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宗教与民俗
一 宗教
美国没有国教,是一个多种宗教并生共存的国家。近四个世纪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们几乎把地球上所有的宗教都带到了美国。据悉,美国的各类宗教组织有2500多个,伫立于美国城乡的各种教堂、寺庙和宗教会所达30万个之多。宗教信仰在美国非常普遍,据2007年美国人口调查资料显示,大约83.9%的美国人信仰某种宗教,其中信奉基督教新教者(Protestants of all denominations)居多数,占总数的51.3%;罗马天主教(Roman Catholic)为第二大宗教,教徒占总数的23.9%;犹太教(Jewish)是美国第三大宗教,教徒占总数的1.7%。另外,摩门教人口也约占总数的1.7%,其他基督教教派信徒约占1.6%,佛教徒约占0.7%,伊斯兰教穆斯林约占0.6%,其他宗教信徒约占2.5%。
宗教深深地植根于美国社会,影响十分广泛。美元上印着“我们信仰上帝”。国歌里高唱“上帝是我们的信仰”。总统就职要手按《圣经》宣誓。国会、军队、医院、监狱、机场和社区等处都有专职或者兼职的牧师提供宗教服务。政治家的演讲常常以“上帝保佑美国”(God Bless America)而结束。不少大中小学由教会组织创办或管理。此外,美国目前有1200多家宗教广播电台和电视台,5000多种宗教报纸杂志,《新约圣经》在美国已经印行了1亿多册,各类宗教音像制品的销售量远远超过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制品的销售量。大多数美国人的婚丧典礼由牧师主持。全美每年观看各类体育赛事的总人数约为4亿人次,消费大约50亿美元,而参加各种宗教活动的则有52亿人次,捐款多达500亿美元。
政教分离
美国宗教色彩的浓厚与丰富令世人瞩目,但是其宗教自由的实现也绝非一帆风顺,同样是经历了曲折而漫长的历史进程。早在殖民地时期,许多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美洲大陆的欧洲清教徒(Puritans),就是为了摆脱国内的宗教迫害,自由地信奉自己的宗教。然而这些满怀宗教激情的移民们一旦获得了自由生息、充分发展的空间,却并不愿意与其他宗教共享信仰的自由。
不过,随着持不同信仰的大批新移民源源不断地到来,以及各殖民地之间交流的日愈加强,政教合一与宗教不宽容的做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宗教宽容精神开始在新大陆萌芽、生根。1633年,罗得岛殖民地率先实行了宗教宽容原则。1649年,马里兰殖民地通过了保护处于少数地位的天主教徒的宗教宽容法。尔后,轰轰烈烈的大觉醒运动(Great Awakening)、独立战争和美国的建立则进一步推动了宗教自由与宗教宽容思想在新大陆的确立与流行。
独立之初的美国面对各州的“官方教会”或是各不相同的宗教政策,联邦政府既不便确立何种宗教为国教,又不能禁止各州的宗教实践,否则势必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分裂与冲突,难以实现真正的国家统一。因此,实行政教分离与宗教自由成为美国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为此,托马斯·杰斐逊和詹姆斯·麦迪逊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努力,推动美国立宪会议于1791年12月通过了十项宪法修正案,亦称《权利法案》,其中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就明确规定了国会不得制订设立国教或者禁止信教自由之法律。
不过,落实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进程远比其制订要更加缓慢而艰难。由于美国实行联邦制,各州保有很大的权力,某些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承认某种教会的优越地位。直到1833年,马萨诸塞州才在北美13个州中最后一个废除了官方宗教。而又过了100年之后,通过1943年的“耶和华见证会(Jehovah's Witness)案”(West Virginia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 v. Barnette),联邦最高法院才最终明确提出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关于政教分离和宗教自由的原则普遍适用于美国各州。
基督教主导
基督教在美国的宗教舞台上占据着明显的主导地位。
基督教最早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治下的耶路撒冷,后来传到世界各地并逐渐形成三大分支:罗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新教不是一个单一的教会,它是对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产生的路德宗(Lutherans)、加尔文宗(Calvinists)、圣公会(Episcopalians)、浸礼会(Baptists)、卫理公会(Methodists)等许多新式教派的总称。
17世纪初期以来,北美殖民地的新教教派主要有圣公会、卫理公会、浸礼会、长老会(Presbyterians)、路德宗、归正宗(Reformed Church)、公谊会(Quakers)、公理会(Congregationalists)和门诺会、莫拉维亚兄弟会等。这些新教在美国的沃土上生根之后,又很快衍生出了更多的新的分支,比如基督会(Christian Church)、联合基督教会(United Church of Christ)、联合卫理公会(United Methodist Church)、基督复临派(Seventh Day Adventist Church)、神恩会(Assemblies of God)、五旬节教会(Pentecost)、摩门教(Mormonism)、耶和华见证会(Jehovah's Witnesses)、福音会(Evangelicals)、基督教科学派(Christian Science)和拿撒勒人教会(Church of the Nazarene)等。众多的教派为美国人的宗教信仰提供了广阔而又丰富的选择空间。
诸教共存
在基督教新教之外,美国势力最大的基督教派是罗马天主教,拥有教徒约7000万人,约占美国总人口的23.9%。美国的罗马天主教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体制上隶属于罗马教廷,采用罗马教廷的礼仪,主教团位于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美国天主教徒主要分布在东部、中西部、西部和南部,多数生活在城市里。
来自爱尔兰的贫苦农民是早期美国天主教的主要信徒。后来,南欧、中欧和拉美地区的天主教移民也陆续加入进来,不断地扩充着美国的天主教阵营。因为这些人大多收入较低,所以美国天主教过去曾被人称为“穷人的宗教”。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天主教徒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收入、教育和就业等方面均有所提高。1961年天主教徒约翰·肯尼迪入主白宫,打破了历届美国总统都是新教徒的传统,成为美国天主教徒社会地位提高的标志性事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美国天主教会也在不断地做出适应形势的调整。与基督教新教一样,今日的美国天主教会内部也有许多的派别,组织上变得松散,观念更为开放。
基督教的三大分支之一东正教在美国也有200多年了,但是其势力远不能与新教和天主教相比。教徒只有约500万人,分属于20多个教派团体,其中信徒最多的是美国东正教会和希腊东正教会北美洲大教区。美国东正教会1998年拥有教徒200万人,教堂600座;希腊东正教会北美洲大教区拥有教徒195万人,教堂523座。迄今为止,东正教在美国基本上还是一种少数族裔宗教的形象,除俄罗斯和希腊两大体系之外,还有由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和叙利亚等国移民组成的东正教会,在新教主流文化之外,为美国文化的多元性添姿增彩。
犹太教在美国的第一座教堂建于1692年的纽约。1776年美国独立时,大约有2000多犹太人生活在美国。如今美国约有500万犹太人,多数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中产阶级,教育水平、收入状况和社会地位在美国各类宗教团体中均遥遥领先。犹太教被认为是美国主流文化的一部分,19世纪中叶以来,其内部也已分成正统派、改革派和重建派,派内又有不同的联盟、联合会等组织。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美国最受人关注的一个宗教大概就是伊斯兰教了。伊斯兰教于19世纪末随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巴勒斯坦等地的穆斯林移民进入美国。这些穆斯林移民多数属于伊斯兰教中的逊尼派,少数人是什叶派;他们主要是教育程度不高的工人,多在中西部的工业城市如底特律、芝加哥、托莱多等地定居下来。1910年,一些宣传神秘主义的苏菲派穆斯林也来到了美国。1947~1960年间,来自中东、印度、巴基斯坦、东欧和苏联的另一批穆斯林迁入美国。1967年以后,移民美国的穆斯林主要来自中东各国、土耳其、南斯拉夫、阿富汗、乌干达、圭亚那和百慕大等地,其中有些人属于技术移民。
如今,美国拥有大约1200座清真寺,穆斯林约为500万人。多数美国穆斯林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伊利诺伊州、俄亥俄州和新泽西州。目前,美国最重要的全国性穆斯林组织是总部设在底特律的伊斯兰协会联盟。为了适应美国的社会、法律和生存环境,伊斯兰教在美国经过100多年的演变已经相当地美国化了。美国穆斯林在礼拜时间、斋月习惯、清真寺的使用、金融事务和对待妇女的看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主流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一些接受了美国教育的阿拉伯裔或波斯裔美国人已不参加伊斯兰教活动,不属于任何清真寺了。
美国黑人穆斯林最早产生于20世纪初叶的黑人穆斯林运动。作为追求种族平等和实现自我的一种宗教文化手段,许多美国黑人转向了不同于基督教的伊斯兰教。经过华莱士·法德·穆罕默德(Wallace Fard Muhammad, 1877-1934)、伊利亚·穆罕默德(Elijah Muhammad, 1897-1975)、马尔科姆·X(Malcolm X, 1925-1965)和路易·法拉汗(Louis Farrakhan,1933-)等一代又一代黑人穆斯林领袖的奋力推动,美国的黑人穆斯林势力与黑人民权运动一道成长,不断壮大,成为美国伊斯兰教中自成一体的重要力量。目前美国黑人穆斯林中最大的组织是美国穆斯林传教会。
除上述宗教以外,佛教、印度教、摩门教和印第安人宗教也在美国的宗教舞台上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佛教是19世纪中期加利福尼亚淘金热时由中国和日本移民带到美国的,如今流传已很广泛。佛教徒主要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得克萨斯州、马萨诸塞州、弗吉尼亚州和华盛顿州。1987年起美国军队开始接受和尚担任随军神职人员,标志着佛教已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美国佛教徒迄今仍以亚裔为主,教育、就业和收入状况在美国各宗教团体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美国的印度教是一个以婆罗门教为基础,包含佛教、耆那教和印度民间信仰等内容的宗教集合体。源于印度社会的历史传统,美国印度教也分作许多属于不同种姓和等级的教派,各自独立,自行其是,没有统一的教义和经典,只是都相信无所不在的“梵”是宇宙的主宰,强调“业报轮回”。第一个美国印度教组织由印度哲学家斯哇密·维韦卡南达(辨喜)于1894年在纽约创办,名叫吠檀多协会,吸引了一些对东方文化和印度哲学感兴趣的美国知识分子。1925年,另一位印度人约甘南达(禅喜)在美国创办了亲证教团,通过推广瑜伽功来宣传印度教。瑜伽功吸引了大批的美国普通人,20世纪60年代以来更成为美国一种流行的健身运动。到2007年时,据美国人口统计局调查,美国各派印度教徒约有189万人。
因为曾经实行一夫多妻制而广受关注的摩门教是美国主要的新兴宗教之一,1830年4月6日始建于纽约州北部的费耶特镇(Fayette),正式名称为“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该教自认为是基督教会,但后者认为它只是个借用了一些基督教概念的新宗教。摩门教本身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而是由5个各自独立的宗教团体组成。其中势力最大的是由杨伯翰(Brigham Young, 1801-1877)及其继任者领导的“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总部设在犹他州盐湖城。其次是“重组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Reorganized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总部位于密苏里州独立城(Independence)。另外三个是极端保守的宗教小团体,教徒合计不到2万人。摩门教的影响主要是在美国西部,在犹他州该教成员占州内人口的69.2%,在爱达荷州占30.5%,在怀俄明州占8.8%,在内华达州占8.7%,在亚利桑那州占4.9%。摩门教徒的教育和收入状况在美国属于中等水平。
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印第安人宗教信仰自由法案》,使得美国土著居民的宗教信仰终于得到了法律保护。然而,印第安人的宗教如同散布于美国各地的印第安部落一样,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或者是严密的教会系统,而主要是一些世代相传的神秘混杂的原始信仰。印第安人的神圣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网络,其中既有拟人化的雷神老祖父、蜘蛛老祖母、玉米母亲,也有神秘精灵神鸟、神牛和丛林狼等。他们相信万物有灵,自然界中有神秘的力量在运转,宇宙力量之间存在着亲属关系。萨满是印第安人中具有特殊才能的巫医和巫师。
二 民俗
民俗是不成文的文化法则,是岁月积淀下来的社会风尚和生活习惯。美国是一个由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种族组成的移民国家,移民们在保持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同时,也在相互的碰撞与融合中逐渐形成了广为美国大众所接受的美国民俗。
清洁卫生
大多数美国人非常重视个人卫生。在很大程度上,一个人的卫生水平决定着他/她被社会所接受的程度。美国人对身体气味十分敏感,所以常常是每天清晨洗澡、换上干净衣服之后才出门,运动出汗后也要洗澡,天气热时洗澡更勤。美国人喜欢在腋下喷洒除臭剂或香水,衣服换洗得频繁,也很在意头发的清洁和口腔气味。
衣着
美国人穿着比较随便,上学、购物、看电影或是拜访人家都可以身着便服。平常日子里,男女老少都是以纯棉的T恤、衬衫、牛仔裤和软底鞋等休闲服装为主。纽约人即使到百老汇看歌剧也会身着牛仔裤或西服短裤,手拿可乐、爆米花,一派悠闲自在。但是,美国人比较讲究服装的面料,不论便服还是正装都喜欢纯棉或纯羊毛质地,不喜欢化纤、混纺或其他化学面料。
同时,随便之中也有规矩,美国人着装的基本原则是服装适应场合,庄重的场合着庄重的服装,轻松的场合着轻松的服饰。比如出席晚宴、会议或演讲等比较正式的社会活动,则讲究正式高雅的服饰。有些社会活动的请柬上会特别注明着装要求。需注意,请柬上说便装(casual),并不意味着一定欢迎穿牛仔裤、旅游鞋,而说半正式(semi-formal)或洒脱的便装(Smart Casual)也并非可以不打领带、不穿皮鞋,而往往指可以穿上下身不一色的休闲西服。如果不清楚着装要求,最好事前问明白,以免临场不得体。有些场合,本民族服装很受欣赏。
一般而言,美国政府部门和工商企业对其“白领”雇员会有明确的或者约定俗成的着装要求,男子通常要西服革履,女子要着套装套裙,略施粉黛。
对于西服的搭配也很有讲究。正式西服一定要上下一色,配正装衬衫、领带、领结、袜子和皮鞋。正装衬衫的袖口、袖长和身长等都要细致合体,一般都要在衬衫柜台专门量身定做,折叠式的袖口还要配上漂亮的袖夹。而商店里的休闲西服则只卖上衣,没有配套的裤子。穿着休闲西服可以配纯棉长裤或者牛仔裤,不戴领带,配式样、颜色活泼随意的休闲衬衫,穿休闲袜和休闲皮鞋,但不宜穿旅游鞋。穿西服外套通常只扣上扣,入座后也可不扣,但站立讲话时还要扣上。深色西服应配黑色皮鞋和深色袜子,切忌白袜黑鞋。在正式场合,女性宜穿裙装,晚礼服裙摆应长及脚踝,穿高跟鞋。运动时,则穿与相关运动配套的运动鞋袜和服装。
时间观念
美国人时间观念极强,非常在意准时正点。如果预料会迟到5~10分钟以上,就应打电话通知对方你会晚到。接受邀请后因故不能出席时,一定要尽早打电话通知对方。前往赴约时,最好准时到达。约会迟到是不礼貌的,而去得太早也不好,因为如果对方尚未准备好,却不得不出来接待你,就会造成许多不便。正式场合守时更为重要。去得早了,应在外面等到时间再进去。
给美国人打电话最好选择上午9点之后和晚上9点之前。如果电话打到家里,还应回避傍晚5: 30~7: 30的晚餐时间。
大多数单位和商店每周一到周六开门营业,也有很多商店周日照常营业。银行周末通常歇业,平时营业时间也不长,一般下午3点或4点就下班。除了超市、一些小日杂店、药店和便利店之外,一般商店都是晚9点之前关门歇业。事先打电话问一下营业时间总不是坏事。造访律师、医生等专业人士最好提前预约,准时赴约。
相处愉快的美国朋友常会说“随时来找我”,这话有时是客套,有时则是诚恳的。但是“随时”并非可以不预约。拜访美国人,一定要事前电话联系,约好时间,不可随意造访,以免造成对方的不便。事先不打招呼的不速之客,是不受欢迎的,至亲好友也不例外。不仅平时这样,星期天、节假日也如此,因为那通常是美国人自家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
社会平等
追求人人平等是美国人的一个理想,虽然美国人明白他们距离这个理想仍很遥远,不过人们还是很在意平等的态度(Equality of Manners),期望不计职业、年龄、性别、种族、民族或宗教,人与人能够相互尊重。
因为追求平等之故,美国人比较避讳社会阶级的区别,虽然使用职业头衔,但是没有家庭世袭的头衔。职业头衔是靠自己“挣来”的,而不是由祖先传下的,是一种对个人价值和荣誉的认可。有头衔的职业,最常见的是法官、军官、医生、教授、政府高官和宗教人士。不过,美国人注重友好的、不拘礼节的关系,而不喜欢炫耀地位头衔。美国人相信直呼名字,仍可以表示尊敬。遇到一个美国人,如果不便直呼其名,又要表示尊敬,可用“先生”(Sir)或“夫人”(Madam)称呼,对年轻女子可称“小姐”(Miss)或“女士”(Ms.)。
由于等级观念淡漠,美国人也没有“上座”的概念,通常不会要求客人坐“上座”。不过,请客吃饭的时候,美国人会让贵宾坐在主人或女主人的右面。在私家汽车里,美国人喜欢副驾驶座,因为通常开车的就是主人自己,而且坐前面的座位可以清晰地看到车外的风景。如果搭车通常也坐副驾驶座,因为如果坐在后座,会让人觉得把驾驶人当成专业司机。
美国还是一个“凡事自己动手”的国家。“有身份的人”在生活中与普通人一样,不管是医生、教授、商人、律师或者官员,都是自己煮饭、洗衣、上市场买东西、收拾庭院等。不管地位多高,自己动手做家务,在美国都很平常,绝不丢人。雇佣保姆、司机的人很少。
美国社会也很强调男女平等。女性在美国社会中扮演着十分活跃的角色,很多女性从事全职工作,在职场中与男人一样受人尊重,在家里与丈夫共同照顾子女、分担家务。与此同时,美国社会也依然讲究尊重妇女、女士优先,这既是欧洲中世纪骑士风度的传统延续,也是一种社会教养的表现。在社交场合,男子应谦让妇女,爱护妇女。男女同行时,男子应该走在靠马路的一边;入座时请女子先坐下;上下电梯让女子走在前边;进门时男子应为女子开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女权主义者并不欣赏这些传统习俗,有些年轻女性也不在意这类繁文缛节。所以重要的只是尊重与平等,不必拘泥传统礼节。
友谊
美国人比较开放和热心,很容易结交新朋友。但是因为流动性大,搬家、换工作频繁,美国人的友谊多为泛泛之交。对于大多数外国人,美国人往往比较自来熟,这种毫不见外的态度有时会引起误会,特别是在男女之间。一次随意的饮酒邀约或者共进晚餐,并不意味着这位美国人想要与你成为亲密的朋友。所以,对于美国人的友好邀请不必太过多情。
因为地域广大、人种多样,美国各地的风俗人情也会因地而异、因种族而异。一般而言,美国内地居民比东西海岸的人更加友善,更不拘礼。小镇的居民比大城市人更为亲切随和。相对而言,欧洲裔白人和亚裔居民比较平和礼貌,而非洲裔和拉美裔美国人比较活泼热情。
如果你想和某位美国人见面聊聊,一起看个电影,或是吃个饭,以增进彼此的友谊,共度一段愉快的时光,尽可以主动大方地去邀约。相反,如果你不想赴某人的约会,或者某人令你不舒服,可以明确而客气地说“不”。请与被请、受与不受都是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而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是基本的社交原则。
在中国,亲朋好友一道出门时,总是抢着付钱购买车船门票。而美国人一起外出,通常是各自付费,车费、饭费、小费无不如此。所以与美国人一起外出时,不要假装慷慨,为别人付账。否则会使美国人心理上很难受,觉得欠了人情账。
在公共场合,女子最好不要独自喝酒。因为单身女子独自喝酒,或几个女子聚在一起喝酒,会被视为“正在等男士的女人”。不谙此情的女子可能受到某些男人自作多情的骚扰。在美国,同性也不可双双起舞。因为同性一起跳舞,往往会被认为是同性恋者。如果不想被人看作同性恋者,同性出入公共场合也不便执手亲昵、勾肩搭背。
在许多城市,比如旧金山,同性恋是一种社会认可的生活方式,街头男男、女女各行其是已经司空见惯。如果你不赞成同性恋,保留意见即可,不必声张。许多美国夫妇住在一起却并不结婚,但是他们的关系可能与已婚夫妻一样的牢固,切莫以为他们没有结婚,你便可以追求其中之一。
见面礼
美国人通常比较随便和友好。人们见面时,一般只是亲热地招呼一声“嗨,你好吗?(Hi, how are you?)”或者“嗨,忙什么哪?(Hi, what's going on?)”,或是“怎么样?(What's up?)”等等。这类问候仅仅是些寒暄话,并非问题,所以回答也大多是招呼性的“很好,谢谢。(Fine, thanks.)”之类的话,不必把招呼当作问题来具体回答。同样道理,分手时人们常说“回头见(See you later), ”也只是“再见”的另一种说法,没有别的意思。
因为比较随便,美国人即便是第一次见面,也常会彼此直呼其名,甚至对长者和上级也是如此。许多美国人觉得“先生”“太太”“小姐”的称呼太客套了。称呼名字,往往是表示友善亲近。美国人聚在一起聊天,几乎从不提彼此的头衔。如果他们谈话时不称呼你的头衔,那只是习惯,并非无礼。但是,如果你不知应该如何称呼对方时,最好还是使用敬称,除非对方提议你可以直呼其名。
美国人的英文名字是名在前,姓在后。如一名叫John Clark(约翰·克拉克)的男子,敬称为Mr. Clark(克拉克先生),熟识后直呼其名是John,但不可称他为Mr. John(约翰先生),也不可叫他Clark。这一点中国人常常弄错,应当注意。另外,一些较长的名字往往有简称或俗称。例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正式姓名是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同其他许多名字是William(威廉)的美国人一样,人们俗称他为Bill(比尔),以致在一些正式的场合,President Bill Clinton(比尔·克林顿总统)的称呼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哪些名字可以简化,如何简化,还需客从主便,事先弄清楚再叫。
不过,在正式场合下,美国人也讲究礼节。最普通的见面礼是握手。介绍后握手要简短有力,美国人认为有力的握手代表诚恳坦率,不习惯握住对方的手不放而长时间寒暄。男女之间,由女方先伸手,男子握女子的手不可太紧;长幼之间,长者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宾主之间,主人先伸手。如果对方无握手之意,只要点头致意即可。
美国人喜欢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所以握手时应注视对方。戴手套的话,应脱下手套。人多时不可交叉握手,女性见面时可不握手。介绍两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子介绍给女子,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聊天
美国社会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讲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尊重个人隐私。社交生活中,人们不喜欢涉及个人私事。有些话题是忌谈的,比如年龄、婚姻、体重、工资收入、衣服价值、财产状况、宗教信仰或政治倾向(例如选举时投了哪个政党候选人的票)等,冒昧追问是有失礼貌的。见人购物归来,美国人从不去问价钱多少。路上相遇,也不会问人去哪里了。因为那都是人家的私生活,不关别人的事。
不过,美国人却可能会问:“你做什么工作?”“你住哪里”“你有几个孩子?”“你有没有假期?”这些问话,只是为了相互了解,寻找交谈的话题。美国人彼此也是这样相识的。由于美国人时常搬家,样样事都快,没时间慢慢地了解别人的家庭、职业、居所等私人问题。所以一旦相遇,美国人就会急于相互交流,因为不久他们可能又要搬到另一个遥远的市镇去了。
如果美国人问起什么让你感觉不舒服的私事,完全可以不必回答。说“不知道”,或者“这个问题好奇怪”之类的搪塞话,也可以转换话题,谈些别的事情。美国人不会觉得你无礼,而会明白你是不想回答或不想继续谈论这些私人问题。
对于年龄,美国人最怕人说老,因为美国社会竞争激烈,说人老了就意味着不中用了,所以中国文化中的“某老”之类的敬语不必对美国人讲。Old(老)这个词,在谈论人时最好不用,而改用senior(年长), aging(上年纪)等隐晦的用语。
参加美国人的聚会时,切莫只谈自己关心的话题,令他人感觉无趣。而谈论只有自己熟悉的话题,可能使其他人无话可说。在谈话中,应该寻找彼此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说到黑人,最好用“African American”(非洲裔美国人)一词,这个称呼广为美国社会所接受。千万不要称呼黑人为“Negro”(黑鬼),那是个蔑视黑人的字眼。跟白人交谈也不可使用这个字,因为有种族歧视的意味。还应注意,基督徒视自杀为罪恶,这个话题不受欢迎,少谈为妙。
美国人也不喜欢沉默。他们会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还会不时地发问,以免冷场。如果某人很久没作声,美国人就会尽量设法让他/她加入谈话。也许会问你是否身体不舒适,要不要帮忙。如果不同意你的观点,美国人可能默不作声,这表示不想继续辩论,免得失礼冒犯。
美国人比较直爽,感到难为情时会实话实说。寻常日子里,美国人不说“废话”。答话的时候,往往简单到只说“是”“不是”“当然”,或者“对”“OK”。除非问及原因,否则不会主动解释。平时各自忙碌,见面打招呼也不外就是一“嗨”(Hi)而过。
小费
付小费是美国社会的一个普遍习俗。在美国的许多服务行业中,老板付给服务生的工资都很低,服务生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小费收入,而小费的意义则在于激励服务生提供优良的服务。付小费并非必需的,只是一种习俗,除非服务令人不满,否则还是应该付点小费。
小费的数额视所受服务的满意度而定,可多可少。一般而言,在机场、车站、码头和宾馆,付给搬运工的小费为每件行李1美元;出租车司机的小费为车费的10% ~15%;餐馆侍应生的小费为餐费的15% ~20%;理发师和美容师的小费为收费的15% ~20%,女性理发工序较多时,对洗头、剪发和烫发的理发师应分别付给小费;对旅馆打扫房间的服务员,每天应付1~2美元小费。
付小费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将小费放在餐桌的茶盘或酒杯下,也可直接交给服务生,或者在付款时,只将找回来的整票收起,零钱不收,就算是付小费了。在用信用卡消费时,可在签单时另栏加入小费。
另外,美国公寓楼房的住户还有给物业服务人员发放“新年小费”的习俗。一般来说,公寓的经理会在年底之前送给住户恭贺“圣诞快乐”的贺卡,卡片里夹带一份公寓看门人、管理员、修理工和清洁工等服务人员的名单,有的可能多达几十个人。通常每户应给每个工人三四十美元的小费,合计下来每户年底要送出的小费可能高达上千美元,而在住户多的公寓楼工作的服务人员这一笔可能高达上万美元的“新年小费”,算是对他们一年来笑脸迎送、周到服务的年终报偿。
但是,切记,绝不可付小费给警察、海关职员、大使馆官员和其他各类政府公务人员,否则会被视为违法行贿。另外,公共汽车司机、售货员、快餐店职员、旅馆柜台职员,以及剧院、体育馆、画廊和博物馆等处的询问处职员、售票处职员、门童、导游、电梯工等,也都不收小费。
礼品
通常而言,美国人只在亲戚和好朋友之间送礼。去别人家里做客、参加生日聚会、出席婚礼或探视病人时,也会给主人或女主人送上小礼品,但是这类情况也可以不送礼。探望病人多数是送鲜花,如果请花店代送则须附上慰问的卡片。朋友远行时,也常赠送鲜花、点心、水果、书籍或杂志之类礼品。
美国人一般不给老师或者其他有公职的人送礼,因为这有请人照顾的嫌疑,违背公平与公正的社会原则。所以送礼必须送得有意义,不能动辄乱送礼,那样美国人不但不感激,还会疑心你另有所图。
圣诞节期间,亲朋好友互赠礼物是非常普遍的。圣诞节前,父母会询问孩子今年希望得到什么礼物,如果力所能及便会悄悄买回来,圣诞夜趁孩子熟睡时把礼物放到客厅里的圣诞树下,孩子清晨醒来便惊喜地发现圣诞老人送来了礼物,满心欢喜。
朋友之间则互赠书籍、香水、巧克力糖果或盆景等。礼物一般都用彩纸精心包好,再系上丝带,显得十分漂亮。而且,美国人送给朋友的礼品有时还会附上购物小票、保留价签和原包装,以便受礼的朋友万一不喜欢还可以凭小票去调换别的商品或者退货。有些美国家庭欣逢喜事之际,比如准备操办结婚、孩子生日之类庆贺聚会,还可能明白地列出所需物品清单,以便亲朋好友自行认购合适的礼品。
美国人送礼喜欢单数,不讲究成双成对。收到礼物时,美国人会当着送礼人的面马上打开,表示欣赏和喜欢,如果是食品会立即品尝,并向送礼者道谢。
应邀做客
美国社会没有什么特别严格的社交礼节,不过美国家庭在接待客人时也有一些常规的原则,而做客的人最好能了解并且遵守这些习惯性的规矩。
接受邀请
美国人请客可能会电话邀请、当面邀请或者发出书面邀请。除非特别提到旁人,否则请的只是受邀人。未经主人事先同意便擅自带来未受邀请的人是不礼貌的。书面请柬上会写明约会的日期、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请柬上如印有“RSVP”(请赐复),则不论是否赴约都必须电话回复。大型活动请柬通常印有Regrets Only,则只有不参加时才须通知。如果不打算赴约,就不要应允。如果接受了邀请,则应询问清楚行车路线,以免届时迷路爽约。如果临时有事不能赴约,则务必尽早电话通知对方。
食物
如果有什么饮食禁忌,应该在接受宴请时向主人说明。已经备好的菜肴中若有不能吃的,可以礼貌地拒绝,个人口味与饮食禁忌会得谅解和尊重。如果喜欢吃某种食品,尽可以大方地向主人多要些,因为那等于赞美主人的厨艺。
在美国人家里就餐时,如果不熟悉西餐的吃法,可以模仿女主人的动作。在餐桌上,女主人是习惯上的核心人物。上菜之后,客人一般要等女主人动手后才开始吃。餐巾是拭嘴用的,切忌用来擦手或擦餐具。刀叉斜放盘边,表示仍在用餐;如完全放在盘中,则表示已使用完毕。盐、胡椒瓶如远离座位,不可伸手去取,可以请邻座代劳递送。上甜点或咖啡时,主人可能开始致辞,客人也可以利用此时答谢。饭后也应等女主人领头离席,客人才离席。
感谢
宴后三四天内,可寄一张感谢卡或感谢函给主人。若在主人家过夜,感谢卡通常寄给女主人。
婚姻
如同在许多国家一样,婚姻在美国也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关系。美国50个州各有各的婚姻法,一些细则互不相同,比如有29个州允许堂兄妹或表兄妹(first cousins)结婚,21个州则不允许,密西西比州准许15岁少女结婚,而多数州规定结婚年龄为18岁。
在很多地方,结婚者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构申领结婚证(Marriage License),说明个人婚姻情况。结婚证被视为受法律保护的婚姻契约。在有些州,申请结婚者还需接受是否患有性传染疾病的体检,并且在结婚证生效之前有一个60天等候期(waiting period)。一些急于办事的男女恋人会选择去内华达州等结婚手续快速简单的地方去登记结婚。
婚礼
美国每年大约有250万对新人举行各式各样的婚礼。通常,新婚夫妇们喜欢选择花香四溢、温暖舒适的6月份喜结良缘,既便于新娘子穿着薄如羽翼的美丽婚纱,也便于摄像师将绿意盎然的好风光写进幸福的记忆底片。
美国人的合法婚姻主要有三种:教堂婚姻、世俗婚姻和事实婚姻。美国人的结婚花费平均约为8000美元,少的只花几百美元,多的则令人咂舌。
教堂婚姻,是由牧师主持婚礼,在证婚人面前宣布新郎新娘为合法夫妻。教堂婚礼可以说是美国人结婚的主流方式,由来已久,经久不衰。
也有很多美国人不愿意劳民伤财地操办婚礼,或者出于不信宗教等原因,而选择世俗婚姻来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世俗婚姻比较简便,只需男女双方亲自共同到县政府(County Office)或者城镇政府(Town Clerk's Office),出示身份证明,达到结婚年龄,单身并且没有近亲血缘关系(Familial Restrictions),填写结婚申请表格,即可当场领到结婚证。手续费各地略有不同,一般在25美元左右。
领得结婚证后,有些夫妇可能会举办简单的家庭式婚礼,只请少数朋友和家人出席家庭婚宴,举行简单的证婚仪式。婚礼的费用由新婚夫妇自己承担,或者由新郎的父母来支付。世俗婚姻在新英格兰地区的缅因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尔州、马萨诸塞州、罗得岛州和康涅狄格州比较流行。
在有的州,比如艾奥瓦州,地方法院规定,适龄男女只需要告诉证婚人说他们结婚了,或者以夫妻身份出入公共场所,即使不举行婚礼,也被视为是合法的和有效的事实婚姻。
加利福尼亚州还承认私下婚姻。该州法律规定,生活在一起的未婚男女,可以在没有结婚证明和健康证明的情况下结为夫妻。但是,这类婚姻需经牧师登记下来,由牧师向加利福尼亚州的健康部门报告。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生活着许多信仰和文化习俗不同的少数族裔。这些众多的少数族裔各有自己不同的婚姻习俗,譬如犹太人、穆斯林、摩门教徒和印第安人等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婚姻习俗。这里不再一一介绍。
堕胎
堕胎在历史上一直是一种阻止生育的方法。19世纪中叶起,美国开始禁止堕胎。此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的一百多年里,堕胎在美国都是不合法的。1973年1月23日美国最高法院对“罗诉韦德案”的裁决,使堕胎在美国重新解禁。该案例允许孕妇在怀孕三个月内自由堕胎,但是,怀孕到第四个月起,如欲堕胎则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定和程序,否则视为违法。美国有些州还要求已婚妇女在堕胎前须征得丈夫的同意,未婚的怀孕少女则须征得家长的同意。与同性恋一样,是否允许堕胎,是美国争议最大的政治问题之一。
离婚
历史上,美国法律只允许解除有过失的婚姻,如发生遗弃、通奸或虐待配偶等一些公认的“过错”。但是,随着美国社会的变化,天长地久的婚姻概念受到了质疑,美国人对离婚和家庭解体的态度越来越宽容。近几十年来,虽然少数州仍要求离婚者必须举证过错理由,然而,绝大多数州都在离婚法中增加了“无过错”条款,规定只要配偶双方有“不可挽回的分歧”,或者彼此分居一年,便可以离婚。
如今,美国每年大约有100万对夫妇离婚,离婚逐渐被社会所接受。无过失条款废除了传统上离婚需有一方过失的法律概念,体现了当代美国社会对待离婚的新看法。许多宗教组织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对离婚提出激烈批评。离婚不再被看作道德问题。婚姻的概念被理解为是一种感情关系,而不再是永恒的人身关系。
三 节日
美国与许多国家共同欢庆三个全国性的节日(National Holidays):圣诞节、新年和复活节。而美国自己的法定节日(Uniquely American Holidays)有八个:感恩节、独立日(即国庆节)、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总统节、阵亡将士纪念日、劳动节、哥伦布节和退伍军人节。对绝大多数美国人而言,其中最重要的是感恩节和国庆节。
法定节日之外,美国最热闹、最多姿多彩的两个节日是2月14日的圣瓦伦丁节和10月31日的万圣节。圣瓦伦丁节俗称情人节,情人们在这一天互赠糖果或鲜花等礼品,共度浪漫时光。万圣节的时候,孩子们装扮成妖魔鬼怪的样子,挨家挨户敲门讨要糖果或者零钱,如果不给就会捣乱。成年人则参加万圣节化装舞会和化装游行。
美国的少数种族还各自欢庆一些对他们具有特别意义的民族节日。比如,爱尔兰裔美国人在3月17日庆祝圣帕特里克节,纪念故国的天主教圣人,这一天许多美国人身穿绿色服装,表达对“翡翠岛”(Emerald Isle)祖国的敬意。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New Orleans),隆冬时节的四旬斋前日(Mardi Gras)是一个重大的节日,要举行盛大的游行狂欢活动,这一传统可以一直回溯到当年法国移民在这里建立城市之日。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各地关于节日放假的安排可能不尽相同。如果不清楚哪一天某个政府机构或私营单位是否开门营业,可以上网查询,或者造访之前打电话询问一下。
表1-2 美国主要全国性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