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禅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东南佛国 太白群峰中

1 青山捧出梵王宫

天童禅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而佛教之传入鄞州,可以说与古代西晋王朝衰败的“永嘉之乱”有关。西晋自武帝太康二年至惠帝永熙元年(281~290),几乎无岁不旱,关中大饥,以致“人多饥乏,更相鬻卖”。接着又有蝗灾瘟疫,死者无数,流尸满河,白骨蔽野。同时爆发了“永嘉之乱”,也称“八王之乱”,以致生灵涂炭,战死、饿死者百万以上。极端严重的天灾人祸,迫使大量难民背井离乡,许多高门巨族也不得不越过长江,迁居南方,史称“衣冠南渡”。他们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及资金,也带来了中原深厚的儒家文化,还有传入不久的佛教禅宗文化。

也许是因为菩萨保佑,一些僧侣似有预感,未雨绸缪,先行一步到了江南。西晋太康三年(282),有一位来自并州的慧达和尚,在鄞州求得了佛舍利,后来建成阿育王寺。西晋永康元年(300),又来了一位法名义兴的僧人。虽然不知他是何方人士,在哪个佛寺出家,但基本上可以肯定,他来自灾祸频仍、朝不保夕的北方,之所以看中了尽管荒僻,却很宁静的鄞州,正是因为这里是安心向佛的好去处。他在距离阿育王寺不算太远的崇山峻岭中,披荆斩棘,结茅为舍,开始修行传教。于是,中国佛教禅宗史上声名显赫的天童禅寺,就这样诞生了。从此香火不断,信徒日众。千百年后,其高僧之辈出、禅学之渊博、规模之恢宏、殿堂之雄伟,在华东地区少有与之媲美者,所以很早就被称誉为“东南佛国”。历代皇帝多有敕赐,朝廷钦定的官寺最高等级——禅宗“五山”“四大丛林”,而天童禅寺均占一席。

天童禅寺坐落在鄞州东南的太白山中。此山名与义兴祖师直接相关。义兴祖师曾在此修行。当时这一带云深路僻、人迹罕至,生活上自然万般艰难。可谁曾料到,竟有一个少年童子,每天送来饭食,使他可以专心修行,不必为一日三餐操心费力。义兴祖师安之若素,从来不问少年童子来自哪里,为何会送饭送水。直到义兴弘法有成后,少年童子向他告辞时才自报家门:我是天上的太白金星,玉皇大帝很欣赏你这不怕千辛万苦、一心向佛弘法的精诚,因此派我下凡,化为童子,帮助你度过这筚路蓝缕的艰困阶段。说完,童子就消失不见了。义兴祖师显然没想到,自己的精诚竟会感动道教的神仙,顿时大受感动,把自己的修行处命名为“太白精舍”。后人听闻这个传说后,也为佛、道二教互相支持的精神所感动,遂用“太白”来命名天童禅寺所在的整座山脉,以期精神永存。

天童禅寺全景

古人有句老话:“天下名山僧占多。”听起来颇有点儿埋怨他们多占了优质资源的意思。其实,这是本末倒置。正是由于僧人们的辛勤劳动、锲而不舍,才使原来的荒山野岭慢慢地变成了令人向往的名山,然后才有骚人墨客,前来观山赏景,吟诗作画,进而有了“十景”“八景”,使其名气更大。天童禅寺与太白群峰,就是最佳例证。

太白山属于天台山脉,经宁海、奉化绵延至鄞州境内,历金峨山、福泉山,越大嵩岭,然后在东海之滨崛起而形成。其核心是挺拔峻伟的太白峰,左右有东峰、中峰、乳峰、钵盂峰、聿旗峰、玲珑岩诸山,若从空中鸟瞰,仿佛簇拥环抱着一座弥勒;而天童禅寺,恰巧坐落在弥勒菩萨的肚脐上。

太白主峰雄尊独秀,向东可远眺东海日出,向西可瞻望甬城烟尘,向南可观赏钱湖波光,向北可探视北仑巨舶。而当雨后放晴或晨光熹微之际,横于山腰的云雾,时而凝固不流、揉成万团棉絮,时而奔流如梭、缭绕峰崖之间,使太白诸峰时隐时现,时浓时淡,虚无飘渺,仿佛此景只应天上有。这就是古人所谓《太白十景》之一的“太白生云”。而近代高僧太虚,更有诗赞这一方佛门宝地:


巍巍一太白,独冠万山雄。云压金峨白,霞蒸玉几红。松杉青掩映,岩石碧玲珑。苦行感星宿,深林涌梵宫。钟声流远籁,花雨散遥空。大法宏临济,单传继少崧。甬中称佛地,宇内仰禅宗。棒喝谁能会?诸方拜下风。


不过,现存历史上第一篇描写这方佛门宝地的名诗,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咏天童山》。这位年轻的鄞县知县,在这里大展宏图之暇,特别爱访天童寺,并在庆历八年(1048)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绝:


山山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

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


这篇佳作以动态的视觉冲击力,展示了天童禅寺恢宏的规模、寥廓的气势,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在这段行程中,其实还有铁蛇关、万松关、清关之“三关”和伏虎亭、古山门、景倩亭之“三门”等传统胜迹。

与太白群峰遥遥相对的是一座小白岭,岭上有一座“五佛镇蟒塔”,俗称“小白塔”。相传唐大中年间,岭上有巨蟒作祟,为害行人。天童寺住持藏奂禅师规劝它弃恶从善,莫伤生灵,并蒸制馒头五百担喂食。不久蟒死,藏奂禅师依法将其焚化,埋于岭上,并筑塔镇之。塔周还有一些石馒头,表白里黑,相传为大蟒食余馒头所化。而前来天童禅寺烧香礼佛的信徒或是游客,他们首先要过的就是这“铁蛇关”。

过了小白岭,就是逶迤二十里的松荫通道,道口立有“万松关古迹”碑石。夹道青松始植于唐乾元二年(759);再植于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三植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四植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 1979年重又补植,恢复了万松关千年古迹。两旁古松成屏,苍鳞虬干,青翠参天,碧盖蔽日,绿荫铺地,即使在炎夏盛暑,依然有清风拂面,甘露沐身,尘襟顿消之感。人们行走在“开青辟翠两行松”之间,依次穿过伏虎亭、古山门和景倩亭这三道山门,大有“未见梵天楼阁露,深深先有出云钟”之感,于是这里就成了“太白十景”之“深径回松”。

五佛镇蟒塔

最后一道“清关”,是一座石砌小桥,桥名“清关”,架在一道不宽却颇为深邃的谿壑上。每当雨霁天晴,百泉归壑,溪水暴涨,雪浪翻滚。关口之水喷涌而下,跌落谷间,形如素练倒挂,声若洪钟齐鸣,蔚为壮观。所以人称“清关喷雪”,也是“太白十景”之一。但这一美景的设置,实际上隐含禅宗修持的“三关”境界。高僧圆悟曾叹息道:“桥水原无清与浊,只缘到此别人间。虽然都打桥中过,未审谁人透此关。”后来僧人隐禅参透顿悟,写下了“清溪如带锁禅关,雪浪奔腾乱石间。自有天机藏不住,一时喷出万重山”的诗句。

走过清关桥,四周青山终于捧出了梵王宫。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巨大的放生池。它们始浚于唐至德二年(757),因施工浩繁,故名“万工池”。碧潭凝重而清澈,须眉可鉴,又称“双镜池”。水中千嶂倒插,天光云影映现其间,恰似一幅奇秀画卷。据说,某个月明星稀之夜,普陀山观音大士曾现身于玲珑岩,也映照在双镜池中,后被传为佛门佳话,故成为“天童十景”中的“双池印景”。

内外万工池之间,有玲珑小巧的七座佛塔,并排而立;中塔六角七层,两旁六塔鼓腹圆形。七佛塔乃七星之象,由宋代高僧正觉建造,其色四白三赤,有“白以生水,赤以压火”之说。明万历丁亥年(1587),七塔被洪水冲圮,明崇祯年间(1628~1644)重建。现在的七佛塔为1980年所建;1995年又在外万工池之南面新置七塔。而内万工池之北,则是书有“东南佛国”的照壁,似乎在庄严地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香客与游人。

天童禅寺坐北朝南,依山而筑,层层递升,建筑雄伟,气势轩昂。寺院占地面积7.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88万平方米,拥有殿、堂、楼、阁、轩、寮、居、室30余幢,旧说共计999间,现存730间。而现存的殿宇规模,基本保持明时格局,布局严谨,造作精良,疏密相间,有藏有露,主从有致,相互为衬。

天童禅寺平面图

中轴线上,由南而北垂直排列,依次为天王殿、佛殿、法堂(藏经楼)、先觉堂、罗汉堂;东轴线上,有新新堂、伽蓝殿、云水堂、自得斋、立雪轩;西轴线上,有清规堂、祖师殿、应供堂、静观堂、面壁居。偏殿两掖,按照地形起伏,另建有钟楼、禅堂、戒堂、奎焕楼、回光楼、返照楼、库房、如意寮、大鉴堂、方丈室、东桂堂、西桂堂、长庚楼、古松堂等诸多垛殿寮室。

立雪轩

天童禅寺崇楼杰阁,廊房栉比,千楹万础,形成规模宏大、结构精致之佛寺建筑群体。主体殿堂宏伟,场面开阔,飞檐翼角,秀丽挺拔。屋面重檐歇山顶,筒瓦骑缝,饰以鸱尾脊兽,古朴庄重。两翼偏殿,配置对称,体量较小,高度亦低,取重檐人字坡屋面,布阴阳瓦,素雅而稳重,与中轴殿堂相峙,互为衬托,益显主体殿堂雄伟庄严。

中轴线上第一殿堂“天王殿”,是明崇祯八年(1635)由住持圆悟禅师创建,1932年毁于大火,1936年由住持圆瑛禅师重建。殿面宽31.8米,进深23.65米,通高19.6米,建筑面积为924平方米,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出檐深远。殿顶正脊中设圆镜佛光,两端吻龙吞脊,形制庄丽。殿前月台宽敞,勾栏齐正,中设垂带踏跺,与殿堂相接。一对依门抱鼓石体态宏伟,雕琢精致。殿堂高峨宽敞,金柱圆周达1.8米,础石呈鼓形。正中石座龛上,前后供奉金装弥勒和韦驮。两边列坐彩塑四大天王,每尊像高6.65米,雄冠重胄,神态威武。殿檐间悬“天王殿”匾额,为明末住持圆悟禅师手书。

“天王殿”后是“佛殿”,亦由圆悟禅师在明崇祯八年(1635)重建,清康熙四十年(1701)和咸丰三年(1853)两次重修。殿面广36米,进深27.16米,通高20.5米,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飞角重檐,歇山顶,殿面筒瓦骑缝,沿口勾头滴水。正脊中间饰置双鲤跳水,两端鸱尾吻脊,垂角脊兽完备,形象秀美。大殿梁柱用材硕大,堂内立柱26根,其中金柱圆周2.42米。额枋雕作简洁,斗拱装饰疏朗,当心间采用减柱做法,使殿堂空间更为敞朗,以利布置佛像、佛具和礼行佛事活动。正中佛坛上,供奉金身如来3尊,高9.37米,结跏趺坐于莲座上,阿难、迦叶恭立两旁。佛后影壁三间,上齐殿顶,背面雕漂海观音和500罗汉群像。东、西两壁为十八罗汉坐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佛殿为一寺之中心,乃寺众朝暮礼诵和启建盛大法会之场所。

“佛殿”之后是“法堂”,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于1932年由住持圆瑛法师翻建成楼。面广36.6米,进深19.72米,高17.6米,建筑面积为1584平方米。重檐歇山式,翼角平缓,屋顶无正脊,构筑朴实规正。楼下法堂,为禅林演布大法,皈戒集会之堂。堂中设高台,中置座椅。座后板屏上绘雄狮图,象征“演法无畏,犹狮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楼上做藏经楼,内置《龙藏》经籍十大橱。中设佛堂,供奉清顺治御赐镏金药师铜佛一尊。梁上枋间,悬有赵朴初、戴传贤、陆廷黻、王一亭等名家手书匾额10余块。

中轴线上,“法堂”之后“先觉堂”,最后“罗汉堂”。由于依山而筑,层层递升,所以每座殿堂之前都有一个或大或小的平台,而“法堂”之前的平台最为宽广。它本意是为了便于夏日晒经,也便于召开盛大法会。不料,有僧人偶然发现:每当皓月悬空之夜,平台上清晖如泻,银光铺地,一派恬静清幽。若是披衣夜起,倚栏远眺太白夜景,但见苍茫山谷,万籁俱寂,皎洁长空,月色朦胧,夏听清泉,冬映白雪,美妙情趣,令人神往。这就是“太白十景”中唯一处于寺内的景观——“平台铺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