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健康是人生之本
第一节 健康历来都是人们的愿望和追求
健康长寿是古今中外人们的美好愿望和不懈追求的目标。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健康已经成为许多学者以毕生之精力加以研究的课题。它涉及人类的遗传学、老年医学、心理学、营养学等。
一 健康长寿历来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从古之王侯将相、帝王贵族,到今之黎民百姓、普通大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这是人类对于生命的美好向往和追求。有人这样说:“地位是暂时的,金钱是身外的,荣誉是过去的,孙子是子女的,唯有健康是自己的。”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提升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条件,是人们通向美好生活的动力和前提。
儒家和道家学说里无不贯穿着对人文和健康的关怀与重视。他们都把现代人所提到的精神健康、行为健康、心理健康放在养生、修业和处世中的首位。儒家学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与老子讲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正是最好的注解。俗语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中国人把生命健康与青山相提并论,此外还有“寿比南山”之说。
古希腊喜剧作家米南德说:“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要素。”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德国诗人哈格多恩说:“唯有健康才是人生。”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健康犹如真正的朋友,不到失去的时候,不知道他的珍贵。”另一位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健康是为我们事业和福利所必需的,没有健康,就不可能有什么福利和幸福。”美国诗人爱默生说:“健康是智慧的条件,快乐的标志。”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说:“不论有多么出众的才能和力量,不论有多么高明的见识,一旦卧床不起,就将化为乌有。”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的《素问·上古天真论》一篇中记载了这样的文字:“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了解掌握必要的养生保健方法,并据此来安排自己的生活,就可以“度百岁乃去”,活过一百岁;如果任性妄为、不思节制、起居毫无节律,就会“半百而衰”,五十岁就衰老了。这段话,是古代文献中有关养生论述的精华,也是被后世大多数医家奉为经典的养生保健观。
“自古名医多长寿。”历代中医大家,通过吸收古人经验,结合自身体会,积累了宝贵的养生经验。借鉴他们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保健方法。
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但概括起来,一是遗传基因,二是后天的调摄(包括环境因素等)。前者决定于父母及祖辈,生命一旦落地即已铸就,本人无法改变;后者则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所谓后天的调摄,又分为两个方面,即摄取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和预防有损健康的各种疾病,想方设法延缓人的肌体衰老的过程。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秦始皇就曾派遣徐福带领3000名童男童女出东海去寻找“长生不老药”,这个故事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但是,两千多年来,没有一个人见到过真正的“长生不老药”,也没有一个长生不老之人。事实恰好相反,那些企图通过服用“长生不老药”达到长生不老之人,反而由于药物中毒加速了死亡。例如,唐代的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等,都是因为服用“仙丹”而死的。曾经风骚一时的唐太宗也是因为服用“延年药”而一命呜呼。武则天曾经服用过三年“长生不老药”,结果也是没有“长生”。明代的“宫廷秘方”非常驰名,直到现在某些人为了获得暴利仍在喋喋不休地宣传它是“万应灵药”,而事实上当时“享用”过这些“宫廷秘方”的皇帝,长寿者屈指可数。
而今,“真正的财富是健康的身体”已成为世界流行语。然而,要实现人类健康长寿的愿望,困难是很大的。美国是当今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一年的医药费开支就达数千亿美元,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3%以上,占全世界医药费开支的40%;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仍有3700万“穷人”缺医少药,无法保证享有保健。可见,那些处于第三世界的不发达国家的老百姓,人人享有保健更是不知何时才能实现了。
健康长寿历来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然而由于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人类的寿命终有尽时,而且在短暂的生命过程中还要经受各种疾病的困扰。因此,要想达到健康长寿,就需要掌握必要的养生方法,以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对自然生命过程的损害,提高生命质量。
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长期与恶劣自然环境和各种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各种保健防病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医学。中医养生保健是中医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颇受历代中医大家的重视。
二 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是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事业开拓创新发展的30多年
无论在哪一个时期,追求健康都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我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社会和谐并让人民享有健康。在中国步入小康社会之后,人民追求健康比追求富裕更迫切了。
近年来,广大城乡居民崇尚健康、关注健康的热情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正在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并不断地学习和了解科学健康知识。怎样吃出健康?怎样运动?怎样保持身心健康?怎样自我保健?衣、食、住、行如何健康?这些已经成为百姓身边的话题。通过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特别是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种学习科学、拥有健康、享受生活的健康观正在促进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解放思想为健康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最大的收获。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学习国际经验,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成为健康教育事业大发展的指导理念。
在改革开放以前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健康教育工作一直围绕着“卫生宣教”做文章,而很少注重行为干预。对“健康”的理解,也只停留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上。这种说法强调健康从属于革命工作,没有全面准确地表达健康与民生、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经过30年的实践,我国的健康教育工作经历了一个由经验管理到以证据为基础的科学规划管理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领域更加拓展,包括国际学术交流和“请进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内容更加丰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深化,探索并建立了多种适合城市、农村社区及重点场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模式。
在实践探索中,我国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目标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卫生知识传播和行为干预,逐渐转变为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政策、社会环境的改变。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对健康教育更加关注和支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全民动员的健康促进氛围逐步形成。
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我国的健康机构日趋健全,逐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套完整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管理体系,以及覆盖城乡各地、各类人群的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队伍的素质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拥有了一批具有系统专业理论并从事专业研究的队伍。
同时,在城乡社区和医院、学校、企业等工作场所,还有为数众多的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和志愿者,广泛覆盖城乡各地、各类人群的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提出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上了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日程。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积极推进9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这是我国政府重视和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并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则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
目前,全社会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视与参与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在社会化、大众化和规范化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我国城乡社区健康教育活动也得到了广泛深入开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相约健康社区行”“控烟健康教育”等,推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走向基层;以创建卫生城市(镇)、健康城市(镇)、控制疾病、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特点的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日益覆盖并深入更广泛的社区与人群。
学校、医院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乡镇卫生院,以及工矿企业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普遍有效地开展起来,为提高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知识与自我保健意识水平、促进传染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促进全体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健康的含义
“健康”一词对任何人来讲都不陌生,凡是住院求医者就意味着其健康出现了问题。健康内涵、健康观念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丰富的。传统的健康观念认为,健康就是不得病,“无病即健康”,不涉及生活质量的好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活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到了现代,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在其《组织法》中将健康观念定为“健康不应该只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从而提出了一种“三维”健康观。1984~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理念又进一步修改为“健康不应该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完满状态”,形成了“四维”健康理念。
显然,世界卫生组织所说的健康主要是指生理学、心理学及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一种基本状况。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许多既定的概念和知识也需要与时俱进地不断得到更新并被赋予新意,从而有助于人们重新加以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健康概念同样需要得到重新界定,以便于人们更好地进行理解和利用。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解读健康呢?从狭义上来理解,健康专指人的静态的、某一时点的状态。而我们所说的健康,是指人或事物维持生存和发展的机能,这是对健康的广义理解。它含有四层意思:首先,健康的主体不单指人,而且还包括其他事物等。其次,健康是动态的,是经常变化的运动形式,健康主体与外界(包括人或事物)不断地进行着能量交换。再次,健康不仅具有利己性,而且还有利他性。最后,健康还具有历史性。昨天的健康与今天的健康或许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事,它是一个发展的、运动的过程,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所定义的健康,只是广义上的健康在某一时点的状况。健康已不再是只属于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它已经成为包括医疗卫生在内,而又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环境等各个领域的一门学科。
特别是在当今时代,我们所关注的健康已经不是简单的身体强壮。健康是动态的、变化着的、阶段性的、有因果关系的、影响因素众多的、相对的、结构复杂的综合问题。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人类社会的健康可定义为:健康是掌握科学的饮食和锻炼方法,具有并保持生理和心理平衡调节能力,尊重和爱护生活环境,热衷于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种良好状态。
一 体质是健康的物质基础
一个国家的国民体质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看,国民体质的改善和增强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1952年毛泽东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高度概括了体育与体质的关系,从此人们对体质这一名词有了初步的、形象的认识。
体质是一个古老的名词,东西方关于体质的学说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西方,公元前400年以前,希波克拉底按体型与体力特征把人体分为弱型、强型、肥胖型与湿润型。在中国关于人体体质的学说也可以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找到系统的阐述。
体质包含的范围甚广,各学科均有涉及。例如,从组织形态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指人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包括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及各组织、器官和各功能系统的形态特征与正常范围;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体质是机体所具有的各种特性的总和,与形态学的特征有关,尤其与生理学的特征有关,所以体质是机体在形态上、生理上的特性和本质;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体质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个体在发育过程中,内外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个机能状态和躯体形态特征,其更侧重于体质的形成因素与遗传及生活环境相关性的研究。因此,关于体质研究归属于哪一类学科范畴,至今仍然众说纷纭。体质涵盖了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内容,体力活动也对体质水平变化的影响很大。
体质是人体的品质。它是人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适应能力和精神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与健康是两个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健康状况主要是指人体生长发育、各器官系统机能的正常与否。凡正常者,均属健康状况良好;反之,则健康状况不佳。
体质是人们进行生活、工作的物质基础,也可以视为健康的物质基础。健康是评价人的体质状况起码的条件,同是健康的人,其体质是有天壤之别的。所以,不应满足于“健康”这种起码的标准,而应在健康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有益的手段,不断增强体质。
世界卫生组织把“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称为“健康基石”。美国国家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曾公布,推行“健康基石”后,美国人高血压的发病率降低了55%,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了75%,糖尿病的发病率降低了50%,美国人的预期寿命可增加10年。
二 健康不只是指身体的健康
健康的英文是“health”。在一些词典中,“健康”通常被简单扼要地定义为“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这是传统的健康概念。通常我们确实把疾病看成机体受到干扰,导致功能下降,生活质量受到损害(主要由肉体疼痛引起)或早亡。
在《辞海》中,健康的概念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这种提法要比“健康就是没有病”完善一些,但仍然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来对待。这是因为,它虽然提出了“劳动效能”这一概念,但仍未把人当成社会人来对待。对健康的这种认识,在生物医学模式时代被公认是正确的。
关于健康和疾病的概念,《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85年中文版的定义是:“健康,是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疾病,是以产生症状或体征的异常生理或心理状态”,是“人体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器官组织的形态、功能偏离正常标准的状态”。“健康可用可测量的数值(如身高、体重、体温、脉搏、血压、视力等)来衡量,但其标准很难掌握。”这一概念虽然在定义中提到心理因素,但在测量和疾病分类方面没有具体内容。可以说,这是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过程中的产物。一方面,这种转化尚缺乏足够的临床实践资料以便进行理论概括;另一方面,撰写者虽然接受了新的医学模式的思想,但难以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探讨。
事实上,要对此作出确切的定义很难。因为,即使没有明显的疾病,人对健康或不健康的感觉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毫无疑问,觉得身体健康,不等于身体没有病。
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在它的宪章中提出的健康概念是:“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这一定义,把人的健康从生物学的意义,扩展到了精神和社会关系(社会相互影响的质量)两个方面的健康状态,把人的身心、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健康状态均纳入其中。
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素质的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对于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而言,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
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人们都处在较健康和极不健康的两端连续线中间的某一点上,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动的。人的心理健康既可以从相对的比较健康变成健康,又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那么健康。因此,心理健康与否只是反映了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
此外,健康的人应具有良好的处世能力,看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自我控制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事物的变迁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能保持对社会外部环境与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接物能大度和善,不过分计较,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健康金字塔”对健康进行了排序:最上层(第四层)是社会适应能力,它是对健康的最高要求;第三层是道德健康,它是更高级的健康要求;第二层是心理健康,它是生理健康的发展;最底层(第一层)是生理健康,它是所有健康的基石。
“健康金字塔”的健康价值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即它不是单纯把躯体的健康视为生活的最终目的,而是将其视为争取使生命更高尚、更丰富所具备的必要的物质条件。或者说,健康是提高生命质量的基础,其价值远不止是为了维持个体的生存和寿命的延长,而是为了提高生命的社会价值。只有身体健康的人,才能精力充沛、生机勃勃地投身于火热的、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对家庭而言,只有一家人的健康,才能给家庭带来富裕、安乐和幸福;对单位或企业而言,只有每个企业或单位的职工人人健康,才能有利于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事业蒸蒸向上;只有人人道德健康,社会才能和谐,充满友爱;只有社会群体健康,才能有助于促进社会发展、国家兴旺。
三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根本保证
人类当中只有5%的人是健康的,有20%的人是有疾病的,有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健康的人需要经常性地进行适当运动,维持自己的健康状态。有疾病的人需要医治,然后进行身心的调理,以恢复健康。亚健康的人处于一种向疾病转化的潜伏状态,需要“清、调、补、防”——清理脾胃肠道,调节气血阴阳,补充营养成分,达到预防和保健的目的。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亚健康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各种仪器及检验结果为阴性,但人体有各种各样的不适感觉。这是社会发展、科学与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它与现代社会人们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及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不断增大有直接关系。
由于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间的一种游离状态,所以对于亚健康状态的诊断很难界定。亚健康的表现是自感不适,经常有病痛缠身,却又查不出病来,试着治疗又总不对症,越治越糟。从此,人们开始认识到过多地依靠医药来获得健康已经不够了,而应该把健康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就是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根本。生活水准的提高,使追求健康形成时尚,许多人开始意识到必须采取自我保健的方法,来维护和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准。
当今世界,人类健康的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环境污染,如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使土壤失去了矿物质元素,农产品的微量元素减少,其依附的残留农药对人造成危害。二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油盐摄入过多,缺乏运动、偏食、嗜烟酒,造成一些慢性病的发生。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的有益菌锐减,微量元素大量丧失,从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便秘、腹泻,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癌症、痢疾等。为此,需要补充对人体有益的菌群和微量元素,使人体保持阴阳平衡,预防各种现代疾病的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平时不注重身心保健,不改变错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不知不觉地摧残着自己的健康,有病时不惜花费重金四处求医问药买健康。在现代人死亡的10大原因中,有7个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造成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是降低发病率和早年死亡率的关键。
目前,一部分中国人对保健有很多误区:①得了病就治病,没病时就等病,来了病就去求医问药,最后花钱受罪,丧失生命,祖祖辈辈都是这样,从来不去主动保健。②一旦有病要治疗时非常积极,花多少钱都无所谓,但是一说到营养保健就说没钱没时间。劝他保健,他有钱也说没钱,有空也说没空;大病临头时,则花费万千。③重医疗轻保健。人身体的细胞缺少了营养,造成组织功能下降,时间一长就会产生疾病。而我们得病后都去吃药,是药就有三分毒,它一直都在无形地摧残我们的身体。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却没有多少人能主动为自己的身体去提供营养。④重视子女,轻视自己的健康。家长们经常说:好吃的让孩子吃吧,好衣服让孩子们穿吧,好的东西让孩子们享受吧,却从来不把自己摆到重要的位置。人们今天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孩子,到老了得病时却要花更多的钱,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我国的健康大师洪兆光先生提出一个观点——中国人最少应活到100岁。有资料显示,中国国民的平均寿命是71.8岁,平均健康寿命是62.3岁。平均每个人有9.5年是带着疾病或残疾生活的。人在60岁以上时,消耗的医疗费用约占他一生全部医疗费用的40%,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医疗费是在人生的最后28天花费的,也就是抢救费用。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把抢救费用用于预防,就可以使人的健康生命延长远远超过28天。
我国有13亿以上人口,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下,患病者不在少数。如果得了病才忙于治疗,普通的家庭难以承受高额的医疗费,不仅会造成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还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增加公费医疗投入与医疗保险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有重视营养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才能把庞大的医疗费用节省下来。
第三节 健康的生活方式
所谓“生活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怎样生活,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的民族文化、经济、社会习惯、规范以及家庭影响所形成的一系列生活意识、生活习惯和生活制度的总和。生命的健康首先取决于自己。在决定人的健康和寿命的诸因素中,60%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反之则会危害人的健康。
目前,在我国,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由过去的传染病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医学工作者通过大量反复的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和行为不健康、不科学是最主要的发病原因。因此,树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和消除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一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六项标准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维系与增进身心健康和适应能力的正确的行为习惯,包括饮食习惯、衣着习惯、起居习惯、运动习惯、睡眠习惯、人际交流习惯等方面,其中有的是个人习惯,有的是群体习惯,有的还与周围环境相关联。
概括起来,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六项标准。
一是有利性,是指行为表现有益于自身、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如不吸烟、不乱扔果皮纸屑等。
二是规律性,是指行为表现有规律、可重复,如饮食定时定量、起居日日如常等。
三是同一性,首先,表现在外显行为和内隐思维动机和能力的协调一致,即在表现某种行为时,无冲突(包括心理冲突、机体冲突和社会冲突)存在,这是内在的同一性。其次,行为还有外在的同一性,即行为与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条件无冲突存在。
四是持久性,即维持时间较久的好习惯才称得上是健康的习惯,那些短暂的行为则不能算是健康的行为。
五是适宜性,就是指行为强度在常态水平及有利健康的水准之上。例如,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是一种增强体质的积极手段,但对运动强度要有一定的要求,运动量过小,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运动量过大则有损于机体。
六是和谐性,即要求个体的行为应反映自己的固有特征——个性,但若与他人或环境发生冲突时,又能够随自身和外界的条件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例如,每个人的体育锻炼行为各有其特点,因此锻炼项目以及运动量应随场地条件、个人兴趣爱好、自己身体状况等加以选择和调整。
在具体判断某个人或某群人的行为是否为健康的行为时,需要注意该行为本身需具备两个以上上述基本特征,而且第一个基本特征是必须具备的。
二 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多数影响健康的因素都属于行为和生活方式范围,它们直接或间接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吸烟与肺癌、慢性梗阻性肺病、缺血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吸烟者患肺病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220倍。在我国,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和不良行为导致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性病、艾滋病的迅速增加,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已占总死亡数的61%,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列第二位的死因,其危害远远高于癌症。
生活方式决定健康状况,很多疾病都是由个人的不健康生活方式造成的。随着生活方式类疾病发生率的日益增长,人们越来越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是指那些对于个体或群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带来伤害的行为与习惯。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吸烟、酗酒、营养不平衡、运动不充足、应激能力下降和频发交通事故是六种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全球卫生状况,向各国提出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要求人们提高自我的保健能力,学会健康地生活。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说:“世界上绝大多数影响健康和过早夭亡的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来防止的,只要改变一下生活方式,死亡率可以减少50%。”中国卫生部前部长陈敏章在全国健康教育理论研讨会上指出:“如果每个人都能主动地担负起保护自己健康的责任,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就能得以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疾病是可以通过转变行为或自我保健达到预防、控制或取得良好康复效果的。”
因此,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体育锻炼”的健康促进新准则。人们如果都能恪守这种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就可以使我国的高血压病减少55%,脑卒中(脑中风)、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可减少1/3,平均寿命可延长10年以上,这将是非常辉煌的成就,将为千秋万代开创一种科学的健康模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三 如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健康教育是帮助人们树立健康观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措施。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可以为人们提供改变自身行为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报纸、刊物、电视、网络等媒体具有重要作用,应多办一些健康栏目。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基础,而健康促进如不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健康教育如不向健康促进发展,其作用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其次,增进健康的良策之一是加强体育运动。
体育锻炼不仅能强健身体、增强体质,还具有完善身体、发展身体、修炼人生、健康心灵、健全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功能,其重要价值还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命活力、心理品格和实现人的现代化,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体现,不仅从身体上,也从精神上、社会适应上达到人的健全、健康状态。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就召开了“健康促进与体育”会议,明确提出“体育成为健康的生活方式”。1997年在第47届世界健康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奥委会召开了联席会议,阐述了一个完整的健康促进的视野,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积极生活——体育为健康”的运动观点。
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促进人的整体机能全面发展;加强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在健康上的高度协调;促进心理过程对人的生物功能与社会功能之间的调控,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再次,树立科学合理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健康的发展。
更新观念,树立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健康观,建立保障人人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健康的社会环境,是现代人应该付诸实施的社会工程。
最后,定期进行国民体质健康及营养状况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尽力加以快速解决。
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健康调查不但可以建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资源,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一个人都很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但健康的诸多因素都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让每个人都认识到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健康观,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第四节 健康的理念有哪些
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在《组织法》中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实践的完美状态。”这就是说,一个完全健康的人不仅自身客观上拥有健康,而且应该懂得基本的健康知识,具有追求健康的信念和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对他人和社会承担健康责任。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影响现代人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提出了健康生活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全球人口的期望寿命可以延长10年以上。这“四大基石”就是健康生活的新观念。
一 健康的身体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即四个理念
健康就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平衡关系,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三个方面。健康的身体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是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天天保持好的心情,身体的免疫系统也会非常旺盛和强大。遇事能够拿得起放得下,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心态平和,这是健康最基本的要素。在为人的心态上,要做到“不攀不比”;在处事的心态上,要做到诚信、公正;在饮食的心态上,要做到“菜好菜坏一个样”。很多大学生自杀不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也不是因为身患绝症,而是因为无法面对现实、心态改变;很多人因为各种压力而患上了忧郁症。
(2)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人的机体就能够得到很好的修复,第二天又可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谓睡眠充足,不是说睡的时间越长越好,而是说深睡眠的时间越长越好:一觉睡到天亮,而且自我感觉睡的时间短。午饭半小时后小憩一会儿非常重要,可以确保整个下午和晚上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刚吃过饭血糖急剧上升,如果一吃过饭就睡觉,容易诱发糖尿病,故不可一吃过饭就睡觉。
(3)适量的运动。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运动员短跑、掷铅球、举杠铃等都是无氧运动,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练瑜伽等都属于有氧运动。无氧运动会增加体内大量的自由基,加速人体的老化,所以运动员都有年龄规定,到年龄就该退队了。
(4)均衡的营养。这一点比上面三点更难做到。
二 健康从改变观念开始,需破除一些不正确的理念
(1)“健康是金子。”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53年就把“健康是金子”作为当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口号,希望唤起全世界人民能像热爱金子一样热爱自己的健康。
健康比财富还要珍贵,因为健康很难再生或不可再生,一旦失去,再先进的高科技也无法使受损的机体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而财富却可以“千金散尽还复来”。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一个人躺在病床上痛苦呻吟时,他最渴望的会是健康。当一个人病入膏肓,面对死神的威胁时他最渴望的当然是恢复健康。如果他确信有人能让他活下来并恢复健康,但有一个条件是必须付出他的全部金钱,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同意。这是因为,任何人在此时此刻都能意识到金钱与他的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世界卫生组织对财富的最新排序是:健康排第一位,知识排第二位,家庭排第三位,金钱排第四位。可见金钱是财富,但不是全部,而且不是最主要的财富,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一个人即使有存款千万,死时也带不走一分一厘;即使有广厦千间,死时也带不走一砖一瓦。有一位企业家患了肝癌,花了上千万元也没有保住生命。临死时他感慨万千,对身边的人说:“成绩是党的,财产是儿女的,只有身体是自己的。我走了,你们保重。”世界卫生组织前任总干事中岛宏博士也语重心长地告诫说:“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不要死于愚昧,不要死于无知。”
(2)“没病不等于健康,亚健康猛于虎。”很多人认为没病就是健康,能吃能睡就是健康。这是一种很片面的观点。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9年就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包括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均处于完好状态,从而提出了躯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位一体的健康概念。
躯体(生理)健康:这是健康的基础,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心理健康:具有同情心、爱心,情绪稳定,有责任心和信心,热爱生活,与人和睦相处,善于交往,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知足常乐。
道德健康:最高标准是无私奉献,最低标准是不损害他人。道德不健康的标准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
社会适应良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岗位上对各种角色都能适应。适应状况良好指的是能胜任各种角色,不良则是指缺乏角色意识。
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
——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不抱怨;
——善于休息,睡眠状态好;
——应变能力强,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能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按照以上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一项全球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只占全球人口的5%,经医院确诊为病人的占20%, 75%以上的人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即“亚健康”状态。我国的调查表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总体占60%以上,在城市新兴行业的工作人员中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占60%~70%,其中知识分子和企业管理者超过70%。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宣告:“亚健康和艾滋病是21世纪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艾滋病的危害和可怕程度可以说是尽人皆知,但是大部分人对亚健康的危害却知之甚少,甚至有些医生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实,亚健康的危害远在艾滋病之上。因为现在的诊疗技术已能明确诊断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人,人类扼杀艾滋病毒的疫苗与药物的科研工作已经露出曙光。可以说,人类制服艾滋病已指日可待。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哪一个国家制定了亚健康诊断标准,也没有任何一种医疗设备可以对亚健康做出诊断。所以,亚健康是一个遁形无踪的“隐形杀手”,往往不为人所知,得不到重视,但是它无时不在,并随时可能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有很多自认为健康的人,甚至有很多在医院检查结果正常的人,却暴病而亡甚至是猝死,正是幽灵般的亚健康将他们送上了毁灭之路。在日常生活中,英年早逝的悲剧时有发生。有些事业如日中天的中年人、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的精英骨干、家庭中的主心骨,却因为不重视亚健康状况而转眼间就离开了人世。
(3)“预防大于治疗,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因果关系,有结果必有原因,疾病也是如此。疾病是一个结果,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其原因的,而且在疾病发生前都要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亚健康过程。如果我们能够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并远离它们,如果我们能在身体进入亚健康状态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就完全可以避免患病,很多人间悲剧就可能不会发生。但是很可惜,现代人很少能意识到这一点,人们的思想中缺少预防保健意识,把健康完全寄托给医生,在生活中、工作中全然不顾自己的健康。有的人长期吸烟,使冠心病患病率增加了3倍,癌症患病率增加了9倍,用金钱买来了死亡和肺气肿;有的人长期酗酒,造成肝硬化和肿瘤;有的人通宵达旦地搓麻将;有的人一高兴就得意忘形,大吃大喝,对“饱餐、激动、酗酒”死亡三联征置若罔闻;有的人随心所欲,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全然把健康抛在脑后,结果是“用牙齿掘出了自己的坟墓”。所以,有人说中国人前半生“透支健康,拼命挣钱”,后半生“透支金钱,拼钱买命”,这确实是对现实社会中很多人的健康观念的一个形象写照。
把健康完全交给医生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一是有很多疾病一旦患上,医生也无能为力。1999年11月,第72届国际心脏年会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3万多名医学专家出席了这次盛会。会议指出:“等病人患病后再去找医生,医生能给予病人的帮助已经很有限了,即使是治好了,也不可能恢复到和患病前一样。”会议还提出了超越“二级预防”的概念,不能坐着等病人发病后进行治疗和“二级预防”,而是要找出可能导致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一级预防”,使他们不发病。像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脑卒中等疾病,一旦患上,即使病人不惜代价,即使医生将最先进的技术、最好的药物都给他用上,能让他恢复得和病前一样吗?可能性很小。二是高昂的医疗费会使大部分家庭难以承受。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居民的收入增加了10~20倍,但医疗费上涨幅度却达到了200倍以上。2004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全国综合性医院每人次门诊费用平均为117.7元,每人次住院费用为42283.7元,医疗负担占月收入的15%~45.5%。高昂的医疗费使很多家庭难以承受,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已成为普遍现象。据统计,在未来将会有60%以上的家庭面临着因病返贫问题。
所以,重视预防保健,让自己不得病才是最大的节约,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我国一项“九五”攻关课题研究表明,一个人花1元钱用于保健,就可以为他节约8.5元医疗费和100元抢救费。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根本措施。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数十年医学研究的成果,发表了著名的《维多利亚宣言》,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以使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下降80%,脑卒中的发病率下降75%,癌症的发病率下降50%。所以,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能做到这些。
(4)“食疗大于药疗,食物是最好的药物。”“人以饮食为生,亦以饮食为死。”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也曾说过:“安身之本,必须于食,不知食疗者,不足以全生。”可见“寓医于食”的理念源远流长。饮食结构是否合理,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延年益寿的关键因素,而且在疾病治疗上,食物也比药物更为重要。
人体免疫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依赖于饮食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由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免疫因子组成,通过识别、屏障、吞噬作用,抵御各种细菌、病毒的入侵,清除各种有害物质及异常增生的细胞,从而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所以,免疫能力是人体自我防护和痊愈的能力。由于免疫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依赖于饮食,因此一旦营养失衡,那么受影响最大、损害最严重的就是机体的免疫系统。所以,任何一种营养素的缺乏和失衡,对免疫系统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膳食促进健康,药物毒害机体。“是药三分毒”,药物均有毒副作用,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损害机体细胞,这在化学药物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药物副作用住院,有19.2万人死于药源性疾病,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0亿元。而食物则无此副作用。例如,100克胡萝卜含2800国际单位(IU)维生素A,虽然超过了我们每日的需要量,但如果每天吃100克甚至200克胡萝卜,人体绝不会中毒或对人体产生副作用,但是如果我们摄入过量的药物维生素A,就会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再如,过量摄取人工合成的维生素C会产生依赖或肠道损害,但是,对于富含维生素C的橘子,即使我们多吃一点也不会产生毒性,而且橘子中的维生素C是抗氧化剂,离开橘子后通过自身氧化会产生自由基。儿童过量补充维生素D,有可能造成前囟早闭,形成小头儿,如摄入建议量的5倍,甚至可造成肝脏损伤。美国每年有3万多名6岁以下儿童因维生素摄入过量而出现严重头疼、视物不清及丧失协调能力。
食物是最好的药物。2001年7月,第17届国际营养学大会在维也纳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3000多名营养学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通过激烈讨论,与会代表达成一致的学术观点:“食物是最好的药物。”药物是针对病状设立的,而大部分亚健康人群无明显的病理改变,仅表现为功能改变或失调,因此药物治疗无从下手。而食物中除了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外,还含有很多生物活性物质,即所谓非必需营养素,如低聚糖、香姑多糖、黄酮类化合物、叶绿素、番茄红素、谷维素、茶多酚、二十八烷醇、酶类物质等。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对预防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有重要意义。它们大多存在于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因此补充食物就可以补充到这些活性物质,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5)“吃得好不等于有营养,营养均衡最重要。”人体必需的营养要素有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共7大类、50多种,此外还需要从食物中补充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即非必需营养素,总量有200多种。这些营养素既不能补充过量,也不能不足,必须全面均衡才能达到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维持细胞组织结构的完整及功能、增强免疫能力、延缓衰老的目的。由于不同的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和数量不同,因此要达到全面均衡的目的,必须同时摄取不同的多种食物。所以,吃得好不等于有营养,能全面均衡地补充营养的膳食才是健康的膳食,才是最好的膳食。
究竟什么是膳食平衡,又怎么达到这一标准呢?所谓膳食平衡,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即氨基酸平衡、热量营养素平衡、酸碱平衡以及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之间也要平衡,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众所周知,日常生活中人们将必需食物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谷物类,这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一般轻体力劳动者每天的摄入量以300~500克为宜,所以,谷物类食物占热能供给量的比例为60%~70%,约占膳食总量的32%。
第二类是富含动物蛋白质的食物,包括瘦肉、蛋、禽、鱼等,成人每天应摄入70~100克的蛋白质。据研究,人体对动物蛋白质的吸收率高于植物蛋白,较为理想的蛋白质摄入应该是:动物蛋白占1/4,豆类蛋白占1/4,其余1/2则由粮食供给。因此,营养专家建议,每人每天应摄入禽、畜肉类食物50~100克,鱼虾类食物50克,蛋类食物25~50克。此类食物应占膳食总量的13%。
第三类是豆、乳及制品,因豆类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等,其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接近人体需要,所以每人每天应补充豆类食物50克,奶类食物100克,此类食物应占膳食总量的9.5%。
第四类是蔬菜、水果,这是人体维生素、无机盐和食物纤维的主要来源。但因蔬菜品种很多,营养成分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每人每天应摄入400~500克,其中绿叶菜应保持在一半以上。新鲜的水果是抗坏血酸的良好来源,可以提供大量的蛋白质、磷、铁等无机盐,故而每人每天应摄入100~200克鲜果。此类食物应占膳食总量的40%。
第五类是油脂类食物,它们可供给热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供给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比动物油高,而动物油的饱和脂肪酸多,脂肪熔点也比较高,因此不易为人体消化吸收,故而应少吃动物脂肪,多吃植物油。所以,营养学家建议油脂的摄入比例为饱和脂肪酸、多稀不饱和脂肪酸、单烯不饱和脂肪酸各占1/3。油脂应按每千克体重每天摄入1克,约占总膳食比重的1.5%。
对于以上五类食物,长期缺乏任何一种或过量补充任何一种,都会影响身体健康。为保持均衡膳食,人们不宜吃得太精,更不应在节日中暴饮暴食。真正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菜粮搭配、粗粮细作等,人们的身体健康就会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