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4)(中原发展研究院智库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引言

1.1 编制背景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正式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中原地区谋求地方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一大突破。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明确了中原经济区范围是以河南省为主体,涵盖周边。具体范围包括河南省18个地市及山西省所辖运城、晋城、长治,河北省所辖邢台、邯郸,山东省所辖聊城、菏泽、泰安东平县,安徽省所辖淮北、宿州、蚌埠、亳州、阜阳、淮南凤台县及潘集区,陆地总面积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亿人(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为了进一步凸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带动作用,国务院于2013年3月7日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两大国家级战略推动了中原经济区建设不断深化。

国家层面对中原经济区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定位显示出与其他经济区域本质的不同,《指导意见》中明确了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三大战略定位,这意味着中原经济区要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两不三新’式的 ‘三化’协调发展之路”。从这三大战略定位的要求可以看出,在经济产出的基础上,中原经济区被赋予更大的社会责任以及为履行这种社会责任所需要破解的制度障碍。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中原经济区的定位不仅仅着眼于经济的产出,而是把经济的产出水平放到对整个社会文明变革的结构变迁的角度上考虑。这样一种发展定位与发展思路的转变要求重新审视并重估中原经济区内部各区域发展的历程、现状和发展潜力,把原有的侧重产出水平的“增长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向兼顾结构性变迁的“发展式”的评价指标体系转变,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中原经济区内部各区域的发展面貌,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思路的转变意味着评价体系与评价规则也要发生相应转变,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度量和评价建立在上述三大定位基础上的中原经济区的现代化进程就是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时代课题。

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致力于事关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的系统研究,现在已经成为河南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一面旗帜。作为对这一发展思路的延续,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经过近半年的努力编制了《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4)》,力图对中原经济区内部各区域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区域“经济—生态—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全貌,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1.2 创新价值

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的创新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编制理念的创新。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第一次将“三化”协调发展理念融入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之中,体现出了区域发展特殊性与经济发展规律一般性的结合。

第二,编制方法的创新。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选择了一个合乎逻辑的参照系,找到了一个更好地分析和解释现实发展程度的标尺,使得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横向可比,更重要的是使纵向对比也成了可能。

第三,分析思路的创新。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通过聚类分析把纷繁复杂的变量按照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物以类聚”式的归类,从而将区域发展类型大致划分为资源型区域、农业型区域和综合型区域三大类型。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指数的结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到了不同区域发展类型之间的差异性,根据差异分析指标的内在逻辑结构。

第四,研究结论的创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引入使得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的评价结果与传统的评价方法有很大出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面貌,是对以GDP为基础的评价体系最有力的挑战与补充。

1.3 指数与上一年度的不同之处

《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4)》是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年度报告系列的第二本,在延续上一年度框架的基础上,做了以下调整。

1.3.1 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

课题组重新确定了指标选取的原则——“全面性、实用性、独立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将上一年度指标体系中一些数据质量差、区分度不强、实用性较弱的指标予以删除或替换。具体替换指标及理由如下。

(1)2009~2012年个别地市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出现了反常的跳跃式增长,某一年前后的数据序列存在巨大差异,统计年鉴及相关政府网站并未就这一现象做出具体说明。因此,课题组将城镇化指数中反映生活城镇化的“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指标改为数据序列更为平稳、质量更高的“人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的相关统计显示多数地市已经达到100%,这两个指标不仅区分度差、与人们的现实感受严重不符,而且仅限于水污染和固体废渣污染。课题组用“人均公共预算节能环保支出”代替这两个指标,不仅避免了争议,而且更加全面、整体地表示出不同地市为化解各种污染的负外部性所做出的努力。

(3)某一地市的高等教育资源并不是由该地市所独享,高等学校是面向全国招生,就中原经济区而言,高校所在城市并没有政策倾斜,高校的学生也并不都是本地学生。课题组将教育指数中“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改为“人均教育经费”,与“万人中小学专任教师数”配合,分别反映教育的“质”和“量”。

(4)随着地铁、轻轨的普及,“万人公共汽车数量”已经难以满足表征人均出行便利程度的需要,因此舍去该指标,同时增加“人均城乡社区事务财政支出”这一指标,以反映居民社区生活的便利程度。

1.3.2 采用了新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中原经济区整体发展时,融入了箱线图以更好地体现整体趋势及差异程度。

1.3.3 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对中原经济区现代化进程中呈现的特殊现象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详见本报告第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