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自序
澳大利亚是位于南半球的一个疆域辽阔、神奇美丽的国家。提起澳大利亚,人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可爱的动物考拉、独特的袋鼠、朵朵白云般的羊群,蜚声世界的悉尼歌剧院,还有碧海蓝天、金色沙滩和独一无二的大堡礁,以及雄居于大漠中央的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巨形岩石——艾尔斯岩。但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澳大利亚仍显得颇为陌生,因此,对这个南半球最大的国家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澳两国经贸往来的加强,赴澳留学人员的增多,以及每年有大批旅游者赴澳观光,人们又感到澳大利亚并不陌生,甚至觉得亲近而熟悉。尤其是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后,国人对澳大利亚的了解更多了,兴趣更浓了。人们希望对澳大利亚的历史、地理环境、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民族习俗等有更多的了解。作为《列国志》丛书之一的《澳大利亚》卷,正是为适应这样的需要而编写的。这不是一部研究澳大利亚某一方面的专著,而是一部较全面地介绍澳大利亚国情的作品。
著书的首要前提是占有资料,然后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向前推进。为尽可能多地收集本书应具备的资料,我们往返于北京各主要图书馆和书店,购买和复制了大量有关澳大利亚的图书资料,又利用现代网络,参考了所能收集到的外文资料。在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动笔写作,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又请有关专家审阅,最终才修改定稿。
为了详细、如实地介绍澳大利亚的国情,作为一本列国志,我们把握的尺度是:既要较全面地介绍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又要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并写出应有的特色。近几年来,国内虽然出版了不少有关澳大利亚的著作,但它们在有些方面,比如对澳大利亚的科技、文化、军事、外交和中澳关系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本书在这些方面作了较多补充,以弥补其不足。作为研究历史的学者,我们对许多问题进行了历史溯源,这不仅使得许多问题的历史脉络清晰可循,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就事论事、隔靴搔痒的感觉。当然,我们也十分关注现实,求新求实,力图反映澳大利亚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大事。我们以为,本书在政治制度、中澳关系及文化体育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描述,力图在吸收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本书在资料的取舍上,力图准确新颖,运用了大量外文资料,其中包括较权威的《澳大利亚百科全书》和澳大利亚政府网上的最新资料。
近年来,澳大利亚确立了面向亚太地区发展的战略,它在该地区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作为太平洋上的岛国,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生态世所罕有。作为移民社会,澳大利亚从落后的殖民地迅速崛起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有这些,无不激起国人的浓厚兴趣。随着中澳两国关系的不断加强和国内“澳大利亚热”的升温,相信该书的适时出版既能加深国人对澳大利亚的了解,又能有利于人们放眼世界,对促进中澳友谊的发展稍尽绵薄。
由于题材的要求和篇幅的限制,我们对许多问题只能扼要叙述,而不能浓墨重彩地大肆铺陈。因资料所限和国内研究澳大利亚的基础相对薄弱,我们对一些问题,比如澳大利亚的选举制度、司法制度等,尚待深入探讨,唯愿这些问题的提出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由于时间仓促和我们的水平所限,本书必定存在不少瑕疵。我们敬请读者和专家学者给予指正,但愿将来有机会再作修订。
还应说明的是,《澳大利亚》一书是1999年由我申请并被批准立项的。因时间紧、任务重,为保证质量按时完成,我约请了对澳大利亚素有研究的张秋生教授和勤奋上进的高国荣助理研究员共同来参加这项工作。他们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大部分章节的写作任务,而且为本书的资料、图片的收集,以及与澳大利亚相关人士的联系,做了大量工作。所以,本书是我们三人合作的成果。没有他们两位的合作和努力,本书是难以顺利完稿和问世的。
在本书问世之际,我们要特别感谢天津南开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的殷汝祥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的杜学增教授。他们两位应邀在百忙之中审阅了全部书稿,并提出了宝贵意见。我们在此深表谢意。
沈永兴
2003年8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