清晰界定,这是其他各项贸易制度实施的前提条件。二是价格制度。主要是指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和竞争机制,这些机制体现了资源稀缺程度以及对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三是市场制度。主要是指贸易规模和范围以及竞争机制的实现程度。四是信用制度。主要是指贸易各方对彼此履行合约的信心,它与正式制度及非正式制度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有关。五是货币制度。主要是指货币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中贸易行为的适应程度,包括本币、货币形态、货币流通和兑换等。贸易制度直接取决于政府的理念、措施和效率,因此贸易制度对贸易费用的影响,可视为对政府治理理念、政策措施和实施效果的一个“试金石”,而政府干预、低效的公共服务、政府官员的腐败与寻租等均会降低经济体的贸易效率。
概括起来,如果说贸易技术是影响国内贸易效率的“硬件”,则贸易制度就是影响国内贸易效率的“软件”。无论是技术因素还是制度因素,均与政府职能及其运行效率有关,也与市场经济体系的范围和完备程度有关,这是解析发展中经济体的国内贸易效率,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工演进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点。
3.国际贸易效率构成要素及内在联系
国际贸易也称通商,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进出口贸易可以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国际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广义国际贸易也称为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效率评价则是以国际贸易的特点来进行量化。为量化分析需要,本书需要对国际贸易程度进行度量,采用可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国际贸易效率高低。本书认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贸易效率可以从三个视角来进行:一是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效率。该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一国的货物和服务的通关效率高低。二是对外开放程度。该指标能够很好地体现研究对象的国际贸易潜在能力的强弱。三是TC指数,即竞争优势指数,也叫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该指标能够反映该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强弱。
(1)要理解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效率,首先要清楚什么是通关。通关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通关被广义上的通关所包含。广义的通关专指货物、物品在进出境环节虽然向海关进行了申报,但仍有一些后续手续需要完善,并没有办结海关手续,整个海关手续全部办理完毕才是通关流程的结束,即通关的结束,如加工贸易的货物,在进出境环节向海关申报、查验、放行只是完成了狭义上的通关,但这批货物的海关手续并没有真正完结,海关还要监督这批货物最终是否按规定的品名、数量等出境,或在这批货物企业不能按当初向海关进行合同备案时承诺的那样完全出境,海关还要对企业为出境的这一部门货物进行估价、征税和其他的处理,待这些手续完全办结后,才是企业在海关应该办理的一切手续结束,即通关程序的完结。从字面上讲,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效率高就是在单位时间里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多质高。这里的效率包含两个基本要素,即时间和量,而量又包含“数量和质量”。就海关而言,通关效率就是通关的速度和量两者的有机结合。通关效率包含了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水平如何,税费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发生,通关速度是否快捷及海关的统计数据是否准确,等等。本书中定义的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效率指标,主要是从通关速度的快捷程度来衡量效率的高低。
(2)就对外开放程度而言,在衡量方法及指标上存在众多不同的观点,根据前人研究,衡量经济开放程度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对外贸易占GDP比重、对外融资占GDP比重和对外投资占GDP比重;二是国际收支自主性交易项目的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占GDP比重;三是外贸依存度、价格差异、实际关税率以及外汇市场扭曲度;四是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的加权指数;五是关税税率和非关税壁垒覆盖率(以一国经济体制的开放性来判断经济的开放度);六是国内的市场价格与国际的市场价格的比率或者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比率;七是采用综合测定指标体系,包括平均关税税率、非关税覆盖面、官方汇率与黑市汇率差值等。从中国30多年的经济开放历程来看,由于中国的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制度对资本的开放限制较为严格,资本的开放程度较低,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主要表现在进出口经济活动上。用单一的对外贸易比率来衡量贸易政策的开放程度,进而反映整个经济的开放程度显得简单而直观,至今仍被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用来衡量经济开放程度,因此本书基于我国国情出发,统一口径,采用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渝新欧”沿线国家经济开放程度。
(3)就TC指数而言,该指数通过反映特定国家(地区)某种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比较优势,来揭示该国家(地区)在该产品上的国际竞争力情况。一般情况下,TC指数越接近0,表明该国家(地区)该种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接近国际平均水平;当TC指数大于0时,说明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强,并且越接近1其国际竞争力越强;反之,当TC指数小于0时,则表示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弱。若TC指数的取值等于1,表明该国家(地区)在该种产品上只有出口没有进口;若TC指数等于-1,则表示该种产品只有进口没有出口。一些学者对TC指数所代表的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做出进一步划分,认为:当TC的取值位于0.8~1的区间,表示该产品具有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当TC的取值在0.5~0.8的区间,表示该种产品具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当TC的取值位于0~0.5的区间,表明该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优势不明显;当TC的取值为0时,表示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处于国际平均水平;若TC取值在-0.5~0的区间,则表明该产品处于竞争劣势,但劣势不明显;当TC取值于在-0.8~-0.5的区间,表示该产品处在比较明显的竞争劣势;当TC的取值在-1~-0.8的区间,则表明该产品处于非常明显的竞争劣势。
概括而言,如果说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效率是影响国际贸易效率的“明面属性”,则对外开放度和TC指数就是影响国际贸易效率的“潜在属性”。无论是国际贸易效率的“明面属性”还是“潜在属性”,均与该国的进出口贸易运行机制有关,也与世界市场经济体系的范围和完备程度有关,这同样是解析“渝新欧”沿线国家国际贸易情况的一个重要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