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设与效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城市化理论视野下的高速公路

城市是工业革命的产物、现代文明的标志,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也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信息中心。城市集中体现着国家的综合实力、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集聚、规模、组织和辐射等功能效应。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的转化过程,其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产业结构的提升,城市经济总量的扩大,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城乡关系的协调。因此,研究视角的差异导致了对城市化内涵不同的理解。对于城市化的不同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观点。

人口城市化理论把人口流动看作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将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镇)人口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人口学家研究城市化,主要从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角度分析城市化的内在机理,重点关注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情况、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例的提高,以及城市人口的分布及其变动等,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经济、社会原因及其后果。

空间城市化理论以美国城市规划学家弗里德曼提出的“中心-边缘理论”为代表。弗里德曼认为,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中通常具有强烈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中心区和边缘区相互依存,通过中心区自身经济的不断强化而形成对边缘区的支配态势。一方面,中心区通过向边缘区输送商品,吸引边缘区的资本、劳动力,从而对边缘区起着极化作用,并增强中心区的累积效应;另一方面,中心区又通过向边缘区的信息传播和产业关联效应等带动边缘区的经济发展。由于中心区的存在,边缘地区的集聚和发展受到抑制,这样就构成了中心-边缘结构。整个空间经济受作为中心的城市支配,资本、知识、信息等各种要素大量流向中心地域,其他边缘地区相对停滞或走向衰退。

夏振坤与李亨章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城市化道路的“三阶段论”,他们认为我国的二元结构被人为阻隔,导致了农村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组合基本只能在农村进行,这就造成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将是一个多阶段、多层次的运动过程。农业剩余劳动力首先是由乡镇企业吸收消化,向小城镇集中,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和对经济效益要求的提高再向中小城市转移,最后将踏上向大城市转移的道路。

虽然城市化理论并没有把交通作为城市化的重要研究对象,但是城市化作为一种要素流动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与交通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作为快捷出行重要交通方式的高速公路更是城市化过程中不可缺失的要素。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生产和消费在地域上高度集中,城市之间的物流和人流总量大、频率高。这就要求大力发展城市间运输通道,提高其通行能力和通行速度。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发达国家以城市为主要节点的高速公路网规划应运而生,即在进行高速公路网规划时将城市的连接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和发展目标,使高速公路网尽可能多地连接全国各大中城市。例如,美国高速公路网连接了全国各州首府及所有5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德国的高速公路网连接了所有5万以上人口城市及90% 的5万以下人口的城市;日本的高速公路网使城乡各地均可在1小时内到达高速公路。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对高速公路建设的巨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