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7章 历史沿革

淮北市地处苏豫皖三省交界处,是安徽省的省辖地级市,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淮海经济区腹心。它北邻江苏徐州市,南与亳州市蒙城县接壤,东接宿州市,西连亳州市涡阳县及河南永城市。

淮北市古称相邑、相县,别名相城。在过去的2000多年间,朝代更替,疆域消长,辖区内的行政建置也变更频繁。远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淮北辖区内就有了人类在这里耕种劳作,繁衍生息。从夏商至春秋战国,相城不断发展成为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之后,相城依然常常作为郡、国的都邑所在地。秦汉时期,相城尤为昌盛。南北朝时期,相县被废除,并入了萧县,此后相城这个名字,静寂了1400多年。20世纪50年代,随着淮北煤田的发现和大规模的开发,古老的相城再次崛起。因煤而建,缘煤而兴,淮北人总是满含深情地说,自己的家乡是美丽的煤城。从相城到淮北市,一座能源新城,带着历史的仆仆风尘,带着时代的勃勃生机,走在新时期发展的道路上。

1 历史起源

新石器时期的古人类文明聚落

远在新石器时代,淮北先民就繁衍生息于这片土地上。位于相山区渠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石山孜古文化遗址等是淮北市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见证。

石山孜古文化遗址是淮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位于淮北市经济开发区新区,该遗址1984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淮北市、濉溪县文物部门进行首次试掘。遗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160米,文化层厚约2米,地势略高于四周,由于历年黄河泛滥,表面覆盖了大约1米厚的沙土层。在这里,文物考察人员发现了大量陶片、器足,还出土了陶拍、陶饼、陶质器座、器底、器耳、器把、石斧、石折、石器坯料、角椎、角叉、蚌刀、骨质靴形器等珍贵文物。能够辨认出的陶器有钵、鼎、罐、盒、杯、盅等,其中还有一完整炊器。这些陶器大多是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红皮陶,器形不规整,也比较粗糙,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制作时留下的手纹。石山孜古文化遗址文化层厚、面积大、时代早,内涵较为丰富,意味着7000多年前,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相聚而居,并且学会了烧制陶器,这显示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探索生活的智慧。

相城得名的由来

说到相城得名的由来,要上溯到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期。相传那时洪水泛滥,舜派大禹整治水患,有个叫契的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封为司徒,掌管民事教化,居住在商(今河南商丘市南),赐姓“子”。夏朝初期,商部落是夏朝统治集团中最重要的方国(联盟国)之一。契的孙子名叫相土,是商部落的第三任首领。

相土,相传他发明或者改进了重要的交通工具——乘马,即以四匹马驾驶的车辆,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交通工具;相土还带领部落百姓一起攻城拔寨,开疆拓土。在《诗经·商颂·长发》中留下了“相土烈烈,海外有截”的文字,传唱先人的成就。作为夏朝重要的方国之一,相土辅助夏朝的帝王壮大势力,还帮助了夏朝第五任帝王相的儿子少康重新得到王位(《史记·殷本纪·索隐》记载,“相土佐夏,功著于商”)。

相城的得名,相传与夏朝第五任帝王相和商部落首领相土有关,他们在扩张统治疆域的过程中,把曾经驻扎过的地方命名为“相邑”,作为临时都城。而巍巍相山,古老相城,因此得名并流传至今。

2 建置沿革

夏商时期

在《尚书·禹贡》中,天下分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今之市辖区隶属徐州。当时,此地名为“相邑”。这是关于相城最初的传说。

商朝沿用夏制,相邑仍属于徐州。在商朝统治历史上,曾经多次迁都。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民众无法安居,农业生产也不能得到保障,于是不得不搬家。那时,相邑已经是一座美丽的城池,人们耕种劳作,无水患之扰,相对安逸平安。

商朝时期,相邑作为区域性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发展起来。

周朝时期

商朝末期,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结束了商朝600多年的统治,建立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诸侯国像群星捧月似的,环绕拱卫着王室。周天子将商朝旧都商丘地区分封给了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国号为宋,建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市)。微子启一向贤明,为殷地百姓所爱戴,并且,微子启在纣王当政时,已经远离纣王,还奉献礼器给武王。武王封微子启在殷地,是为了存留商契的后代,表示尊重,也是为了安抚当地百姓,让他们更好地开展生产劳动。

这时期,相城属于宋国。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有100多个,宋国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在春秋、战国时期十二诸侯中,地位极为关键。而相邑也一直是宋国与齐国、楚国争霸的一方重镇。

西周晚期,周王室衰落,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力量平衡被打破,于是,历史进入春秋时期这样一个动荡混乱的时代。诸侯脱离了周天子的控制,不满足于只在自己的领土上称王,于是便发动战争去征服其他诸侯国,出现割据争霸的局面。

相城因人烟阜盛,街市繁华,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据《春秋左传注疏》记载,鲁桓公十五年(前697)冬十一月,鲁公与宋公、卫侯、陈侯会盟于袤,共商攻打郑国,未克而返。当年的会盟之地“袤”,就是淮北市的渠沟镇。该镇是相城通往西部之要道,也是繁华的商品交易中心。渠沟镇旧时曾有土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城门上有谯楼,城内有十字大街,城外四周有护城壕,传说城内外原有72座庙、72口井,可见旧时之盛景。

2700年前,在历史的舞台上,相城作为一方重镇,聚集四国诸侯,见证了诸侯争霸的烽火画卷。

据《舆地志》和《括地志》载,公元前588~前576年间,宋共公瑕为避水患,经睢阳迁都于相,约有90年时间,这里一直是宋国的别都。在这座山清水秀的临时都城,宋共公迎娶了鲁宣公之女伯姬。宋共公迁都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弱小的宋国无力与“春秋五霸”之类的大诸侯国相对峙,为避南下北上及东渐的强大诸侯势力而偏安相山脚下。宋共公也期冀通过与伯姬的婚姻,得到强大的鲁国作后盾,从而获得与宿敌楚国抗衡的重要支持。《括地志》载:“共公自睢阳徙相子城,又还睢阳。”共公去世后,伯姬寡居相城,宫殿名为黄堂。伯姬恪守妇道,在宋40年,很受国人拥戴。公元前543年,黄堂夜间起火,宫人劝伯姬出宫避火,伯姬严守着女人夜间就不能外出的礼法,在烈烈火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伯姬坚守礼教而被焚死,为当时的诸侯们所传颂,因而诸候们相聚于卫国澶渊,共同志哀。伯姬死后随夫谥,改称共姬。我国古代第一部撰写妇女的著作——刘向《列女传》,把共姬列入“贞顺类”,直到清初,马骕著《绎史》,仍然把共姬的事迹编撰为其中的一卷。

共姬死后葬于玉姬山南坡,玉姬山也称西山、凤山、凤凰山。此墓覆土成阜,远看如一座小山,淮北人又称其为皇姑墓。古相邑及宋都相城的遗址今已无法寻觅,但留存至今的共姬墓却是宋共公迁都的佐证,也记载了一段凄美的历史。

战国时期,宋国迫于楚、魏的打压,在宋昭公、宋悼公时再自宋城(睢阳)迁于相,宋政治中心东移,对淮北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宋偃王时(前333~前286),这位宋国末代君王,在位47年,努力恢复和扩大宋国疆土。在此期间,宋灭小国滕,东伐薛等国,西败魏国,南取楚国淮北之地三百里,势力至于淮水之滨,宋国从而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国家。公元前286年,在历经齐国的三次讨伐后,偃王终于战败,以致亡国。1960年,淮北市建市之初,还可以看到古相城城墙的残留部分,夯土筑成,底部宽约50米,高约6~7米。分内外两城,外城呈方形缺角,东起长山路内侧,西至濉溪路,北起民生巷,南至惠苑路,东西长2500米,南北宽2000米;内城在外城的东北部,伯姬黄堂所在处,内城城墙呈长方形,西北缺角,东起闸河路,西至新华巷,南至古城路,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700米。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情况和南城墙的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外城城墙最早建于战国时期,而内城则是春秋时期所建。

2009年,淮北市辖区内考古发掘了大型战国石砌城市排水设施——“水门”,此设施总体呈南北向,用青石块砌筑,由护城河、南北明渠、沉淀池、大型石砌排水设施构成,大体呈“井”字形,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一部分。表层石板距地表约3.4米,建筑实体总长为28.1米,高约2.5米,最宽处12米,最窄处是南部券顶式排水涵洞,宽3.55米。水门的北部明渠通向城内,南部明渠直通城外护城河。在距出水口约10米远的惠苑路旁探明护城河呈东西走向,护城河的水又经神沟注入古濉水。这座战国时期大型排水设施主要承担了春秋战国至汉代相城城内废水和积水的排泄任务。排水设施周围还出土了大量战国至汉代的城市建筑用陶的残片,如砖、板瓦、筒瓦、瓦当等,这些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以铁的事实证明了今天的淮北市区正是春秋战国至汉代古城——相城的城址所在地,是春秋战国至汉代我国中东部一座繁荣的城市。

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齐楚魏灭宋,三分宋地,相城归楚国。虽然列国纷争不已,整个社会从总体上看处于乱世,但是各诸侯国内部,为了增强实力,克敌制胜,均十分重视发展经济。相城辖区长期处在楚国统一管辖之下,人们生活相对安宁,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有些地区已经相当富庶了。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为了维护大一统的统治局面,秦朝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两级制。郡、县长官均由朝廷任免,对地方进行管理。

秦始皇分天下为36郡,泗水郡地跨今江苏省徐州市周边、河南省东南小部分以及安徽省淮北市、宿州市等地区,治所就设在相县,辖16个县,分别为相县、沛县、萧县(今安徽萧县西北)、竹邑(今安徽宿州市北老符离集)、符离(今安徽宿州市东北灰古集)、蕲县(今安徽宿州市南蕲县)、竹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南古城乡)、城父(今安徽亳州市东南城父集)、取虑(今安徽灵璧县东北高楼乡潼郡村)、僮县(今安徽泗县东北骆庙乡潼城村)、徐县(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下相(今江苏宿迁市西南古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傅阳(今山东枣庄市旧峄县城南侯孟)、留县(今江苏沛县东南)、戚县(今山东临沂市西南)。

此时的相地,延续着它的重要地位,作为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断发展繁荣。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多次巡视各方,公元前219年始皇东游,经兖州,上泰山,东临海滨,返回时还路经泗水郡相县。

相县所处地区,为战略要地徐州的外围。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对人民的大肆搜刮,激起了人民群众的愤怒反抗。豪杰群雄,纷纷起义,相县、铚县(今安徽濉溪县临涣镇)、萧县(今安徽萧县)等地也屡次发生战乱。公元前209年,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东南刘村集)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蕲县、铚县等地成了主战场,秦二世大为震惊,派将领镇压起义军。起义军溃败,在相县,为了消灭藏匿在城中的起义军,秦军将领章邯、司马尼屠杀城中百姓,行径凶残。正因为秦王朝残酷暴虐的统治,虽然它镇压了陈胜、吴广的起义,却不能阻挡秦朝覆灭的命运。此后不久,刘邦军队攻进秦国都,结束了秦王朝的统治。

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是泗水郡北部沛县人氏。汉高祖四年(前203),改泗水郡为沛郡,治所仍在相县,辖37县,有200万人口,可谓盛极一时。这也是沛郡历史上辖地最广的时期。西汉建立后,采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相县作为沛郡郡治也逐渐繁荣起来。

西汉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全国建立了14个监察区,东汉末年,监察区被正式改为“州”,从此,郡县二级制变为州、郡、县三级制,沛郡属于豫州,郡的辖境也开始缩小。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淮北地区遭受了很大的破坏,甚至于无兵可募,无粮可征。历史在战争中不断前进,但是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却是无法抹去的灾难和伤害。

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黄河第一次入淮,在今河南濮阳决口,溢入淮河、泗河,注入巨野泽,淮泗流域因而泛滥成灾。从黄河流域到淮泗流域,共16个郡县受灾。此后24年间,黄河曾多次夺汴河、濉河、涡河等河流入淮。洪水入淮,河床改道,水系紊乱,相县位居濉河中游,决口横流,带来大量泥沙,淤积在淮北平原上,良田变成了荒滩,灾情甚重。直到公元前109年才堵住决口,河复故道。

汉宣帝地节元年(前69),沛郡更名为彭城郡;公元前49年,复名沛郡,并在今濉溪县赵集孤山一带置竹县,属沛郡。

公元9年,王莽篡汉,立新朝,改沛郡为吾符郡,治相县。竹县改称笃亭。东汉建武元年(25)复为沛郡。

王莽始建国三年(11),黄河又一次决口,在相县这方土地上漫流激荡,漫无际涯的洪水裹挟着泥沙冲毁了堤防,淤填河道,阻塞水运。

东汉建武二十年(44),光武帝刘秀封其子中山王刘辅为沛王,改沛郡为沛国,国都仍在相县,辖21县,有25万人,改笃亭为竹邑侯国。刘辅在沛王位41年,精心治国,被称为贤王,相县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据《后汉书·光武帝本纪》记载,刘秀在皇都洛阳,征服西域之后,曾三次临驾相城。第一次是在建武五年(29)四月,当时山东一带尚有梁王刘永的余党在作乱,刘秀率兵讨伐,得胜而归,七月他转道前来相县进庙祭祀。第二次是建武十九年(43)九月,刘秀从洛阳经淮阳来到相县,在行宫居住了5个多月,次年二月方返。刘秀回到洛阳4个月后,就将沛郡改为沛国,封儿子刘辅来相城做沛王。第三次是建武二十年(44)十月,刘秀东游鲁地、郯城、彭城、相县等地,抚慰民心,体察民情。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是沛国西部的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氏,为了提高家乡声望,他废沛国,设谯郡,将原沛国包括郡治相县划归谯郡,辖15县,治亳县,辖区分属相县、铚县、蕲县、符离、竹邑、梧县、承高。

曹魏广开屯田,积蓄军粮,淮北地区是重点屯田区域,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经济稍有恢复。曹魏一直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魏文帝曹丕即位后,任命手下谋士郑浑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调任阳平、沛都二郡太守。郑浑发动百姓在相县、萧县等地修陂池、建土堰等水利工程,用一个冬天的时间就全部完成了工程。之后耕田连年丰收,民赖其利,感其恩德,于是刻石歌颂,将郑浑兴建的水利工程命名为“郑陂”。

两晋时期,朝代更替频繁,相地的归属也屡次变化。西晋太康二年(281),复置沛国,建都相县。沛国获得了原谯郡、下邳郡的部分地区,其辖区成为一个南北较长、东西狭窄的形势,统9县,郡治迁回相县。此后不久,郭卿被封为沛国王侯,他在相山上建造庙宇,立碑记功。谯沛分立之后,谯郡改为谯国,治所设在谯(今安徽亳州市),辖区分属沛和谯。东晋时期,晋室南渡后,相县先后入后赵、前燕、前秦,屡有战事发生,为戎马兵革之地,归属不定。

南北朝时期,相地战祸频仍。北魏天赐二年(405),相县入北魏,仍属沛郡(郡治由相县改驻萧故城,今安徽萧县郭庄乡欧村北)。义熙北伐,相县等复入东晋。南朝宋永初元年(420)沛国复称沛郡,分为南北两郡,属徐州北沛郡。元嘉八年(431)置南兖州,皆相县故地,竺邑县废。大明八年(464),沛郡及相县入北魏。东魏武定五年(547),从临涣郡中划出白掸县和涣北县,辖区分属沛郡、蕲城郡、临涣郡。北齐天保元年(550),复置竹邑县,废临涣郡和涣北县,置临涣县。北齐天保七年(556),历史上进行了第一次州郡县大裁并,相城彻底失去了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相县被废为相城乡,并入承高县(今安徽萧县),从此彻底结束了相城两千多年作为国都郡治的繁华时期,此后,相城无县以上建置,辖区分属彭城郡、承高县和谯郡之临涣县、白掸县。

隋朝时期

隋开皇三年(583),竹邑县并入符离县。隋大业元年(605),白掸县并入临涣县,辖区分属谯郡之临涣县和彭城郡之蕲县、符离县、萧县。同年,隋运河通济渠(汴渠)段的开凿,在离天保七年(556)相城被撤县设乡50年后,为淮北的历史续写了辉煌的新篇章。

公元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从洛阳到扬州流经相城地区的通济渠,又称汴河、汴渠,是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连接了黄河与淮河,贯通了西安到扬州,作为华夏大地上的交通动脉,“枢纽天下,临制四海”。

通济渠施工时,充分利用了旧有的渠道和自然河道,分两段凿成:一段自今河南洛阳县西的隋帝宫殿“西苑”开始,引谷、洛二水达于河,大概循着东汉张纯所开阳渠的故道,由偃师至巩县的洛口入黄河;另一段自河南的板渚(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东北35里),引黄河水经荥阳、开封与汴水合流,又至今杞县以西与汴水分流,折向东南,经今商丘、永城、宿州、灵璧、泗县、泗洪,在盱眙之北入淮水。

流经淮北市辖区的通济渠长仅41.5公里,沿岸有柳孜、铁佛、百善、四铺等规模较大的集镇,可见当时通济渠淮北辖区段沿岸的人烟阜盛。柳孜,古称柳江口,是当时因通济渠通航而新兴的集镇,规模相当于县级治所。据现存的宋碑天圣塔碑文记载,柳孜设有兵马监押巡检这类只有在州县才能设置的官位。四铺,位于柳孜东20公里,1984年,中国唐史学会在四铺考察,发现古街道遗址、运粮城遗址以及一大批宋代精美的瓷片。1999年,国家文物部门对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证实了柳孜、四铺等沿岸重镇当年的繁华盛景。

通济渠历经隋、唐、五代、宋、金、元等朝代,通航了720年。在这期间,漕运不息500多年,北宋末年时通济渠被淤塞抬高,后来北宋灭亡,通济渠的漕运功能逐渐减弱。大运河在衰败期,仍有很长一段时间还在为沿途的地方、百姓,以及宋金贸易,宋金对峙时期,甚至金灭亡后的宋元拉锯时期的兵马粮秣调运发挥着作用。直到元泰定二年(1325)后,通济渠最终湮塞,埋入地下。

由于通济渠这条黄金水道的存在,虽经历战争、水患、干旱等天灾人祸,沿岸的柳孜等重镇在几百年间始终不失繁荣。其间相淮地区的建置归属较为稳定,相城被废县置乡,一直划归符离县,虽失去中心地位,但依然富庶。

唐宋时期

唐朝建立后,李渊、李世民父子着手恢复置建国家机构,以巩固新建立的统治政权。唐初的国家机构,大体上沿袭了隋代国家行政体制,中央机构以“三省”“六部”为核心,地方建制虽在某些方面有些改动,但并无太多实质的变化。原隋末的地方机构为郡、县二级。唐初,改郡为州,仍是州、县两级建制,与州同级的机构还有府,但数量不多,主要设在京都所在地。唐代的州依据户口的多寡、地望的轻重、军事地位的不同而划分为辅、雄、望、紧、上、中、下7个等级。唐贞观元年(627),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州级机构的控制和出于对官吏监督之需要,唐政府重新依山川自然之势,将全国划分为关内、河南、河北、河东、陇右、山南、淮南、江南、岭南、剑南10个“道”,作为正式地方监察区域组织。每一“道”都设巡察使,代表中央行使监察权力,巡察使由中央政府临时派遣,不常置,不定员,无固定治所,所以这时的“道”虽然称不上是一级行政机构,但是部分设有巡察使的道,职高权大,俨然成为最高的一级行政区。

唐朝自公元628年平定梁师都政权起,至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为止,统一了大约127年,人口和经济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唐朝时期,今淮北市辖区分属徐州之萧县、符离县、蕲县和亳州之临涣县,属河南道,是安史之乱前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元和四年(809),为防御淮西叛藩的割据势力扩张及保护通济渠的漕运,唐宪宗建宿州,辖3县:原属于徐州的符离县、蕲县(今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原属于泗州的虹县,治所设在蕲县,并配置徐州兵1400人以镇之。唐元和九年(814)又将原属于亳州的临涣县划入。

北宋之前的五代政权曾统治过淮北,隶属略同于唐代。五代之间的混战,淮北未能幸免,直到后周时期,淮北社会经济状况才开始好转。

北宋时期的行政建制为路、州(府)、县三级制。南唐建隆元年(960),宿州升为防御。南唐开宝元年(968),为保静军节度,属淮南路。南唐熙宁五年(1072),淮南路分为东西两路,宿州分属淮南东路。南唐元丰五年(1082),徐州分属京东西路。今淮北市辖区大部分归属于淮南东路宿州所辖临涣县、符离县、蕲县,以及京东西路之徐州所辖萧县。

北宋时期,淮北地区仍然是重要的经济区,因北宋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市),所以淮北为北宋王畿之区,其政治、经济地位也相应有所提高,进入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

但是,北宋长期与辽、西夏、金争战不休。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军攻占开封,带来“靖康之难”。次年,宋帝被废,北宋亡。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议和,南宋与金、西辽、大理、西夏、吐蕃及当时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并存,偏安江南。宋金两国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国土尽沦于金国。淮北所辖区大部分归属于宿州所辖临涣县、符离县、蕲县,以及山东西路武宁军徐州所辖萧县。

淮北地区曾是宋金战争、蒙金战争的主战场之一,金人南下侵宋初期,执行烧杀掠夺的政策,民多流亡,土多旷闲,“淮泗之间,亦荡然矣”。被金军击溃的宋军,在撤退南下途中,多以抢劫、敲诈为生,使得淮北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金人在黄淮之间建立傀儡刘齐政权,以作缓冲之区。淮北人民在兵灾之余,又饱受虐政之苦。

南宋时期,随着政治中心南移,通济渠的漕运地位逐步减弱,再加上黄河南徙,每年缺少清淤治理,运河河床逐渐淤塞,漕运断流。

水利工程荒废、自然灾害频繁、战争不断、劳动力大量迁移是淮北经济由盛而衰的主要原因。人口流徙,土地荒芜,社会经济遭受巨大破坏。统治稳定后,金统治者也注意兴农,使淮北社会经济缓慢走上恢复之路。尽管淮北经济在许多方面也有所发展,但从纵向历史发展看,仍然十分缓慢;从横向区域比较,淮北日渐落后于江浙一带,失去昔日经济中心的地位。

唐元和三年(808),朝廷在相地筑城,发现“投火可燃”的石墨,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煤炭,当时并未开采。这是关于此地发现煤的最早记载。

北宋熙宁十年(1077)二月,著名的文学家苏轼自密州迁任徐州知州,任职两年间,时间虽短,却政绩卓著。同年七月,黄河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市)曹村决口,洪水向东南灌流,“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苏轼与军民共同抗洪两月余,取得胜利,保住城池。但是水退冬临,又遇到了利国监冶铁制造兵器以及城内民用燃料极度缺乏的问题。当时,苏轼听到利国镇人说,山西已用石炭代替木材炼铁,因此受到启发,又根据周边地理环境和掌握的线索,派人四处寻找石炭。北宋元丰二年(1079)初,终于在今安徽萧县白土镇孤山附近发现煤炭。

据说,当时派出找石炭的人查访到萧县白土镇之北的孤山时,发现山上裂了一道大缝,这山缝从山顶一直裂到山脚下,并顺着山缝流淌出了黑水,找炭人仔细查看,发现这黑水里就有石炭碎块。煤炭的采挖利用,既解决了冶铁生产问题,又缓解了百姓燃眉之急。苏轼采取积极开发石炭、冶铁作兵的措施,不仅着眼于解决百姓的疾苦,而且考虑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作用,具有高瞻远瞩的卓越胆识。

作为大诗人,苏轼联想到两年前的冬天,雨雪连绵,路断人稀,山民无法进山砍柴烧炭,致使城中有人用被子换柴。想到黎民百姓为薪火烧柴,顶风冒雪,四处奔走,冻裂腿脚的苦难情景。而煤炭开挖之际,万众欢腾,欣喜之时,苏轼寄情于诗,写下了歌颂人民开采煤炭的壮丽诗篇《石炭歌》。

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于州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君不见前年雪雨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磐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元明清时期

元朝实行“行中书省”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行省以下,行政区划与管理体制基本沿袭宋代旧制,既有设省、路、府、州、县五级行政建制的地方,也有设省、府、州、县四级行政建制的地方,还有设省、府(州)、县三级行政建制的地方,行政建制比较杂乱。元初,辖区分属河南行省归德府徐州之萧县、宿州之符离县、临涣县、蕲县。至元二年(1265)撤符离、蕲县、临涣3县并入宿州,辖区分属宿州和徐州之萧县。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无心引黄河归故道,使通济渠彻底失去了重新振兴的机会,泰定二年(1325),通济渠湮废。

明初曾沿袭元朝的行中书省制。明洪武九年(1376)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设府和直隶州,府以下有县和属州,各州以下有县,形成了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并存的大体格局。明初,辖区分属中都临濠府宿州和徐州之萧县,洪武七年(1374),中都临濠府改称凤阳府,洪武十四年(1381),改徐州直隶京师,辖区分属凤阳府之宿州和南京徐州之萧县。

由于元代末年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断,民不聊生,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中央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朝廷做出了移民屯田的决策,一场大规模的历时50余年的移民高潮开始了。自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明朝廷先后18次从山西南部向华北、江淮地区组织移民。朱元璋特别恩惠自己的家乡凤阳府,不仅免除赋税,而且厉行移民,充实开发凤阳府。辖区属凤阳府宿州境,故有大量移民徏入。

万历四十三年(1615),逢大旱年,逃荒农民在今淮北烈山一带发现了露头煤,于是开始凿挖。天启元年(1621)已经开窑70多处,矿工3000多人。烈山矿为当时两淮流域规模最大的煤矿。窑主贪财图利,烈山矿工因为不堪矿主的残酷压榨,爆发了所谓“煤徒倡乱”,到窑主富户家中夺取衣食。他们没有武器就以臂为棍,挥舞着窑主束绑他们的铁链自卫,数千人聚于城下,官府不得不关闭城门躲避暴动。这是烈山煤矿工人斗争史上最早的一次,从这次暴动以后,煤矿工反抗窑主剥削压迫的斗争,一直都没有停息。

清朝实行省、道、府、县四级制。清顺治二年(1645),置江南省布政使司,辖区分属江南省徐州之萧县和凤阳府之宿州。顺治十八年(1661),江南省分设左右布政使司,辖区分属左布政使司凤阳府之宿州和徐州之萧县。康熙六年(1667),改设江苏省、安徽省。雍正十一年(1733),升直隶徐州为徐州府,辖区分属江苏省徐州府之萧县和安徽省凤阳府之宿州。

自北齐天保七年(556)降为相城乡以来,相城一直作为基层的政权单位。属于淮北市区域内的乡繁多,因年代久远已经考察不清。据明万历年间史料可知,乡内有8集,清康熙年间则增至20余集,推测可知当时相城乡所辖区域范围,基本包括了现在濉溪县南沱河以北和相山区、烈山区的大片地区,也许就是古代相县的管辖范围。

经历了明朝洪武和永乐多次移民,淮北地区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清朝康乾盛世,此地更是经济繁荣、教育发达、人文荟萃,也出现了大批优秀的文人士子。

乾隆二十二年(1757)春,黄河泛滥,山东、河南、安徽受灾。是年乾隆皇帝南巡江浙,沿途亲睹濉溪、符离“宛在水中”,回朝后,便命吏部侍郎裘曰修会同山东、河南、安徽巡抚进行治理。翌年夏初,濉河、符离集的堤防工程完成,百姓得其利。此即后人所称的“项公堤”。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废除府州建制,辖区分属安徽省宿县和江苏省萧县。民国3年(1914),在省县之间置道,辖区分属安徽省淮泗道之宿县和江苏省徐海道之萧县。民国16年(1927)废道,辖区复归安徽省宿县和江苏省萧县。民国24年(1935),成立行政督察区,辖区分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后改第四区)之宿州和江苏省铜山行政督察区之萧县。

民国27年(1938),日军侵华,占领淮北地区,在牛眠、渠沟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杀害百姓2217人,杀绝43家,200多名妇女惨遭蹂躏,牲畜粮食被洗劫一空,房屋烧毁殆尽。

民国31年(1942),日伪政权以江苏省之徐州为中心,设置伪淮海省,辖区属之。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政权、抗日民主政权、日伪政权同时并存的情况下,三者在淮北辖区皆有活动,政区设置较为复杂。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淮北人民为了保卫家乡,很快建立起抗日救亡社等团体,相继成立自卫队、游击队等武装组织,配合八路军、新四军,给日本侵略者及敌伪势力沉重打击。杜集战斗、小朱庄激战、百善速决、南坪奔袭等大小战斗使得淮北大地在抗日战争期间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民国34年(1945)日本侵略军投降,国民党政权只辖县城及附近地区,边远地区则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所控制。9月,新四军四师攻克濉溪口,成立濉溪市,辖东关、南关、西关、北关、中心5个镇。淮北辖区曾先后归属宿西县、萧宿永县、萧宿县等人民政权。

解放战争期间,淮北地区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和指挥地。临涣文昌宫是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所在地。双堆集地区歼灭战是整个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前后23天,解放军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并肩作战,经过阻击、包围、歼灭三个阶段的浴血奋战,在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地区歼灭了国民党嫡系精锐部队黄维兵团,前承碾庄圩之战,后启陈官庄之战,对于夺取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具有关键的意义。淮北百姓全心全意、全力支援前线,青壮年组成担架队、运输队,老人妇女们磨面、做饭、缝制军衣军鞋、看护伤兵,孩子们则站岗放哨。可谓是全民踊跃支前。

民国37年(1948)11月,淮北地区相继解放,分属豫皖苏第三专区之宿西县和萧县。民国38年(1949)6月,淮北辖区分属华东局皖北行政公署宿县专区之宿县和萧县。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相城再次崛起,重新焕发了崭新的光彩。随着20世纪50年代淮北煤田的发现,能源需求激增,国家把淮北煤田列入重点地区之一,大规模开发。

1953年2月,淮北辖区分属濉溪县和萧县。

1955年5月起,地质部组织地质普查大队在淮北进行了1:50万地质普查。

1957年10月,325地质队正式提交地质报告,充分肯定淮北矿区的开采价值。

1958年5月,淮北煤矿筹备处成立。1959年年底,烈山竖井、袁庄矿、沈庄矿简易投产,总设计能力年产原煤132万吨。

1960年,淮北煤矿初具规模。同年4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由蚌埠专区的濉溪县、萧县部分地区组建濉溪市。建市之初,主城区在今濉溪县城三堤口地区。为便于安排矿区的工作,萧县的杜集、朔里两个公社和永堌公社闸河以西4个大队,吴庄公社闸河以西7个大队划归濉溪市。濉溪建市后发展迅速,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形成以相城为中心点多面广的工矿城市格局。市辖区范围也随着淮北煤田的开发而扩张发展。工业也由单纯的开矿采煤转变为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发展电力工业和地方工业的综合发展道路。1963年发生洪涝灾害,濉溪市主城区迁移到相山地区。

197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濉溪市更名为淮北市。

“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市发展遭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但是煤炭工业保持着较高的增速,1965年年底已形成生产原煤218万吨的能力,1970年上升到500万吨,1976年突破千万吨,正式进入国家重点煤炭城市的行列。依托煤炭产业,电力工业、城市基础建设等都在逐步发展。淮北市在逆境中实现了一个由偏僻乡村向现代化煤电城市的转变。

1977年2月,宿县地区所辖濉溪县划归淮北市管辖,淮北市现在的城市格局最终形成。

1980年,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正式把淮北市定性为以煤电工业为主的工矿城市。1991年,规划修编后,把淮北市定性为以煤炭、电力工业为主,轻纺、化工、建材协调发展的能源基地。从规划的调整可以看出,淮北市在煤电生产中又迈上了新的台阶,进入建市以来煤电生产的最好时期。

战争年代,英雄的淮北人民以牺牲自我的精神支援前线,为革命献身献力;建设年代,勤劳的淮北人民以“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的煤城品格奉献出了8亿吨煤炭,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世纪交替之际,产业结构单一,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已迫在眉睫。

2006年,淮北市总体规划把城市性质定位为安徽省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能源城市。2007年,淮北市根据本地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的严峻现实,审时度势,做出了城市转型的重大战略决策,并付诸实践。煤炭产业已经由20世纪90年代初单一的煤炭开采,逐步转变为开采和深加工并重,煤炭深加工与煤化工、精细化工并重的深层次产业形态,逐渐走上一条依托、延伸、超越煤炭的科学发展之路。

数十年转型发展,依托着煤炭产业和非煤产业的双翼,淮北市这座能源城市跨越腾飞,具有了更为坚实的重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