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聚类分析
第3章对各个区域22个指标的加权平均数即发展指数的结果进行了逐层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人们对中原经济区传统、片面的认识。本章将所有指标等权对待,把30个地市进行归类,进一步探究不同地市的共性和特性,以及它们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2)》对中原经济区30个地市进行了聚类分析,本年度课题组又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聚类的基础发生了改变,且经过一年的发展,30个地市的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都有所变化,因此有必要重新进行聚类。
4.1 聚类分析的实施过程与结果
聚类分析是一种对多属性统计样本进行定量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从一批样本的多个观测指标中,找出度量样本之间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亲疏关系)的统计量,构成一个对称的相似性矩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找寻各样本(或变量)之间或样本组合之间的相似程度,按相似程度的大小,把样本(或变量)逐一归类,关系密切的归类集聚到一个小的分类单位,关系疏远的集聚到一个大的分类单位,直到所有样本或变量集聚完毕,形成一个亲疏关系谱系图,用以更自然地和直观地显示分类对象(个体或指标)的差异和联系。因此,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把中原经济区30个地市按照性质的不同划分为若干区域发展类型,不同的区域发展类型之间拥有的内部条件与面临的外部约束各不相同,这样通过区域发展类型的初步划分就可以找出中原经济区以及内部各区域要素的配置方向和趋势,为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奠定基础。
课题组用SPSS Statistics 20软件对中原经济区30个样本城市的23项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采用“系统聚类”的“组间链接”方法,以“平方Euclideun距离”衡量组间距离,聚类成员选择“无”。最终聚类结果产生的树状图形象地反映了各类区域的异同,0~25的标尺刻度表示类别之间的亲疏距离(见图4-1)。
图4-1 聚类分析树状图
注:1.郑州,2.开封,3.洛阳,4.平顶山,5.安阳,6.鹤壁,7.新乡,8.焦作,9.濮阳,10.许昌,11.漯河,12.三门峡,13.南阳,14.商丘,15.信阳,16.周口,17.驻马店,18.济源,19.运城,20.晋城,21.长治,22.邢台,23.邯郸,24.聊城,25.菏泽,26.淮北,27.宿州,28.蚌埠,29.亳州,30.阜阳。
4.2 聚类分析的总体特征
综合聚类分析的树状图和发展指数的总体特征,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相邻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相邻的区域虽然发展指数千差万别,但随着类别数目的减少,相邻区域更容易地归结为一类,这是“物以类聚”思想在地理上的表现。比如,高度相似的周口与驻马店以及在此基础上扩展的宿州、信阳、亳州、阜阳六地市归为一类,它们都位于中原经济区东南部的黄淮平原,农业优势比较突出。又如,归为一类的晋城、长治、平顶山、三门峡、洛阳、运城等6个城市,在空间区位上大致位于中原经济区的西部。
第二,发展指数与聚类分析存在明显的不一致性,且这种不一致性随着类别的减少而不断增强。比如,发展指数排名第2的淮北和排名第26的运城、第6的晋城、第13的邯郸高度相似,可以看出,发展指数的高低与相似程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通过聚类分析更加揭示了发展指数的解释性指标的内在逻辑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偏重结果分析的弊端。
第三,相似程度最高的情况出现在两类区域中:一是制造业基础较好或者是资源型产业转型较成功的区域,如漯河、鹤壁、新乡、焦作等;二是农业基础特别突出的区域,如周口、驻马店等。而其他区域之间的相似程度都要低于这两类区域的相似程度。这也说明相似程度也呈现出“U”形曲线特征,产业基础较好或者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区域,其经济发展过程呈现出高水平的趋同;而农业基础特别突出的区域,其经济发展过程则呈现出低水平的趋同。
4.3 区域发展类型的划分
4.3.1 区域发展类型划分的思路
根据聚类分析的树状图,区域发展类型大致可以进行如下划分。
如果分成两类,郑州是一类,其余地市是一类;如果分成3类,淮北从剩余的29个地市中脱离出来。郑州是省会城市,与生俱来的丰富的政治资源强化了其配置各种要素的能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自然领先于其他地区。淮北作为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示范城市以及全国采煤塌陷区治理示范区,获得了大量的政策倾斜,经济尤其是社会事业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特征。进一步细分,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可把洛阳、平顶山、三门峡、许昌、济源、晋城、运城、长治、邯郸九地市归为一类,其余归为一类;再进一步细分,信阳、周口、驻马店、宿州、亳州、阜阳六地市归为一类,其余归为一类;以此类推还可以进行更细致的类别划分,类别划分的越多,越能反映出区域间的差异性与区域内的同质性特征。
根据以上划分,我们可以看出除了郑州和淮北因政策倾斜表现出明显的特殊性之外,其余地市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以洛阳、平顶山、三门峡、济源、晋城、运城、长治、邯郸八地市为代表,该类型区域大致分布在中原经济区的西北部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工业化进程高度依赖于矿产资源,形成了庞大的初级能源加工产业,工业化的效果好,但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欠佳,课题组把该类型区域称为资源型区域;第二,以信阳、周口、驻马店、宿州、亳州、阜阳六地市为代表,该类型区域大致分布在中原经济区的南部,拥有良好的农业资源禀赋,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主要产粮地,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形态较为落后,但生态环境较好,课题组把该类型区域称为农业型区域;第三,以焦作、新乡、漯河为代表的13个地市,该类型区域大致位于中原经济区沿“东北—西南”的轴线上,该类型区域的资源禀赋介于资源型区域和农业型区域之间,工业化的结构效果好,社会环境总体上也是最好的,生态环境总体上比农业区域差而又强于资源型区域,课题组把该类型区域称为综合型区域。另外,郑州现代化进程的轨迹更多地与综合型区域重合,淮北经过多年的调整,其经济和社会结构已经和典型的资源型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更多的呈现出综合性区域的特征,因此课题组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把郑州和淮北归为综合型区域进行分析处理。各区域的空间结构如图4-2所示。
图4-2 中原经济区区域发展类型聚类示意
4.3.2 资源型区域
经济发展方面,资源型区域呈现出工业化进程快于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又快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显著特征。代表资源型区域的8个地市无一例外均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依赖丰富的矿产资源,资源型区域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率先实现工业大发展,工业化进程较快,占工业化指数权重最大的人均GDP指标普遍处于上游水平,如济源、三门峡、洛阳、晋城的人均GDP分别为59960元、48467元、43573元、42505元,分别排在中原经济区的第1、第3、第4、第5位。由于工业化进程中重工业的发展较为突出,且初级能源及原材料加工业占比过大,资源型区域吸收周边地区劳动力能力较弱,因此城镇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指数的排位多处于中游水平,如2012年三门峡排在第12位,平顶山排在第14位。资源型区域农业现代化进程最为缓慢,2012年济源、洛阳、三门峡、平顶山的农业现代化指数分别排在第25位、第27位、第29位、第30位,与工业化指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反映出农业发展长期被忽视的事实。
生态环境方面,资源型区域虽然环保投入力度较大,但长期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导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单位GDP能耗较高,生态环境整体状况堪忧。生态环境发展指数方面,资源型区域排名普遍靠后,如2012年济源、平顶山、邯郸、晋城、长治、运城分别排在中原经济区的第24位、第25位、第26位、第27位、第29位、第30位。
社会发展方面,资源型区域最明显的特征是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资源型区域中多数城镇的兴建正是源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因此矿产所在地的城镇人均收入水平较高,非矿产地的农村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资源型区域反映城乡收入差距的收入结构指标排名均靠后,如洛阳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765元,排在中原经济区第3位,但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7477元,排在第15位,两者差距较大。
4.3.3 农业型区域
经济发展方面,农业型区域工业化进程最为缓慢,工业化指数多处于下游水平,工业化进程缓慢导致城镇化进程缓慢,该区域城镇就业机会普遍较少,劳动力和人口呈现净流出状态,城镇化指数也最低。由于是中部地区主要产粮地,农业型区域肩负着保证粮食安全的重任,因此该区域6个地市普遍第一产业占比、国民经济比重以及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最高,农作物产出量大,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由于权重占比较大的工业化、城镇化指数排位均靠后,农业型区域经济发展指数排位也相应靠后。
生态环境方面,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缓慢,农业型区域的生态环境最好,单位GDP能耗较低,污染最少,生态环境发展指数普遍处于上游水平,2012年周口、亳州、信阳、驻马店、宿州分别列中原经济区第1位、第4位、第5位、第6位、第9位,只有阜阳排位相对靠后,但也排在第13位。
社会发展方面,由于工业化进程缓慢,农业型区域的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收入指数的排位相应的也处于下游水平。经济的落后造成财政紧张,进而导致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不足,因此健康指数排位也处于下游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省的农业型区域基础教育的可得性最高,万人中小学专任教师数最多的几个城市均属于河南省的农业型区域,如信阳2012年万人中小学专任教师数达到104人,位列中原经济区第2,教育指数也在其基础教育可得性的带动下排在第2位。此外,农业型区域人均分享及占有公共产品的数量和机会普遍较大,如2012年周口和驻马店的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分别为22平方米和21平方米,分列中原经济区第2位和第3位。
4.3.4 综合型区域
经济发展方面,综合型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指数多处于中原经济区上游水平且较为协调,经济发展整体较好。一些自然资源及农业资源禀赋较高的地市,经过多年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及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逐渐摆脱了对资源的依赖,或者已经跨越传统农区的范畴,进入综合型区域。比如,鹤壁和焦作的煤炭采选业及相关上下游产业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小,第二产业中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越来越高,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城镇化水平随之稳步提升;随着菌类、烟叶、油料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越来越大以及农产品商品化率的不断提升,南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明显提升,逐渐与周口、驻马店等传统农区拉开了差距,2012年南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454元,位列中原经济区第16,而驻马店、周口仅分别为6345元、5961元,分别排在第26位、第29位。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未来会有更多的地市被纳综合型区域。
生态环境方面,综合型区域的能耗及污染介于资源型区域和农区型区域之间,生态环境发展指数总体而言处于中游水平。2012年,农业型区域中周口、亳州、信阳、驻马店、宿州的生态环境发展指数排位分别为第1名、第4名、第5名、第6名、第9名,整体处于上游水平;资源型区域中,洛阳、平顶山、运城的生态环境发展指数排位分别为第23名、第25名、第30名,整体处于下游水平;综合型区域中,新乡、鹤壁的生态环境发展指数排位分别为第11名、第18名,整体处于中游水平。
社会发展方面,综合型区域普遍处于中上游水平。由于人均收入水平最高,且城乡差距最小,收入指数的评测值普遍较高,排位也靠前。健康指数和城市生活环境指数的评测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财政的支出力度,因此综合性区域这两项得分普遍高于财政较为紧张的农业型区域,而与资源型区域相比,并无明显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属于综合型区域的地市其教育指数评测值特别低,如2010~2012年郑州的排名分别为第21位、第25位、第24位。