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导论
一 新工人:从治理的对象到变革的力量
近几年新工人各种形式的抗议,不断引发学界和社会对劳工问题的关注。学者长期以来在劳工问题治理上的兴趣,越来越多地让位于对劳工团结的关注和讨论。研究的问题意识曾长期停留在迁移、求职、融入、流动、收入获得等主题上,但是,在强大的结构约束面前,奢谈个体流动与融入的可能(Burawoy,1976),可谓本末倒置。新工人作为户籍制度被排斥的群体与全球资本体系产业链末端廉价劳动力的双重存在,更从根本上否定了这种个体主义问题意识和治理兴趣的合理性。
没有工人抗议声势的发展,便难有这种问题意识的转向。大量的统计模型,未能为中国的劳工问题提供具有穿透力的洞见,反而是工人自身的团结行动,一次次将傲慢的资方拉回谈判桌,逐渐迫使其正视工人的利益和制度诉求,并为制度变迁提供动力。不是新工人的行为引发了社会治理的问题,而是制度的不公正导致了工人的困境;不是学者的陈腐建议和当政者的主动改良改善了工人的境况,而是工人的抗争和团结推动了制度的变革,引领了学者的研究与思考。新工人的集体抗争,带来的不仅仅是权益诉求的部分满足和常规议价机制的缓慢建立,在冲击“拆分型”的“农民工生产体制”的努力之外,他们的行动和成果本身也构成了中国社会发育的重要基础。笔者的研究,便是在新工人正式组织资源极其缺乏的情况下,致力于从其群体内部,挖掘工人团结形成和宏大制度结构演变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