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贡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本书的逻辑结构和鲜明特点

逻辑结构,指概念、原理之间的内在逻辑。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必须有比较严密的逻辑结构,否则,就不成为理论体系,人们也难以完整地、系统地把握这个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研究其逻辑结构和鲜明特点,便于人们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从各个层次全面逐步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一)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包含的客观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一贯坚持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它们不仅指导科学发展观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而且贯穿于这一理论体系的一切方面,使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得以确立。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该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在与各国具体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形成。社会主义在由理论变为现实、从一国扩展到多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过程中,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经历过严重的挫折,遭受过失败的教训。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但马克思、恩格斯只是阐述了共产主义的一般原理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告诫人们:社会主义具体是什么样的,究竟要怎么搞,要根据今后的“历史环境”和具体实践来决定。“十月革命”为俄国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政治前提,但应该采用什么方式、通过什么道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呢?由于一系列的主客观原因,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选择过渡方式和道路上走了不少弯路。例如,列宁在国内战争时期采取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由于在组织社会主义经济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采取纯粹军事行政的手段和方法,导致“直接过渡”尝试的失败。列宁由此认识到,在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俄国必须通过“迂回过渡”,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斯大林领导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同反对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倾向进行斗争,并在实践中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体制模式,这种模式使苏联很快完成了工业化,由欧洲落后国家变成世界第二强国,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但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越来越阻碍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长期战乱的创伤和一穷二白的面貌,“以苏为鉴”,努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通过短短十几年的建设,我们党就领导人民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对国内外形势和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失误,我国出现过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反右运动,甚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洋跃进”等严重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迅速完成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墨守成规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受命于危难之际,沉着应对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自然灾害等严峻考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制定和实施促进改革、稳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到20世纪末,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也应该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正因为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吸取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战胜“非典”疫情的重要经验,才创立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领导集体更是十分重视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工作。2013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做了精辟阐述和高度评价,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把学习科学发展观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起来,同学习党史、国史结合起来,同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

(二)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本书在哲学层面上,重点研究并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贡献。讨论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哲学内涵,以及这些基本要素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本书指出,科学发展观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发展规律主要解决的是发展道路问题,即怎样发展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明确肯定发展规律的客观存在性,探讨了发展规律的本质规定性,又指明了发展规律的辩证特性,从而使对于发展规律的探求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把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系统的概括,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基本要求的丰富,明确了“人的解放”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实践步骤。

本书在政治经济学层面上,重点研究并讨论了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贡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我们从理论高度认识和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科学,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它产生的历史背景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展开了强大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实践的推进,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经济学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对马克主义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在坚持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而增强我们分析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推动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这一部分研究讨论科学发展观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原则、研究对象和研究内涵等方面进行探索。

本书在科学社会主义层面上,重点研究并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能够承担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是因为它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当作科学来对待,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使社会主义在科学的轨道上前进,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一部分探讨科学发展观是如何通过现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逐渐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论证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对科学社会主义历史方位论、发展主体论和发展方法论等方面的创新。

(三)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

伟大的实践呼唤并催生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论又指导并推动伟大的事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同样,科学发展观是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改革开放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就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时代性课题应运而生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和升华。它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为参考坐标,以中国近现代的整个发展为客观依据,特别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实践为现实基础。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不能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也不能正确理解其精神实质和现实意义。这一部分重点论证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指出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在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