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后妃
玄宗有三十子、二十九女。其中二十三子、十一女生母姓氏存。玄宗后妃兩《唐書》入傳者有王皇后、元獻楊皇后、貞順武皇后和楊貴妃。
(一)王皇后
長壽二年,臨淄王(玄宗)納王氏為妃;景雲元年七月丁未,册平王(玄宗)為太子,王妃升為太子妃。延和元年八月庚子,玄宗即位;先天元年八月丙午,睿宗誥立皇帝元妃王氏為皇后。開元元年(713)三月辛巳、開元二年正月辛巳,王皇后祀先蠶。開元四年正月,玄宗敕令修皇后譜牒,令户部“量事供其紙筆”。開元十二年(724)七月己卯,廢王皇后為庶人;十月,廢后王氏卒。寶應元年(762)五月丁酉,代宗下詔追復王氏為皇后。
按:
(1)王皇后是唐代第二位廢后。從王皇后曾參與玄宗起事誅滅韋后、欲比擬則天女皇等記載看,她的被廢不單因為無子和武惠妃争寵而引發,背後還有深層的政治原因。
(2)王皇后父王仁皎、伯仁忠、兄守一,王仁皎父子入兩《唐書·外戚傳》。王仁皎五女:一為玄宗皇后、一為嗣江王李欽妃、一為嗣濮王李嶠妃、一嫁長孫昕、一嫁竇庭芳;王仁皎姊妹嫁(元貞皇后侄孫)獨孤□道,得封“太原郡夫人”;王守一尚睿宗女薛國公主。玄宗初待王仁皎父子恩遇頗深,但其早年對外戚管束甚緊,如開元四年春,尚衣奉御長孫昕自恃為皇后妹夫,與其妹夫楊仙玉毆擊御史大夫李傑,玄宗命杖殺之而謝百官。玄宗曾有廢王皇后之意,因秘書監姜皎洩露於嗣滕王李嶠而被其告發,開元十年九月甲戌,姜皎杖六十,流欽州;其弟吏部侍郎姜晦貶春州司馬,“親黨坐流、死者數人,皎卒於道”。開元十二年七月己卯,王皇后與其兄王守一行巫蠱事發被廢,太子少保、駙馬都尉王守一貶潭州别駕,至藍田驛賜死;嗣濮王貶鄧州别駕。
(3)睿宗王德妃、王賢妃出自“烏丸王氏”王僧辯支,為其六世孫;玄宗王皇后出自王僧辯弟王僧修支,為其五世孫。
(二)楊皇后(元獻)(泰陵)
第三子肅宗、寧親公主生母。
至德二載(757)五月庚申,玄宗在蜀地傳詔追册肅宗生母楊妃為“元獻皇后”;寶應二年(763)三月十三日,遷祔元獻皇后於泰陵。
元獻皇后廟位於長安承天門街之東第七横街之北,乾元元年(758)遷立於太廟之西。上元二年(761)建子月庚戌,肅宗享太廟、元獻皇后廟;寶應二年四月,元獻皇后神主祔太廟。
按:
(1)“良媛”為太子内官名號,正四品,置六員,位在太子妃與良娣之下。
(2)元獻皇后初封良媛,後晋封良娣,延和元年十月得封“淑妃”。關於元獻皇后卒年,舊書本傳載為“開元十七年”,新書未載。又據河西節度使王忠嗣墓誌及其本傳,開元二年,時年九歲的王忠嗣以功臣孤子,玄宗命“後宫收視,每隨諸王問安否,獨與肅宗同卧起……入侍之歲,時方就冠。元獻皇太后降家人之慈,盛擇配之禮,命之主饋,恩情甚厚”。可知王忠嗣“就冠”之年,即二十歲左右時由元獻皇后做主為其婚配,説明至少開元十三年左右,元獻皇后尚在。儘管舊傳所載元獻皇后墓誌實為其姊節愍太子妃墓誌,或許正因元獻皇后與其姊皆卒於開元十七年,才使史家將其誌文與節愍太子妃誌文相混。
(3)元獻皇后為隋宗室楊士達曾孫,三姊妹皆嫁李唐皇族。史書中王皇后親養肅宗,為張冠李戴其姊節愍太子妃事,具體詳下“節愍太子后妃”條。
(4)元獻皇后孕肅宗時賴張説保全,肅宗為太子時也多賴張説子張均、垍庇護,張氏兄弟後叛投安禄山,肅宗以舊恩向玄宗求情免死。
(5)寧親公主降(張説子)張垍,改降(祖妣中宗女宜城公主、祖裴巽)裴熲,三降楊敷(敦)。公主先夫女張氏與(肅宗子)承天皇帝冥婚,册謚“恭順皇后”,具體詳下“承天皇帝皇后”條。
(三)武皇后(貞順)(敬陵)
第九子夏王嗣一、十五子懷王敏、十八子壽王瑁、二十一子盛王琦,上仙、咸宜、太華公主生母。
開元十二年七月,王皇后被廢,後玄宗特號武妃為“惠妃”。開元十四年(726)二月,玄宗欲立武惠妃為皇后不成,但“宫中禮秩,一如皇后”。開元十五年(727)五月,武惠妃在宫中育蠶。開元二十四年(736)八月敕“姨舅既服小功,舅母不得全降,宜服緦麻,唐姨舅宜服袒免”,玄宗意欲用提高舅族喪制的方式淡化武惠妃的出身。開元二十五年(737)十二月丙午,武惠妃卒於興慶宫前院;次日,册謚曰“貞順皇后”;開元二十六年(738)二月庚申,葬貞順皇后於敬陵。
貞順皇后廟位於長安安義坊昊天觀南,寶曆二年(826)停廢。
按:
(1)貞順皇后是唐代第一位别建陵號的皇后,之前如太穆皇后“壽安陵”、肅明皇后“惠陵”、昭成皇后“靖陵”雖也是别建皇后陵,後皆因其主合(祔)葬帝陵而廢停。因貞順皇后所生子非太子,故其無法以太子生母身份合葬帝陵,其陵墓及陵號得以存留。天寶十三載,貞順皇后所生子懷王李敏改祔敬陵;寶應元年建寅月丙戌,敬陵被盜。
(2)壽王瑁妃為楊玄璬養女(生父楊玄琰),開元二十三年(735)十二月乙亥册封;續妃為韋昭訓第二女,天寶四載七月壬辰册封。
壽王女陽城縣主適丘運,主子丘玄素尚(宋王李結女)華庭縣主。
(3)咸宜公主降(母中宗女長寧公主、父楊慎交)楊洄,改降崔嵩。
(4)太華公主降(楊玄珪子)楊錡。
(四~五)董貴妃、武賢妃
延和元年十月,册良娣董氏、良媛武氏分為貴妃、賢妃。
按:
(1)董氏、武氏是玄宗為太子時的良娣與良媛,地位較高,且在玄宗即位初即得封一品貴妃與賢妃,但二妃皆不見載於其他史料。
(2)玄宗即位初所册四妃如置滿,貴妃、賢妃、淑妃皆有所封,則“德妃”所屬待考。
(3)玄宗貞順皇后為恒安王武攸止女、武賢儀為高平王武重規女,皆為武則天侄孫女,為從姊妹嫁一夫的同輩重親婚,故此“武賢妃”或也出自其同族。
(4)又據《明皇雜録》,開元十三年(725),玄宗在勤政樓與嬪妃觀王大娘戴竿表演,命十歲的神童(時為秘書正字)劉晏正字、作詩以助興,有“貴妃置於膝上,為施粉黛,與之巾櫛……貴妃復令詠王大娘戴竿,晏應聲曰……玄宗與貴妃及諸嬪御歡笑移時,聲聞於外”。此時楊貴妃尚未入宫,若此“貴妃”確特指后妃名號,則可能即董貴妃;當然,也可能是董貴妃已故,其他嬪妃晋封為貴妃;也可能所指為其他高品階得寵的嬪妃,言“貴妃”者,僅指其身份地位之貴。
(六)劉華妃
長子慶王(奉天皇帝)琮、第六子榮王(靖恭太子)琬、第十二子儀王瓍生母。
開元二十八年,有京城無賴盜發劉華妃墓,事發後,玄宗命以貴妃禮改葬華妃,慶王心喪三年。
按:
(1)玄宗改制,以惠、麗、華“三妃”代“四妃”,但具體時間待考。
(2)慶王為玄宗長子,其母劉華妃亦為玄宗早年所寵,按玄宗所立兩位太子皆為庶出這一背景推測,長子慶王應更有被立為太子的優勢。但據玄宗對李林甫所言,慶王“往年獵,爲豽傷面甚”,可知慶王因破相嚴重而被藉口取消了繼承資格。又據廢太子瑛被殺後,其六子皆為慶王收養,慶王無子似乎説明其亦無生育能力,這或許也是玄宗不立其為太子的一個根本因素所在。正因為對長子、長兄繼承權剥奪的一種彌補,天寶十一載(752)慶王卒後,玄宗追謚為靖德太子;寶應元年,肅宗又下詔追册為奉天皇帝。
(3)慶王琮妃為竇希瑊第四女,開元十九年册封,其他詳下“奉天皇帝皇后”條。
(4)榮王琬妃為鄭博古次女,開元二十三年册封;續妃為薛巘長女,開元二十九年(741)册封,其他詳下“靖恭太子琬后妃”條。
(七)趙麗妃(和)
次子(廢太子)瑛生母。
趙麗妃,天水人。父趙元禮,兄趙常奴,兄尚輦奉御趙迥遵,兄前右衛尉騎曹趙廻遵。玄宗為臨淄王時出為潞州别駕,銅鞮令張暐“潛識英姿,傾身事之……及樂人趙元禮自山東來,有女美麗,善歌舞”,為玄宗所幸,“止於暐第,生廢太子瑛”。開元三年(715)正月丁亥,玄宗立趙妃所生子郢王嗣謙(瑛)為太子,父兄皆授美官。玄宗開元中改置后妃名號,取“麗者以華美為貴,妃者以配合為尊。《易》云‘日月麗天’,《傳》稱‘星辰合度’”,“麗加妃號,自我為初”,特號趙妃為“麗妃”。趙麗妃臨終前提出“生可捐於浮假,心獨系於元真。神往土清,願承恩而入道;形歸下上,期去禮而薄葬。慈顔同氣,奚敢為言?”玄宗“閔而許之,咨嗟不已”。開元十四年七月十四日,趙麗妃卒於洛陽宫春華殿,年三十四。玄宗令停柩於龍興觀,“示以出家,從道例也”,又命河南尹監護,河南令為副,“喪葬務約,成遺語也”。七月二十六日,葬趙麗妃於邙山之陽。玄宗考行是存,取“氣之和者生萬物,聲之和者孕八音前星”之解,賜謚曰“和”。
按:
(1)開元十二年十月戊寅,玄宗幸東都,趙麗妃隨行。開元十四年二月丁亥,太原尹張孝嵩奏有李子嶠者,自稱乃玄宗與趙麗妃生於潞州,玄宗命杖殺之,七月份趙麗妃即病逝,或許與此事的刺激影響有關。
(2)趙麗妃卒前要求入道、喪事從簡,玄宗皆按其遺願,還賜以美謚。唐代妃嬪少有謚號,趙麗妃能為其一,説明其生前一直受寵,所謂其子瑛與鄂王瑤、光王琚因母失寵“嘗有怨望”之説,並不確切。
(3)廢太子瑛妃為薛縚第六女,開元十九年册封,開元二十一年五月納取,其他詳下“廢太子瑛后妃”條。
(4)太子瑛為武惠妃等構陷廢殺,太子舅族趙氏與太子妃族薛氏,連坐流貶者數人。又,趙麗妃兄趙常奴“恃勢侵害平人”,為河南尹李朝隱執而杖之。
(八)楊貴妃
開元二十三年十二月乙亥,册楊氏為壽王妃。開元二十五年十二月丙午,武惠妃卒;開元二十八年十月甲子,由孫逖度壽王妃楊氏為道士,號“太真”,居大明宫太真殿。天寶四載八月壬寅,玄宗册楊氏為貴妃,貴妃三姊皆賜第京師,“寵貴赫然”。天寶七載(748)十一月癸未,貴妃三姊分别得封韓國、虢國、秦國夫人。
天寶七載五月壬午,玄宗加尊號“開元天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又特詔“貴妃楊氏,稟性柔和,因心忠孝,克恭克慎,蹈禮循詩,加以勤志玄宗,葉誠嚴奉,率勵宫掖,以迪關雎,宜賜物三千匹;嬪御等賜物有差。太真觀雖先度人,住持尚少,宜更度道士七人”。
天寶十五載(756)六月乙未,玄宗攜楊貴妃姊妹、皇子、妃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等與親近宦官宫人出禁苑延秋門逃往蜀地;丙申,至馬嵬驛,軍士嘩變,玄宗被迫賜楊貴妃自縊,貴妃兄妹皆被亂兵所殺。玄宗從蜀地還京後,命畫工繪貴妃像思念。
《全唐詩》存楊貴妃所作《贈張雲容舞》詩一首。
除正史所載,楊貴妃的生平事蹟主要見於樂史撰《楊太真外傳》,亦散見於《明皇雜録》《開元天寶遺事》《安禄山事蹟》等筆記小説中。
按:
(1)玄宗改置后妃名號在開元中,楊貴妃於天寶四載封以舊號,在宫中也禮同皇后。
(2)楊貴妃三姊與從兄楊銛、楊錡五家“恩寵聲焰震天下”,“一門尚二公主、二郡主”:楊錡先後尚玄宗女太華、萬春公主;楊鑑尚承榮郡主。楊國忠子楊暄尚延和郡主、楊昢尚玄宗女萬春公主,昢子楊亙尚宜□縣主,亙子楊迥尚秀谷縣主。楊銛女為嗣許王妃。楊貴妃姊韓國夫人(夫崔峋)女為代宗元妃;秦國夫人(夫柳澄)子柳鈞尚長清縣主,夫弟柳潭尚肅宗女和政公主;虢國夫人(夫裴璆)子裴徽尚肅宗女郜國公主,主子裴液尚代宗女晋陽公主,女嫁寧王李憲某子。
(3)楊貴妃從祖兄楊國忠舊書别有傳,新書入《外戚傳》。
(九)錢妃=錢德妃?
第四子棣王琰生母。
按:
(1)玄宗改置后妃名號後又兼行舊制,其后妃名號、品階等相對比較混亂。玄宗即位初延和年間所置高級嬪妃中有貴妃、淑妃和賢妃,錢妃既為其第四子生母,當為玄宗早年所納嬪妃,或許同時得封德妃。
(2)棣王琰妃為韋縚女。
(十)項妃
某公主生母。
按:
右威衛左中侯項承暉為“故贈使持節臨淮諸軍事、臨淮太守之次子,貴妃之令弟,公主之季舅”,開元二十八年二月八日卒於長安,年二十八。從項承暉的年齡及生活時期判斷,其姊“貴妃”當為玄宗后妃,但項妃名號及所生公主皆待考。
(十一)梅妃?
梅妃,其人其事皆不見於兩《唐書》。
《全唐文》中署有“玄宗江妃”所作《樓東賦》一篇,題注曰:“妃名采蘋,莆田人。開元初,高力士選入,侍元宗,甚見寵幸,所居悉植梅花,帝因其好,名為梅妃”。《全唐詩》中也有署名江妃所作《謝賜珍珠》詩一首,題注為“上在花萼樓,封珍珠一斛,密賜妃,妃不受”。另有唐人曹鄴所撰小説《梅妃傳》流傳,言江妃為楊貴妃所嫉失寵,安史之亂時為保貞節而自殺。
(十二)皇甫淑妃=皇甫德儀
第五子鄂王瑶、臨晋公主生母。
皇甫淑妃,安定人。曾祖宋州刺史皇甫僺,祖越州刺史、都督諸軍事皇甫粹,父左監門衛副帥皇甫日休。玄宗“昔在春宫之日,詔詰良家女,擇視可否,充備淑哲”,皇甫氏“恩加婉順,品列‘德儀’”。皇甫德儀與趙麗妃、劉才人等皆為玄宗早年所寵,育玄宗第五子鄂王瑶及臨晋公主。開元二十三年十月癸未,皇甫德儀卒於洛陽某宫院,年四十二,殯於崇政里公宅。玄宗制曰:“故德儀皇甫氏,贊道中壼,肅事後庭,孰云疾疢,奄見凋落?永言懿範,用愴於懷,宜登四妃之列,式旌六行之美,可册贈淑妃。喪事所須,並宜官供,河南尹李適之充使監護。”某月二十七日,葬皇甫淑妃於河南縣龍門之西北原。皇甫妃病重時,“上以之服事最舊,佳人難得,送藥必經於御手,見寢始廻於天步”,體現了玄宗對早年寵妃的念舊和關懷之情。
按:
(1)玄宗改置“九嬪”為“六儀”,正二品,“德儀”為其首。玄宗“六儀”中目前還確知有順儀、賢儀、芳儀、婉儀,唯“淑儀”待考。
(2)鄂王瑶得罪賜死,王妃韋氏雖未受牽連,但舅族坐其罪,流貶者數人。
(3)臨晋公主開元二十八年降(母睿宗女代國公主、父鄭萬鈞)鄭潛曜。
(十三)郭順儀
第十六子永王璘生母。
郭順儀,太原人。祖朝散大夫、太子洗馬郭琰,父朝議大夫、贈鄭州刺史郭義,兄銀青光禄大夫、守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蜀郡大都督府長史郭虚己。郭順儀早卒,其所生子永王璘由肅宗“所鞠養,常抱之以眠”。
按:
永王璘妃為侯莫陳超第五女,開元二十六年册封。
永王次子娶宇文鼎女,得封“河東郡夫人”。
(十四)武賢儀
第二十九子涼王璿、三十子汴王璥生母。
武賢儀為高平王武重規女,開元中入宫,號為“小武妃”,以與武惠妃區别。
按:
(1)武賢儀所生汴王璥為玄宗幼子,開元二十一年封王,此後玄宗后妃再無生子者。
(2)涼王璿妃為張安仁次女,天寶九載(750)册封。
(十五)董芳儀
廣寧公主生母。
按:
廣寧公主降程昌裔,改降(蘇履璋子)蘇克貞,蘇克貞妹嫁(郭子儀弟)郭幼明。
(十六)郭婉儀
《全唐詩》存劉長卿所作《故女道士婉儀太原郭氏挽歌詞》兩首,司空曙所作《故郭婉儀挽歌》一首。
按:
(1)改“九嬪”為“六儀”,只限於玄宗當朝實行,故“婉儀”只能是玄宗后妃名號。從劉長卿詩題來看,郭婉儀似乎生前已入道。
(2)玄宗已有嬪妃號“郭順儀”,則此“郭婉儀”與其之間是否有關聯,待考。
(十七)高婕妤=高才人
第十三子潁王璬、昌樂公主生母。
高婕妤,渤海人。玄宗“昔春闈監撫,聞而召入”,開元初封為才人。高才人“閑恬少事,沉敏希言。中節而成規,有章而合度。豈齊列以彌服,亦高流其畢慕”,玄宗“既愛此盛行,欲致之重秩。而意懇詎奪,色正不回。乃言:‘身以事聖爲榮,非苟於貪位;心以體真作樂,何庸乎竊名’”,玄宗“特惜其義,權止其事”。開元六年(718),高才人生玄宗第六子璬,開元十三年封潁王;開元二十三年,潁王加拜開府儀同三司、昌樂公主出降竇鍔後,玄宗“因此復申前旨,將啓後命,使人感勸,慮猶固守。果乃其心益堅,敦喻無從而入;所指尤切,氣色不可以當人”,以至於所親追問“主恩何苦而至拒,子貴何猜而莫預?”高才人再次言明:“已備初奏,豈藉重陳,且事必自審,人各有志。若讓而終受,則詞不由中,咸成妄飾,誰當親信可不?”玄宗“聞,咨嗟者久之,沉吟不行矣”。開元二十七年六月十日辛未,高才人卒於長安别宫,年四十六,移殯興寧里。玄宗追贈為婕妤,由虢國公楊思勖與鴻臚卿馮紹烈監護,萬年縣令鄭巖為副,七月辛卯朔三十日庚申,葬高婕妤於新豐少昌原。
按:
(1)高婕妤一生“不欲進秩,常思退身”,且言行一致,故特為玄宗所重。據潁王本傳,其生母為高婕妤;而昌樂公主本傳言其生母為高才人,現可知潁王與昌樂公主當為同母兄妹,“才人”和“婕妤”是高氏不同時期的封號而已。
(2)玄宗改置后妃名號時,時舍婕妤品階和名號,至開元末年,復以婕妤追贈嬪妃,值得注意。
(3)潁王璬妃為獨孤禮第十二女,開元二十五年册封。
潁王第四女安鄉縣主適王某。
(4)昌樂公主降(竇希瓘子)竇鍔,鍔姑即玄宗母昭成皇后,為異輩重親婚。
(十八)柳婕妤
第二十子延王玢、永穆公主生母。
柳婕妤,河東人。父尚書右丞柳範,兄睦州刺史柳齊物。柳婕妤“有才學,上甚重之”,其河東柳氏的出身也很被看重,有肅宗曾對延王“我與王兄弟中更相親,外家皆關中貴族”之語。
按:
(1)柳婕妤父柳範與睿宗妃柳氏祖柳奭為同輩從兄弟,二妃為姑侄嫁父子的異輩重親婚。
(2)柳婕妤妹趙氏婦曾向玄宗王皇后進獻生日禮物。
(3)永穆公主,開元十年十二月降(母中宗女定安公主、父王同皎)王繇,主子王訓先尚嗣紀王李鐵誠季女、後尚廢太子李瑛女博平郡主,王訓前妻子王又尚嗣澤王李潓長女。
(十九)張美人
張美人,字七娘,貝州清河人。祖司农少卿張暐,父冀州南宫縣令張元福;外祖鄧州刺史高斌。開元元年四月四日,玄宗敕追張氏入内,後册為美人。張美人於“同儕之中,灼然秀出,恩遇之厚莫能均焉。故彤管欽風,青規式憲,彰婦德于桂壼,播嬪則于椒闈”。開元十二年六月壬辰,張美人卒於大明宫妃嬪院,年二十四;七月庚申,葬於萬年縣龜川鄉見子陵原。玄宗“追悼,俯降如綸,凶事所須,率加恒數”,命右監門衛將軍黎敬仁監葬,許本宗姻屬入内臨喪。
按:
(1)玄宗改置后妃名制,舍“婕妤”置,升“美人”為正三品,由九人置減為四人,但時應在開元中期,而張美人册封於開元初,其品階應為正四品。
(2)張美人之祖張暐,乃玄宗為潞州别駕時隨從,也是玄宗與趙麗妃結合的中介人。由張美人墓誌可知,玄宗即位不久即特召張暐孫女入宫為妃,以示恩寵,張美人雖不幸早卒,但張暐終玄宗一朝得富貴高夀善終。
(3)張美人卒於“大明宫妃嬪院”,似為大明宫内妃嬪固定聚居處的專有名詞,這對考證大明宫的後宫佈局及嬪妃的居住空間皆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十)鍾美人
第二十二子濟王環生母。
鍾美人,潁川人。曾祖隋衢州刺史鍾琮,祖隋金紫光禄大夫、台衡二州刺史鍾寶,父左驍尉郎將、左衛率鍾,兄左武衛中郎將鍾恭容。“開元初,聖主龍飛,六宫曠職”,鍾氏“名因禮進,明德舉也。師訓嬪御,楷模中禁。帝用嘉之,特錫明命”,得封美人,又生玄宗第二十二子環,開元十三年得封濟王。鍾恭容“門承主榮,舅因甥貴”,授左威司階、棣王府典軍,又加官左武衛中郎將。天寶九載十月二日,鍾恭容卒於大寧里敕賜之宅,玄宗詔贈將軍,賜物三百匹,衣被等一百床,喪事官供。
按:
(1)濟王環妃為崔承寵長女,開元二十九年册封。
(2)鍾美人生平事蹟尚待詳考,但從其兄鍾恭容墓誌可窺知,玄宗時期普通嬪妃所出外戚之家的授官與發家史。
(二一)盧美人=盧賢妃
第二十三子信王瑝生母。
信王墓誌載其“母曰盧賢妃”。玄宗即位初册有武賢妃,則“盧賢妃”可能是武賢妃的替補或卒後追贈。
按:
信王瑝妃為盧季融第三女,天寶二年(743)册封,信王妃與其母皆姓盧氏,之間或許有親緣關係。
(二二)王美人
第二十五子陳王珪生母。
按:
陳王珪妃為韋崟第八女,天寶四載册封。
(二三)杜美人
萬春公主生母。
按:
萬春公主天寶十三載降(楊國忠子)楊昢,改降(楊玄珪子)楊錡。後夫子主子楊晅尚宜□縣主、孫楊迥尚秀谷縣主。
(二四)劉才人
第八子光王琚生母。
按:
(1)劉才人與趙麗妃、皇甫淑妃皆為玄宗為臨淄王時在潞州所幸,後得封嬪妃者。已知趙麗妃卒於開元十四年,皇甫淑妃卒於開元二十七年,唯劉才人之卒年及名號是否有所晋封,皆待考。
(2)玄宗改制,升“才人”為正四品,由九人置減為七人,但不知劉才人與以下諸位才人得封的具體時間。
(二五)陳才人
第二十六子豐王珙生母。
按:
豐王珙妃為崔氏。
(二六)鄭才人
第二十七子恒王瑱生母。
(二七)常才人
新平公主生母。
按:
新平公主降(裴居士子)裴玪,天寶十載(751)改降(姜皎子)姜慶初。先夫子裴倣尚代宗女永清公主;後夫女姜氏嫁劉元質。
(二八~二九)閻才人、閻氏
分别為第二十四子義王玼、信成公主生母。
閻氏,太原人。父贈朝散大夫、忠王友閻力,母太原郡夫人王氏;兄寧遠將軍、守左武衛中郎、上柱國閻羲之,兄遊擊將軍、守右驍衛中郎、上柱國王則仙;二妹、三妹皆封縣郡夫人。閻氏生玄宗女信成公主,但不幸“早薨喪德”。王夫人“母以女貴,女以榮宗”,開元二十八年八月五日在禁中太平觀入道,號“紫虚”。天寶十三載正月二十四日,王夫人卒於京兆府長樂鄉里私第,“皇親眷焉,久承詔澤,忠使弔祭,恩念賢妃”。
按:
(1)閻氏名號不詳,其母在玄宗生日當天入道,可能是為亡女追福。閻才人和閻氏或本為同一人,或有親緣關係。
(2)義王玼妃為(閻立德四世孫)閻用之長女,天寶二年册封。義王妃與其婆母閻才人或亦有親緣關係。
(3)信成公主降(獨孤思貞孫)獨孤明,主女封静樂公主,天寶四載三月和親契丹崇順王、松漠都督李懷節。
(三十)曹野那姬
壽安公主生母。
按:
(1)曹野那姬名號不詳,很可能是西域曹國進獻的胡旋女,俗稱“姬”,以代指其貌美,而壽安公主小名“蟲娘”,可能是起怪名消災。
(2)壽安公主由其侄代宗擇降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