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什么要研究“健康是生产力”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解决人民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当时,刚刚成立的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同志奔赴全国城乡进行调查研究,为医疗卫生扶贫工作做准备。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干部对中央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并不那么热情,甚至认为“看病吃药”从来都是老百姓自己的事,同政府没有什么关系。还有的人说:“政府拿钱帮老百姓治病能增加GDP吗,对发展生产力有什么好处?”由于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因此有些群众对参加新农合也缺乏积极性。针对干部群众中的这些糊涂观念,我们明确地提出:“健康就是生产力。”“关心人民的健康就是关心和保护生产力。”有了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就有了一切,穷国就可以变成富国,弱国就可以变成强国,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们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命题,是因为这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人是组成人类社会的主体,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任何社会的生产力都是由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并且身体健康的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构成的,而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健康劳动者,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最革命、最有创造性的。生产工具、劳动对象都是生产新产品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它们都是经过劳动者加工创造出的具有价值的载体,它们在生产新产品方面所起的作用只是把原来具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上,不能为新产品增值;只有掌握一定劳动技能且身体健康的劳动者在参加生产过程中,才能创造出大于他(她)本身成本的新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称这部分新价值为剩余价值,这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被资本家无偿剥削的价值,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来源。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这部分新价值被称为利润,这是国家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建设强大国防,使国家繁荣富强的源泉。国家和企业家为让劳动者不断地创造出这种大于劳动成本的新价值,就必须增加保护劳动者需求的投入,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我们强调健康是生产力,关心和保护人民健康就是发展和保护生产力,其道理就体现在其中。
健康是生产力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理论基础知识。但是,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对马克思的原著淡漠了,对其基本观念的认识模糊了。从现实生活来说,健康是我们天天都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通过学习和实践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创造社会价值,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有个人和家庭的美满幸福。现在一些年轻的夫妇离婚率高,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一方的身心不够健康。因此,人民健康素质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它对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专家学者曾对发达国家和亚洲一些国家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研究,他们得出的一个共同结论就是:这得益于人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在我国,人民健康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显著。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虽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党中央在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把改善民生放在重要地位,在解决了13亿以上人口的吃饭问题之后,紧接着又解决了人民群众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健康水平大为提高,人均期望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提高到2010年的74.8岁。北京、上海的人均期望寿命已经超过80岁。由于人民健康水平和劳动积极性提高,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12年超过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人的健康是生产力,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国际政治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人口城镇化,自然生态发展趋于恶化。客观环境的变化对人类健康必然产生影响,要求我们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来对待健康问题。“无病即健康”的观念早已过时,健康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国际交往各个方面,而且都会产生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健康不再是老百姓个人的小事,而是关系世界能否持续发展、人类能否健康生存的大问题。关心和保护人民的健康,已经不再是某个地域或某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只有政府通力协作,并把关心和保护人民的健康纳入自身发展战略,人类的健康、生存、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人民的健康。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的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有关心人民的生活和健康的议题。特别是2003年战胜“非典”袭击之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解决人民的健康问题纳入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2008年卫生部组织医学专家起草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2012年10月8日,国务院将医疗卫生事业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2013年12月14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2014年3月16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这些都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坚持健康中国之路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保护人民健康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历史欠账多,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健康之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其中每个发展阶段都要求我们根据国情的发展变化,制定不同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为同大家一起探索“健康中国”之路,我们几位理论工作者撰写了这本书。由于水平有限,占有资料不全,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批评指正,以便继续深化相关研究。
2014年9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