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强国之梦:资源生态效益新视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资源生态效益的管理

资源生态效益管理跟企业管理、社会管理一样,都是人类最普遍的一项社会活动;是处于一定经济状态、一定生态环境状态和一定组织中的管理主体,对生态客体进行有目的的协调和组织,通过优化运用经济资源和生态资源,达到共同目标,实现共同利益的过程。本节着重论述资源生态效益管理的本质、内容及其目标。

一 资源生态效益管理的本质

资源生态效益的管理是一种系统性的概念,它不仅指资源生态效益产生的本身管理,而且指与资源生态效益相关联的一系列管理,其内涵十分丰富,涉及资源生态新产品的管理、资源生态效益相关科学技术管理、资源生态效益所承载的流域管理、资源生态效益主体功能区的管理、资源生态企业的管理、资源生态城市的管理、资源生态系统的管理等。在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社会里,人们在生态实践中要强调资源生态效益的技术方面,注重提高生态系统效益和生态价值,更要注重提高资源生态效益管理活动的人文价值,提高人自我实现的价值,还要发展人的潜能,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潜能,排除阻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因素。要以生态的思维和方法来指导生态管理实践,研究生态效益管理活动的性质、一般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本质关系的科学。

二 资源生态效益管理的内容

资源生态效益管理是对生态系统有序化的管理,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渐进过程。其一,它是一种基于生态效益“直观”思维的管理,即对生态效益系统有序化及其效益形态和阶段的管理。其二,它是一种基于资源生态效益“整体性”思维的管理,从生态的整体性认识生态效益的协调和互动,探索和把握资源生态效益管理的本质和价值。其三,它是一种基于“资源生态效益关系性”思维的管理,从人、自然、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性”协调和整合,发掘出资源生态效益的真正主题和价值。

1.生态美和自然美的管理

生态美和自然美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资源生态效益。生态美主要影响资源生态效益的整体质量,自然美主要影响生态产品的外在感观。生态美决定人的生活质量和人的生存,生态的毁灭最终会导致人的消失。自然美既有生态产品自然的属性,也涉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协调的程度高,其生态产品的生态质量就高。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自然物与人及人的生活有关。还有学者认为,生态自然环境之所以美,是人的意识、想象、概念作用于自然的结果。因此,资源生态效益管理不仅表现在对生态美的管理,而且表现为对自然的管理。

一是生态美和自然美都体现为对人的管理。资源生态效益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资源生态所承载的生态美是一种宏观的美,蓝天白云,清新空气,关系人和自然万物的和谐。资源生态效益所承载的自然美使自然成为人化的自然,成为优雅的自然,为人所用,成为人优质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的对象化的自然。对生态美的管理,就是从自然万物的视角审视自然物,是对生态美的自然万物的道德伦理关怀的管理,是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和谐管理。生态美和自然美都是资源生态效益的载体,都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生态美体现的是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表现为资源生态效益系统中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发挥人的管理作用。自然美体现的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改造和征服过程中需要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其管理就是把自然界变成人化的自然,以确证人在自然界中的本质力量,自然界成为打上了人的烙印的自然界。对自然美的管理,就是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辅助和引导自然万物的生长,促进自然客体的优化。

二是生态美和自然美都体现为对物的管理。生态美和自然美都以物质形态出现,都表现物的有用性和物的优质性,由此体现为对物的管理。这是因为,生态美需要人的道德关怀,而自然美的根源在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以人类感观的形态出现。对生态美的管理,就是生态美的产品被人们所重视。自然美的产品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生态美的资源生态效益的研究对象大于自然美的资源生态效益,生态美的生态效益空间大于自然美的生态效益空间。生态美的产品比自然美的产品具有更多的道德意味,需要更多的管理和人文关怀。生态产品的健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成为生态美管理的重要内容。

生态美的管理不仅包括自然物,也包括社会生活中所涉及的生态问题的管理。生态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各种能力不断增强,人类不再是依赖和顺从于自然界,获取现成物品,而是通过科技创新,用工具和技术积极改造自然,使自然适应自己的需要。人类对自然所发出的信号和行为,必然得到相应的回报,管理的原因在于自然的根本规律始终不会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人在自然界面前不可随心所欲。因此,自然的客观性、规律性成为管理者必须考虑的因素。

2.生态企业管理的生态效益观

生态哲学认为,自然界所有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的,都有着网络式的生存环境,同样,资源生态效益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资源生态效益深层的观点看,人们应当加强对生态系统的认识而不是只孤立地考虑局部情况。企业是一个人造的生产经营系统,生态企业及生态产品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整体性、适应性和集合性。生态企业因生态价值而存在,因生态而发,因生态整体而变,因生态集合而改。生态管理的实质就是实践生态学或行为生态学,生态企业管理者须具有生态性管理思维方式。这种生态思维方式主要由四大要素构成:一是资源生态效益思维主体,即生态企业管理者;二是资源生态效益思维客体,即思维对象;三是资源生态效益思维工具和手段,即联结对象的中间桥梁,是认识生态事物时所运用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以及物化的仪器等;四是资源生态效益思维运行和协调过程,即运用生态思维工具和手段,形成完整的认识。任何一个生态过程或生态环节都可分别作为一个生态客体管理对象,但管理生态的思维方式侧重于生态效益概念的判断与推理。

3.资源生态效益的制度管理

建立资源生态效益有效机制和制度的内容包括:健全政府重大生态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以及时解决和处理生态效益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突发事件;建立生态资源交易与补偿制度,让市场发挥生态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生态效益和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效益提升的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健全公众生态权益保障制度,提升民众的参与程度,在生态效益提升和生态强国建设过程中切实维护和保障好民众的环境知情权,充分发挥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系列资源生态效益管理制度,其价值取向和生态思维取向十分明确。生态价值取向表现在生态环境的优化、环境资源的节约、环境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资源的政策保护和环境资源损害的经济处罚等。生态思维取向在于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利益和环境效益。制度是生态思维取向的重要保障,制度管理是生态思维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

4.以生态人文观、环境观和发展观为核心的生态效益管理

资源生态效益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横向可划分为各个生态领域、各个生态行业;纵向可划分成不同的生态层次、不同的生态管理目标,在生态环境空间和生态效益区域又相互并存,形成一个个生态空间纵横交叉、生态效益错综复杂的管理网络。

一是能动性生态效益管理。生态效益管理目标实现的好坏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既有生态客观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也有生态管理者本身的人为因素。这就要求生态效益管理者积极、主动、科学、准确预知和及时果断地排除生态环境客观条件变化的影响因素。一项生态效益管理活动,生态层次越高,影响程度越大,对管理者的主动性要求也越高。管理者的生态效益管理行为越主动,越能挖掘生态效益潜力,也就越能提高生态效益水平。

二是弹性生态效益管理。每一项生态效益管理活动从制度效益目标到实施完成,整个生态系统都包含生态管理的弹性。依据生态环境变化的历史数据、经验和计划对生态环境可变情况制定的目标不可能达到极限值,这就要求充分考虑人的积极性和生态管理的弹性。即使经过最大努力仍不能实现生态效益弹性值过大的管理目标,仍有其积极意义,仍具有生态效益。所以,管理者在制定生态效益目标、实施控制和协调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很好地掌握生态效益管理的弹性。

三是非替代性生态效益管理。效益的非替代性原则的核心是不替代下层管理,而是充分调动各级流程生态管理者的积极性,依靠下属实施管理,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的整体提升。对于生态效益的纵横交叉、错综复杂的管理网络,生态管理必须做到层次分明,生态管理的幅度和分工合理,生态管理的职权清晰,才会有条不紊。如果替代下层进行生态管理,就会造成生态效益职权不清、生态管理混乱的局面;同时,又要防止出现依赖下层,放任不管,任其发展的现象。

三 资源生态效益管理的目标

资源生态效益管理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资源生态效益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生态企业目标和生态城市目标、区域目标和社会目标。

1.生态小康目标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特征就是生态小康。生态小康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强国是小康社会建成的重要衡量标准。生态小康是人和生态的一种实践关系,是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状态,是良好生产方式的具体体现,是资源生态效益管理的重要目标。

2.“两型社会”目标

“两型社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简称。其内涵、特征、衡量的指标体系和方法,都离不开资源生态效益;生态强国是“两型社会”在国家层面的体现,是实现生态强国之梦的落脚点,是社会转型的生态化表现,是全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两型社会”的优先试验区,按照城乡统筹、人地协调的和谐理念,突出了城市生态和城市环保,提出了一套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

3.资源整合目标

企业资源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对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获取生态优质资源是提升企业生态效益的基本保证,而企业的动态成长和生态产品的开发取决于企业对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体现在单位生态效益价值、生态资源利用的充分度、资源共享与整合能力。资源的获取主要指企业有形资源的取得,可通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来评估;生态资源的整合能力是企业对生态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充分体现资源生态综合效益特征,环境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等都集合为资源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