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数据价值几何
化验的指标永远是我们人体在某一个时刻的暂时状态,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前些年,我的门诊上有一个病人来治胃病。治病前,他就说自己的小便里有时会有泡沫,我给他用中药针灸治了一个星期,胃部的症状基本消失了,但小便里的泡沫并没有减少。他提议要去做个小便化验,我认为可行。结果尿蛋白是3个“+”。当时医生就告诉他,根据他的小便化验单,他得的是很典型的慢性肾小球肾炎,建议患者立即住院,如果不住院的话,后果相当严重。当时他特别紧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声音都发抖了。根据我的判断,他的症状与体征不像慢性肾小球肾炎,就建议他先别住院,再去做个复查。结果再次化验小便,蛋白就变成阴性的了。医生还是不放心,建议他做个24小时的蛋白定量。结果蛋白数值还是偏高,于是又建议他住院。后来病人就问我:“我到底用不用住院?”我问他:“你感觉怎么样?”他说:“我感觉也没有肾炎的症状,腰痛、疲乏这些症状都没有。”听罢,我便告诉他:“你不用紧张,可以再做一个24小时的蛋白定量化验。这次你把同一份小便分成两份,分别送到两家医院去化验。”他按照我说的做了,结果发现一家医院的化验结果是阳性的,而另一家的结果是阴性的。
我想借这个案例来提醒大家,当我们拿到化验单的时候,千万不要为这些数据所迷惑。当然,有些数据是客观的,但也有一部分数据存在着很大的误差。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这些数据一定比我们人的判断更科学、更客观、更精确。
最近,我的门诊来了一个病人,被当地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他来的时候,走路、说话都很好。可是为什么会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呢?因为他的化验数据结果显示类风湿因子比较高。我详细问了一下,实际上他只是有一根手指疼,当地的医院即诊断为类风湿,并告诉他类风湿这类病现在西医都没办法治,而且这个病发展得会越来越快,关节会变形,最终会影响到他的自理能力。他一听就害怕了,睡不好觉也吃不下饭。病人一个劲儿地问我:“我这个病到底能不能好?是不是最后要瘫痪?很多医院的医生都这么说,我自己在网上也查了,类风湿确实没有办法治。”我明确地告诉他:“你本身的问题不大,千万不要有心理负担。因为诊断类风湿不是光通过几个化验指标就能确诊的,这个指标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某些被我们认为与疾病相关的指标本身和类风湿到底有没有直接的因果对应关系都很难说。否则,为什么有些症状与体征都已经很明显的病人反而化验结果是阴性的呢?为什么有些没有类风湿症状的人化验也有可能呈阳性呢?”
我们常常认为医院化验检查的结果很科学、很客观。其实未必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真实。举个例子,病人化验血常规得出的结果真有那么客观吗?我们取血的部位换一个指头或者是换到其他部位,化验出来的数值肯定是有变化的。为什么?因为到达不同部位的微循环的血液量是不完全一样的,得出的结论当然也不会完全一样。另外,血样是随着人体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的。如果当天没休息好,或者病人喝酒后再化验,很可能就会产生一些变化。此外,就算是同一个人,在某一个时刻化验完血常规后,喝一杯热水出去跑一圈回来再次化验,数值也会发生变化。
化验的指标永远是我们人体在某一个时刻的暂时状态,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和治疗依据。严格来讲,这些检查在医学上只能作为参考,起辅助诊断的作用。如今在大多数医院里,它们不再是辅助诊断,而成为主要的诊断依据,更成为治疗的依据。这种思路和方法显然是有问题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太在意那些检查指标。我们去检查身体,就是从上到下检查一遍,然后由计算机打印出一个表格,表格上呈现的是医疗仪器得出病人“血脂高”的提示。其实人和人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机器化验的结果,不一定完全适合任何人。例如一个长期坐办公室的公务员与一个天天在田里干活的农民如果都有血脂偏高的化验值,那计算机会同样提醒你,注意运动,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等。其实,类似的提醒对于前者是有必要的,而后者呢?他天天在田里干活,并且吃的也多是粗粮淡饭,这种提醒就是多余的,因为后者的血脂高很可能与别的因素有关。
人体的很多疾病在发病初期是检查不出来的。那时患者虽然有临床症状,但也只是功能性的障碍,并没有表现出器质性的异常。这时,尽管疾病已经产生了,仪器设备所给出的结果也往往是阴性的。
同样,此处的病不一定就是此处的问题。身体某处有异常的体征出现,有时很可能是有其他原因或者其他部位产生了病变。如果不根据患者的整体状态综合分析,也就无法根据检查结果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就比如一个头痛的病人,其症状可以是感冒引起的,也可以是颈椎病引起的,还可以是睡眠不足引起的。
有的疾病是阵发性的,是与气候状态和人体的工作状态、生活状态等密切相关的。如果不处于某种容易诱发疾病的状态,症状就无法表现出来。这时,就是用再精密的仪器也检查不出来。如某些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发病往往在很短的一两分钟之内,等到我们想用心电图仪捕捉它时,病人的心率已经完全正常了。
某些仪器能检测出来的只是人体的一部分。比如X线,它对骨骼系统的检查是有特异性的。如果我们说某个人关节疼,让他去拍X片看一下,那些关节处的软组织,如肌肉、肌腱、血管等部位发生的病变就很可能检查不出来。再如我们在检查肩周炎等疾病时,有时病人的症状已经非常明显了,甚至医生用手一摸就能感觉到患者侧肩部有僵硬、肿胀、低温或触痛感,但拍片提示的结果却仍然多是阴性,而这却不能说明“没有疾病”。
而且,还有很多的疾病是我们用现有的仪器根本无法检测出来的。如由于人的情绪问题,精神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疾病,如果我们仅凭仪器来判断的话,自然会出现很多失误。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人的生理功能是由人体的每一个部分共同协调来完成的。疾病产生的原因除了可能是某个器官组织发生病变外,还可能是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失常。这些问题也不是仪器设备能检查出来的。因此,如果仅仅以仪器设备的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的话,会对很多的此类疾病造成误诊或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