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专题研究报告(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参考文献

(一)准则

[1]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38——Intangible Assets, 2009.

[2]The International Valuation Standards Board. International Valuation Guidance Note No.4——Valuation of Intangible Assets, 2010.

[3]The European Group of Valuator's association. European Valuation Standards(sixth edition),2009.

[4]Accounting Standard Board.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 No.10: Goodwill and Intangible Assets.

[5]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

[6]财政部:《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2009。

[7]财政部:《专利资产评估指导意见》,2008。

[8]财政部:《著作权资产评估指导意见》,2010。

[9]财政部:《商标资产评估指导意见》,2011。

(二)专著

[1]杨汝梅:《无形资产论》,施仁夫译,立信会计出版社,2009。

[2]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

[3]刘德运:《无形资产评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4]吴申元:《无形资产管理与评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5]俞明轩:《资产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第3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7]郑成思:《版权公约、版权保护与版权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8]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

[9]刘春田:《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三)期刊

[1]Green A, Ryan J. J. C. H., A Framework of Intangible Valuation Areas(FIVA): Aligning Business Strategy and Intangible Asset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5,6(1):43-52.

[2]肖侠:《企业无形资产战略管理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10期。

[3]陈兴华:《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石河子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0。

[4]于谦:《基于货币时间价值的无形资产摊销》,《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年第1期。

[5]陈耀明、钟登华:《无形资产的动态评估方法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6]王江、金占明:《基于粗集理论的组合预测法在无形资产评估中的应用》,《数理统计与管理》2005年第2期。

[7]Sveiby K., 2005. Methods for Measuring Intangible Assets. http:www.sveiby.com/articles/Intangible_Methods.html.

[8]Gordon v. Smith. Valu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tangible Assets [J], 1989.

[9]Khoury S., Daniele J., Germeraad P.,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Valuation Methods in Portfolio Management and Value Extraction. lesNouvelles,2001.

[10]曾丽霞、张文德:《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著作权评估方法探讨》,《情报杂志》2006年第9期。

[11]康云萍、张文德:《利用收益分成法评估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情报杂志》2007年第10期。

[12]谢玲新、马思、邱泽翔等:《运用市场法对电视剧著作权的评估研究》,《现代商业》2013年第15期。

[13]Kuhle J. L., Moorehead J. D., Applying the Bootstrap Technique to Real Estate Appraisal: An Empir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Real Estate Research,1990,5(1):33-40.

[14]李惟庄:《试论专利权评估的收益现值法》,《上海会计》2003年第5期。

[15]潘瑾、李崟、陈晓春等:《基于专利价值分类模型的企业专利战略选择研究》,《知识产权》2007年第3期。

[16]袁焱黄:《收益法与期权定价在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中的比较研究》,暨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17]李蜀湘:《关于企业商誉价值问题的探讨》,《求实》2003年第5期。

[18]傅代国:《企业改组中的商誉评估》,《财经科学》2001年第1期。

[19]李友俊、崔明欣、常瑛:《品牌与商誉评估基础理论的比较》,《统计与决策》2006年第13期。

[20]田金玉、牛东晓:《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商誉评估中的应用》,《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21]阮渝生:《企业商誉的灰色系统综合评估方法研究》,《商业研究》2003年第16期。

[22]陈凌云:《我国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西部(下旬刊理论版)》2011年第7期。

[23]刘家松、杨兴全:《我国无形资产管理得不到重视的原因分析》,《华南金融研究》2002年第5期。

[24]张年红、卢胜兰:《浅谈当前我国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基于委托代理和产权契约理论视角》,《时代经贸(理论版)》2006年第2期。

[25]叶陈毅:《强化无形资产战略管理研究》,《会计之友》2007年第4期。

[26]荆龙姣:《企业间无形资产的战略管理》,《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3期。

[27]朱启明、王小双:《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制度创新》,《系统工程》2004年第8期。

[28]李建强:《现代服务业中国有无形资产管理的法律机制》,《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

[29]高建来、董芳:《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无形资产管理》,《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4期。

[30]王京:《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管理问题浅析》,《北方经贸》2008年第3期。

[31]薛君:《论民营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商业时代》2005年第6期。

[32]温志强:《高校无形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财会研究》2009年第9期。

[33]孙培杰:《广播媒体资产的应用现状与管理》,《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34]齐亚芬:《基于出版品牌视角的无形资产管理》,《环渤海经济瞭望》2012年第10期。

[35]张书勤:《经营性出版单位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对策》,《出版发行研究》2010年第2期。

[36]吕娜、史海鹏:《我国体育无形资产挖掘与管理研究》,《价值工程》2011年第34期。

[37]王志淑:《图书馆无形资产的构成及其管理》,《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年第4期。

[38]迟永强、李明辉、徐晓军等:《中国电信分营后技术型无形资产的管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