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城镇化的服务业支撑
在经济学中,城镇化的基本含义是指与产业结构变动(主要是工业化)相适应的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从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根源来说,劳动力从分散经营、生产率较低的农业转移到布局集中、生产率较高的工业是城镇化起步的关键,并会带动相应的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在理论研究中也长期存在着另一种趋势,由于劳动力的空间转移是城镇化的直接表现,且城市人口比重通常被用来表示城镇化水平,因此人口迁移意义上的城镇化成为城镇化研究中最受关注的内容。正如洪银兴(2003)指出的那样,早期的城镇化理论将内涵界定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上,这一理论研究倾向导致我国在城镇化实践中过于关注劳动力的城乡身份转变,并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建制城镇化、单纯追求数字的现象;这种激进的城镇化方式由于脱离了产业支撑这一实质内容,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相继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消费市场长期低迷等问题,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日益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对世界主要国家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分析表明,在城镇化中前期,工业具有较大和直接的带动作用,而当工业化演进到较高阶段、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后,服务业对城镇化进程起主导作用(“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2002);服务业所提供的大量就业岗位是保证城乡人口顺利转移和城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城镇化的发展,依托于工业和服务业的不断集聚;与此同时,城市的功能提升也为工业特别是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规模契机,从而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此外,城镇化使得农村居民实现身份转换,并对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相应的公共服务产生引致需求。
国际城镇化发展的规律显示,城镇化率由30%增长到70%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这一阶段。自配第-克拉克定理产生以来,对产业结构升级及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大都是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联系在一起的,多数研究者,尤其是西方研究者很少将城镇化水平变动与服务业发展直接联系起来,这源于西方的城镇化早于经济服务化实现,对于已达到高度城镇化的发达国家来说,研究这一问题的现实意义不大。然而,对于正处于城镇化进程中、致力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我国来说,厘清服务业发展和城镇化之间的联系,继而推动二者在互动中快速、协同发展,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